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风情女总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亦客

    “同时,各县还有自己的所谓党报,其实就是个内部宣传报纸,没有正式刊号的,也如法炮制往下压任务。学校最致命的弱点是没有权,只能在那挨着。于是,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是党报的忠实读者,每人至少一份当地的市级和县级党报,订不订你说了不算,工资里直接给你扣除了。”

    “哇哈!你们这里的政府工作真有办法,很善于抓重点啊,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的放矢,佩服!”陈瑶赞叹道。

    “这里的政府

    发展旅游业也很有一套啊,只要上级让你干,不管懂行不懂行,个个都是旅游专家,你看这里。”张伟指指路边的一广告牌:“中国法官警示基地,这广告牌1年前就立起来了,一直在这里。知道这是干嘛的吗”

    “当然知道,警示法官的嘛,顾名思义,谁不知道应该是一个培训学校吧”

    “你看那里。”张伟指指牌子后面1公里处白雪覆盖的一村庄:“那就是警示基地。”

    “看不出有什么特色啊”陈瑶问。

    &n




第173章第二天就在这里
    “马陵之战古战场遗迹。”

    “啊!马陵之战莫非就是孙膑战庞涓的那个”

    “正是,”张伟得意洋洋:“2000多年前的古战场,就在这里。”

    “到了吗哪里”

    “张伟一指右前方,那就是。”

    陈瑶顺着张伟的视线看去,一座绵延的丘陵横卧在雪地里:“这里”

    “是的,就是这里!”张伟肯定地说:“要不要过去看看”

    陈瑶有了前两个的教训,忙摆手:“不看了,知道这个事情就可以了,这个,这个马陵之战遗迹真的在这里”

    张伟:“这事我也弄不明白,因为这座山叫马陵山,前几年在山沟里发现了一些古代的弓箭的箭头,于是乎大家认定这就是马陵之战的古战场,于是就这么宣扬起来,于是……”

    这回陈瑶笑不出来了:“瑶南的这三大旅游项目很有卖点啊,这瑶南的领导可是很有眼光,远见卓识。”

    张伟:“上级要大家来发展旅游业,各地都得绞尽脑汁发掘旅游资源,谁挖掘地充分,谁宣传的力度大,谁的政绩就高,自然提拔地就快,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都是迫不得已啊。这三大景点的游客加起来一年得有1000多人,不过对外宣传是吸引游客合计达30万人。”

    陈瑶点点头:“宣传就是生产力,你们这地方确实是很重视宣传啊。”

    张伟听陈瑶话里有话,也不想多问,只顾专心开车。

    陈瑶又拿出相机开始拍照,突然指着路边的树问张伟:“这是什么树”

    张伟:“银杏树。”

    “怎么这么多路两边都是。”

    “哦,刚才忘记给你介绍,这瑶南市是天下银杏第一市,世界银杏看中国,中国银杏看瑶南,这是真实的,没有夸张的成分,瑶南全市城乡遍布银杏树,从路边到院落,到处都是银杏。”张伟回答。

    “银杏不是活化石吗”

    “是的,银杏是活化石,又叫公孙树,意思是爷爷栽树,孙子见果实,几十年才结果,不过,现在都采用了嫁接技术,嫁接完第二年就结果。银杏是非常好的绿化树种,又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银杏叶可以提炼黄酮甙,用来生产治疗脑血管病的药,一个德国人在这里建了一个制药厂,专门收购银杏叶提炼黄酮甙。

    “最贵的时候,银杏果一斤30元,银杏叶一斤却30元,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栽银杏树,很多发家的。不光卖叶子和果实,银杏苗木也值钱了,河南、内蒙古等地方都来收购银杏苗木,现在这地方主要是靠卖银杏苗木挣钱。北京奥运会场馆绿化的时候,从这里买走了不少银杏

    树,都是碗口粗的,一棵都是卖1000多块。”

    陈瑶仔细听着:“银杏树是神树,我从小的时候就听我奶奶讲银杏树的故事,很向往,没想到这里竟然是天下银杏第一县。”

    张伟:“在我们这一片,银杏树多的是,特别是上年岁的老树,3000多年的都有,在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弗莱山,山上有一棵3000多年的老银杏树,被誉为天下银杏第一树,郭沫若有专门题的词,抽空我带你去看看。”

    “好啊,”陈瑶的表情变得专注而神往:“我对银杏树总有一种崇敬崇拜的感觉,充满着深深地敬畏,特别是古老的银杏树,总感觉那沧桑和岁月就在昨天,仿佛是刚刚经历的过去。”

    “人生也是这样,经历过风雨和沧桑的人是值得尊敬的,饱受风霜的人是应该得到尊重的,经历是一本书。”张伟说。

    “是的,张老大,你说的很对,经历是一本书,”陈瑶出神地看着两边丘陵上白雪皑皑下起伏的脉络,轻轻地说:“经历是一本书,别人浏览只是雾里看花,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深深的体会。就如同在午夜忽然醒来,疼痛和空虚折磨得自己不能继续深睡一样,需要用文字来宣泄,需要自己来独自面对这漫漫长夜。”

    看来张伟的话触动了陈瑶心灵深处的敏感神经,张伟对陈瑶的话深有同感:“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书,至于写得好写得坏、写得厚写得薄、写得精彩写得平庸,全看你自己如何下笔,别人是没有办法代替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

    “听过一句话,说,经者就是经历过人生的人,其实唐三藏去取经,经历了那么多灾劫,无非就是经历着人生的磨难,最后才能到达雷音寺,取得圣经,谱渡众生。人的经历是一本书,从你出生,一直到你的消失,许多许多的事,许多许多的经历,心得,都如一本书记载着。只是你想记载得精彩,或是暗淡。”

    陈瑶仿佛进入了回忆,慢悠悠地说着:“一出电视连续剧,剧中的男女主角,爱得生离死别,经历过快乐,痛苦,再到完满。我喜欢看完满的电视剧,因为,我的心感觉到希望,没有希望的人,根本不会感觉到幸福。看到男女主角经历了离离合合之后,再到最后的句号,我才满意地去睡觉。”

    有的人内心的情感非常丰富,只是不善于把内心的想法用文字来抒发,华丽浪漫矫情不如塌实直白淡然的文字,就如生活,如何的热烈也终将是回归与平淡的,于平淡安然之中滋生的浪漫是轻微的水的波浪涟漪,张



第174章被钱所制约
    想起姐姐,张伟心里突然感到极大地惋惜,姐姐这么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干嘛要蜷缩在那个广告公司做内勤,干嘛不自己出来做一定是资金受限制,被钱所制约。

    想想那个广告公司的老板也是有眼无珠,放这么好的员工不提拔使用,放那里做内勤,真是不会用人。自己一定要努力好好做事情,争取早日把姐姐解放出来,到时候两人一起做自己的事情,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男耕女织,多幸福!

    张伟笑眯眯地开始憧憬美好的未来……

    “张大厨,你笑什么想什么美事呢”陈瑶看着张伟出神的表情,突然问道。

    “没——”张伟急忙掩饰:“没想什么”

    “不对啊,大厨,我看你眼珠子又滴溜溜乱转了,你肯定又在想什么事,是不是做白日梦的”陈瑶开心地盘腿坐在座位上。

    “我是大活人,眼珠子当然要转的了,不转,那还不废了”张伟笑嘻嘻地扭头看了一眼陈瑶。

    “不对,你这个转法和正常的时候不一样,”陈瑶摇头晃脑:“我猜你一定是在做白日梦,一定是在想和哪个美女有什么美事,是不是”

    张伟吓了一跳,这妮子怎么一猜就准:“你咋知道的会算”

    “我不会算。”

    “那你怎么知道的”

    “猜的,蒙的,哈哈……被我一诈,你就交代了,做贼心虚啊,大厨!”

    “你诈我干嘛我又没怎么着你。”张伟满腹不平:“我这样的老实人,上哪里去找啊。”

    “大厨,你刚才在想和哪个美女有什么美事呢”陈瑶饶有兴趣。

    “个人**,无可奉告。”张伟底气十足。

    “不说我也知道,你肯定是在想和一美若天仙的大美女共沐爱河,在想那些腌臜事呢”陈瑶自顾自说下去:“看不出你老张这么仪表堂堂、浓眉大眼的家伙,心灵竟然如此低俗,境界竟然如此龌龊……唉,可惜人家那大美女还毫不知晓,可怜、可惜、可恶……”

    张伟一听急了:“你别污蔑我的清白,我是纯洁的男人,哪里是低俗龌龊之人啦我哪里想那些腌臜事情了”

    陈瑶笑嘻嘻地看着张伟:“那你说你想什么事的想哪个美女的”

    张伟:“我想的美女是我的梦中情人,你又不知道,这年头,哪个男人心里没有个梦中情人啊,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陈瑶抿着嘴唇,笑意轻荡:“也是,这年头,只要是正常的男人,心里总会有一个喜欢的女人,你的梦中情人是大明星谁”

    “大明星哼!那些明星算老几,看起来像个人,其实都是些破

    烂货,那才是真正的腌臜龌龊的人呢,我才不崇拜那些所谓的狗屁明星,站起来像个人,躺下连条狗都不如。我的梦中情人啊,是一位生活在空气中的美女神仙,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美女神仙,平凡而普通,从容而宽容,她离我很近,又离我很远,呵呵……我刚才在想,要是能和她一起去打拼、奋斗,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张伟又开始梦境一般呓语。

    “哇!”陈瑶笑得满脸幸福:“真空里的美女神仙,不就是天上的嫦娥吗你好敢做梦啊,连嫦娥都敢弄到凡间来上班,厉害,我看你比那些写穿越文章的还敢穿越,原来你是嫦娥的粉丝啊。”

    张伟神秘地笑笑:“嘿嘿……就告诉你这些,别的不说了。”

    中午时分,车到瑶北市。

    “啊!我的瑶北,我终于又回来了!”张伟看着熟悉的城市,放声抒怀。

    陈瑶贪婪地看着外面:“这就是你曾经工作的城市这就是你曾经每天活动的场所”

    “是的,”张伟乐呵呵地:“我在这个城市上学3年,工作3年,呆了9年啊,很多地方都有我老张活动的足迹。”

    陈瑶饶有兴趣:“什么时候去瞻仰一下你的光辉踪迹,追寻一下你的革命历程”

    张伟得意地笑笑:“今天腊月30,得回家过年,来不及了,我们不进市区,从环城路绕过去,春节后我专门带你来转悠转悠,沿着咱老张当年奋斗的足迹……”

    “哈哈……好啊!”陈瑶微微一笑:“我对张老大成长的历程和足迹非常感兴趣。”

    张伟一怔:“陈瑶,奇怪了,你对我这么感兴趣干嘛啊”

    陈瑶微笑着看着张伟:“老张日后必成大器,必成为一风云人物,到时候咱就只能仰视了,趁你还没有发迹之前,抓紧俯视俯视你,不然,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哈哈……”张伟开心地大笑:“陈瑶啊,我真的没想到,我以为只有我这样的会拍人家马屁,没想到,我竟然也会被人家拍一次,而且还是你陈董这样叱咤风云的女浙商女大亨拍的,而且,正好拍到——”

    张伟突然住了嘴,从得意忘形中醒过来,专心开车。

    “说啊,老张,”陈瑶笑盈盈地看着张伟:“拍到哪里了”

    张伟憋吃了半天,就是不说。

    “说啊,张老大,怎么不说了说!”陈瑶继续追问。

    张伟犹豫了一会,声音低低地:“拍到马眼上!”

    话音刚落,陈瑶柔嫩茭白的小手已经到了张伟的后脑勺:“过分!拍到后脑勺好不好”

    “好,好,”张伟一副认错的态度:“我出言不慎

    ,我低级趣味,拍哪里都好,你想拍哪里就拍哪里。”

    陈瑶哈哈大笑:“张大厨,你这次很乖啊……坏了!我发现和你一起,我老得快,你得给我青春赔偿费。”

    张伟吓了一跳:“怎么了我又出什么错了”

    陈瑶:“因为和你一起,我老是笑,脸上的皱纹就多了,就显得老了,你说该不该让你赔偿我青春



第175章相当重要
    张伟告诉陈瑶:“现在开始进入瑶蒙山腹地,这条公路就叫瑶蒙公路,别看这条公路不宽,但它的地位和性质相当重要。”

    看着路两侧耸立的大山,陈瑶对瑶蒙山不由多了几分肃穆和尊重:“这条公路地位和性质的重要在什么地方”

    “瑶蒙山区自古以来交通不便,‘四塞之崮,外货不入,土货不出。’当然,这也是当年成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原因,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还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山区涵盖的9个县,一色的国家级贫困县,在你们南方开始奔小康的时候,我们这里还在为温饱而奋斗。15年前,开始修这条瑶蒙公路,这条路是把整个瑶蒙山区纵贯,穿越瑶蒙腹地,相当艰巨,等于纵贯鲁中山区,打通之后,被称为山东第五纵。”张伟说。

    陈瑶点点头:“要想富,先修路,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你刚才说什么四塞之崮,这崮是什么意思以前没听说过啊。”

    张伟指着路边的一个山头:“你看看这山头,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陈瑶看了一会:“好奇怪啊,这山头是和别的地方的不一样,这山头真是特殊,像——”

    张伟:“像什么”

    陈瑶吃吃地笑了:“像奶头,真的啊。”

    张伟点点头:“你说对了,像奶头,这是瑶蒙山独一无二的地貌特征,所谓崮,就是突兀而起,四周峭壁,上面平顶,和奶头的形状十分相似,崮的地理位置都十分险要,因为四周是悬崖峭壁,易守难攻,瑶蒙山号称有73崮,其实多了,几百个也不止,只是这73个是比较有特征,比较有特点的而已。”

    陈瑶对着正在经过的一个崮拍起照来:“这个崮有没有名字”

    张伟看了看:“这是纪王崮,我来过好几次,比较出名的一个旅游景点。”

    陈瑶:“是啊,这山这么高,这么陡,山上又突出来一个这么大的崮,很壮观的,为什么叫纪王崮有什么来头”

    “春秋时期,有一个纪国的王侯落难,携家眷和部下跑到这里,在崮顶建立根据地,暂且生存,并繁衍生息,故名纪王崮。”

    陈瑶看着白雪覆盖的纪王崮:“这一个小山头能养活这么多人上面都有什么玩意”

    张伟笑了笑:“上面是一块平地,方圆大约3平方公里,上面有水源、有耕地、有林木,鸟语花香,现在大约有几十户人家居住在上面,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上面还有一个很大的墓地,专家来考证过,证实为春秋时期纪王之墓。现在这山上住的几十户人都姓纪,相传为纪王的后代。”

    陈瑶向往地看着高高的山

    顶平台:“哎——这才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啊,春天的时候,上面一定很美。”
1...8182838485...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