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崛起荆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硕鼠肥
此时刘备大军势如破竹,将屯守在祁山的梁宽、赵昂等人击败,占住了各城险要,开始抢收秋粮,雍州刺史张既见势不妙,当下急忙传令叫百姓抢收粮草之后进城坚守,若敌军已至,秋粮尚未收割,便焚烧田野,不可将粮食留给刘备。
随后张既命尹奉等人率兵五千固守陇关,命杨阜率兵五千固守街亭,张既自率兵一万固守上邽,等待救援。
上邽乃是出祁山之后的第一座大城,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若拿不下此城,刘备大军便不可能分兵去夺取陇右各地,但若不能夺取陇关和街亭,封锁住曹军援救陇右的道路,刘备也无法安心扫荡陇右。
思前想后,刘备与法正商议之后,决定分兵,刘备自率赵云、陈到等人领兵三万攻打上邽,张飞、邓铜率兵一万进击陇关,吴懿、邓芝率领一万进击街亭,另派袁龙、雷定领兵五千分兵扫荡陇右各城。
然而此时的陇右诸将都是当年跟马超、韩遂反复较量过的沙场宿将,论勇力虽不如关、张、赵,论智计也不如法正、彭羕,但却也极为忠勇,经验丰富,据城而守,面面俱到。而自从汉中丢失之后,曹操生恐刘备顺势进击关陇,因此各城军资粮草都极为完备,众将短时间内将上邽、陇关、街亭等地把守的极为严密,刘备、张飞、吴懿等人虽连日攻城,却都无功而返。
原本预想中的突袭,在拿下祁山之后便变成了强攻,刘备虽占了些上风,但未能在短期内据住陇关、街亭,也未能拿下上邽,等到十数日后,张郃率领的五千骑兵赶到街亭,与杨阜一道,一举击败吴懿、邓芝之后,刘备封锁陇山,关门打狗,徐图陇右的计划顿时破产。
刘备只得调兵遣将,准备在陇右与张既、张郃以及随后增援的曹真、郭淮决战。
刘备进击关陇的消息传到南阳,曹操闻讯大惊,急忙请众文武商议对策。
就听董昭道:“刘备夺取汉中之后,养精蓄锐两年之久,如今兵精粮足,突然进击关陇,必是势在必得。更兼关羽、张飞、赵云皆是当世虎将,法正又深有谋略,不可小视。魏王还需立即调派援兵才是。”
曹操点了点头,道:“该从何处调兵”
此言一出,一众文武顿时都难住了,此时青徐兖豫之兵在袭扰淮南,曹仁、于禁之兵在围攻樊城,曹操亲领的四万精兵也有两万去了樊城前线增援,身边只剩两万人守卫。若要调兵增援关陇,能动用的就只有北方边军了。
但若是抽调边军,又恐乌桓、鲜卑等异族不稳,思前想后,曹操问司马懿道:“不知仲达可有妙策”
司马懿道:“魏王可遣一上将前往并州,征调太原乌桓以及匈奴骑兵,并沿途征调洛阳、河东之郡兵,当可得三万人,以此往救关陇,即便不能击退刘备,也当能稳住局势。刘备数万大军出川,数百里山道,极为艰险,粮草转运必定艰难。我军援兵只需深沟高垒,坚壁清野,对峙三五个月,刘备粮尽,自然退兵。”
曹操闻言大笑,当下遍视诸将,点了徐晃之名,令其率领五千精兵往领洛阳、河东之兵,又命梁习立即征调匈奴以及并州乌桓骑兵相助。
徐晃去后,曹操心下稍安,当下看了看天色,沉吟道:“连日不雨,天气炎热,也不知这暴雨何时能下”
众将也都纷纷看天,希望下雨。
可能是曹刘两军的诚意感动上天,当夜果然暴雨如注,来势极为凶猛,曹仁、于禁急忙命士兵去挖开堤坝放水,然而大雨倾盆,士兵出了营帐寸步难行,十步之内,不见人影。曹仁、于禁无奈,只得收兵回营,心道急雨必定不长,待过的一两个时辰大雨停息,再去挖开沟渠不迟。
然而这场雨却极为持久,瓢泼大雨下了两个时辰还未停息,曹仁、于禁越等越心惊,正等待间,就听上游突然轰隆之声不绝,一时地动山摇。
曹仁、于禁一愣,随即笑道:“想必是雨水太大,将我们设置在河上的堤坝冲毁了。这可是无心插柳,免去了我们去开挖堤坝之苦。”
二人正自庆贺,就听斥候来报:“将军,不好
第373章 曹刘困境
此时武昌城中,刘贤与庞统、黄权、郝昭、杜路等人在殿内听着外面哗哗的雨声,不由喜上眉梢。就听庞统道:“大王真神人也!今年这场秋雨的确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曹军此次是插翅难逃了。”
众人也都激动不已,就听刘贤道:“这场雨来势凶猛,只怕不止襄樊,江夏、南郡或许也将受些影响。此战我军得天之助,自当全胜,然而百姓受灾却也不可避免,还请军师和刺史筹备赈灾之事,并在洪水过后,组织百姓重新整修田地沟渠,帮助百姓恢复生产。”
庞统和黄权都拱手应是。
而曹操在新野,望着天上连绵不尽的大雨,却是愁的不住叹气,转头问道:“白河水势如何了”
行军长史辛毗道:“白河之水已经涨了三丈有余,下游的襄樊地区水势恐怕更大。”
曹操道:“也不知曹仁、于禁之军如今如何了”
贾诩沉默片刻道:“今日已经派出轻舟去联络,但黄忠也派出了水师阻截,我军轻舟根本无法靠近襄樊。但以曹仁、于禁先前安下的营寨看,只怕有三分之一的营寨如今已经被水淹没了。这倒也罢了,毕竟大军多少也做了些防洪的准备,此时士卒损伤应该不多,但若大雨不停,洪水再涨,营中粮草无法转移,将尽被淹没。到时候大军便无法支撑了!”
刘晔也道:“若大雨今日停息,我军或许还能坚持到洪水退去,主力多半还能退回来。倘若大雨再下三日,则我军至少也将损失过半。若是三日之后这场大雨还不停……,我军恐有全军覆没之忧啊!”
曹操闻言,头痛不已,道:“可否派出轻舟,冒雨将曹仁、于禁之军接回来”
贾诩道:“水势太急,我军桨手多不如荆州水军精锐,船只也小,在这大洪水之中前去……,就算能够安然到达,恐怕也不是荆州精锐水军的对手。”
曹操叹道:“那该怎么办”
贾诩等人也无计可施,只得勉强道:“只有命人严密监视水情,待大雨停息,我们再派出轻舟,趁夜前往,或许可以偷偷救出一些被困将士。”
曹操闻言,只得点头。
此时,汉水上游的汉中之地也是大雨滂沱,许多栈道山路被冲毁,在刘备大军身后运送粮草军资的民夫队伍多有伤亡的同时,大队民夫还都被堵在了山道之上,前进不得,也退后不得。
率领民夫押运粮草的阎芝、何宗、马谡、罗蒙等人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只得焦急地等待雨停,然后好清理道路,将粮草运送至军前。
就听何宗道:“祁山大道还好,整修起来方便,即便堵塞严重,也能临时从旁边开辟小道通行。但关羽的偏师走的是褒斜道,这条道路艰险狭窄,一旦被山洪冲毁,一时根本无法整修畅通。如此则是大军退不回来,粮草运不过去,恐有全军覆没之忧啊!”
阎芝闻言,面色大变,道:“此言有理!”当下命马谡领民夫一万冒雨前往整修斜谷山道,阎芝自率两万民夫整修祁山大道,留何宗、罗蒙看守粮草,以免被雨水打湿。
同时阎芝还发文加急送回成_都,请马良、李邈、李邵、周群等人加紧征调第二批民夫前来协助整修道路。
正在进攻上邽的刘备闻听汉中大雨,汉水爆溢,山洪冲毁道路,也自惊骇不已,与法正商议道:“本想杀入陇右,抢收秋粮以为军资,不想雍州刺史张既见机极快,焚烧农田,徙民入城,坚壁清野,固守上邽,我军仅只抢收了两三万石粮草,便是加上随军带来的,也不足大军两月之用。如今已过去了大半个月,若是汉中的粮草运不上来,军无粮草,必将崩溃啊!”
法正沉吟良久,道:“大王所虑甚是!不过这还不是我最担心的,我军背靠祁山,便是战况不利,退入山中,寻路去武都郡也能保全大军。最多就是此次出兵无功而返,却不会折损大军。但关将军的偏师万一被阻断了退路,那可就是真正有全军覆没之忧了。”
刘备闻言,悚然一惊,道:“那该怎么办”
法正摇头道:“此是天灾,无法可解,只有命人加紧清理道路,尽快打通与关将军的联系。”
刘备忧心如焚,但思前想后,又却是无计可施,只得收拢了吴懿、袁龙残军的张飞率众抵挡张郃,随后刘备挥军猛攻上邽,期望能抢在曹军援兵大举到来之前夺取上邽,抢到足够的粮草,以便坚守。
这一场大雨,让曹操的南阳军团陷入绝境,也让刘备的北伐大军进退维谷,两家都饱受其苦,唯有刘贤早有准备,在战场上大占上风。
但军事上的得利却也无法掩盖这场大洪水对襄樊、南阳、江夏地区经济的破坏,又刘贤的全力赈灾,百姓固然不会流离失所,但房屋田地的损坏却是免不了的,可以预见,这一场洪水之后,只怕襄樊地区的百姓至少也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缓过气来。
可以说对刘贤集团的打击也极为巨大。
但百姓已经迁移进城,秋粮也已
第374章 攻上山岗
黄忠闻讯大惊,急令张南、冯习、张著的水军主力出动拦截,黄忠自己也不放心,当下又率领数千精锐步卒上船,前往助战。
此时因大雨停息,曹操急令夏侯尚、王图、许褚等人率领着所有船只,总计轻舟一百九十余艘趁夜前来救援曹仁、于禁。因白日里黄忠麾下各军都激战一天,又安置数万降卒,十分疲累,因此黄忠仅只留下了少量水军监视曹军,不想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疏忽便被曹操抓住了机会,曹军轻舟以山岗之上的篝火为指引,顺水靠近,黑夜之中悄无声息,突然发动,一举冲破了张著水军的阻隔,冲到了山岗之上。
困守山岗的曹军顿时沸腾了起来,纷纷抢上船只,欲要撤退。曹仁闻讯赶过来时,已有许多士卒冲上了船。曹仁见状,急忙拉住夏侯尚问道:“你们带了多少船来”
夏侯尚道:“轻舟近两百艘。”
曹仁闻言,面色一变,道:“两百艘轻舟,就算船舷上都站人也不过能带走一万五六千人而已!你们为何不多带些船来”
夏侯尚道:“这已经是魏王能够找到的所有船只了。”
曹仁沉默了许久,又问道:“你们船上原本的兵士又多少”
夏侯尚道:“有五千人。”
曹仁盘算了一阵,道:“那就是说我军最多只能撤走万人。既然如此,那就不能任由兵士一窝蜂地上船!”
当下曹仁下令,叫众军止步,敢擅自上船者立斩不赦。此时已经有近两千人上了船,曹仁自然不能叫他们下来。曹仁只得沉吟片刻,命将最精锐、但此时却因弓弩被水浸泡,无法发挥战力的五千精锐弓弩手先行撤上船去。随后曹仁又命失去了战马的骑兵共计三千人全部上船。
如此一来,近两百艘轻舟已经被装的满满当当。
夏侯尚慌忙请曹仁、于禁上船一起撤退。就听曹仁道:“受命为将,不能摧锋克敌,反丧师辱国,已是重罪,岂能再舍军而逃,为天下人耻笑”说着,曹仁叫夏侯尚、许褚将自己次子曹楷带走,随后强令夏侯尚等离去。
夏侯尚还待再劝,但此时黄忠已经挥军四面杀了上来,夏侯尚眼见形势危急,而曹仁态度坚决,不肯撤退。当下只得长叹一声,命众军加紧划船,往北而去。
黄忠挥军追杀一阵,曹军船上装的士兵太多,速度提不起来,很快就被追上。夏侯尚、许褚只得分兵断后,又命其余轻舟分散逃跑,双方激战了大半夜,黄忠虽然得胜,追斩了曹军二三千人,击沉敌船近二十艘,但敌军主力却仍旧跑掉了。
黄忠愤恨自责不已,只得收兵。为防曹军轻舟再次前来救人,黄忠当即从各部步军之中挑选了通水性的士兵万人,与水军万人混编在一起,分为两部,轮流值夜,将曹仁、于禁困守的山岗给包围的严严实实。
安排完毕,黄忠这才放下心来。
此时山岗之上,于禁回到自己的营帐之中准备休息,忽听部将董超、董衡前来求见,于禁叫进二人,问其来意。就听董超道:“将军,今夜魏王派遣舟师前来救援我等,为何将军不先叫麾下亲信兵马先退”
于禁道:“曹仁乃是魏王宗族名将,他安排哪支军队先退,我也不好置喙。况且曹将军自己不是也没走吗”
董超道:“曹将军虽是宗族名将,但他只是征南将军,而将军你却是魏王册封的左将军,地位在曹仁之上,怎么反倒处处受他所制。”
于禁道:“曹将军的征南将军之位乃是天子所封,汉朝官职。而我这左将军则是魏国官职,两者不同,不好论高下。”
董衡道:“虽然如此,但当此存亡之际,将军也不能对曹仁一味谦让,总要为麾下士卒多考虑些才是。总不能他撤尽自家之兵,却反让我们陷入死地吧”
于禁沉默片刻,道:“以你们之见,该当如何”
董衡道:“今夜也就算了,但若魏王明日再派援兵来,将军可得抢了主动,也让我等有撤退的机会才是。我兄弟二人非是贪生怕死,实是为军中袍泽弟兄们考虑,还请将军明鉴。”
于禁点了点头,道:“你们之意,我已明白。放心吧,明日若再有船来,我一定争取让麾下士卒先走。”
董超、董衡闻言,这才满意而去。
二人走后,于禁就着灯火怔忡了许久,这才睡去。
次日天明,水位又退了许多,黄忠再次挥军四面攻打山岗。因曹军弓箭手无法发挥作用,黄忠索性将大战船尽量靠近山岗,八艘大艨艟船上的石炮和大黄弩不住发射,再有数千弓弩手压阵,将曹军逼退至山上百步之外。然后黄忠派出小船,装载士兵开始登陆。
然而曹仁眼见黄忠登陆,当即不管不顾地指挥骑兵顶着纷飞的箭雨冲锋,黄忠集中弓弩手对曹军骑兵进行攒射,从早至晚,射杀曹军骑兵近两千人,但却始终无法在岸上建立稳固的阵地,到了傍晚,只得收兵。
庞德道:“大雨已经停了两日,今日水位又降了丈余,预计再有两日,洪水退尽,我军船只便只能退回河道,无法包围山岗了。到时候便是岸上还有些余水,敌军也能涉水而
第375章 大获全胜
等到曹仁接到消息,惊喜不已地赶来查看的时候,黄忠已经率领麾下七千余精锐士卒抢占了滩头阵地,长枪兵、刀盾兵、弓弩手排列整齐,并发出讯号,叫张嶷、苗瓠前来接应。
曹仁来到之后,发现敌军占了滩头阵地,顿时大惊,急忙调兵遣将,准备反攻,因担心兵力不足,当下又命人传信,叫把守东边的于禁分兵前来增援。
不多时,就听信使来报:“东边也来了一支船队,打着我军旗号。于禁将军麾下大将董超、董衡二人未及详查便迫不及待地放对方船队上岸,不想来的却是敌军张任所部。眼下张任也已经建立了滩头阵地,并招敌军张翼、相虎两部前来接应。于禁将军麾下缺少骑兵,因此反叫来请将军调派骑兵,好反攻张任。”
曹仁闻言,不由惊得手足冰凉。
过了片刻,曹仁才缓过神来,急令骑兵为先导,步兵随后跟进,往前猛冲黄忠的军阵。
此时黄忠率领数千人已经列阵完毕,并有建议营垒为依托,眼见敌军冲来,当即夷然不惧地阻止反击,一千连弩手在前,两千精锐长弓手在后,再有一千铁甲长矛手,一千长枪兵,二千刀盾兵组成坚实军阵。曹仁骑兵每次突击,黄忠都命弓弩齐发,长矛攒刺,曹军一连攻击四五次,都被击退,留下了许多尸体。
东边张任所部情况也一样,都稳稳地守住了阵地,并对曹军造成了极大杀伤。
双方激战一夜,及至天明,张嶷、苗瓠、张翼、相虎等纷纷领兵上了岸,东西两边登上山岗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二万六千人,比曹军的数量还多。
如此又过了一个时辰,便连史阿所部两千板甲重骑兵也已经登上了山岗。再有张南、冯习、张著三营水军在水面上往来救应,一切准备停当,于是黄忠决定发起总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