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穿梭诸天的军火狂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秀山大飞
在念力的操作下,三间并排的移动板房顷刻间建成,左右两间作为李莫愁和小龙女的卧室,中间那间则是作为客厅。
这移动板房之所以冠以“移动”二字,便在于其可以随时拆掉带走,到了杨翼飞这,连拆卸这一步都可以省下来,走的时候直接挥手收起来,到了新地方再放出来即可。
组装好房屋,将房间中的一应家具摆齐,杨翼飞依旧如在主世界那样,建了一间厕所,只不过自来水就没有了,只能在厕所放一口水缸和水瓢,平时从溪中打来水装满,用以冲厕所。
杨翼飞准备的一切,全都比这个时代先进了不知多少倍,生活实在舒适无比,连上茅房都没有臭味。
小龙女虽然还小,但她早已习惯一个人睡,这倒是让杨翼飞暗暗松了口气,这样至少他不用担心想跟李莫愁过二人世界时,有一颗大灯泡了。
至于把她们的卧室安排在客厅两侧,中间隔一间屋子,那自然是为了避免小龙女听到一些少儿不宜的声音啦!
……
次日天刚蒙蒙亮,身着迷彩服的杨翼飞走出了营帐,他昨晚没在板房里睡,作为带兵的最高长官,与麾下将士同吃同住那是最基本的操作,只有在平时休沐时,他才会回板房里睡,以示公私分明。
他手中捏着一枚口哨,准备到帐外吹哨叫全真弟子们起床。
可让他无语的是,当他走出自己的营帐,却发现全真弟子们都已经起床,在营区左下方十数丈外,作训练场那块地方,整整齐齐的盘膝而坐,在丘处机的主持下一起轻声诵念道经。
这是道门中人每天必做的早课,时间为卯时至辰时,这是人家的信仰与宗教活动,杨翼飞也不好禁止,便只能静等他们结束早课了。
好在这些道士都修习了道家玄门正宗内功,倒也不怕他们休息不足影响精神。
道士们在做早课,杨翼飞闲着也是闲着,便信步挨间营帐走进去查看道士们的内务。
然后他就再度无语了一把,这些道士的自律性让他汗颜,每一个铺位上床单都理得整整齐齐,被子也全都叠好放在床头。
虽然没有叠成豆腐块,但在他还没有下令的情况下就能自己做到这些,这让杨翼飞欣慰不已,看来内务条令可以省却了。
毕竟是在古代,没必要什么都照搬后世那一套,一切以实际出发即可。





穿梭诸天的军火狂人 第六十三章 训练进行中
“嘘……”
待全真弟子们结束早课,杨翼飞走到众人面前,当着众人的面吹响了口哨。
在众弟子面面相觑时,杨翼飞开口解释道:“诸位,请记住这个声音,这个声音代表了集合。”
“嘘嘘嘘嘘……”
随即又是一阵急促的哨声响起,“这个声音代表准备战斗。”
杨翼飞将一些简单的指令编成各种不同节奏的哨声,反反复复吹响,直到让全真弟子们全都记住。
等完成口哨指令的教学,刚好早饭也好了,杨翼飞宣布了每日的作息时间后,便下令解散,宣布开饭。
此时李莫愁也带着小龙女下到营地来吃饭,小龙女倒是无所谓,这里的饭菜已经比在古墓吃的好多了,李莫愁的口味却被杨翼飞那层出不穷的美食养得有些刁。
可杨翼飞喜欢李莫愁的地方就在这里了,她很懂事,只要是他说的话,她都能听得进去。
昨晚他给她讲了一些带兵的道理,所以虽然如今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每天享受各种美食,但她为了杨翼飞的大业,愿意凑合。
全真弟子们都不吃荤,做菜用的油也都是植物油,即所谓的素油,菜品跟僧人没多大区别,基本都是些青菜豆腐,萝卜白菜之类的。
李莫愁倒是没什么关系,可小龙女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荤腥哪行?那会影响生长发育的吧!
杨翼飞琢磨了一下,还是得给小龙女开小灶才行,俗话说鱼比肉好,肉以禽好,猪肉可以不吃,但这鸡和鱼倒是可以隔三差五的给小龙女做一顿。
至于去哪弄,那也不是问题,终南山周边的潏河与长安城外的灞河、涝峪河中多的是鱼,扔一坨c4进去得飘起来一大堆。
山上更是有许多鸟禽,有念力傍身,打点野味问题也不大,这个时代总不会有什么非典新冠的,就算有,在身怀内功之人那强悍的免疫力下,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吃过早饭,杨翼飞令众弟子休息盏茶时间,李莫愁则是让杨翼飞再建一间屋子,要没有一点空隙的,好让小龙女修炼雀不飞……啊呸,天罗地网势。
这个要求自然得满足,杨翼飞再建了一间板房,里面什么都不放,空荡荡的,李莫愁自去给小龙女抓麻雀来练功,杨翼飞则是正是开始了对全真弟子的训练。
……
“立正……大家看好了,听到立正的口令时,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一脚之长……”
“向右看……齐,听到向右看齐的口令时……”
队列训练如火如荼的展开,李莫愁给小龙女安排好功课后,也来了训练场,只不过她没有站到队列中去,而是站在一边观察学习杨翼飞操练的方式,暗记各种口令。
杨翼飞安排的作息时间为:每天早上从辰时三刻(7:45)训练到午时三刻(11:45),间中辅以10分钟到一刻钟的休息时间,午时三刻结束早上的训练,吃午饭,午休一个时辰,到未时四刻(14:00)开始下午的训练。
下午训练半个时辰的队列后,开始体能训练,全真弟子们自去修习全真武功,杨翼飞则是开始传授张勇三人混元掌,为时一个时辰,到酉时(17:00)结束,吃晚饭。
吃过晚饭后,便是自由活动时间,全真弟子们可以去打坐修炼内功,张勇几人继续习练混元掌。
鉴于全真道士们每天卯时(5:00)就要起床做早课,杨翼飞比后世提前半个时辰下令睡觉。
后世是亥时四刻(22:00)熄灯,他定下的是亥时整(21:00)熄灯睡觉,如此一来,全真弟子们每天就能保持四个时辰的充足睡眠时间。
日子就这样有序而充实的一天天过去,全真弟子们的学习速度很快,短短一个星期,便已经能做到步调一致,队列动作整齐划一,开始有了正规军的架势。
是以从来此后的第八天起,杨翼飞便开始传授全真弟子们武器操作,第一步自然是熟悉枪械的操作、拆装与维护保养。
待众人学会基本操作后,杨翼飞当着众弟子的面上子弹打了一梭子,让全真弟子们看到枪械的威力,对其升起了敬畏之心。
如此快的速度,是世间任何暗器都无法比拟的,面对箭矢他们还能挥剑抵挡,虽然不一定能全部挡下,可多少能挡掉一些。
但这法宝自动步枪射出的子弹,他们别说挡,连躲都躲不开,当杨翼飞将一把剑抛上半空,再一枪将之射断成两截后,他们就已经明白,这世上没人能挡住子弹。
杨翼飞让全真弟子们见识过枪械威力,勾得他们心痒痒后,却不发给他们子弹,而是将他们带到靶场,开始瞄靶训练。
之后一段时间,全真弟子们包括丘处机和尹志平在内,都是在进行枯燥的瞄靶训练,李莫愁张勇几人则是跟杨翼飞一起,帮助纠正他们的据枪动作。
他们这方面的训练基本已经到位,连实弹都已经打了不知道多少发,自然无须再练习。
这可是天下闻名的全真道士,他们几个小屁民却有操练他们的一天,而对方还必须恭恭敬敬的照做,张勇几人心里那个爽啊!就别提了。
瞄靶训练虽然枯燥,全真弟子们却练得很用心,几天下来,他们基本上初步练出了肌肉记忆。
杨翼飞命他们先呈端枪动作,然后瞬间变换成据枪瞄准姿势,如果他们能在举枪的瞬间就完成瞄准,进入三点一线随时可开火状态,就表示他们的瞄靶训练合格了。
在这方面旁人无法得知其真实情况,是否能做到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全真弟子们倒是很少有自欺欺人者。
他们跟后世的士兵不同,是真要上战场的,所以他们严格按照合格标准要求自己,无论任何技能,都要到自己真的能掌握时,才会告诉杨翼飞自己已经掌握。
五天后,基本上所有人都表示自己已经能做到瞬间瞄准,杨翼飞终于宣布,来一场实弹射击。
第一次实弹射击他发给每人15发子弹,进行单发精度射,卧姿、蹲姿、站姿三种姿势各打5发。
每打完5发,杨翼飞就会飞到对面去,记录射击成绩的同时,更换靶牌。
结果让杨翼飞很满意,全真弟子打枪,很少有脱靶的,不仅不会脱靶,精准度还不低,在120米的距离上,基本没有低于5发35环的。
这样的准头,已经足以派上用场,毕竟胸环靶是等比的人体胸部以上部位造型,就算无法命中靶心,只要没脱靶,就表示子弹一定会钻进人体之中,那就够了。




穿梭诸天的军火狂人 第六十四章 告示
训练顺利的一天天进行,自动步枪和手枪的训练进行了几次,前前后后杨翼飞让他们各打了50发子弹。
随后还有轻机枪、重机枪、速射机枪、狙击步枪、火箭筒、手榴弹、迫击炮训练,最费时间的要数狙击步枪和迫击炮训练了。
时间主要耗费在学习弹道计算上,经过足足一个月的学习,50人中只有4人能跟得上杨翼飞的传授,张勇三人中也只有刘玉轩能跟上,可以真切理解那复杂的计算。
是以杨翼飞调整了训练计划,重点负责教授那5人炮兵指挥专业,其他人则是无须再学习炮兵指挥,只需掌握各种口令以及调整迫击炮的射击诸元即可。
有狙击手潜质的人稍多,足有8人,不要以为热武器在古代就是无敌的,那是正面战场,攻城时狙击手还是非常有用的。
鞑子的回回炮射程在360米左右,床弩射程更是在1000米开外,如果不能在远程距离废了这些守城器材,扛着热武器的军队同样会产生巨大伤亡。
杨翼飞要的是完整的夺下一座座城池,总不能什么都拿迫击炮轰,那样把城墙打得稀巴烂,还得自己出人力物力来修复。
而在发起进攻前,先用反器材狙击步枪在远程距离将城墙上的守城器械打烂,然后再发起进攻就要安全得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真弟子们对各种武器的掌握程度在不断加深,三个月结束时,基础训练已经全部完成,但炮兵指挥和狙击手训练并未完成。
杨翼飞不得不将时间延长两个月,除了训练外,杨翼飞还得做一些前期准备。
他让全真弟子们建造了10座活动高台,高度全都在五丈以上,因为长安城的城墙高三丈六尺,即12米左右,这也是当代大型城池城墙的基本规格,高台是给狙击手准备的狙击台。
矮一点的城墙只有两丈,而华夏史上规格最高的古城墙是南京城墙,高达五丈四尺五寸,即18米。
只不过如今还不存在,其始建于元朝至正26年(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朝洪武19年(公元1386年),足足耗费了20年方才建成。
也就是说,如今最高的城墙也就12米了,这五丈高的狙击台,足以用于所有城池。
五个月后,杨翼飞终于宣布结束训练,准备下山。
……
这一日清晨,待全真弟子们结束早课,杨翼飞下令拔营,移动板房被他收回储物空间,小半个时辰后,所有帐篷拆好装回了袋子里,同样被杨翼飞收起。
被褥床单及一应个人用具,全部被装入携行具中,不要小看这小小一个背囊,其足以盛装所有单兵物品。
每个单兵身上的负重标准重量为24.5公斤,即49斤,加上一把重一斤多的全真教制式长剑,刚好50斤多一点点。
众全真弟子排着整齐的队列,径直下山而去,他们开拔的消息,自有厨子们带回重阳宫。
这些厨子帮他们做了五个月的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杨翼飞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把左轮手枪并50发子弹作为奖赏。
厨子们虽然没有参与到训练中,但他们沾了同门的光,也从旁学会了枪械的操作,这左轮手枪比自动手枪操作更简单,他们自然没有问题。
有了左轮手枪傍身,以后行走江湖时,只要不是被人下毒暗害,保命护身是绰绰有余了。
如果警惕性不够,被江湖中的下三滥手段所害,别说揣左轮手枪了,提着加特林都没用。
厨子们自是高兴不已,对杨翼飞千恩万谢,枪械的威力他们清楚得很,有了这玩意,哪怕武功差一点,也足以横行江湖了。
……
长安城南郊三十余里一处名为天子峪的山谷之中,全真弟子们在此扎营,不过这次他们使用的都是放在携行具中的单兵帐篷,并未扎起班用帐篷。
班用帐篷只会用于长驻某地时,临时居住使用单兵帐篷即可。
此时他们全都在自己的帐篷外,就着便携式多功能折叠椅抄写一份告示,经过一个时辰的奋战,告示已经有厚厚一叠。
丘处机看着奋笔疾书的弟子们,对杨翼飞问道:“司令,这有必要吗?咱们来个突然袭击,打鞑子一个措手不及多好?”
杨翼飞微微一笑,道:“以我们的战斗力,没这个必要,咱们就是要堂堂正正告诉鞑子,我们来了,你们最好赶紧逃,否则生死自负。”
丘处机迟疑的道:“如今长安城中少说也有四五万鞑子军民,若他们不走,难道咱们真要大开杀戒?这……怕是有伤天和啊!”
杨翼飞摇摇头,道:“你想多了,这世上没人不怕死,鞑子也是人,用不了杀太多,只要杀那么一部分,其他人自然会逃。”
“就算他们不逃,长安城的汉人百姓也会将他们赶走,更何况,无论是金国鞑子还是蒙古鞑子,南侵以来屠戮了我多少汉人同胞?只是杀他们这点人,伤什么天和?”
丘处机一声叹息,念了句“福生无量天尊”,便不再多言。
太阳西斜,弟子们抄写的告示已经有尺余厚,杨翼飞总算让众弟子停止,挥手收起那一大叠告示,对丘处机和李莫愁交代了一番,便架起长剑冲天而起,径往长安城而去。
到得长安上空,只见得炊烟袅袅,此时正是晚饭时分,杨翼飞开始在天上抛洒告示,很快,长安城上空便纷纷扬扬飞起了纸片。
他也不是漫无目的的四处乱洒,而是比较有针对性,以保证告示能以最快的速度传遍长安城。
待杨翼飞撒完告示飞回天子峪,长安城内已引发了轰动,此时驻守长安城的是鞑子大将木华黎之弟,因功封郡王的带孙。
他在前往饭厅吃晚饭的路上,见到了从天而降的告示,他是懂汉字的,随手拾起一张告示一看,瞳孔顿时缩成了针尖大小。
只见告示上以十分直白的字句写到:本人杨翼飞,即半年前于汉江以南屠戮鞑子军民,五月前于潼关覆灭金蒙鞑子一万三千大军者。
今竖起义旗,广招天下汉人百姓加入,组建义军,驱逐鞑虏,共创汉人之太平盛世。
经半年操练,首批义军已然成军,今欲攻占长安,以为义军根基,我义军乃正义之师,王者之师,胜利之师,非鞑子虎狼之师,不以杀戮为主旨。
今告蒙古鞑虏,三日内撤离长安,北返草原,我义军可放尔等活命,三日后依然留在长安城内之鞑虏,杀无赦。
带孙看完告示,不由又惊又怒,哪里还有吃饭的心思,立刻下令城中所有高层齐聚城守府,商议对策。




穿梭诸天的军火狂人 第六十五章 攻城开始
次日,长安城上空。
杨翼飞静静立于云端之上,俯瞰着这座十三朝古都,他的视线主要集中在长安城中轴线北部的那片宫殿群。
那是“太极宫”,长安宫城三大内之一,另外两座宫殿群则是“大明宫”与“兴庆宫”。
这太极宫如今是蒙古大汗的行宫,可杨翼飞知道,这里很快就要属于自己,因为他打算将新朝的国都建立在此,寓意他将恢复华夏民族之汉唐雄风。
五代十国以前,长安一直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这座城池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公里,是后世西安城的六倍。
可自唐末农民起义以后,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入侵,汉人大规模南迁,长安便日趋衰落。
但实际上这座城池是一处绝佳的建都地点,其本身易守难攻,内有关中平原这座大粮仓,外有虎牢、函谷之天下雄关,作为首都再合适不过。
建立太平盛世,就从打下长安开始。
杨翼飞将目光投向更北,只见此时一群群身穿鞑子服饰的人,正携老扶幼从城中各处往北门汇聚。
带孙终究不敢无视杨翼飞的通牒,蒙古百姓被他下令暂时迁出长安,往北到同官县暂居,但驻守长安的16000兵马却没有动。
若没有做过一场,只是看到对方散发的告示就灰溜溜的离开,那他们也无须考虑逐鹿天下的问题了,直接卷铺盖回草原吧!
看到蒙古百姓离开,杨翼飞也暗暗松了口气,如此他就没什么顾忌了,留下的全都是军士,作为军人,战死沙场是天经地义,他杀起来也不会手软。
确定了鞑子动向后,杨翼飞便返回了天子峪,静候三日之期到来。
这三天内带孙不光在撤离百姓,同时也派出了大量探子在长安以南搜索敌军的踪迹。
但是杨翼飞的部队人数实在太少,驻地又隐蔽,短短三天时间又怎么可能找得到?
三天后凌晨寅时,教导队饱餐一顿,随即收拾好一应装具,拔营出发,出发前杨翼飞将弹药发放了下去。
教导队被分为四个部分,其中一个小队为重机枪小队,装备4挺重机枪,子弹12000发,每挺3000发。
一个迫击炮小队,装备4门迫击炮,炮弹每门炮一箱,共144发。
一个狙击小队,装备8支反器材狙击步枪,爆裂弹每人20发,共160发,普通实心弹80发,共640发。
剩下3支小队则是普通步兵小队,各携带步枪弹300发,手枪弹80发,进攻型手雷3枚,防御型手雷2枚。
张勇和田彭除了基础装备外,还一人背了一具火箭筒,刘玉轩则作为炮兵指挥而存在。
他们三个还要随时准备跟杨翼飞和李莫愁进行空中火力打击,丘处机则作为教导队总指挥。
趁着夜色,一行人顺着官道急行军,在天色蒙蒙亮时,运动到了距离长安城南城墙1200米左右的位置。
这是一片小树林,树木都不高,平均高度在两丈左右,杨翼飞找了个平坦之处,将10座高台放了出来,并排立好。
每座高台都相当于一座瞭望塔,顶上有茅草棚,这是防止作战时下雨的情况,塔上有两个平方的面积,上面布设有射击依托,除了8名狙击手外,4挺重机枪也可以架上去。
做好战斗准备后,杨翼飞下令休息半个时辰,再补充一些干粮饮水,此时所有人的携行具都被杨翼飞收回了储物空间,他们随身挎包中装的干粮是一些面包、压缩饼干、火腿肠之类的东西。
朝阳渐渐升起,视野清晰起来,杨翼飞与丘处机站在一座高台上,各自举着望远镜观察着长安南城墙。
只见此时城墙上已经布满鞑子兵,女墙空隙间有一支支大拇指粗细的弩矢延伸而出,那是床弩的弩矢,却不见回回炮。
丘处机放下望远镜,道:“回回炮通常会架设在城墙后,一般不会架在城墙上,要想毁掉对方的炮阵地,我们得知道具体坐标。”
杨翼飞点点头,道:“交给我便是。”
说完祭起飞剑窜上了天,片刻之后即返回,他叫过刘玉轩,将鞑子回回炮的架设地点坐标告诉他,随即命他带领炮兵小队找个头上无遮挡物的地方架设炮阵地。
刘玉轩领命去了,手中还握上了一台对讲机,再过得片刻,等到太阳完全跃出地平线,天色大亮后,杨翼飞吹响了口哨:“嘘嘘嘘嘘……”
一听到这个急促的口哨声,狙击手与重机枪手弹身而起,立刻进入了自己的战斗位置。
尹志平架起自己的狙击步枪,他是临时狙击小队的队长,也是8名狙击手之一。
杨翼飞下令道:“狙击手,目标女墙上的床弩,尽量对着弓臂的位置打,给我废了它们,注意协调好射击目标,尽量别出现几杆枪对着同一个目标打的情况。”
听到杨翼飞的命令,尹志平下令道:“以东面可视范围内第一架床弩为一号目标,依次向西射击,每个人计算好自己的目标,自由开火。”
“是。”
其他狙击手齐齐应了一声,尹志平的命令很好理解,比如他是一号狙击手,那么他的射击目标就将是1号、9号、17号这样推下去。
每次在自己的射击目标编号上加8,就是属于自己的目标了,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浪费火力。
这瞭望台比长安城的城墙高出5到6米,就算因距离因素使得这高度优势降低了一些,却也依然处于居高临下的状态。
他们通过狙击镜,可以清楚的看到女墙后的景象,是以有没有顺利毁掉床弩,一眼可辩。
毕竟床弩是木质,与后世的装甲器材可没法比,很容易毁掉,前提是要能保证精准度。
尹志平通过狙击镜中显示的数据,心下迅速计算着弹道轨迹,口中念念有词:“距离1236米,风速每半个时辰7.4里,风向,东南风……”
1...979899100101...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