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大文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肉都督
至于文人骂架,其实也不风雅,如果不是顾及脸面,骂到最后大概也就只剩下“cnm”这些词语。
如果稍微顾些面子,也都像小孩子们骂人。
比如鲁迅骂郭沫若:远看一条狗,走近一看,郭沫若先生。
还比如龚古尔兄弟骂特奥菲斯:一头没劲打采的河马。
以及他们骂埃内特斯:像长着红斑的小牛头,或是磨出老茧的猴屁股。
巴尔贝骂左拉:就是大便一样的米开朗基罗。
这就是文人,其实真骂起来人跟普通人没有任何两样。如果一个人还能保持冷静,洋洋洒洒执笔千言来个“文化骂人”,那肯定说明这个人还不够生气。
……
“这个狗畜生!狗王八蛋!狗杂种!”
显然,大文人李思齐是真生气了,不过他文人的底子还是在的,连续三个比喻句形成排比,还有复迭层递效果,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升级。
李思齐已经快七十岁了,身体早就不如从前,刚才一时气急,这会呼吸有些不顺畅。
站在他旁边的孙子李贤连忙过去抚拍爷爷的后背,“爷爷,您怎么了,生这么大的气”
李思齐气顺了一会儿之后,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把位子让给李贤,指着电脑对他说道,“我来说,你帮我打字。”
李贤搓了搓手,“爷爷,这次又批评谁”
“五年级植物人。”说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李思齐狠狠地咬着牙,一副要吃人的表情。
李贤看到了李思齐的表情,吓了一跳,他也大概猜到爷爷这么生气应该是跟这个五年级植物人有关。
“你写:曲高向来和
第一七四章 华夏青年文艺奖
在张重还没有开始上传《许三观卖血记》的时候,忽然得到一条消息——他获奖了。
这一次他获得的可不是什么侦探奖。
华夏青年文艺奖每年三月份会在去年出版的作品中评选出一部作品,借此表彰活跃在创作第一线地大众文学作家带有飞跃性的创新代表作。
这个奖项是华夏青年报设立于2011年,以此纪念报社创立一百周年,到今年,张重的作品正好是获奖的第十部作品。
获奖作品一般都是前一年热销作品,当然,评奖的标准绝不是销量这么简单,不然的这个奖也不会颁给《解忧杂货店》。
如果听到这个奖的历史只有十年,就以为这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奖,那就大错特错了。
虽然只举办了十届,但是华夏青年文艺奖在刚刚举办的时候就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大众文学奖。
毕竟专注于通俗文学的奖项虽然多如牛毛,但是一般知名度不高,而由华夏青年报创办的华夏青年文艺奖,起步就不是别的奖项可以比拟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奖的奖金高达三百万。
有时候,文学奖的奖金多少也是衡量一个奖项份量的重要标准。
不过也因为奖金太高,导致很多作家产生怨言。
华夏青年文艺奖之前连续颁发了九届,每届的获奖作品都是畅销榜前几的热门作品。
既然是热门作品,光是版税赚的就远远不止三百万,所以这三百万对于这些作家来说并不算多。
那些抱怨的作家希望华夏青年文艺奖能够更加注重其他的东西,尽量把奖项颁给需要帮助的作家,这样更能起到鼓励创作的作用。
换句话说,他们觉得华夏青年文艺奖最好能救济救济他们这些穷作家。
当然了,华夏青年文艺奖那边当然根本就没有理会过这些人。
获得这个奖,对张重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情,不过他现在面临一个选择。
虽然这个奖只颁发一个奖项,但是作为华夏大众文学最高奖项,主办方华夏青年报依旧会举办颁奖典礼,一个专门为一个人举办的颁奖典礼。
既然有颁奖典礼,那么他这个获奖人就要去领奖。
颁奖地点在燕京。
张重已经接收到邀请函,他需要做出决定。
随后他认真考虑了一下,华夏青年文艺奖其实对他来说也是个跟大众见面的好机会。
之前他准备让激荡文学帮忙弄个见面会,现在看来,只要他去参见典礼,见面会倒是可以省下了。
所以他最终做了决定,下周末奔赴燕京,去把这个奖拿回来。
……
张重坐在躺椅上,看着对面随风摇曳的小树,阳光透过树缝,将小树的影子拉得很长。
旁边的躺椅上,芃芃抱着一张毯子蜷缩在躺椅里面,夕阳的余晖在她的睫毛之间跳动、起舞。
芃芃大概在做什么美梦,脸上的笑容比西边的太阳更显得灿烂,她笑起来的时候左边脸会有一个小小的梨涡,之前还不太明显,现在这个梨涡逐渐成型,随着她一笑,就能看得见。
今天是星期天,之前芃芃的那些同学在他家玩了半天,到傍晚快吃饭的时候才各自回家。
芃芃自己玩了半天,又帮忙管着一堆小朋友,现在也累了,所以此刻沉沉睡去。
不过张重还是决定残忍地将她弄醒,因为他知道,如果任她这样睡下去,那晚上遭殃的将会是他。
等她养足精神,立马就会变回那个满屋子乱跑的小飞侠。
“芃芃,芃芃,起来了。”
隐约中听到爸爸的声音,睡梦中的芃芃皱了皱眉毛,然后抬手揉了揉鼻子,翻个身并没有醒。
张重没有办法,只能把她抱在怀里,然后在她耳边轻声说道,“芃芃,起来了,爸爸要带你去吃燕京烤鸭!”
 
第一七五章 两个大佬的对话
周一的时候,张重一大早就将《许三观卖血记》整本都发在了激荡文学网上。
因为已经提前跟激荡文学那边通知过,所以编辑段桥早就等候在电脑前面,等到书一发上来他就迅速通过了审核。
“又是十好几万字的长篇。”段桥看了一眼字数,感觉自己的三观在不断地被冲击着。
他见过高产的作家,但是像张重这样既高产又能保持质量的作家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就拿大仲马说,这家伙创作过三四百部作品,字数高达几千万,不过有人说他有枪手,很多作品不是他写的,他只不过署个名而已。
事情的真相已经掩盖在历史洪流当中,现在谁也不知道大仲马到底有没有请枪手。
但是大仲马确实开创了“工厂”的先河,他至少有几十位助理,这些助理为他提供素材,构思故事,他只需要刻画人物,描述情节就行了。
而且大仲马后期的作品灌水很严重,这是因为那个时候他的收入是跟字数息息相关的,写得多,自然赚得多。
而张重呢
从他发布第一部作品《解忧杂货店》到现在,也就七八个月的时间,段桥粗略算了一下,他的作品总字数已经有**十万字了,而且本本都是经典之作。
难道他也有一个工厂
可是感觉又不像,虽然张重的书大部分商业性很高,但是他本人却不热衷商业化,到现在为止,大家都还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
试想,一个拥有工厂的商业作家,不可能不知道营销自己。而到现为止,张重除了拿作品说话之外,他本身就很少说话。
想了一会儿,段桥将这些奇奇怪怪的念头从脑海中驱赶出去,转而认真看起来。
许三观卖血记,光听名字根本看不出来什么。
他也算是个“老”编辑了,自然不会想着从一个书名就能看出来一本书讲什么故事。
段桥点开正文,才看了几段就皱起了眉毛,他又回到了作品的首页,看了看作者栏的名字,确定自己没有误点进别的作品里面。
“这……是张重写的么”
读了这么多本张重的,段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几乎没有背景、场景、人物内心描写的段落,他看到现在大部分都是对话。
而且经他仔细观察,这里面短句很多,长句很少。
在张重的其他里面,比如《十个印第安小男孩》和《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些书总会有大量的长句,语言风格也有些舞台化。
但是这本不同,语言风格极其口语化,虽然只看了一个开头,段桥已经基本确定这不是一本侦探。
不过他能看到的也就只有这些而已。
继续看下去,随后他就看到许三观跟着村里的村民去卖了一次血,赚了三十五块钱。
关于卖血的经过,书中描写得非常荒诞,他们为了能多卖一些血,会喝很多水,几乎就要把膀胱撑炸。
跟村里的卖血老手们相比,许三观还有些生涩,他在饭店学着其他人的模样点了猪肝和黄酒那一幕让段桥印象很深。
卖血本来是一件很悲惨的事情,但是看到许三观卖血却又让人忍不住发笑。
再然后,许三观用三十五块钱娶了个“油条西施”许玉兰。
这一段似乎比之前卖血更加荒诞,没有风花雪月,没有感情基础,甚至什么都没有,许三观这么直接的要求,许玉兰就同意了,而且当时许玉兰还有个相好叫何小勇。
 
第一七六章 水神
当庄语这个老对手站出来之后,王忆当然不愿意偃旗息鼓,也立马在他的个人微语上又发了一篇文章。
跟庄语这个喜欢“网上冲浪”的时髦老头不同,王忆的微语虽然开通了好几年,但是就没有用过几次,这次因为急着回应,其他网站什么的效率有些慢,所以就直接在微语上发了。
“没有人说过伤痕文学的特征是描述某一特定时期的故事,也没有人说伤痕文学就必须体现政治色彩,难道某一种学派就不能有自己的延伸和扩展,只要主体思想不出现偏移,那么本质上是不会产生区别的……”
王忆写了很长一段,从伤痕文学本质提到起源,又说到如今的延伸和尝试,最后这老头还提到了寻根文学,大体的意思就是即便《许三观卖血记》不能算作是伤痕文学,那也绝对跟他们寻根文学没有半毛钱关系。
他的微语之前只有五万多粉丝,而且因为他长时间没有使用微语,所以这五万其实大多是死粉。
但是等他这篇文章发出来之后,短短一个小时之内,他的粉丝数就蹿升到了三十万。
吃瓜群众实在太多了,瓜在哪里,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
毕竟两个文坛大佬这样的隔空互怼可不常见。
唱戏的但求人多,看热闹不嫌事大。
好多人连新书《许三观卖血记》都还没看,就过来围观庄语跟王忆了。
被王忆diss之后,庄语当然不甘下风,迅速也发了一篇文章,在文章里面他也不把《许三观卖血记》往寻根文学上拉,只说在这本书里面其实还是有寻根意识的,但是这种意识较以往的寻根文学要更加复杂一点,并且他还提到了张重前些日子发的短篇《受戒》。
他详细地剖析了《受戒》,以此证明作者张重有着非常浓烈的寻根意识。
一开始,两个人都是长篇累牍地发长文表达意见。但是随后他们就开始一句话一句话发,开始了真正的隔空对话。
“即便张重有寻根意识,也无法证明这本书就有寻根的痕迹,你这是偷换概念。”
“呵,我这是侧面剖析,公道自在人心。”
“我看你就是强词夺理。”
“寻根文学骨子里是懦弱的,口号打得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伤痕文学难道不是失败者舔舐伤口的托辞”
就在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争论的时候,和事佬出来了。
“都别吵了,这有什么好争的呢,这本书肯定是先锋派嘛,这样强的独立意识你们看不到么庄语王忆”
说这话的不是先锋派文学家,而是现实主义大师刘源。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六十岁出头的刘源生活中却是个老顽童。
如果说庄语是喜欢网上冲浪的时髦老头,那刘源就是混迹于各大社交软件的资深网民,几乎在网络上到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网友们亲切地称呼他为——水神!
这么热闹的事情,他水神怎么能够错过
所以,水神降临,众小鬼退散,只留下三个大佬在场。
他加入战场的目的当然不是当和事佬的,但是却起到了和事佬的作用,因为他这句话一出,庄语和王忆也不互怼了,立马掉转枪头去怼他。
刘源也不愧是水神,这家伙战斗经验十足,而且打字飞快,庄语和王忆两个人一条微语还没发出来,他一个人就发了两条分别艾特了他们。
“寻根,寻根,模仿拉美这么多年,诺贝尔的树叶你都没摸到庄语”
“伤痕,伤痕,这么多年了,你们的伤痕就这么多么,抚不平了王忆”
俗话说的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但是水神刘源才不在乎这些,专门找他们两个的肺管子戳,还一戳一个准。
三人中,最苦的就是王忆了,他不习惯使用键盘打字,用的是语音输入,但是语音输入并不智能,还是需要修修改改,他只能用一指弹操作。
可以想见,六七十岁的老头勾着腰坐在电脑前用一根手指戳着键盘,是多么让人心酸的一幕。
&nb
第一七七章 超越推理小说范围
用三万积分抽一本书,张重对这次抽奖寄予非常大的希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