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孙氏强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夜冭魅
‘哦真有长生不老的方法’
孙策顿时来了兴致,现如今的他,比所有先贤先圣都渴望长生不老。
不过,他只觉着小v又鄙夷了他一眼。
‘以后著名的战役地,你都想办法让人去插一脚,或者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布局,再上演一次,或许就能出发隐藏任务’
原来小v是在说隐藏任务的事,这让孙策顺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过话说回来的话,著名战役,这之后,最大的无疑就是赤壁之战,再往后是夷陵之战,雒城之战,定军山之战,潼关之战,合肥之战…还有什么,孙策一时也想不起了,看来下来得费点脑子仔细想想。
还是荆南,随着武陵太守金旋不战而降,以及长沙太守韩玄弃城而逃,在江南军团面前只剩桂阳郡和零陵郡。
说来也巧,郭子仪和杨延平的进度出奇的一致,这让两者又加紧了自己的步伐。
不过略有不同的是,郭子仪有不少损伤,而杨延平没有,但相应的,为了固守后方,杨延昭分走了五千人,所以对两者而言,还是很公平(突然发现自己写得有点,强制公平的感觉,实则在汨罗渊之前,并没有构思到黑龙的情节,写着写着,看着地图维度,莫名就来了个黑龙涧)。
这一日,杨延平收到了刘度的信件,言之愿降,这当然是好事,喜笑颜开的送走刘贤之后,杜如晦低头沉思不语。
这一幕让杨延平看到,不由问道“杜大人,可是有什么见解”
“没有,只是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但一时又说不上来”
见杜如晦说不出个所以然,杨延平也就没往心里去,有金旋的前车之鉴,刘度做出的这个选择,并不会让人感到突兀。
事情的发展一如既往,刘度带着众属下,打开城门,递交降书,然后再把城内的降卒,顺利交接给杨延平。
等所有事务即将结束之际,刘度,默默的走到杨延平身边,恭顺的说道“杨将军,在下今晚在寒舍举办盛宴,一来为将军洗尘,二来也给将军说说这荆南的风土人情”
“哦如此,那就谢过刘大人,届时本将军一定前来叨扰”
杨延平此次南征异常顺利,拿下两郡之地不谈,说不定还会赢了与郭子仪之间的赌注,这让他脸上倍儿有面子。
故而,面对刘度的私下宴请,杨延平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余晖消散,杨延平一直在处理城中的各项杂物,等到天擦黑,刘度见人还没来,想了想,就派人去请。
“哦都这么晚了,好的,我收拾一下,让来人稍微等等”
杨延平是真的给忙忘了,本想推了这事,可再想这件事是一早就答应好了,推辞的话,难免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只能欣然允诺前往。
就在这时,杜如晦在屋内终于等到了锦衣卫,听完后者的赘述,杜如晦面色一变,脱口而出的问道“上将军走了吗”
“刚走!”
“追!追回来!立即,马上!”
奈何,杨延平一心想着早去早回,回来处理事务,出门刚一翻上马,几鞭子就抽在马屁股上。
锦衣卫去追,杜如晦则在屋内来回踱步,现在他必须为最糟糕的情况做好安排。
“来人”
“在!”
“速速告知二将军和三将军,让他们守住城门,另外再告知五将军,集合城
第三百三十六章 左右都督
“我去开门,你去给他们两传信,此刻切勿动手,只要我们不动手,杨家就不会对我们动手”
刘度没有那么高的忠心,会为了李世民,抱着杨延平一起死。
最初想这么做,也只是为了拿着杨延平的人头,回洛阳,找李世民邀功请赏,现在看来此计非但不通,自个儿还有风险,钱也得有命花才是。
‘啪啪啪…啪啪,刘度!开门,听说我兄长在此,现在有紧急军务请他回去’
巧了半天门,不见有人来开,五郎杨延德便在外面叫起门来。
“哎,来了,来了!”
杨延平也听出了是杨延德的声音,从座椅上慢慢起身“刘大人,是我五弟,开门吧,可能是有什么要事”
刘度把门一开,先是迎上杨延德的怒视,随后见得杨延平安然无恙的立于大堂,忙托手出言“杜大人请兄长回去议事,说是主公有信件到”
孙策这个时候,哪有功夫给杨延平来信,但后者并不知道,一听是孙策来的,脚下还真就加快乐几步“刘大人,本将军有要事,今日便到此吧,改日再来讨教荆南的风土人情”
听杨延平还要改日再来,杨延德心道‘我的好哥哥哎,你就长点心吧’
“哪里,那里,将军事务繁忙,在下就不强留了,等过了明日,在下便打算回老家安度余日,至于五溪蛮,若将军有意想了解,在下倒是可推荐一个人,昭陵有一人叫马奢,原本是襄阳人,经常和五溪蛮有所往来,兴许他能帮上将军”
“哦如此,那便谢过刘大人了”
刘度一直笑脸相迎,杨延平也不疑有它,道了声叨扰,便径直离去。
也直到此时,刘度才觉得后背凉飕飕,原来北上早已被汗水给浸湿,杨延德的眼神他明白,那就是欲杀之而后快的神情。
念了句‘无量寿佛’,刘度感慨万千。
“父亲,怎么突然改变计划了”
刘贤此刻从角落旮沓里蹦出来,刚才侍从已经给他说了计划有变,但没想到刘度竟然直接把杨延平礼送出府。
“此人杀不得,杀了,你和我,还有这整屋子的人就都没了,我们明天就离开零陵…不,今晚就走,马上走!”
想到杨延德的眼神,刘度就一阵后怕,所谓做贼心虚,不外乎如是。
“杜大人,你这…怕是有点过于揣测了吧那刘度在我进府之后,一直以礼相待,和我诉说荆南风土,五溪蛮你听说过吗此蛮夷将会是荆南最大的麻烦”
回到自己的住所,哪怕杨延德已经在路上和他诉说了此行的凶险,杨延平仍旧持怀疑态度,这会又听杜如晦这么说,就开始为刘度辩解起来。
“何况他要动手的话,我此刻又怎么会站在这里”
杜如晦认真听着杨延平的解释,虽然心中也有困惑,但他对锦衣卫的办事准确率,还是非常相信的“可能另有隐情,今日下午,锦衣卫来报,言及刘度手下一个叫邢道荣的人,秘密带了三十来人进入太守府,下官如此做,也是为将军考虑,既然没有发生祸事,自然最好”
“对了,那刘度说起一个人,叫马奢,此人或对我们处理五溪蛮会有所帮助,杜大人可让锦衣卫前往接触接触,在…哦,在昭陵”
刘度的事,杨延平打算就这么拂过,好在双方并没有闹出什么矛盾,要想零陵顺利过渡到征东军,还离不开刘度的帮扶。
又谈了会话,驻扎在城外的杨延辉和杨延嗣也风急火燎的进入城池,发现城内安然无事,不由很是困惑,他们只是因为红色信号弹的出现,才领军而来,搞得他们一路上还一惊一乍的,以为是有人想赚他们入城。
杨延平哭笑不得的指着杜如晦,才向后两者解释起来,不过既然大家都到了,那就开一场临时会议吧,刘度说的几个问题,正好拿出来剖析剖析。
可没一会,忽有兵士来报,言及刘度一家翻墙外逃。
这就是不打自招了,杨延平只觉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刚才还信誓旦旦的为他刘度保驾护航,没想到这打脸来得这么快。
甩甩手,示意传令兵下去,也没了再聊下去的兴趣,便吩咐大家各自离去,哎,这人心隔肚皮啊。
杨延平没有对刘度的行为做什么评论,可杜如晦就不一样了,向老五使了个眼色,后者微微点头,转身离去。
&nb
第三百三十七章 隐隐作痛的肩膀
孙策并不知道刘表因为杨延昭这么一发威,刘表竟然就把蔡瑁官职撤了,而换上了两个他最不愿意遇到的人。
王阳明,也叫王守仁,这人他知道,是明武宗朱厚照信任的大臣,能治国也能打仗,当年的宁王之乱,就是因为此人才得以迅速平息。
但作为民族英雄的于谦,他就不是很清楚了,抽烟喝酒烫头的他到认识,之所以忌惮,是因为他发现,从漩涡中出来的家伙,都不是那么好对付,偏偏又缺少信息,这才让他很没安全感。
说起这于谦吧,在历史上也算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历任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少保,在瓦剌兵指京城事件中,扮演了一锤定音,击退瓦剌的重要角色,可惜后来被冤杀,和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如今孙策刚抵达襄平,从柴荣那里得知公孙度命不久矣的消息后,他也就没急着去辽东,而是等薛仁贵在乌丸集结好兵力,才慢悠慢悠的领军出发。
公孙康战死,公孙恭合着那些徒子徒孙殉城,公孙度又被气死,本以为是块难啃的骨头的柴荣,被逼投诚,剩下一个柳毅,能做什么可以说完全是辽东自己把自己给玩崩了。
不过愚人处理起来,终究会麻烦一点。
初至城下后,派人一打听,才知道公孙度已死,因此在孙策看来,襄平可以一纸招降。
可柳毅不干,他还谨记着公孙度的教诲,将襄平城守得非常严实,接连两次让孙礼和冯习铩羽而归。
这下轮到孙策不开心了,公孙度都没能撑过几个回合,这柳毅什么来路
不降那城破之日,就是他柳毅的忌日!
话这么说出去了,可柳毅仍旧不管不顾,一面加固着城防,一面鼓动着百姓拆房掀瓦。
见柳毅摆出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孙策还没来得及做上什么,周瑜那边来信,新罗覆灭一事,引起了三韩半岛所有邦国空前的团结。
高句丽,百济、沃沮、秽陌、挹娄、东乌丸,以及苟延残喘的三韩,八方势力,合兵三十五万,誓要把周瑜的东北兵团赶出三韩。
不过这并不是周瑜的求援信,而是一封策划书,三十五万蛮兵,要是换在几十年后,或许还会令人担心,现在是真的没什么战力。
何况周瑜,谢安,王猛,再加上甘宁,别说在这个时代,放眼整个冷兵器时代,又有谁是他们的对手
反正光凭渊盖苏文和宇文泰,还有点不够看。
周瑜的意思是,让孙策尽快处理完辽东公孙度,然后挥军东进,一举荡平高句丽,他会在三韩半岛竭尽所能纠缠住蛮夷联军。
显然,周瑜还不知道公孙度已经去世的消息,更不知道辽东公孙氏已经名存实亡,不过周瑜的来信确实是个好消息。
此刻,半个中原兵团加上解烦军,都在幽州,柳毅龟缩不出,孙策正好觉得人多了。
和岳飞一商议,背嵬军留在幽州,在和东北军交接之前,就驻扎在此,而孙策和薛仁贵带兵东进,向国内城进发。
想来不仅是周瑜没收到公孙氏危在旦夕的消息,就连高句丽也不知道这件事,毕竟事发实在过于突然。
襄平距离国内没有多远,沿着大梁水一直往东走,直至尽头,就可以眺望到盐难水(浑江),这里的风景那是相当优美,特别是在这个时节,山清水秀的,让孙策不由喝阻大军,在此修整一日。
水畔之北有一座高句丽的城池,名字非常奇怪,有点像回族人取的名字,叫纥升骨城。
高句丽在此驻有一军,人数不多,仅五百人,城池修建得非常高,而且顶上还有一座烽火台,看来要想不惊动高句丽边防军,直扑国内城,不想个法子是很难达成的。
纥升骨城是高句丽的发祥地,是一座山城,而山的名字叫做五女山,城池依山势而建,呈不规则的楔型,分山腰的外城和山顶的内城两部分,东、西、北三面都是百尺峭壁,南面则是险峻的陡坡,地形易守难攻。
故而强攻显然不可取,只城内的五百高句丽士卒,就足够孙策喝一壶。
“从这里攻上去,过于凶险,末将认为不可取”
“难道选南面虽然地形上安全很多,但只要有百人把守,可攻上去的可能性近乎为零”
夜晚,作为特种战斗编队的解烦狼军和鹤军将军,孙河、黄叙,和孙策正研究着怎么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攻下纥升骨。
“南面固然也不能选,末将提议选北面”
孙河的提议,让孙策倒吸了口凉气,北面可是三面之中,最险峻,最陡峭的一面,仅远远的看上去,就
第三百三十九章 昌盛和消亡
宇文泰虽然粗通汉语,但对汉字的了解还是有些匮乏,然而还没等探马前往,身边就有曾经在三韩和其交过手的队长出言“这是汉人的解烦军,是征东将军的嫡系部队”
嫡系部队,那就意味着孙策就在对面,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想和这个名传已久的孙策见个面。
“去传个信,我要求和征东将军对话”
面对这种浑身上下都是刺,咬一口都感觉要掉一嘴牙的对手,宇文泰出于本能是拒绝开战的,尤其是在明知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之下。
不过也并不是就要举手投降,只是单纯的想和孙策聊聊,他很好奇,如果这位征东将军拿下了高句丽,雪耻是一回事,但最终,孙策又会如何对待高句丽
宇文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和他的本性有莫大的关系。
宇文泰,北周政权的实际开拓者和创造者,此人早年跟随父亲起义,之后历仕北魏权臣尔朱荣,北魏名将兼关陇集团第一人贺拔岳。
到弑杀魏孝武帝,改拥立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
在这期间宇文泰实施府兵制,设置八部制度(据说是八旗制度的参考案),征战东魏,吞并南梁等等,无疑不显露出他是一个极有政治远见的人。
当然弑君一事,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以及处于什么样的时代,都是不可磨灭的绝对污点。
当然,宇文泰的前世生平,孙策并不清楚,因此对他的提议,并没有拒绝,事实上,孙策也很想看看宇文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虽然对人他了解不够,但数据和技能就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写照。
约了一个中间地儿,双方各出六骑,来到场中。
待双方翻身下马,孙策才发现,宇文泰的外貌特征有些不伦不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