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者苏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非仙既道
据说足足有五艘官船的财物,都要押运到临安去。
暮春时候,梅雨几乎没有穷尽,那河水涨了又涨,没完没了。
苏离撑着一把油纸伞,立在龙头矶,而青龙滩附近也不知藏匿了多少小船,只等官船一入青龙滩,就来个瓮中捉鳖。
第5章 秀士
一张弓,十只箭。
五只射掉了官船的桅杆,另外五只无一例外,都夺走了一条性命。
在这种险恶地势下,小船远比大船更有优势,埋下的水鬼凿通了大船的船底,让其失去行动能力。
官军的素质远比苏离想的要低,这场打劫也比苏离想的要容易。
毕竟这时代中的官军,早已没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铁纪。
在苏离的神箭下已经夺了官军之胆魄,随后水贼的进退有度,更让官军惶恐不安。
劫了官船苏离没有多少得意,只是想到:若是岳元帅泉下有知,知道自己拿了他的武穆遗书,第一仗却用来对付大宋的官军,他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吧。
官船被铁掌帮余孽劫走,朝廷震怒,更多是意想不到。
事实上大宋朝是历朝历代中平民起义最多的朝代,自北宋以来,各路强梁多不胜数,最有名的莫过于水泊梁山。
今日青龙寨劫了官船,众人皆有些当初梁山好汉劫生辰纲的快意。
宋人好听话本,自金人崛起,靖康之耻之后,更有许多人爱听好汉故事,正是国难当头,便有英雄见得不平,拔刀而起。
本朝大词人辛稼轩便是此中代表。
青龙寨的人,不少也听过流行于各大酒楼的一个话本,那就是水浒传。
这大约是根据之前大宋宣和遗事改变的话本,将原来宋江三十六人聚义水泊梁山,扩到一百零八人。
当初梁山好汉尚有后裔,民间深信确有其事。
一时间好汉风气,风靡大江南北。
况且水浒传荡气回肠,故事精彩绝伦,比起有‘饮水处便有柳郎词’也不遑多让了。
只不过这些人都不知道所谓水浒传却是苏离做了大自然的搬运工,让南宋人提前数百年听到了这古典四大名著。
苏离当然不能把水浒传完全背下来,好在故事记得大概,比之宣和遗事内容更是充足了不少,找几个说书先生加工润色,就成了这半吊子版的水浒传。
这也是苏离深谙舆论风气的重要性,有水浒传洗地,将来他扩张铁掌帮,名声上自然更好一些。
裘千仞还没跟衡山派的人了断,回到铁掌峰重新召集人马,还没来得及显示威风,又被朝廷大军杀了回来。
谁叫他重新树立了铁掌帮的大旗,之前那些官员被劫走官船的怒火都发泄在了裘千仞这边。
至于裘千仞是不是真的参与进去,没有官员会在乎。
他们只是为了弥补过失而已,然后再心满意足敲了大户竹杠,走了陆路,打道回京。
裘千仞从大军杀出,也不好过,受了外伤,跟着又被衡山派的人追杀,伤势未愈下,虽然大发神威,杀了衡山派不少人,最后还是躲进了湘西大山里去养伤。
由此衡山派也见识到了裘千仞的恐怖,若非裘千仞急于养伤,怕不是衡山派满门都给杀干净了。
至于始作俑者苏离,安安稳稳养了大半个月,伤势业已痊愈,此刻已经到了江南,他打算去寻一个人。
梅雨过去大半,已经有了初夏的暑气,
江南有杨柳,有桃花,有燕子,有金鱼,有多情似水的姑娘,亦有倜傥风流的少年。
当然现在杨柳已经飞尽了柳絮,桃花只有山中的寺庙还尚存些许。燕子在微雨中双飞,金鱼懒洋洋的在水面吐泡。
这里没有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却又倜傥风流的少年。
少年是谁,少年当然是苏离。
江南的水渠纵横,四通八达。
苏离来到了姑苏,却没有人听说过燕子坞,也没有人知道曼陀山庄。没有还施水阁,没有琅嬛福地。
这里到底不是天龙,或许他以后会去吧,谁知道呢
第6章 白鹤含烟
这是黄药师第一次见到苏离,他今年已经过了三十岁,正是而立之年,武功也逐渐登峰造极,自出道以来,天下高手只是碌碌。
就连少室山的几位高僧都不大放在眼里。
欲求一对手而难得,确实寂寞。
但他寻苏离非为比武而来,黄药师视礼法为无物,却最敬重忠臣孝子。
他的这种性格并不矛盾,而是源于黄药师的身世。黄药师并非是孤儿,他出身于一个相对富裕的官宦家庭。当初岳飞被陷害时,他的祖父舍命相救,却杀身成仁。
祖辈父辈对朝廷的忠心,却换不来朝廷的认同,反而受到朝廷迫害,造成了黄药师既愤恨朝廷,又因为出身世代清白的家庭,决不能造反辱没先人,心中矛盾无比,才养成了愤世嫉俗的性情。
虽然如今黄药师已经有了东邪的名号,他却非邪魔外道,只是以对抗礼法,来发泄内心的苦闷。
上官剑南忠君爱国,组建铁掌帮,聚集义士,他未见过,却神往之。他做不到上官剑南那般,在朝廷弃用后,依旧忠君爱国,要为朝廷出力。
而不久前上官剑南被朝廷大军攻破铁掌山,本身也重伤不治,黄药师当时还在无锡,听到这消息,可以说是悲恸无比,当即动身前往湖南,看看铁掌帮还有没有残留的义士。
他不好虚名,没有大张旗鼓,生平最敬重岳飞和韩世忠,心中自是想到,若上官剑南后继无人,必从他后辈中,培养出一位顶天立地的好汉。
却没有想到等他到时,苏离已经再整铁掌帮旗帜,悍然劫取了官船,又暗中窥见了裘千仞的武功,比诸自己虽有不足,但已经差之不远,可为敌手。
只是裘千仞身上有伤,黄药师心气高傲,自然不会相见。
上官剑南既有如此两个出色后辈,九泉之下,当也欣慰,黄药师自然用不着帮忙。
恰好苏离下江南,与他同路,黄药师对这少年人有些兴趣,故而一路尾随。
可是黄药师被苏离发现后,既惊奇,也不知接下来做什么。
他行为向来怪癖,一路跟踪苏离,只是出于兴趣,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目的。
不过黄药师突然起了另外一个心思。
他将苏离的夸赞置之不理,淡淡道:“上官剑南的后辈,不该只会拍马屁,还得有真本事才行,你可愿意跟我比试”
他知道苏离在青龙滩劫去了朝廷的官船,但没有见识苏离的武功,所以想要看看苏离的武学,究竟到了什么地步,比之裘千仞又如何。
苏离笑道:“恰巧我也想见识见识你的武功,要知道你也是我将来的对手之一。”
说出最后的‘一’字,苏离的气势若绷紧的弓弦,嗖的一下,飞箭离弦。
身体好似一只鹏鸟,振翅而飞。
他将铁砂掌的起手与一招‘白鹤含烟’整合起来,掌力既刚且韧,充分发挥了‘金关玉锁诀’这门气功的绵密,以及铁砂掌的刚猛。
若是之前铁砂掌的劲力是‘铁’,那么现在苏离已经找到某种诀窍‘锻铁为钢’。
铁虽然坚硬,却比钢易脆,没有钢的韧性。所以练铁砂掌之人,一旦出手,就很难留有余力。
如降龙十八掌的‘亢龙有悔’,便发七分力,留三分力,出招从容,故而堪称精绝微妙。
第7章 道藏
那树枝将将要刺中苏离手腕时,猛地迸裂。原来苏离手掌生出一股奇异气体,将树枝毁去。
黄药师见怪不惊,劈出一掌,正是劈空掌的掌力,将那断裂的树枝一并往苏离扫过去。但见苏离掌力精妙绝伦,瞬息间将树枝碎为粉末,空中烟尘弥漫,黄药师身形微微一晃。
他瞧向退到丈许外的苏离,说道:“铁掌功,好生了得。”
苏离微笑道:“若是药兄手里有一口铁剑,我是无论如何都胜不得你的。”
黄药师何等心气,淡淡道:“我用树枝已经占了你便宜,再用铁剑对你空手,你当黄某是不要脸皮了么”
苏离笑道:“我以为药兄并非俗类,原来也逃不过世俗之见。苏某空手,那自是苏某最擅长空手应敌,却非小瞧药兄。若有兵器上的便宜不占,苏某便是白痴了。”
他顿了顿,又道:“何况我辈学武,除了要技高于人外,更重要的是强身健体,保护身家性命。若为了一点可有可无的面子,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那是大错特错。”
黄药师道:“你这番话,倒也是豪杰之言。难怪你能接掌上官前辈的事业。”
苏离见他神色和缓,心知这位清傲的药兄应是对自己生了好感。何况将来华山论剑纵然是对手,也不必闹成仇家,结交黄药师这等人,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他道:“药兄名震东南,来找苏某,除了武功上有所指教外,莫非还别有要事。”
黄药师不由脸皮一烫,他总不能说自己是想来帮苏离的,结果发现苏离根本不用他帮忙,自己就整顿了铁掌帮的残局。
他面无表情道:“就是到处闲逛,恰好碰见了你。”
苏离腹诽道:“恰好遇见我怎么觉得你是跟了我一路。”
对方现在还不是后来尾随自己女徒弟能不露丝毫行迹的黄药师,苏离又非常人,虽说之前察觉不到黄药师的动静,可心里还是有点模糊感觉的。故而才能在以金关玉锁功感悟生机时,突然发现对方。
但他不可能说破,否则这东邪下不来台,搞不好又节外生枝。
苏离笑道:“原来如此,倒是小弟多想了。我素来清楚药兄为人,虽是别号东邪,实则如魏晋风流人士一般,乃性情中人。即使药兄不来找我,苏某也有一件大事要请药兄帮忙。”
黄药师心道,你早说要找我帮忙多好。得苏离这么一说,他觉得自己先前的心思一点都不尴尬了。他道:“铁掌帮多有抗金义士,只要于家国事有关,黄某自是愿意帮你一把。”
他此时还不及后来那样对朝廷失望,虽然不及王重阳那般志力抗金,却也愿意为此出力的。
苏离于是将金国派人勾结朝廷重臣残害铁掌帮等抗金义士的密信交给黄药师一览。
黄药师瞧见后,不禁一掌拍在身旁的大树上,树叶簌簌落下,他气愤道:“都是这些杀不尽的奸臣逆子害得山河破碎,害得上官前辈这等英雄末路。你是打算约我一起去杀了他们吗”
苏离道:“这信上的人自是要杀的,可是杀了他们,金国还会收买别的重臣。我的意思是药兄是否愿意跟我北上,先将施此毒计的金人解决掉,然后咱们再将这几个奸臣除去。”
黄药师不免迟疑,他这时武功虽高,却还没登峰造极。苏离想杀的那位乃是金国极重要的人物,自靖康之变后,无数中原豪杰前赴后继,刺杀过金国不少权贵,金国到如今已经大为警惕这类事,高官显要无不招揽高手,身边戒备森严,要得手大为不易。何况此时金国皇帝完颜璟实是一代明主,在位以来,励精图治,深得人心,金国早已无此前皇权交替的混乱。
因此要刺杀苏离口中之人的难度大大增加。
他迟疑这下,苏离并未催促,似乎并不在意黄药师的答复。
“黄药师啊,黄药师,你自号东邪,行事不拘常理。金国纵
第8章 叫化
苏离和黄药师结伴,却是走的海路北上。原来如今金国强盛,宋国怯金如虎,走陆路难免关卡重重。而且苏离劫了官船,现在已经是朝廷钦犯,稍稍露行迹,便麻烦不断。
走海路便无这些关卡,何况这几年他跟苏杭一地的海商交往甚密,乘船出海,更无风险可言。如此一来,苏离更有和黄药师相处的时间,好向其请教学问,以备将来。
时间越久,苏离愈发认识到黄药师是他多次轮回以来,见过最为博学的人物,无论天文地理,还是奇门五行,兵法韬略,都是信手拈来。苏离心中不得不感慨,这人便不是武学宗师,也是诸葛孔明一类的奇才。只可惜这世道以及黄药师的性情,容不得黄药师一身才学发挥出来。
难怪黄药师最终成了阮籍一般的人物。
不过这一路来,黄药师也见识到苏离势力深厚,绝不止他观察到铁掌帮和太湖水寨这些。偏偏苏离对黄药师敬重有加,从不夸耀自己的财富和势力。黄药师不免对苏离更似青眼,只觉平生所遇人物,没一个比得上苏离。
他为人不轻易表达感情,却也心想,若是苏离有难,宁可委屈自己,也要保护对方。毕竟苏离更有家国大义,世上少一个黄药师不打紧,若少个苏离,抗金事业必定大受蹉跎。
这日,两人离了海船,抵达山东,行不多久,便是济州。
数十年前,黄河决堤,济州治所改到了任城。苏离遥遥指着城外某处,慨然道:“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药兄,你我今后,可不要像稼轩前辈那样将万字平戎策闲置无用啊。”
原来三十多年前,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地义军为复大宋山河,群起相应,那年才二十一岁的本朝大词人辛稼轩也揭竿而起,从者两千余人,加入耿京的义军中,后来金人内乱,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见得这时机千载难逢,耿京便派辛稼轩南下去联络宋国朝廷。
当辛稼轩不辱使命归来途中,却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轻骑五十余,突袭数万人的军营,将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付宋国朝廷处决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
可以说辛稼轩如此勇武,古时候张文远、甘兴霸也不过如此。但没有人预料到,那竟然是辛稼轩最后一次领兵作战。因为他纵然文韬武略,可是怯弱的南宋朝廷根本不敢去与金国开战。所以辛稼轩这等义士,纵受了些嘉奖,担任了官职,却也再无统兵的机会。
而这眼前济州,便是当初叛军敌营所在。
黄药师道:“朝廷无道,苏贤弟大可学祖逖北伐,更不用管那暗弱的朝廷,以免步稼轩先生后尘。”
苏离提这件事,也是为了避免将来他和朝廷对立,让黄药师心生芥蒂。毕竟黄药师老来还说过,自己最佩服忠臣孝子。
不如陈述实情,更让黄药师早点对这朝廷失望,免得以后愤愤多年,以致于性情愈发偏激,做出打断徒弟腿这等失心疯的举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