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易如意.CS

    苏定方闻言当先往箭塔上爬,许敬宗几人也连忙跟上,只有程务挺带着亲卫守在箭塔下面充做护卫。

    对于敌人李承乾从不想以德服人,但是对身边的人他也只能以德服人,虽然这些人明确反对他的做法但是他知道对他却没有恶意。

    而且他除了要就对付大唐以外敌人,还要应付大唐内部的敌人。

    最近他收到不少来自李世民行在的消息,李世民当时为了稳固他和李承乾的地位,把反对李承乾的大臣都带着北上了。

    长安留守的都是支持李承乾的大臣,反正李承乾人在外面回不去,不用担心这些大臣在他背后拥立李承乾。

    因为这些人忠于李承乾,在朝中一定会打击一切反对他和李承乾的势力,这样他才能放心地亲征。

    这样就造成现在李世民身边成了反对李承乾的大臣的聚集地,这些人聚到李世民身边对李承乾不利是肯定的,更何况这些人里还有房玄龄这样对李世民有着极大影响的人?

    李承乾现在要是不能团结他身边的人,就算强行把这里的事情按自己的想法做了,后面双方联军对战漠北各族联军时,李承乾一样不能完全实现他的计划。

    李承乾想这些事时苏定方等人也爬上了箭塔,看看冰城的情形知道李承乾有话要说,所以都沉默地站箭塔上。

    半晌,只听李承乾声音淡淡地问道:“你们看这些薛延陀降卒有什么共同特点?”

    “呃?”

    几人不知道李承乾是什么意思,自然回答不上来。

    李承乾等了一下接着说道:“他们都很年轻,是薛延陀部承上启下的人。”

    听到这句话几人再次陷入沉默。

    李承乾继续道:“孤王曾经说过大漠南北万里草原各族旋兴旋灭,但总是为祸中国,所以要治理草原。”

    “太子殿下高詹远瞩臣等佩服。”许敬宗连忙道。

    李承乾嘴角露出一个浅笑,接着道:“你们也应该听说过,孤王对吴王说过要继续往海外封王?”

    这也是写在“大唐十年规划”里的事他们自然知道,但是此时李承乾提起显然不那么简单,不免往深处想想。

    就想到随着海外封王还有一件事流传甚广,就是李承乾提出的灭国必要灭其上层的理论,使其国人忘记自己的祖宗是谁,忘记自己文化,然后再教育其国百姓忠于大唐。

    当时他们都觉得李承乾所要分封的地方都是海外不毛之地,岛上即便有人也不过是一些茹毛饮血的野人,所以众人并没有在意。

    可是此时听来,却猛然惊觉李承在北地做的事何偿不是依照他的灭其国必灭其上层的理论而做的。

    李承乾看他们差不多想清楚了,便又接着道:“当然,在这里没有那么容易实践孤王的灭国之论,但是教化之功还是要实现的。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十年生聚,十年教养,一个强大的越国就出现了。

    可若是我大唐在此地进行十年教养,能不能把这里的百姓都教养成大唐的子民呢?”

    “太子殿下,雄才大略又深谋远虑,十年之后大漠南北不怕不成为神州乐土。”提到教化许敬宗认为自己有发言权。

    李承乾不置可否反倒指着冰城里的人问道:“可是这些人怎么办呢?把这些人杀了,这片大地自然会生养其他人,唐军走了又会起来作乱,怎么办?”

    几人被李承乾问住,他们要是知道怎么办,也不至于一千多年以后漠北还独出去。

    李承乾见几人怔住也不待他




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世民的交易
    李世民率领的大军和百官顶着寒风走了近两个月的路终于来到朔方城,可天气却一点也不给他面子,一连数日都是寒风呼啸,大雪时落时停,就没有一个晴天。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李世民和一众大臣只能呆在屋里不出去。

    起初几天李世民还和几个主要的大臣一起商量今后的战事,薛延陀倾国而来,两国几十万大军对垒,就是李世民也要小心应对。

    可是随着李承乾大破薛延陀汗帐生擒真珠可汗的消息传来,李世民一下子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薛延陀汗帐所带的那几万人马是薛延陀统治草原根本,没有了那几万人就算夷男逃走都没有用,何况连夷男都被活捉了。

    这个消息只要一放出去拔灼所带领的人肯定倾刻瓦解,在北疆再没有人敢与大唐争雄。

    得到这样的好消息不管出于什么心态这帮大臣都要盛赞李承乾,一时间歌功颂德的话语几乎把李世民活埋了。

    儿子争气李世民自然也十分高兴,在朔方城的行在一连三日摆酒庆贺,与众臣们饮酒高歌比李承乾所在孔兑沟大营更有胜利的气氛。

    这一日酒宴罢去,仍然兴奋难抑的李世民又把高仕廉、房玄龄、候君集、萧禹、刘德威、杨弘礼、阎立德、薛万彻、高季辅、韩瑗、来济等大臣加上李恪和李治两兄弟召到他居住大殿里喝聊天。

    李世民满面笑容地看着众人道:“承乾此胜可保大唐北境数十年无战事,而且承乾有灭薛延陀的本事朕也就放心了。

    明年朕就出兵灭了高句丽大唐将再无边患。”

    这话说的十分自豪,四方蛮夷在他父子俩眼里简直就是土鸡瓦狗。

    李世民话音一落候君集和薛万彻等人闻言都是大声道:“大唐万胜!”

    李世民这几天多次盛赞李承乾众人也都习惯了,可是公然提出明年出征高句丽还是第一次。

    房玄龄虽然已经离开中枢,但是也知道眼下都快过年了皇帝和皇太子都还率军在外,明年无论如何也不能出兵高句丽,否则唐将无财力维持。

    本想劝一句但想到自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最后只是端起茶杯饮了一轻轻口茶水便放下了。

    房玄龄不说话不代表就没有人说话,候君集等人贺罢反应过来的高季辅就神情庄重走出座席,郑重向李世民行礼后道:“陛下,征伐大事关乎社稷危亡,陛下岂可儿戏视之。”

    “嗯?”李世民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

    李世民这几天十分兴奋,他通过各方描述真正明白了火药在战场上的意义,对于一战灭高句丽十分有信心。

    今日当众说出来虽然有试探大臣的意思,但也没有想到会有人直接出教训他,心里的怒火一下就被点燃了。

    “此时酒后茶谈季辅兄何必如此较真。”中书舍人来济起身道。

    来济是个极善察观色的人,眼见李世民喝了酒此时还去强谏不是找事吗?

    可是高季辅既不看李世民的脸色也不听来济提醒,硬着脖子道:“既是酒后茶谈,更不可将此军国大事宣之于口,陛下岂不闻言君密则失臣吗?

    此时我大唐以倾国之力征灭薛延陀,尚未功成岂可再在东北轻开战端?

    陛下此言若是传出去必使高句丽必为大唐之患,因此臣请陛下收回刚才的酒后失言。”

    高季辅说完拜伏在地,大帐里异常安静,所有人都战战兢兢看着李世民,自从魏征死后凡是敢如此进谏的人都被李世民狠狠诘责过,除了李承乾已经没有人敢这么顶撞李世民了。

    李世民双眼圆睁,一瞬不瞬地看着下面的高季辅,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倒不是他不想收拾高季辅,而是担心他现在准备好的话都说来了被高季辅一一反驳了,那他以后再提征伐高句丽在朝堂上将很难通过。

    最后李世民冷哼一声,直接站起身走了。

    众人见李世民愤而离席,也不用内侍宣布便一齐起身朝着李世民的宝座行礼告退。

    当晚不欢而散,第二天也就没有大臣敢再提庆祝之事。

    但是李世民却在这一天连续召见数名大臣,没有被召见的人都在猜测:他们谈肯定和征高句丽有关。

    冬日天短吃饭前天就彻底黑下来了,李恪正准备叫人传晚膳,就见李世民身边的内侍前来传旨:李世民召他一起用膳。

    走在路上李恪发现就召见自己一个人,心里不免有些猜测。

    李恪这一次虽然随驾出征,但是他也知道李承乾此时领兵在外,李世民把他和李治带在身边监视的意图十分明显。

    所以除了他原本掌握的飞鸽传书一事,其他军政事务皆不预闻李世民也不把其他事交给他办。

    此时内侍召去与李世民一起用晚膳,却没有去召住在旁边的李治,必定有什么要命自己去做什么事情。

    李恪一进大帐见李世民已经坐在正席上忙上前行礼。

    李世民看看李恪就眉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教导李世民
    李恪虽然想不明白李世民的深意,但是不妨碍李恪把事情原原本本写信告诉李承乾。

    远在孔兑沟大营的李承乾根本不知道李世民已经把他当大唐朝廷一股重要力量,要与他联合对付反对其东征的大臣。

    李承乾此时刚统一好了内部人心,困在冰城里的薛延陀降卒在露天的冰城里没吃没喝的熬了两天两夜已经全部被冻死了。

    李承乾命人把薛延陀降卒的尸体整理整理,准备让来庆贺大唐大胜的各部族首领都来这里参观参观。

    同时他还收到一个好消息,他派出去找矿的人找到了金矿银矿铜矿还有铁矿等等,有这些贵金属对于后续李承乾大唐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承乾知道这一带矿藏丰富,但是没有想到他们找的这么全,因为现在大唐对这里的统治还十分薄弱,李承乾只准备开采金、银、铜,至于铁矿则下令封锁消息,等大唐在这里的统治跟内地一样时再开采铁矿。

    李承乾一面做着各种治理和生产规划,一边紧急派人送信回长安,要从长安调集工匠来冶炼。还要把刘仁轨调来,这里的治理只能交给像刘仁轨这样能文武又一肚子坏水的人。

    却在此时收到李恪的信,因为信里把李世民行在的事情写的详细,李承乾看了信就洞悉了李世民以及大臣们的想法,有些哭笑不得。

    他这里的虽然破了薛延陀汗帐抓了薛延陀贵族,但是漠北二十联军还好好的。如果允许这些部族摊贩降大唐,然后带着他们的兵全须全尾的返回漠北,那大唐在这一战中能得到什么呢?

    面对强大的漠北河套地区还怎么治理?

    这些人以后强大了还会来抢劫的,到时候河套地区还是战场,等于是大唐的战略的纵深地,根杯能发展经济。

    不要说,‘跟部族做生意让他有饭吃他们就抢劫了。’这种蠢话,美国经济现在也是世界第一,它不是还靠抢吗?

    而且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了,这片土地就只能养那么多人,一旦超过了界限自己人也会饿肚子造反,在没有彻底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资源有限这一矛盾之前那只能让别人少点。

    所以李承乾这一次目的很简单就是把整个漠北草原打残,让他们老老实实地接受大唐的政策。

    打残漠北就光是要屠杀薛延陀三万人,同时也要把这二十万人留下来。

    在李承乾看来攻破薛延陀汗帐,只能算是胜利了一半,可是李世民居然认为大唐已经胜利了,可以去东征高句丽了。

    李恪这信里也将行在一众大臣的意见告诉了李承乾。

    这些大臣比李世民还有不如,一个个竟然认为过了年就可以搬师回朝了。

    李承乾知道这些大臣既不会支持李世民东征薛延陀,也不会支持李承乾治理河套地区。

    面对这样的形式李承乾只能把自己的想法写成奏疏送去行在,让李世民和大臣们都知道他李承乾打算治理河套地区,别在背后自己打自己的算盘无视他这个在外征战的皇太子。

    李承乾的奏疏内容主要有四条,一是在原秦长城遗址上修筑长城,二是修一条关中到贯穿河套地区的直道,三是罢撤河套地区的羁縻州改设郡县,四是河套地区各部族一律改服易发穿汉服梳汉装习汉语。

    这既是李承乾表明态度也是一次试水,所以内容写的都十分简单,根本没有提及修城、修路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从何而出。

    同时李承乾又以儿子的身份给李世民写了一封私信,内容主要是对他要东征高句丽的回答。

    不孝男承乾顿首百拜,启于父皇驾前:

    前闻父皇欲于明年御亲征高句丽,儿臣反复思量,有几句糊涂言语禀明父皇参详。

    高句丽者易灭难伐,易灭是因为高句丽人也居住在城市中,大军只要把他们的城池都攻破高句丽也就灭亡了,不会像草原部族那样大军一到就骑马跑了。

    难伐是因为他内部都是城池,需要对一座座城池逐一进行攻打,只要有几座城池攻不破高句丽就能苟延残喘并且与大唐相互攻伐。

    其次就是现在不是征伐高句丽的好时候,高句丽虽然经历了泉(渊避李渊的讳)盖苏文弑君,但是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内乱,权力都归泉盖苏文掌握,国内百姓生活安定。此时没有高句丽的大臣做为大唐的内应,大唐攻打高句丽只能使高句丽上下一心反击大唐。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父皇不详高句丽之详情焉能轻发大军?

    &nb



第二百六十章 交付众臣
    李世民乍听见杨弘礼有事涉及李承乾,以为是李承乾将写给他的信同时写成奏疏公之于众了,当即大喝道:“逆子尔敢!传杨弘礼晋见。”

    杨弘礼在外面其实已经听见里面李世民的动静了,以为是李承乾把奏疏上的内容同时写信告诉了李世民引的李世民大怒。

    “臣杨弘礼参见陛下。”杨弘礼趋进来向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此时正在气头,也顾得见的大臣那一套礼仪了,直接怒声道:“那逆子真是越来越胆大了。”说着便李承乾写给他的信扔下去。

    杨弘礼见李世民既不让他平身也不问什么事,直接往下扔信纸,以为自己猜对了,也不说别的直接拿出李承乾奏疏托在手里。

    殿里内侍忙捡了信件传给杨弘礼,接了奏疏转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以为奏疏和信件内容一样,看也不看一眼直接扔在一边,两眼圆睁看着杨弘礼,声音冰寒道:“这个逆子简直无法无天,此次朕一定要严惩他,不要以为他是太子又有功勋就可对朕和朝政指手划脚,只要朕还活着大唐朝谁说了也不算,一个一个的……”

    李世民越说越怒,在杨弘礼惊疑目光中霍然站起来,走到书案前在殿里来回走转几圈,突然停下指着殿门口大声道:“来人传朕旨意,派人去打承乾那个逆子二十大板,朕倒要看看谁还对朕说三道四?”
1...8182838485...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