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页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帝大人
叶知秋身在这种场中,感觉到自己的行动有了很大的阻力,似乎置身于无比厚重的泥沼之中,与此同时,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力在流逝。
“天地失色”
叶知秋大概感知到了晓梦这种攻击的强大,也大概明白了晓梦的头发为什么是白色的缘故,感情她修行的这门功法与生死之道有关,一般人进入这种领域,一则动不了,二则生命力会迅速流逝
以何破之
以光明破之。
叶知秋全身大放光明,纯净的光明之力将黑白二色全部蒸发一空。
于是,场中只剩下了光明。
“如何”
叶知秋呵呵一笑。
“不错。”
晓梦的神情终于有些变,似乎没有想到这位修行的竟然是光明之力,不知道与阴阳家的那个神龙不见尾的东皇太一有什么关系
亦或是,这位就是东皇太一,方才能够破了她的天地失色
她想了想,觉得不太可能,东皇太一与帝国合作,没有必要继续以神符主的身份出现在大秦朝廷。
“你今年几岁了”
晓梦还在想事情,不经意之间听到对面之人居然这么问。
“十八。”
晓梦回道,又变得目无表情了。
“你说你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老是说什么天道人道,说什么有情无情,是不是太无聊了”
叶知秋看着似乎只有两种表情的晓梦,总有一种想要逗一逗这个小姑娘的想法,虽然这位小姑娘身份极为尊贵
第两百九十四章 齐鲁三杰
叶知秋以网络上找来的知识,成功镇住了晓梦,让这个十八岁大小的大师知道自己的修行其实还差的很远,距离水之一道连入门都没有入。
掌握了上善若水、万川秋水其实只是水之一道的开始,都不算入门级别,那就不要再摆道家天宗掌门的架子了。
晓梦得到了这个讯息,于是开始了说笑,当然似乎是从小在道家天宗长大的缘故,她对于生与死,看的还是比较淡。
按照《道德经》的说法便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生与死都是自然的变化,死个东西什么的都不算事。
叶知秋觉得这种思想不对,其他的东西死不死他也懒得管,自己一定是要活着的。
“你太看重生,便领悟不到死的意境。”
晓梦轻灵的声音响起,却是嘲讽了叶知秋一下。
“等到以后我分出一个不怕死的分身,那个时候分身应该会告诉我什么叫做死的意境,现在嘛,是不行的。”
叶知秋回道。
“真不知道你这样怕死的是如何修行到现在这个境界的”
“当然是对生命的渴望。”
“……”
一路之上,叶知秋与这位天宗掌门就许多道法进行了交流,对于生与死的观念也进行了交流,晓梦不畏惧生死,所以领悟了生死之间的一些东西,而叶知秋因为对生的渴望,所以领悟了许多其他的手段。
大家各有各的路,但都是往道之深处走。
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时光倏忽而逝,大队人马行进到了桑海之城。
桑海之城,齐鲁之地,这里本就是圣人孔子的故乡,而这里也是儒家的地界,儒家最高学府小圣贤庄便坐落于桑海之城,如今的大秦丞相李斯便是学成于小圣贤庄,当年他拜荀子为师,与他同门的还有早已经死去的韩非。
韩非站在了韩国的立场上,而李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因此当大秦统一了天下之后,小圣贤庄还是拥有极高的地位。
扶苏这一次来桑海之城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去小圣贤庄看看,见见儒家的掌门人伏念,见见那位圣人荀子
“恭迎公子驾临。”
当公子扶苏的车架到达小圣贤庄门口时,齐鲁三杰和他们的师叔荀子早已经在那里等待着了,伏念看起来是个严肃的人,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没有丝毫差错。
这是一个尊于礼的人。
叶知秋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尊于礼,有好处,也有坏处。有的人尊于礼而成君子,言行一致,尊礼守法,也有的尊于礼而成腐儒,一成不变,因循守旧,是老顽固。
究竟是好是坏,似乎因人因事而定,不能一妄概之。
儒家掌门伏念之后,是一个身着青衣神态淡然的男子,名为颜路,仿佛世间没有任何事情能使他动容半分。
叶知秋看着这个人,便想起了孔圣人门下第一高徒——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困馑于郊野,守志笃固,秉节不亏。宠禄不能固,威武不能屈。虽有南面之尊、公侯之位,德义有殆,礼义不班,挠志如芷,负心若芬,固弗为也。
这便是颜回所处的状态。
仁者乐水,君子不争。
叶知秋想着颜回,想起了这八个字,而当他看到颜路,也想到了这八个字。
叶知秋觉得颜路应该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并不是修为,而是心灵。
颜路者,有圣人之姿。
叶知秋继续看去,将头抬得很低连他的眼神都看不见的,便是谋圣张良了。
叶知秋觉得这一位的气质与前边两位有很大的不同,一位是尊礼的君子,一位是不争的君子,而张良,似乎喜欢争,喜欢谋划。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张良走的是大争之道。
张良乐斗。
叶知秋虽不见张良的眼,但是有这种直觉。
叶知秋觉得,若是大秦江山稳固的话还好,若是一旦大秦将亡,颜路可能依旧不争,张良一定是会争一争。
这是一个不安分守己之人。
齐鲁三杰叶知秋已经都看过了,他终于将目光看到跪在最前边的老者身上了,若是不细心观察的话,都很容易忽略掉这一个老者。
&nb
第两百九十五章 礼者,规矩
小天明见着叶知秋惴惴不安,不过叶知秋的眼里并没有小天明的存在。
因着他横插一手,墨家的巨子早已经成了徐夫子,至于天明,如今武功不行,文治也不行,这样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入叶知秋的眼。
所以天明心中恐慌而叶知秋不为所动。
小圣贤庄作为儒家的最高学府,里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厅阁错落其中,颇有一番气象,行走之间似有书香阵阵,众人不禁暗自点头,这小圣贤庄果然不凡。
公子扶苏也称赞道:“小圣贤庄不愧天下儒宗,气象万千,甚是不凡。”
“公子过奖了。”
伏念在一旁回道。
“你看!”
公孙玲珑突然尖叫道。
众人放眼望去,但见一白鹤盘旋于高楼之上,绕楼三圈方才翩然而去。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乃是招贤之声。如果我没猜错,此楼定是贤士汇聚之所。”
扶苏悠悠言道。
“公子高见,那里正是藏书楼。”
伏念回道,只是他的内心并未有太多的欢喜。鹤鸣于九皋,有可能是招贤之声,也有可能是家里遭了贼,所以把某只白鹤惊起了。
那里是藏书阁,也是一是非之地。
始皇帝早已经下了书同文的政令,然则他们认为六国的书籍若是就这么毁了实在是有些可惜,因此他们擅作主张将这些书籍保留了下来,但是如今公子扶苏刚进小圣贤庄藏书楼便有异动,若是说不是有人故意捣乱他绝不相信。
只是如今眼看着公子扶苏要往那边走,他也没有办法。
“公子,荀况年老体虚,不耐久立,还请公子允我先行告退。”
而在此时,荀子开口了。
“烦劳荀老先生迎送,扶苏本就于心不安,先生就请便吧!”
扶苏温声言道。
“老师真是越老越倔啊。”
李斯看着自家老师就这儿离去,不由眉头微皱。
虽然说自家老师年龄已经大了,但是帝国的公子前来,老师还不给面子,不是为人臣之道,但是他也知道自家老师做出的决定,他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也幸好公子扶苏为人宽宏,不爱计较……
这么一顿,场中有些尴尬,伏念见着自家师叔沿着藏书楼的地方走了一阵,方才对公子扶苏言道:“公子请!”
众人便又前行。
而在叶知秋的视野里,荀子已经到了藏书楼中,一挥手,便将那里凌乱的一些书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去,而一些不好的东西,也被他隐去了。
随后,这位老者又变得普普通通,苟着身子往前去了。
荀夫子,圣人也。
这是一个丝毫不弱的强者,只是习惯了隐藏。或许对于他来说,读书读得多了,便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或许是天道,或许是人道。
总之,这位老者,绝对是一个很厉害的主,虽然厉害可能不是他的原意。
而至此时,伏念才引扶苏一行来到了藏书楼。
藏书楼,自然是藏书的地方,里面藏书极多,叶知秋随意翻开一篇,上边写的是关于礼,关于规矩之类的东西。
“礼者,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书中洋洋洒洒许多字,说的其实就是这么一句话。至于其他的话,是对规矩的解读。
什么是规矩
规矩就是横平竖直。
横一定是平的,竖一定是直的。如果横不能写平,竖不能写直,那就不懂规矩,需要被教育。
规矩也是以直报怨。
圣人弟子问圣人道:“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便是圣人的规矩。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后世人听到的以德报怨,实则是对圣人话语的误解,也是许多不学无术之辈一知半解出来卖弄的结果。
孔圣人时代的儒家讲的向来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要是打我我就揍你,绝不是被人打了左脸还要将右脸伸过去,那是愚蠢,不是儒家。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圣人的话语看起来让人舒心。”
叶知秋看着这本书,觉得这本书说的许多东西上合天道,下合人道,的确是圣人之学。
当然,叶知秋觉得也有些东西似乎是废话,诸如水往低处流,这个很简单的道理被书
第两百九十六章 君子无争
主要的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的事就变的比较容易了。
公子扶苏看向伏念,言道:“伏念先生,听说上次李相国到访的时候,与贵庄有一场辩合比试,颇有雅趣。不过儒家兼修六艺,齐鲁三杰非但学识卓越,更是闻名天下的剑术大家,所以今天我想来一场以剑论道,你意下如何”
“喏!”
伏念自是没有拒绝的道理。
儒家兼修六艺,剑法骑马驾车乃是必学内容,也是儒家每年考校的内容。若是只会死读书,那与废物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今天看起来,公子扶苏考校的并不是儒家的普通弟子,而是他们三个人。
因为今天帝国访问团的规模很高级,普通的儒家弟子怕是连在场诸人的一招都接不了。
伏念目光看向了张良,恰在此时张良也看了过来,师兄弟的眼神在这一刻发生了交流。
张良便知道自己要第一场上了,而他的脑海中,还在快速转动。
“帝国这一次显然是有备而来,只有我和两位师兄可以应战,公孙玲珑乃名家大家,不擅长剑道,至于楚南公,年事已高,心思难测,又曾多次助我,可以不必顾虑。赵高是罗网之首,据说修为深不可测,但他身为中车府令,乃帝国权贵,且有六剑奴在场,定然不会出场。所以这次出战的最有可能是他们。”
张良的目光望向胜七和六剑奴。
“胜七与卫庄交手,不落下风,实力接近鬼谷双剑;六剑奴为赵高器重,各执名剑,每一个加入罗网前都是名动一时的剑客。而天宗晓梦向来隐世不出,闭关修炼,这次却应扶苏邀请前来,想必不会作壁上观。如此看来,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选择对手!”
这些思量都只是在电光火石间完成,张良走向场中,温声言道:“儒家张良,请指教!”
他的话语落下,在场中激起一阵窃窃私语,最为认真的便是名家的公孙玲珑,看向张良的眼神里充满了**的火花,而如罗网赵高,晓梦等人,丝毫不以为然。
齐鲁三杰,单论剑道修行,张良根本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子房有一冒昧请求,望公子首肯!”
张良开口。
“但说无妨”
扶苏也不拒绝,心中还有些好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