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带着武馆做农女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寂寞佛跳墙

    “我把饭给你提前做好,你就在家带着狮子头玩儿,外人来叫不给开门,我们下晌儿肯定赶回来了。”

    李强生恐被安排在家陪小宝,还慷慨的出主意“宝儿你明儿多睡会儿,睡俩回笼觉儿,我们就到家了。”

    “那你们要记得帮我打听打听城里的新鲜事儿,回来了讲给我听。我最喜欢听将军打仗……”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daizhaowuguanzuonongnv0

    。

    (iishu)是,,,,!




071 进城摆摊(为活宝笨笨笨加更)
    【】(iishu),

    被进城刺激的兴奋的一大两小不肯乖乖睡觉儿,李华只能陪着刘氏大半夜的去村口磨豆子,李丽李强跟大人似的一起和面,和了两大盆,磨豆子回来面也醒发了,刘氏接着上锅蒸馒头,把困得直打盹的孩子们抱进房里去睡觉儿。

    睡得最早的小宝没被吵醒,他太累了,估摸着真有可能跟李强说的那样,睡到隔日过午。

    “你也去歇着,明儿还得赶牛车呢。”刘氏根本没一点儿困意,胸中烧着一团火吧?

    “好,咱们明天就是试试,不用准备太多。”

    这话也嘱咐过好几次了,但是刘氏被打的鸡血没耗尽……

    李华回了自己那屋,狮子头拿脚踹都不带醒的,脑袋抵着榻榻米边沿儿,肚皮朝上呼呼大睡,俩前爪曲着,多出几分可爱相。

    吹灭蜡烛,闪进武馆,第一件事儿就是去抓手机。

    确实又累又困,但是有手机在,你懂得。

    屏幕亮起,原本停留在短信未发送的页面,不见了,更换成一列列短信通知。

    去哪儿了?一股子热血直往脑袋上顶,手指头也没那么利索了,两根大拇指抢着划拉……

    就在最近联系的“思密达”“已发送”记录中。

    很久以前貌似跟闺蜜也是短信联系过的,最多的时候聊天儿能一天聊出百十条,后来就宠幸了球球与微信,短信被弃置高阁,只有商业广告的功能了。

    而现在,再次成功发送,意味着再次跟那个鲜活的时代有了切实的关联。

    即便没有答复,李华也已经泪目。

    找到组织了。

    一边泪目一边检查祖宅,没什么变化。

    小跑去超市,去十字绣柜台,去家居商场。

    之前投放的几张兽皮,果然消失了。

    李华傻呆呆蹲坐在人造长毛地毯上,她明白点儿了,上次回馈了武馆一幅十字绣成品,这次回馈了几张兽皮,都可以引发与那个时代的联络信号。

    可是费那么大劲儿发送过去的是什么狗屁信息啊?

    “亲爱的我还活着,活出天际之外了……”

    十八代传人头一次如此怨愤自己没脑子,应该说一些有用的讲述自己现状的话,或者问询一下闺蜜那边有什么变化……

    脑子是个好东西啊,真的!

    明天再送几张兽皮进来?

    如行尸走肉般回了祖宅,把手机放在茶几上,一脸悲怆的李华回榻榻米睡觉儿。

    说好的带刘氏进皇城呢,不能在武馆多留恋。

    羽绒被都不能阻隔如水的寒夜侵袭,毕竟窗帘扯了窗纸挠了连窗棂子都被狮子头咬秃噜木茬儿了。

    被刘氏低声叫醒的时候,李华发现自己横着睡的,腿脚都蹬在狮子头肚皮上,还挺暖和。

    习武之人,把一切困难都当磨练,受冻也是。

    大徒弟正该也感受一下。

    这就得揪耳朵了,逼着憨狗遛一圈儿,再转战到小宝跟李强的屋子,用老母亲的眼神扫过睡出哈喇子的大徒弟,用开山斧加持着,留下憨狗,关门,带紧,严丝合缝。

    俩小的兴奋的搬这搬那,唯恐被嫌弃没力气给丢下了。

    刘氏的黑眼圈挺重,但是精神焕发,这管鸡血超标……

    “我们都吃过了,你快去吃。”

    天光还未大亮,她已经把牛车擦拭一新,能搬运上去的都摞放好了,厨房的锅灶里也给小宝留好了两顿的吃食。

    狮子头的木盆里是水,临走前隔着窗棂子塞进去两个杂面馒头,窗纸的窟窿后面立刻安静了。

    四个人牵牛车出院门,刘氏抚着胸口还有些不放心:“我用树枝挡了后院口,狮子头不能跳过去吧?”

    那谁知道呢?毕竟憨狗的潜力无穷,你永远不知道它的极限在哪里。

    李华:“你们进车篷挤挤,落下帘子眯一会儿吧,进城时我叫你们。”

    现在进皇城盘查的松了,有户籍凭证就给进出,对于周边村子里的村民更是掀帘子扫两眼就得,像李华这样好几次在城门口亮相被阻,跟沐扬少爷有关联的,军卒们的态度更加友好。

    不过,今天有点邪乎。

    进城的倒是没大变化,出城的开始严格了,城门口很是犯堵了一大会儿。

    刘氏跟俩孩子都老老实实鹌鹑似的跟在李华身后排队,看人的眼神里都露着怯儿。

    “在查一个孩子,男孩儿,说是大户人家的,走丢了,家里正着急呢……”

    “可怜见儿的……”

    出城的人低声议论着。

    进城时,果然看见城墙上张贴着一幅男童肖像图,长发垂髫胖脸大眼,胖的跟小宝有些相像。

    不过,就这种用墨勾勒的几根线条,实在很难下判断就是任何人。

    再说了,小宝都快在她家扎根了,不可能现在才被家人发现走丢再大肆张扬的寻找。

    李华耸耸肩,扬声跟一个面熟的军卒打招呼:“大哥吃了没?我车上有做好的早食,馒头就豆腐脑,还能送一块儿豆腐乳下饭。”

    上次就这位跟沐扬的车夫聊得亲密,肯定是个场面人,打好关系是必须的。

    财大气粗的十八代传人都没打算要钱!

    一进城就开张,这是好兆头。

    然后边走边找摆摊的最佳位置,李华都打算好了。

    她把牛车靠边儿,亲手盛了一碗豆腐脑,倒好调料,刘氏也羞红着脸搭把手,用竹筐装了两个杂面馒头和一小碟子豆腐乳送过去。

    都用棉被包裹的严严实实,这会儿还有热气,香味儿散发……

    “李三你吃的啥?这味道,没闻过……”

    另外几个守门军卒扬声问道。

    李华乐了,爽快的要去拍李三的肩膀,发现人家海拔有点高……

    “呵呵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啊,我也姓李,叫李华,以后我叫您李三哥。”

    形势变化的够快,一直被动接受馈赠的李三端着豆腐脑傻了好一会儿,才确认,欢喜的道:“你是……沐少爷的兄dei!敢养长毛狗的那个!”

    dei啊!

    李三果然是个场面人,立刻帮着吆喝回去:“兄弟们还有哪个没吃早食的,来来一块儿,这味儿真心不错!”

    (iishu)是,,,,!



072 六六大顺(为尘清居士加更)
    【】(iishu),

    本来挺尴尬端着竹筐没人接手的刘氏,赶紧回车里又装了几个杂面馒头出来,李华数着人头也来盛豆腐脑,这会儿功夫就有几个闻着味儿的路人凑上前吸鼻子……

    “多钱一碗?馒头恁软,禁饿不?”

    “这啥豆腐乳,要钱不?”

    李丽李强已经被嘱咐过的,这会儿夹夹缩缩答应着:“三文钱一碗……馒头……两文钱……”

    要被吓哭了有木有?在窝里都不敢耍横的性子,出来了更白搭,提前教多少次练多少次都赶不上跟陌生人实战一次。

    不然李华怎么就没安排刘氏来盛豆腐脑?看到她的双腿一直哆嗦着呢,勉强能端着个竹筐子不给扣喽。

    一家之主的作用总是无处不在。

    李华:“每次消费超过十文钱的都奉送一块儿豆腐乳,数量有限,晚来的可就吃不着啦!”

    江湖儿女不拘小节,没事儿上个街头耍一圈拳脚功夫做个宣传都大大方方的,卖点吃食是小菜一碟!

    除了不乐意动脑子,十八代传人真不犯怵啥。

    何况现在也开始动脑子了……

    她想多创造跟那个时代的联系,就得多挣钱,多准备些能回馈武馆的东西去激发信号。

    这是来的路上安安稳稳驾车不跑不跳不动四肢只动脑子琢磨出来的。

    于是,她目前也是被打了鸡血的状态。

    守门的军卒不差钱儿,拒绝接受沐扬兄dei的免费早餐,李三哥抛给李华一个钱袋子,让她看着收。

    较真的话,该收三十二个铜板,李华数出二十六枚,说是六六大顺开张大吉。

    李三哥觉得这黑小兄dei挺仗义,另一个长了脑子的军卒低声嘀咕:“六六大顺,不应该要十二文钱吗?”

    没脑子的觉得你好烦……

    收了空碗跟汤匙回来给李丽清洗,刘氏带着李强已经照应了两单生意,只可惜这是在城门口,交通要道,李华指示收了碗就换地方,别等李三哥他们来撵。

    那个打听了好大会儿才要了豆腐脑尝鲜的男顾客,在付钱时磨磨唧唧,非说杂面馒头太软,吃两个才顶一个的量,要少交两文钱。

    刘氏面红耳赤的低声争执,她是胆小比较怂,但有关钱财的问题,她拼死都不会让步。

    “可你还白吃了一块儿豆腐乳……”

    “我就是为的豆腐乳才要了两碗豆腐脑,好家伙现在还齁嗓子!”

    刘氏……

    李强:“你欺负人!”

    “你个乡下……”

    话没说完,开山斧飞斧炫技,在他面前舞出一个三百六十度斧花儿,又飞旋回李华手中。

    戛然而止。

    付钱没商量,你敢少收我跟你急!

    能动手就别瞎哔哔,费耳朵。

    牛车再次动起来,刘氏扯着李强跟着走,小儿子这会儿犯抽似的俩腿都不会迈了,眼神也呆滞,一点儿都不如李丽干活儿机灵。

    谁都不知道这个五岁的小子憋什么大招呢。

    别小瞧人,这娃儿还是李家的户主。

    总之今天的信息量有些大,第一次进皇城的刘氏跟俩孩子看花了眼,露着怯儿也硬撑着跟在李华的指挥下。

    目前李华最熟悉的也就是外城的集市,里面摆摊儿的虽多,倒没见过这样正式出摊卖小吃的,而且里面弯弯绕绕挤挤挨挨,确实撑不开场面。

    牛车在集市外兜了半圈儿,李华有主意了,既能兼顾街上的行人,还能搭上集市里面的商贩。

    这样主动去交税的行为可亲可敬,守着集市大门的税官都有点蒙,难道真的在集市外面摆摊儿也归他们管理?

    可是送上门来的铜板板也不能推拒不是?主动上交的,两文就两文吧,没毛病。

    “你们可得给打扫干净了哈。”

    “当然!咱们做吃食生意的,里里外外就讲究个干净。”李华答应着,回去帮着摆好桌凳,亮出豆腐脑跟杂面馒头的棉被包瓷坛,又故技重施,先给税官送了一份过来。

    集市外面这块儿场地不小,李华有心长期占用,跟官老爷打好关系的话,真遇上点事儿,而自己又恰好不在,刘氏也有个求救的地方。

    十八代传人动了脑子再抹下脸来,也能无敌。

    一时半会儿没生意也不要紧,招呼着两小只做个引子,一人捧半碗豆腐脑吃的喷喷香……

    “下次再想来的时候,提前煮一锅茶叶蛋配着卖。”

    李华对于摆摊儿前景倒是挺看好的,只要刘氏肯坚持,这种物美价廉的小吃适合每个时代。

    “都听你的。”刘氏时不时去捏捏藏在袖笼里的二十个铜板,这是她在城门口挖到的第一桶金,给了她不少自信。

    “瞧一瞧看一看了哈,新鲜出炉的豆腐脑,三文钱就能尝个稀罕!”

    李华的花式吆喝可不是头一次面世,远远过来的林木森一听就兴奋了,丢下他爹就跑过来问:“怎么又出来摆摊儿卖吃的了?”

    头茬儿买卖最适合雇佣亲朋好友当托儿了。

    李华眉开眼笑指着桌凳安排:“快去尝尝鲜,林叔呢?”

    看到好朋友,终于想起来这两天还忽略了一件正事儿,笑容便有点儿尴尬了。

    她们一家子都穿着棉衣裳,林木森还是叠穿的单衣呢,上次留到牛车上的布料跟棉絮肯定被刘氏收起来了,可是自己还没告诉她给谁做……

    “爹,爹,这里坐!”林木森是个小买卖人,长期跟着父亲赶集锻炼出来的嘛,都不忘学着李华做宣传,“来两碗……脑儿!真香!”

    你确定?

    李华脚底下一个小趔趄,她能跟林木森飞速成为好朋友,莫非就因为都缺脑儿?需要补两碗……
1...3536373839...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