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赤壁之崛起荆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硕鼠肥

    五千大军第一天吃干粮撑过去了,第二天、第三天把军中的肉酱等能吃的熟食吃完了,第四天再也没有吃的,只能就着清水嚼生米,吃的痛苦无比。士兵们怨声载道,都鼓噪道:“我等陷阵厮杀,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得了今天还不知道能不能过得了明天,却连一口熟食都吃不上!既然如此,不如反了!”

    吴敦、尹礼见众军有崩溃之势,当下商议道:“我军已是注定失败,与其等死,不如拼死一战。”

    当下二将召集众军,欲要登船撤退。出发之前,许诺士卒,逃回江北之后,全军酒肉管够,这才稍稍激起了全军士气。

    当下曹军登船,孙权在楼船之上看见,急忙命令众船前去冲阵。

    此时吴敦、尹礼之军仅有二千人上船,另有三千人还在岸上,虽然非是渡河,但与兵法中所谓半渡而击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吴敦、尹礼本就不是江东军的对手,如今被半渡而击,更是全军大乱,二人约束不住军队,只得传令各船分散逃跑,打着跑掉一个是一个主意。

    一番混战,吴敦坐船被江东船只撞沉,没水而死。尹礼则幸运地突出包围,顺江飘下,最终在下游二百里外才上岸逃得一命。登船的二千士卒在江东船只的冲撞之下,尽皆落水而亡,留在江心洲上的三千人见状,势穷力孤之下只得束手投降。

    孙权杀敌二千,擒敌三千,大获全胜,总算报了江西营被攻破之仇,当下领得胜兵回到江北岸,击鼓吹角奏得胜乐向曹军宣示军威。

    曹操得知吴敦、尹礼之军全军覆没,默然半晌,这才意兴萧索地传令各军退兵回营,算是承认了此次战败。自此曹操、孙权再无大战,开始对峙起来。

    在淮南战局陷入僵持之时,刘贤在襄阳城下也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




第一百七十七章 刘贤攻襄阳
    两名士兵当即携带绳索、气囊,点起油灯,进入排水渠之中。刘贤默数着时间,数到六十的时候,排水渠中还没有一点动静,刘贤不由心下一跳,又按耐着子再数了三十秒,刘贤再也忍耐不住了,便要命令士兵拉回绳索。

    正在此时,就见绳索连续往里扯动了三四下,这是约定的拉绳暗号。众军见了都大喜过望,当下一起用力往外拉。不多时,先是最后进去的两名士兵被拉了出来,刘贤见二人脸色涨得通红,但精神还好,不由放了一点心。随后又拉了两名士兵出来,这二人却已经昏迷,只剩下微弱的呼吸。最后拉出的两名士兵,脸色铁青,双眼凸出,耳鼻流血,浑冰冷,却是早已气绝亡了。

    刘贤见状叹了一下,传令叫士兵重新封了排水口,随后军登船,返回水寨。

    两名昏迷的士兵经过救治,陆续醒来,万幸智力和精神都没有太大损害。

    次,张嶷、张翼将昨天佯攻襄阳的战况报告了上来。二将虽是佯攻,但也各伤亡了百十个士兵。刘贤、庞统闻讯,不由相顾无言。过了好一阵,庞统起拱手对刘贤请罪道“昨一战失利,其罪在我,还请主公责罚。”

    刘贤叹道“这也不能怪军师,行军作战哪有一帆风顺的道理襄阳城如此难攻,我军多番尝试并没有错。”

    庞统道“只是襄阳城高池深,又有大黄弩这等守城利器,若不能通过水渠进去,如何能攻下此城难道要发动数万民夫,用人命去填护城河吗”

    刘贤断然拒绝道“我宁愿不要襄阳城,也绝不会让麾下士兵和百姓去填沟壑。”

    庞统道“那就只有长期围困了。不过与襄阳相比,樊城的城防要简陋的多,守军也较少。我军不如先取樊城,然后再回头攻打襄阳”

    刘贤道“也好襄阳、樊城隔汉水相望,虽是两座城池,但守望相助,实是一体。况且樊城的城墙虽然也很高大,也引汉水为护城河,但城池却比襄阳小了一半还多,守军也只有三千。攻打的难度应该比襄阳小了很多。我军若是夺取了樊城,再回头打襄阳应该就要轻易的多了。”

    当下刘贤与庞统商议,准备先取樊城。正商议间,就听探子来报“曹cao)任命的荆州刺史李立集结了南郡、南乡等地五千郡兵,星夜兼程来救襄樊,目前已到新野。”

    刘贤、庞统大惊,当下转而决定先击破这支援兵。于是刘贤将张嶷、董涂那的无当飞军调归庞统指挥。庞统领了兵马,即率军移驻北岸,留吕介、胡济监视樊城,庞统自领张嶷、董涂那、张南、冯习等兵马上岸,前去迎战李立。

    庞统去后,刘贤又接到屯驻檀溪的张任传来书信,说房陵太守蒯祺领千余郡兵来到襄阳城西北附近,因见我军势大,故而蒯祺一时逡巡,不敢前进。

    刘贤闻言,即命张任寻机攻击蒯祺。

    两路安排完毕,刘贤复又看着如同刺猬一般的襄阳城,苦思破城之策。

    历史上蒙古军攻破襄樊最终依靠的是回回炮,但在这之前,也经过了长达五六年的艰苦围城,驱赶十数万汉民,不计成本地填平了护城河,消耗了城中的守城武器,打灭了守军的士气。回回炮只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而关羽攻打襄樊,这是趁着百年不遇的大水,决水淹城,如果不是徐晃善战,再加上吕蒙袭击江陵的话,说不定襄樊就被关羽拿下了。

    然而刘贤如今看着襄樊二城那高达丈的城墙,实在难以想象到底得是多么大的洪水才能将如此雄城差点淹没。

    只能说关羽北伐真的是挑了一个好时机。可惜时机虽好,时运却是不济,最终仍旧兵败死。

    刘贤苦思良久,依靠常规方法的确是无计破城,只得哀叹一声,转而考虑起非常规的手段来。火药有护城河拦着根本送不到城下去。火炮简易的火炮,如松树炮、没良心炮甚至是原始的青铜炮想要铸造出来都不难。而且论及成本,青铜炮固然价格昂贵,但简陋的没良心炮和松树炮却比冷兵器时代的重弩和投石机便宜多了。

    不过威力却也同样强的有限

    而且没良心炮和松树炮的程却太短了,都在对方强弩的打击范围之内。况且刘贤如今只能配出火药,配不出高爆能的炸药,而炮弹又无法做的太大,多半也炸不开襄阳城墙。

    这一项只可以作为备选,让工匠们先打造几个铁筒子备用,试试也无妨。

    大体排除了原始火器,刘贤转而思考怎么才能利用现有的条件攻击襄阳。气球攻打成都的时候已经试过了,以现有的材料,气球仅只是一次消耗品,实在无法保证其安。而且乘坐气球飘进城去,士兵必定分散,难以集结。就怕好不容易送了数百上千精兵进去,刚刚落地,就被曹仁给挨个擒杀了。

    想了想,刘贤还是觉得这个办法并不是很靠谱,当下虽然也传令工匠制作气球,心底下其实却并不抱太大希望。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笨办法,那就是垒土成十余丈的小山,然后士兵躲在山后不断运土抛投到山前,将土山慢慢延伸到襄阳城去。刘贤计算了一下,城头上大黄弩的最远程接近四百米,若是垒一个高二十五米,宽一百米,长四百米的土山,需用土石一百万立方。

    若是动用五千士兵的话,就算每人每天只担土两方,也只需要一百天就能将土山垒到襄阳城头去。而事实上,一名士兵一天不可能在只担土两方,这个工程真正修起来,可能只需要六七十天便能完成了。

    只要土山垒得比襄阳城还要高



第一百七十八章 刘贤遇敌骑
    刘贤接到庞统书信,也自吓了一跳,想不到曹操在陇右、淮南两边开战的情况下,竟然还有余力抽调上万兵力增援襄樊。当下刘贤思前想后,觉得自家兵力略有薄弱,于是传令到江陵,命相虎、苗瓠两营蛮兵尽快赶来增援襄阳。

    随后刘贤环顾了一下周边,张任正与曹操麾下的房陵太守蒯祺在西北边的山地之中躲猫猫,而江夏太守魏延正与曹军文聘所部对峙,黄忠、张翼所部要围困襄阳、吕介、胡济所部要监视樊城。思来想去,自己身边此时竟只剩下三卫亲兵以及傅士仁所部总计三千五百兵马可用了。

    刘贤担心庞统,当下看了看地图,新野在白河岸边,沿白河而下,必要经过白河、唐河交汇的两河口,然后才能继续南下。

    庞统北上之时,未曾想过会被敌军骑兵包抄后路,为了迅速进兵,故而走的是陆路。如今看来,却是有被敌军半渡而击的危险。

    当下刘贤立即传令,叫吕介率领三千水军,多带船只沿唐白河而上,前去接应庞统。刘贤却领着傅士仁、杨狼、木鹰、塔利等三千五百兵马迅速渡过汉水,沿陆路北上。

    当日往北行了三十里方才扎下营寨,问木鹰道:“今日驯鹰一直未曾发现敌军骑兵”

    木鹰道:“确实未曾发现!”

    刘贤又转头问傅士仁道:“今日派出的斥候可都安全回来了”

    傅士仁道:“午前派出的三十名斥候都回来了,午后派出的斥候尚有二人未归。”

    刘贤点了点头,道:“新野距离襄阳不过一二百里,军师前日拔营南下,我军今日北上迎接,算算时间,最迟明日下午就能在两河口会师。我料敌军多半会在今夜袭营。不是袭击我军,就是袭击军师。传令众军,今夜荷甲枕戈而睡,以防敌军突袭。”

    众将领命,当夜木鹰将五六只驯鹰以及十几只猎犬都放在营地周边警戒,刘贤也担心了一夜,然而却整夜平静,并无一丝异动。刘贤松了一口气,转而又开始担心庞统。当下催促众军尽快吃了朝食,随后拔营继续往北进发。

    行了半个时辰,离营还不是很远,因此刘贤心下有些松懈,以为敌军既然昨夜未曾袭营,那么就一定不再附近,因此放心催促士兵前进。

    正走之间,忽听周边猎犬一阵狂吠,天上驯鹰也不断盘旋鸣叫,刘贤心下一惊,急忙向东边望去,就见不远处的密林之中突然杀出一支骑兵,直往自己的部队拦腰杀来。

    这支骑兵杀来的时机、角度都大出刘贤意料之外,让得刘贤颇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此时刘贤率领三卫亲兵走在前面,傅士仁的兵马则走在后面,而敌军骑兵的主攻方向正好就是两部分兵马的结合部。

    曹操坐拥北方,麾下善于运用骑兵的人才可真多啊!曹纯虽然已经伤重病死,但曹仁、夏侯渊、夏侯惇、曹洪等人却都还在,小一辈的曹休、曹真、夏侯尚等人也都开始崭露头角。而除了这些宗族名将之外,张郃、张辽、徐晃也都是指挥骑兵的行家,坐镇边疆的田豫、牵招、阎柔等人也声名显赫。如今这个贾信虽然名声不显,但观其用兵,却也不可小觑。

    刘贤心下感叹着,口中飞快地发布命令,令三卫亲兵迅速靠拢,杨狼之兵因为都身穿铁甲,手持长矛,排在最前。木鹰之兵都身穿皮甲,手持长枪,故而排在中间,塔利之兵都身穿皮甲,手持弓弩,腰挂短刀,故而排在最后。

    又命傅士仁迅速派遣斥候去下游叫吕介率领水军尽快前来增援,令傅士仁之兵迅速收缩,结阵自保。最后叫所有士兵将随身携带的扎马钉全部抛洒在阵前。弓弩兵全都张满弓,瞄准敌军骑兵,等待命令再一起发射。

    随着刘贤的军令不断发布,大军迅速收缩成前后两个方阵,主动让出了中段空隙。

    曹军骑兵主将贾信看见,估算了一下双方的距离,已经不足三百步,当下将骑兵一分为二,贾信自领一千五百骑兵攻击刘贤,另外一千五百骑兵则在副将杨恪的率领去攻击傅士仁。

    眼看贾信骑兵杀到了刘贤军前一百步的距离,刘贤当即命令塔利的飞羽卫放箭,顿时箭雨纷飞,往曹军骑兵射去。贾信虽然在后世名声不大,但却也是沙场宿将,当下领着骑兵伏在马上,取出一面小圆盾挡箭。箭雨落下,只杀伤了十数名骑兵。

    所谓弓兵面对骑兵,临敌不过三发!此言虽然大大贬低了弓弩兵的战斗力,但也从侧面说明了骑兵速度之快。弓兵在平地上单独面对骑兵,的确只能惨败。但若有坚固的营垒,或者前面有一支强军做肉盾,那么弓兵便能持续输出火力,进而击退骑兵。

    当下刘贤见第一波羽箭效果不佳,急令士兵再次张弓搭箭,在敌骑冲到五六十步的时候复又射出了第二波箭雨。这次因为距离较近,效果却是好了许多,杀伤了敌骑三四十人。

    在飞羽卫第三次张弓搭箭的时候,贾信终于率领骑兵冲到了刘贤军前三十步的距离。贾信率领的是轻骑兵,手持的是便于劈砍的缳首刀,三十步的距离,能够清楚地看见那锋利的刀刃在阳光下闪烁起的嗜血光芒,像是要择人而噬。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小败、守江
    刘贤领兵杀出,前往救援傅士仁。杨恪见来了援兵,当下分出三四百骑前来冲击刘贤军阵。刘贤见状,长叹一声,只得领兵与敌骑交战,同时发旗语叫傅士仁收拢部队,前来与自己会合。

    傅士仁此时落入下风,仅只在勉力支撑而已,看见刘贤旗语,急忙领兵且战且走。正在此时,兜到下游的贾信却已领兵杀到,迅猛冲阵,傅士仁遭到杨恪、贾信两面攻击,顿时再也立不住阵脚,往上游溃败而来。

    刘贤见状,急忙发旗语叫傅士仁领兵从侧方浅水处退走,切莫冲撞自家军阵。

    傅士仁虽非名将,但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当下领兵往浅水处跑去,贾信催动骑兵,在后紧追不舍,逃得慢的傅士仁兵马尽皆被砍倒在地。

    刘贤见敌军骑兵大举砍杀而来,心下也有些惊慌,眼看傅士仁之兵已经逃过去了数百,当下刘贤也领兵开始且战且退,杨狼与副将狼忠亲自断后。杨狼挥舞长刀,状若疯虎,勇不可挡,狼卫的一众光头亲军也都奋不顾身,面对骑兵,竟不稍退,悍不畏死地举矛猛戳。

    长矛足有丈八,竖矛如林,骑兵也不敢靠近,狼卫士兵就这么逼刺着敌军骑兵退回了扎马钉阵,鱼贯往绊马索阵内撤去。

    贾信杀散了傅士仁的残军,复来战刘贤时,却见刘贤已经领兵快要撤走了。贾信当即勃然大怒,责问杨恪道:“我军之所以舍弃庞统,而来此伏击,为的就是擒杀刘贤。如今刘贤就在前面,你等为何迟疑不进”

    杨恪道:“刘贤亲军皆穿铁甲、持长矛,正好克制我军骑兵。众军无法靠近厮杀,故而只能眼看着他退走。”

    贾信斥道:“为将者岂可贪生怕死敌军出了营垒都不敢攻击,等他会合诸军,结成阵势,我军岂不是只能无功而返了”

    当下贾信催动骑兵,准备趁着刘贤之军回阵,阵前的扎马钉和绊马索都被暂时撤除的有利时期,追着刘贤之军冲杀进去。

    贾信一声令下,数千骑兵顿时纵马而来,刘贤兵马此时正在进营,望见敌军大举杀来,刘贤生怕军阵崩溃,当下急令士兵止步,返身列阵,竖矛抵御。又命飞羽卫分列左右,放箭阻击敌骑。

    此时刘贤率领的狼卫卡在军阵的缺口处,右边是唐白河,其浅水处还设有一圈绊马索,绊马索阵之后是惊魂未定的傅士仁残军。左边则是扎马钉阵,飞羽卫正在扎马钉阵之后列阵放箭。而木鹰率领的鹰卫则持枪在旁警戒,并随时准备增援狼卫。

    曹军骑兵在贾信的强令之下纵马而来,面对密实如林的长矛,众骑兵都心里发憷,冲到近前,奋力挥刀,欲要砍开长矛,继而冲进去砍杀其中步兵。

    然而长矛如林,劈开了前排的长矛,还有后排的。况且劈开身前的长矛,长矛斜着摇晃到旁边,又会指向旁边的骑兵。总之,如此冲阵,伤亡是无论如何也少不了的。

    古人计算过车兵、骑兵与步兵的战力对比,得出了一车当十骑,一骑当四步的结论。当然这是在中原平旷之地,利于车兵、骑兵纵横的地方,并剥离开营垒工事、兵种配合等因素之后,理想状态之下的战斗力对比。

    不过这里所指的骑兵,也是指没有高鞍马镫之下的轻甲骑兵,而不是各种骑兵装备都成熟之后的重骑兵。

    而在此时的唐白河畔,刘贤率领着装备精良的铁甲步兵,战斗力比之普通步兵要高一倍,又有飞羽卫的精锐弓兵在后掩护,再加上江边地形虽平,但多石子淤泥,也对骑兵造成了些限制。因此在战斗初期双方竟然打成了平手。

    贾信看见大怒,对副将杨恪道:“以骑战步,岂有不胜之理!为将者不身先士卒,士兵也必不肯死战!你是副将,正该领兵冲阵,还不快去!”
1...5354555657...1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