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诸天一页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帝大人

    现在,如之奈何

    这一刹那,他想起了很多,他还想去见见玉漱,告诉玉漱自己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你千万不要担心要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他还想见见现代他的父母,告诉父母儿子不孝因为改变那历史让你们都不存在了,他还想见见高岚,他也是不小心改变历史的,要打要骂都随她。

    反正,他也活不成了!

    “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想要完成,只是现在来不及了。”

    当易小川不经意之间干掉了自己结拜大哥之后,他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蹲在地上都不知道脑海里想些什么,最后似乎变成了等死。

    接下来会怎么死呢

    是有一道天雷把他轰死,还是他直接身体虚无化,悄悄从这个时代小时,还有有天火焚烧他的身体,让他归于虚无

    他等了等,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天空晴朗,甚至都没有一丝云彩。

    他又等了等,天空依旧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似乎易小川杀的不是一个历史上的大人物,而是边疆无意干掉的小兵卒。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真是有理。”

    叶知秋看着易小川没有像复联三被灭霸打了响指之后直接挂掉,便不由自主想起了这么一句话。

    天道之下,人人平等。

    人道之中,哪有真正的平等。

    不管死去的是边关小卒还是可能建立不世功勋的大人物,其实对于天道而言,都没有什么大影响。

    人道之中的大人物,在天道眼里,依旧是小人物。

    不管是汉代秦,还是秦长存,对于天又有什么影响。

    所以即便是易小川不经意之间干掉了自己的大哥,整个世界还是照常运转的。

    “这一次还是多谢叶老哥了,让我得以报此血海深仇,我高要感激不尽,以后叶老哥说东我高要绝不会往西。”

    叶知秋与高要又回到了高要的官署,高要一进官署就对叶知秋行了个大礼。

    “我这也是顺手而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唯有以直报怨。他既然先对高兄下手,那高兄除去他是名正言顺的事,管他日后会是怎样的大人物,那关我们什么事呢”

    叶知秋悠悠言道。

    “叶老哥这样的话,真的是太深入我心了,是啊,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就应该以直报怨,他害了我,就因为他是日后的大人物,我就不能报复回去未来的事还不一定呢!”

    高要越发觉得叶知秋叶老哥说的话有道理,不像那个小川,明明知道那个混蛋设计把他送进了皇宫让他变成了太监,还一力维护!

    这还是朋友吗这太不够朋友了!

    “老高,老高,你出来!”

    说曹操曹操就到,高要内心还在斥责易小川不够朋友,易小川就找上门来了。

    “叶掌门也在!”

    易小川的态度很是生硬,似乎表明了他现在是在气头上。“你们为什么要杀我大哥!”

    说出的话,充分表明了他的不解和愤怒。

    “为什么杀小川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你脑子里装的是水吗”

    高要听着易小川的话,气就不打一处来。“我给你说过就是他害得我变成了太监,在这该死的破地方受尽了苦头,你还问我为什么要杀他,




第一百一十一章 项羽(第七更!)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不管这个刘季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刘季,他既然害的高要成了太监,高要就有复仇的资格。

    至于叶知秋,不过是帮了高要一把,毕竟高要遇到了一见到历史人物就跪舔的猪队友。

    和刘季结拜,和项羽也结拜,也不想想未来这两个真打起来了到底帮谁,想谁都帮一把,那怎么可能,在鸿门宴帮了刘邦结果害死了项羽,自己的下场也未必多好,在汉王夫人那里秀恩爱,结果被吕雉关了玉漱,几千年,真是一种报应。

    不过此时的小川还是不能想象刘季就这么死了,他要是死了,那吕雉怎么办,大汉怎么办,以及未来怎么办。

    “小川啊,我求求你醒醒吧,这个阴险小人卖了你我,把我送进了皇宫,把你送到了长城,你怎么还是醒不来呢,你把他当兄弟,他可从来没有把你当兄弟,真正把你当兄弟的,是我不是他!”

    高要见着似乎还执迷不悟的易小川,苦口婆心劝道。

    “可是,他是刘季……”

    易小川大概是对历史人物有一种出奇的信任。

    “若你实在过不去这个坎,你就改名刘季吧。死了一个刘季,再多一个刘季。”

    叶知秋听得都烦了。“说不定改了名字之后,可以让你更加融入这个时代,要知道是你的剑杀了刘季,而不是我们,所以你得承担起刘季的历史使命不过我觉得你不行,我们还不如去见一见扶苏公子,免得大秦二世而亡了。”

    “什么,叶掌门你又想改变历史”

    易小川还没有从刘季死的这件事中走出来,他就发现这个叶掌门又蠢蠢欲动。

    “怎么,你还是要阻止我扶苏在历史上的名声你不会不知道吧,还是你想让大秦的皇位让那个胡亥继承,然后几年搞得大秦灭亡,天下再次陷入纷争的局面,这可不像是你一个大善人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希望的事。”

    叶知秋饶有兴趣看着易小川,呵呵一笑。

    “我当然不希望那个胡亥继承皇位了……”

    易小川摇了摇头。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来到这个时代,自然是要有一番作为,不过你若是害怕改变历史会让你消失的话,你大可以缩着头藏起来,等着胡亥继位,等着大秦灭亡,等着楚汉相争,等到尘埃落定你再缩着身子出来,说不定能看到文景之治,如果还有一个真.刘季和项羽相争赢了天下的话。”

    “我不想……”

    易小川听着叶知秋为他策划的未来,感觉到一阵拔凉拔凉。

    他若是苟在一个地方隐居起来,等着这个几十年的世道过去,先说无聊不无聊,只见不到玉漱就会让他发疯。

    失去了玉漱,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他是万万不能离开玉漱一个人去隐居的,如果那样,他会痛苦一辈子。

    他似乎只有担任这个宫门将军,才可以距离玉漱更近一些。

    “看起来你是不想一个人去隐居,那你能怎么办,最好的办法还不是往上爬,方才可以在时机到时做自己想做的事”

    叶知秋悠悠言道。

    说出的话,让易小川有些心虚。

    他有一种感觉,自己和玉漱的关系,已经被叶知秋知道了,不由有些手足无措,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赤身**暴露在了人群面前,他的所有秘密都暴露无遗!

    “既然你知道只有足够的权才能够让你有可能做到你想做的事,你却故作清高,一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样子,就凭你这种眼高手低的样子,一辈子怕是也不能完成自己的目标。”

    叶知秋开始毒舌了。

    说出的话,让易小川终于沉思起来。

    似乎这位叶……先生说的是对的,他只有向上爬,才能够把玉漱从皇宫里捞出来。

    “让我想想。”

    易小川觉得自己的大脑有些乱,他需要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自己以往错了。

    他一副失神的样子



第一百一十二章 翩翩君子温文如玉(第八更求订阅!)
    “叔父,这个人……”

    所谓高手之间自有一种感应,当叶知秋看向项羽的时候,项羽便有了一种危险感,他本能觉得这个人不太好对付。

    “羽儿,我也感觉到了,此人绝不好对付,不过我们且静观其变,这是在举贤馆前,料想他不敢放肆。”

    项羽的叔父是楚国很有名气的项梁,此时项梁也感受到了叶知秋的强大,对着项羽悄声说道。

    “咸阳还真是卧龙藏虎之地,没想到刚来咸阳就遇到了这么一位。”

    项羽感觉自己浑身的血液都要沸腾起来,那是遇到高手之后的反应,他虽然觉得叶知秋危险,但是他还是想和叶知秋干一架。

    打的赢了过瘾,打不赢被打死了那是自己没本事!

    “两位一看就非寻常人物,不知道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叶知秋倒是很想和这位道友比试一场。”

    叶知秋看着项羽项梁就要进入举贤堂,不由笑着出声道。

    “叶知秋”

    项羽沉吟片刻,发现自己没听说过这个人物。

    “这位朋友,我叔侄二人远道而来,是去举贤堂见公子的,朋友若是愿意等那就请等我们见过公子之后再论比武,若是这位朋友愿意进入举贤堂,我二人也欢迎。”

    项梁也没有听过叶知秋这个人,有些摸不清叶知秋的底细。

    “举贤堂么”

    叶知秋想了想,这是公子扶苏搞出来的东西,后期好像被赵高的忠义馆给搞垮了,加入举贤堂的一个个都被赵高给收拾了。

    “未得主人相邀,大堂是不去了,不过这举贤堂进去看一看倒也无妨。”

    叶知秋最终回道。

    “好,就凭这位叶朋友看一看举贤堂也不妨的话语,待会儿我们一定好好打一架!”

    项羽朗声开口。

    他不觉得这位叶知秋不知道扶苏公子的举贤堂,既然知道还敢说这样的话,那真是一个有胆子的人。

    “这位朋友,我们应公子之邀,就先进去了。”

    项梁拱了拱手,与项羽一道进了大堂。

    叶知秋则是在举贤堂的其他地方晃悠。

    举贤堂说是一个堂,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地方,进了举贤堂的大门,里面有很大的空间,摆布着许多刀枪剑戟,这是举贤堂的练武场。

    另有读书的屋舍,可以让来自天下的读书人在其中畅谈古今,学习论道。

    举贤堂,不仅要举文才,也要举武将。

    叶知秋在举贤堂练武场逛的时候,时不时有来自各地的武者习练武功,也有侍者很是恭敬,问叶知秋需不需要喝酒喝茶或者找个地方歇息片刻,等到这里的主人忙完自会前来见各地的贤士。

    举贤堂,来者皆是客,都要好好的接待!

    这是举贤堂的待客之道,也是公子扶苏特意交代的。

    “办的倒是有模有样。”

    叶知秋觉得仅从这些侍者的态度上就能看着公子扶苏的本领来,此人要是担任了大秦第二任皇帝,应该算是一个明君,而且是一个仁君。

    叶知秋觉得现在的大秦其实需要一个仁君,抚慰天下生灵,而不是继续实行军国之道,那样的话百姓的负担太重,难免会揭竿而起。

    这是叶知秋粗浅的看法,他对于政治还是不怎么通的,对于大秦的灭亡之缘由,也是看的一知半解。

    叶知秋不知道若是始皇帝陛下一直继位的话大秦会不会依旧灭亡,但是他觉得大秦的有些政策的确不适合休养生息。

    七国纷争数百年,天下生灵渴望和平久矣,若是能休养生息,则可收六国百姓之心,若是继续重徭赋,那天下百姓则厌秦。

    虽然叶知秋知道有些事是功在千秋,弊在当代的。

    长城难道能不修,那边关的百姓岂不是永无宁日

    边关难道不需要派人驻守,驻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戎狄来犯
    叶知秋在大秦这个时代,已经进行了两次比武,加上这一次的话,算是第三次了。

    说起来,他的每一次比武都似乎有自己的用意。

    第一次和易小川比武是为了引起蒙恬蒙大将军的注意,第二次和蒙恬比武时是为了让蒙恬重视自己,然后举荐给始皇帝陛下,至于这第三次是见猎心喜想要和项羽扳扳手腕子,顺便告诉项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若是要选择扶秦的话,还是希望项羽能够老实一些。

    当然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若是真有一天项羽不得不反,那也是另说的事。

    举贤堂的练武场和蒙大将军的练武场一样,十八般武器应有尽有,项羽选择了枪,和蒙大将军的选择一样,而叶知秋照旧选择了剑。

    剑这个武器很适合江湖行走,不过真不适合战场杀敌,叶知秋发现这些统兵大将大多数用的都是枪。

    不过叶知秋也丝毫不惧。

    他的九宫连环剑和两仪剑法早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至于他的夺命十四剑更是杀伐的利器,几乎是无往而不利。

    观战众人便看到了一场精妙绝伦的枪剑对决。

    公子扶苏更是首次感受到了这位救了他父皇的奇人的强大。

    他是听过叶知秋这个人的,一朝出现便救了他的父皇,被父皇授予了前将军的官职,这样的封赏,可以说是前有未有的,当然也可以理解。

    救驾之功,怎么封赏都是应该的,不过直到今日他才知道了这位奇人的武功如何。

    作为帝国的公子,他也是修行过剑法的,但是他却想象不到一把剑在这位叶先生的手中可以变得如此灵活恐怖,迅速多变,那种剑道之美,有如一副美景图在他面前呈现,甚至叫他升腾起一种想拜这位叶先生为师的想法,而到了后来这位叶先生的杀伐绝招出来时,他的心都在一刹那没有跳动了,那是太过震惊。

    因为叶先生最后的杀伐之术太快太迅猛!

    他只看到一团剑光在项羽先生的周围暴起,项羽便认输了。
1...3536373839...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