名门俏医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花羽容
“十二长大了呀,知道给弟弟妹妹带礼物了。”
静芙笑着打趣他,两眼弯弯。
十二笑了笑才不好意思的说道:“其实我仔细想了想,光想着自己受了委屈,可在宫里谁不委屈呢,就一个爹么却有那么多儿女呢,我好歹还是个男孩子,再苦也比妹妹们强太多了。
我自己也没有对弟妹给与多少帮助,凭什么要求别人就一定要对我好呢,我自己也没做多好呀。
如今我也学着改变自己,弟弟妹妹年纪小,其实没有那么势力眼,睁开眼睛才发现其实他们还没我混的好呢,却从不抱怨,到让我很羞愧了,出门就给他们带点玩意回去哄他们乐一乐的。”
“十二你现在特别棒,瞧着就舒朗大气,让人心生好感。”
静芙朝他竖大拇指,皇家的孩子只要能想通,都不会太差,他们大小受到的是最好的教养,水平并不差。
“还是嫂嫂帮了我一把呢,要不然我也不能和父皇恳谈一番,我可能还有点愤世嫉俗呢,现在想想挺不好意思的,太小气了,只顾自己。”
十二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你现在就很好,十二一直都是善良的好孩子,来帮我拎着东西,我们再去买。”
静芙又把几个袋子交给了十二,他已经两只手全都拎满了。
三人一直转到下午看完了杂耍,李文浩才把静芙拉回去的,就这还不想回去呢,依依不舍的样,看的十二好欢乐。
没几日就过年了,这个年静芙第一次和李文浩一起过,却觉得十分温馨踏实,因为她有了自己的家,也即将有自己的孩子了,不再有飘零的孤独感,感受到了恬淡平静带来的幸福。
晚上静芙拉着李文浩守岁,“人家说守岁可以让明年一年都平安顺利呢。”
“你坚持的住么”
“能,这是我们第一次一起过年,也是我们自己的家,浩哥哥我好开心,我再也不用觉得尴尬难受了。”
以前在杨家,杨家人对她都特别好,但终究她不是杨家的孩子,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有一种难过的情绪,如今却再也不用这样可怜兮兮的了,她也有家了。
“是啊,我们也有自己的家了,再也不用看着别人团圆自己尴尬的笑了。”
李文浩岂能不懂这种不能说出口的尴尬和辛酸。
“嗯,我们也有家了,明年就有孩子了呢。”
静芙感觉很幸福靠在李文浩怀里和他一起守岁。
不知什么时候李文浩低头一看,静芙已经睡着了,他忍不住刮了下她的鼻子,笑了笑,将她安置在床上,给她盖好被子,自己也躺在旁边守着着她。
这个新年李文浩都一直陪着静芙,就算出门和宗室应酬也都带着她,大家也都习以为常,静芙为人聪慧机敏,人情往来又坦诚磊落,大家也很能认同她。
这次还特意去八王爷家道了谢去拜了年,人家可是替她出头了,之前联系也不多也不亲近,但人家还是第一时间给李文浩出头了,这份情谊就得记着了。
过完年八王爷就要回福建了,他独掌福建海运的兵权呢,所以在朝中地位也是很超然的。
不过八王爷
第373章得到与失去
最后李文浩缓缓跪在地上,“儿臣私以为大哥是最适合的人选,弟弟愿意尽全力辅佐大哥,为李家为朝堂进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这一刻满朝堂为之侧目,连王家老爷子都刮目相看,看待李文浩的眼神都充满了佩服和赞赏,这份果断磊落的心智,不愧是文熙唯一的对手,也是让人尊敬的对手。
李文熙仰起头眼睛里有些湿润,久久不能言。
“父皇三思,吾不如六弟坦荡,儿臣羞愧之极。”
皇帝抬手,“此事事关重大,容后再议。”
皇帝没有给与明确的答案,但目光中留露出的欣慰和赞赏,确实掩饰不住的。
“退朝。”
王公公唱报。
随后李文浩和李文熙被传唤去御书房议事,同时还有两位王家老爷子以及几位文武重要大臣一同议事。
李文熙主动走过来和李文浩并肩而立,朝御书房走,低声问道:“为什么”
李文浩轻笑一声,“不为什么,就是和王叔还有外公他们分别恳谈过,让我多了很多感悟,对朝堂对李家对自己都有了新的想法,以前我抱着不甘和怨恨,觉得得到王位就能讨回公道,其实是我太狭隘自私了。
朝堂姓李,百姓安稳,才是最要紧的,岂可因一己之私而冲动决定未来呢,私心局限了我的眼光,入朝办差也有日子了,倒是发现自己欠缺很多。”
扭头冲他再次开口:“是我让给你的,是我不喜欢了扔给你的,不是我输给你。”
李文熙目光复杂,想问他你到底知不知道你放弃的是什么
又觉得其实他知道的,比自己更明白他放弃的是什么,或者说在他心里,此时此刻权利王位,对他不那么重要了,他心中有了爱,有了温暖,和以前孤狼似得状态不同了,却也更加开阔温暖而强大了。
“六弟……”
李文熙忽然觉得自己不如六弟多矣,这份豁达的心态自己就没有了。
到了书房皇帝再次问道:“浩哥,你为什么放弃,朕以为你不会放弃呢。”
“也没什么,我逐渐发现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权利和帝位,我找到了我想要的,最珍贵的东西。”
李文浩并没有解释的很清楚,却目光坦荡而温暖,从容平静。
皇帝望着这个儿子,心里有些赞赏也有些心疼和佩服,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
他确实偏心李文熙,但作为帝王决定未来的接班人选,李文浩毫无疑问是在人选之内的,仅次于李文熙的人选。只是侧重点和考验也有所不同。
不成想他先放弃了,如同当年的八弟和七弟一样,那样洒脱和豪迈,让自己自愧不如。
老八只爱发妻,也做到了自己兄弟等人永远做不到的事,却一生幸福自在,在朝中也是一展抱负,无人敢小看,你能说他做人做事不够成功么
“浩哥,你像老八,真像,当年他也是这样站在父皇面前,摊摊手说,那个椅子对我诱惑不大,我喜欢打仗,谁当皇帝都行,让我打仗,我给兄弟们当刀子,保管好使。”
皇帝抬起右手盖住眼睛,一时有些激动,有些情分会一直埋藏在心里,不管多少年过去,都藏在心里不曾远去,一直留在心里,那是一份珍贵的温暖。
朝臣谁也没说话,八王爷在朝中的地位十分超然,面对八王爷的胡闹,皇帝都会无条件包容,而八王爷则用自己的命替他守卫江山,不曾辜负他的信任。
这也是八王爷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的缘故,常年打仗让他留下不少的伤患,影响了子嗣。
“我当父皇夸我了。”
李文浩咧嘴笑的像个孩子。
“朕为你骄傲,朕一直都很信任你,从来没有怀疑过你,从来没有。”
 
第374章并不委屈
望着儿子离开时那孤寂的背影,不其然想起了先帝爷的话,“儿啊,等你当了皇帝就知道了,帝王并不是人间美差,它从来都是天下最苦的活,最让人憋屈的位子,会让你失去一切。”
他懂了,早就懂了,可却没有了回头路。
没过几天朝中大臣再次上书提议李文熙为储君,此次附议的人很多,几乎超过了七成左右。
皇后一党也有人据理力争立李文锦为太子,奈何呼声实在太小了,连李文浩的外家都支持了李文熙了,宗室也认可了李文熙,此次他大获全胜。
半个月后,皇帝得到了全部朝堂官员的认可,下诏立李文熙为太子,李文锦李文浩败。
与此同时下诏的还有十二皇子,也被立为王了,并让工部给十二盖王府了。
太子一事尘埃落定,祭天的日子也选好了。
皇后吐血病倒,李文锦在家醉酒了好几日,因要迎娶王妃严家姑娘,不得不打起精神筹备。
此次提议太子人选时,严家也出了力,但没有想象中那么拼尽全力,和李文锦生了两个儿子,男女之事身上拎不清,有很大关系。
他把关系处理的非常糟糕,纵然皇后有通天之能,也无法代替儿子行事让所有人喜欢。
除却李文锦,此次最让人称颂的大概就是李文浩了,不仅得到了宗室一致的夸赞和认可,甚至因为主动退让得到了好名声,避免了在立储君的事情上横生枝节,顾全了大局。
让朝臣们也对他增加了很多好感,多了很多认同,以前中立的人也愿意和他往来一二,这也是储君定了的缘故。
有些过于油滑的官员心中更有一本账,太子之位是定了,可不见得我们都要凑上去,要知道谁才是皇上,谁才是现在的主人,但李文浩却没有这个负担了,来往一二也不要紧。
太子啊,有时候也很敏感的,这里头的名堂多着呢。
李文浩也因为这次的事,得到了王家的认同,王老爷子亲自拉着他去喝酒,主动道歉,并且在朝堂中为他说话,他的人只要不犯原则错误,是为朝堂真心做事,且有才的,王家都不在阻拦,反而给与便利。
毕竟治国的是文官,王宰相身为高位,对朝中官员的调任心里是一本账的,这个武将帮不上太多忙。
而李文浩的外公此次态度鲜明,立场公正眼光清亮,再一次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和佩服,认为他是肋骨之臣,忠心耿耿,虽然退仕了,却依旧时常进宫,听取他的一点意见。
不在权利中心,老爷子更加清明,对事不对人,立场更加分明,看待事情也更客观,反而越发得到皇帝的倚重。
有时候不能和宰相说的话,却愿意把老爷子叫进宫下下棋喝喝茶,诉说心里的闷气。
李文浩最近不太忙,在家歇着,闭门谢客,十分低调,也不急着招揽门人朝堂官员,一如既往的过日子。
“浩哥哥,你后悔么”
静芙颇为心疼的望着他。
李文浩却笑笑,“傻丫头,我既然做了就是自己想通了,我和八叔七叔都认真恳谈过了,为国为民做事,不是只有皇帝一个人才可以做到,我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权利和名利之中,而是踏踏实实的为百姓做事,为朝堂守卫安定。
最重要的是,我做不到为了权利牺牲所有的一切,我拥有的不多只想抓住我手里的不被别人抢走,我母妃从小就告诉我,先守住自己的东西,莫要贪心。”
“浩哥哥,我说了我会支持你的,只要是你想要的,我都会支持你的。”
静芙红了眼眶,他的退让里有考量自己,这让她觉得感动又愧疚又很挣扎。
“我知道,可是那样我会失去你,我不想面对那样的局面,现在的我觉得很幸福,我不敢贪心,又要天下又要爱人,那不可能。我母妃就是最大的牺牲品,先后也是牺牲品。”
&n
第375章送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老爷子听后赞许地频频点头,“你是不是也想出海”
“不光如此,八叔跟我说,他年纪大了,已经跟父皇提过,尽早选接替他的人选,我有点心动,八叔说我也可以争取一下,为未来打算。手机端我确实想出海,想到处走走。以后我还想搞海运的生意试试看。”
“好,外公支持你,这是个好主意。”
王老爷子觉得这是好事,与未来于六王府都是一个好出路。
八王爷不打算让儿子复制自己的路,因为就他一个孩子,不可能让做这么危险的事,因此根本就不做这个考虑。
反倒是暗中观察了一圈,觉得李文浩可以接自己的班,皇子里面就他还能入自己的眼,其他人都不合适。
加上他也是皇帝看重的儿子,倒觉得很合适,才有了悉心提点这一说。
爷俩好好聊了一会,王老爷子没有留下吃饭,打算回农庄去了,答应了老伴回去吃饭呢。
这次来也是说说话,另外就是已经和皇帝说了自己打算离开京城二年,趁着胳膊腿还能动,身体经过静芙和杨御医悉心调理后略好了一些,打算带着老伴去周围不太远的地方去看看,转转玩玩。
可能这辈子这是唯一的机会了,以后也不会再有了,老伴一辈子跟着自己没少受委屈,常年打仗在外,她照顾公婆抚养孩子,独守空房,这武将的家眷都不容易,自己人生最后的时光打算留给老伴了。
皇帝思考再三答应了下来,王家那头也都安排妥当了,老爷子退仕的时候就把家里的事都弄明白了,产业也交代明明白白。
给老伴留了一个农庄和铺子,这点收益就足够她吃喝花用了。所以王老爷子要出去玩去,儿孙们不太放心,原本不让去,但老爷子从来都是一言堂,恶狠狠的开口,“我还没死呢,轮不到你们来管我。”
儿孙们没办法,只能派了精兵保护着。
将老爷子送到门口,“外公你真的要走么你们两个人我也不放心呀。”
“嗨没事,杨老爷子给了我一个大夫,也是要去游历增加见识的,正好孩子年纪小跟着我倒是合适,顺便看着我怕有个万一,家丁也带的是精锐的几个,足够了,我也不会去太远的地方,走到哪算哪吧。
你外祖母跟着我一辈子没享过福,老了我就把这点时间都给她吧,这辈子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外祖母。”
人老了,王老爷子反而离不开老伴了,竭尽所能想弥补一二。
“也好,既然您都安排好了,那我就不拦着你们了,需要什么只管说,走的时候跟我们说一声,我让芙儿再给你们准备点常备药你们带上。”
“好好,回去吧。”
王老爷子真的放下了一切,儿孙们都干得不错,就连最担心的外孙,也懂了人生必须要有所取舍,做的极好,他再也不担心什么了。
虽然他退下来了,但皇帝却十分感念老爷子的豁达,对王家依旧很信任,知道他要出门玩,特意给派了两个侍卫好手随行保护,这次真的是单纯的护卫老爷子,没有监督的意思,怕他在外面出事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