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秦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九层之台2
又曾闻燕国有大力士,年十八即能扛鼎,为军士。燕丹招而见之,果真勇士也,封为燕国第一大力士,以收天下勇武壮士。
燕丹欲效仿先昭王黄金台招贤,恐秦王察觉,于是以重金买妃雪阁,内置天下珍奇玩物,收罗舞乐,名声大噪诸国,其中以飞雪玉花台最为有名,赵国舞姬雪女一舞成名,当时天下闻名的妙衣坊已灭,赵舞遂号称天下绝响,有一舞倾城,千金不换的说法。于是诸国贵族,江湖剑客浪人渐渐汇聚蓟城。
燕丹又拜见六指黑侠,道:“今秦灭赵,兵临易水,燕国弱小,势不能抗。‘墨守’闻名天下,‘墨侠’锄强扶弱,拜请巨子召集墨家子弟,并力抗秦。”
六指道:“秦兵势大,非举墨家之力不能抗之。”遂以木鸢招墨家诸位头领,有铸剑世家的徐家三口,执掌墨家机关术的班大师,号称天下第一神偷的盗跖皆应命而来,自称‘酒仙’的墨家头领荆轲因为醉酒,未能收到命令,暂不知其所踪。
六指黑侠又向燕丹举荐了医家宗师念端,燕丹三次拜访,未能请其出山。
渐次之间,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人物渐次汇聚燕国,其中龙蛇混杂,燕国情势之混沌,非一般人所能明见也。
。。。
秦国使臣回转咸阳,面见秦王,说到了燕国之事,战战兢兢地呈上了燕丹书信。话说秦使过了黄河,脑子总算是明白过来了,才发现自己这一来一回,干了个信使的活儿,就被太子丹给打发回来了。有心转回燕国,又师出无名,只能提心吊胆回到了咸阳。
嬴政打开书简,没有看见告罪的话语,只是追忆两人昔日邯郸的甘苦岁月,又道不知何日才能再度把臂同游,最后送上燕国特产,聊表心意。嬴政笑道:“若要同游,在咸阳时,也没见你求见过寡人几次。”秦使见状,进言道:“太子丹可恨,臣愿意再次出使,问罪燕国。”嬴政却拒绝了,“一为之妥,岂可再乎。秦国威慑天下,向来以秦剑说话,何必做街头妇人,交相攻讦,如此,必为天下笑柄。燕国之事先就这样吧,当下还是以灭魏之事最为要紧。”秦使告退,嬴政看了看空无一人的大殿,自言自语道:“就先放你一马。”
。。。
嬴政和燕丹如何赵伍不知道,总之比自己是好得多。无涯子自从跟燕丹一行辞别,转道向南,不返回赵国,反而要从齐国过境,绕了一个大圈子,往魏都大梁而去。至于为什么要绕圈子,无涯子的解释是之前在大河边上大杀了一通,此时回去,不是自投罗网吗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六剑奴在河边徘徊半月,终于死心,不得不承认此次任务
第五十六章 故国神游
大梁不是第一次被围,就如同赵国的邯郸一样,此时却是不同以往。齐国曾经围魏救赵,不过是虚张声势;秦国也曾经围攻大梁,却是孤军深入,难克坚城。这次攻城,秦军却是下足了功夫,下定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大梁军民亦知是到了生死的关头,此战非止大梁,亦或是魏国最后一战。一方百胜之师,一方决死一战,战国前期的霸主与战国的终结者几百年的恩怨就要有一个最终的了结。
只可惜不管双方如何战意高昂,天时不可违也,此时已经是日落西山,显然是没有动刀兵的可能了。无涯子二人也只能在野外度过又一个夜晚,事实上这种事情,习惯了也就好了。
是夜,无涯子登高而望,但见山下星光点点,大梁城上灯火通明,以防秦军偷袭城池;城下也燃起了一堆堆篝火,这是防备魏军偷袭大营。
两方的篝火恰如两条丝带,星光点点,不时有燃尽了的篝火,又被加柴点亮,时隐时现,时明时暗,与天上的星光交相呼应,好似水面的倒影一般。春风徐来,若没有军阵的厮杀,只是春月男女出游,篝火玩乐,该是何等的良辰美景。黑夜之中,纵然是有火光点亮,整个大梁城也是大部隐于黑暗之中,不可见其边际,如同洪荒巨兽一般,静静地卧在大地之上,仿佛陷入了沉睡,以前的时候,每到曙光初现,这只沉睡着的巨兽就会苏醒过来,伴随着喧嚣,展现它最美的时刻。
无涯子看见了夜色中的大梁城,久久地无语,然后留下了泪来。
邯郸城也是如此模样,终究不可再见!
无涯子站在那里,也不知是对赵伍说,自言自语,“我在邯郸的日子并不快活。虽然是王室的子弟,但可惜我从没有感觉到家的温暖,后来我上了天宗山门,更是自诩世外之人,以为什么国啊,家啊的,不过是牵绊而已,我所感受到的,只有压抑和不自由,尤其是在我母亲去世之后。后来赵国倏忽之间就没有了,繁华热闹的邯郸城成为了一片废墟,洒满了鲜血和眼泪。那时候我才明白,一个人怎么能没有家呢一个人怎么能没有国呢以前的我就像是一只竹鸢,飞得太高,以至于忘记了线。至于现在,终于成为了随风翻飞的飞絮。”
无涯子看着身边的徒弟,道:“我的乐土已经毁灭了,不久之后,这座城池,恐怕也会有同样的命运。雪女带着她的姐妹们要去寻找自己的乐土。小伍,那你呢”
赵伍想了想,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来到这里,又将以何种方式离开这里。我只是希望能给我爱的人一个安定的生活,让她们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子孙绕膝,最后有一天安静地躺在床上,无疾而终。但是现在看来,我越是追求,这个愿望好像距离我越遥远。”
无涯子道:“希望你不要忘记了家的方向。”又看了看大梁城,“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希望他们在梦中能够回道自己的家乡。”
是夜无语。
第二日,草长莺飞,晴空万里,正是厮杀的好时节。此时城上城下,山上山下具都一览无余,城外篝火烧完后的余烬还在,在大地上留下了
第五十七章 武卒绝响,百战穿甲
武卒为魏国全军先锋,正面与秦兵交锋,稳稳占据了上风。自武卒横行天下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上百年。可巧的是,武卒的覆灭,是在孙膑指挥的齐国士兵手中;秦国的崛起,是在之后的河西之战,秦国锐士一战成名。
荀子说: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然而实际上决定一只军队生死的,往往不是这只军队本身的战力。
武卒压住了秦军攻势,如果魏军两翼如若也是武卒,当乘机压上,必能取得更大战果。事实上魏军也是如此打算的,只可惜武卒这样的职业士兵数量实在是太少了,两翼的魏兵非但不能趁势反攻,反而为秦兵昔日战绩所慑,在秦兵冲击下隐隐有动摇之势。
以兵农合一的素质而论,秦国锐士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厉害到了能够以绝对的数量压倒武卒在质量上的优势,更何况秦兵的质量绝对不差。
随着两翼的魏兵退却,武卒的地位更加突出,遭受到的打击也更加集中,隐隐有被包围之势。只是天下强军,能称之为强的,并不仅仅是器械精良,兵士勇猛,更重要的是训练有素,上下一体。魏武卒结阵而战,虽四面八方遭秦军围攻,但是阵势严谨,相互配合,秦军久攻不下,反而死伤惨重。
借着武卒力抗强敌,两翼魏兵压力稍缓,借机调整,隐隐有反攻之势。无涯子见武卒以一己之力,支撑住了魏军的战局,感叹道:“昔日武卒之灭,非战之罪也。孙膑亦神人也。”
与无涯子有同样感慨的,还有秦军的统帅王贲。只是这位将军就不仅仅是感慨了,更有见猎心喜的激动,于是对左右道:“如此强军,才配我秦军摧之。”
当时中原各国,魏武卒之后,以赵军擅长骑兵,秦军弓弩破敌。战国后期,秦赵两强,多次交手,秦国很是吃了赵国骑兵的大亏,赵骑在秦国强弩下也是尸横累累。秦国吸收了赵国的骑兵优势,又仿效吴起择魏国精兵编练武卒的办法,在秦军之中精选骑术精湛,弓弩精良的士兵,组合成军,严加训练,由秦国的两大将军负责各负责一支,以为征伐六国的准备。
秦将王翦,战功赫赫,挑选秦国士兵中精擅弓弩的士兵,组成了一只精锐的常备直属部队——百战穿甲兵。秦国本以弓弩强劲著称,连绵不断的漫天箭雨几乎成为山东诸国的心头梦魇,如此优中选优,再配之以强弓硬弩,硬盔硬甲,当之无愧的百战穿甲,无往不利。
如今魏武卒久战之下,气势稍挫,而魏兵蠢蠢欲动,是战局变换,气势流转的关键时刻。王贲敏锐的抓住了机会,派出了决定胜负的最强手——百战穿甲兵。
一声令下,秦军中军移出一个方阵,与普通士兵黑色盔甲不同,这批士兵皆身着银色盔甲,头戴面具似虎,人人手执强弓硬弩,背负箭矢无数,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两军阵前逼近。
百战穿甲兵逼近前线,中军一声号响,前线厮杀的秦兵得了军令,连忙弃了眼前的强敌,反身撤退。两军分离不过十余步,武卒正在等待追杀命令,忽然觉得天色一暗,抬头看时,只见到
第五十八章 铜头铁臂,百战无伤
战车,一度是天下诸国衡量实力的重要标准。千乘之国在春秋初期算是实力强大,可以于诸侯之中称霸了;然而随着诸事力量的发展,战争烈度的增加,到了战国,千乘之国已经不够看了,万乘之国才是强国的标准称呼。
可惜的是,随着战争技术的发展,昔日以战车兵为主的战争方式逐渐为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的衰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是在这战国末期,已经为天下霸主的秦国仍旧保留了这一编制,而且还有使其重新焕发生机的趋势。
世事总是如此奇妙。比如歼灭六国的秦国,在山东六国都在使用铁质兵器的时候,秦国拿着工艺登峰造极的铜剑横扫了天下;当诸国都在淘汰战车的时候,秦国将驷马战车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它的威力如此惊人,以至于嬴政都要把它置于左右,伴其地下征战。
昔日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就曾经以驷马战车作为阻拦赵兵突围,击溃骑兵冲锋的重要兵器。今日围攻大梁,王贲又祭出了这一杀手锏,直取城门。可见优秀的将领总是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战车横冲直撞,一往无前的优势,而规避它们的劣势。
却说百战穿甲兵得了将令,停止射击,急忙让开大道,伴随着轰隆隆的马蹄声,秦军的驷马战车登场!
因是要直取城门,战车没有摆开阵势,而是前后连成一线,直直往大梁城门而来。
城门口的魏兵正自怀疑箭雨为何停下,待转回头看到战车奔驰而来,几乎是魂飞魄散,更加着急要涌进城去,城门守将大骇,更加着急要关上城门,双方谁也不让,挤攘在一起,几乎要拔剑砍杀起来。
随着秦国战车的临近,城门口处失去控制之时,突然一声巨响,城门口的众人被一撞而开!众人还以为从城里冲出来一辆战车,仔细一看,才看清居然是一个魁梧壮汉,这一撞之下,威力不逊于战车。
这位壮汉身形高大魁梧,双目用布蒙着,背着两柄厚重的特制短斧。魏兵中有识得此人的,叫道:“是典庆!”众人大噪。
典庆,魏都大梁披甲门的嫡系传人。披甲门人可将肉身练作盾甲,刀枪不入,是魏国鼎鼎大名的门派。典庆实力青出于蓝,据说实力已是批甲门的第一人,不在昔日的老门主之下。
典庆看了看这些溃兵,对身后的师弟道:“你们守住城门,不要关门。”他不是孤身一人,身后还带了几十个披甲门的师兄弟,又对魏兵道:“让魏武卒先进城,其余的以五人为一排,依次入城,争道者斩。”说罢取下了背后的双斧,越过诸人,直向秦兵战车而去。
人的名,树的影。披甲门、典庆在大梁可以算是鼎鼎大名,此时典庆出马,阻拦秦兵,又有人维护秩序,众人心中稍安。魏武卒在秦军箭雨下死伤惨重,五千人的队伍,此时收拢起来,不过数百人,还有不少身负重伤,真可谓是十不存一,互相搀扶着回到城内。
一旦有序,魏兵撤退的速度大增,如流水一般,快速撤回城内。只是如此速度,显然不能在秦军战车抵达城门之前全部撤回,城门守将有心关门,看了看守住城门的披甲门弟子,
第五十九章 铜头铁臂,百战无伤(二)
典庆看了看逃逸的秦国车兵,却不去追,转而奔向了左边列阵的百战穿甲兵阵。
百战穿甲兵为了给战车腾出进攻路径,从中间分成了两拨,瞧着战车轰鸣而过,本来以为战争已经结束,没料到城里杀出来典庆这么的人物,一路狂飙突击,直接冲破战车,杀到了阵前,不去找战车的麻烦,反而朝着自己来了。想也正常,驷马战车奔驰起来,也不是典庆两条腿轻易能追的上的,哪有杀进军阵中划算。
百战穿甲兵见典庆气势汹汹地杀来,前排看见了的慌忙张弩便射,只可惜能够力穿三层重甲的重箭,射到典庆身上居然不得寸进,只传来了叮叮当当的金石相交的声音,然后在一群士兵惊恐交加中,典庆直入阵中。
任你是再厉害的弓弩兵,到了狂战士跟前也是束手无策。尤其是百战穿甲兵为了增加远程打能力,多携带箭矢,居然连最基本的刀剑都没有带。典庆杀入阵中,两斧翻飞之间,当真是挨着就死,擦着就伤,登时把大阵杀出一个大洞出来,典庆心想,还是这帮人打着舒服,先前冲击战车,疼死我了也。
敌人毫无还手之力,典庆杀得更加起劲,很快就杀得秦兵尸横遍野。可怜百战穿甲兵先前重创魏武卒,没有损伤一人,此时却是把报应都还了。这也是一物降一物,典庆就算是遇见了普通的秦国轻兵,配盾代剑,怎么着也不会这么轻松。
王贲初时见典庆连毁十三辆战车,不由得对左右惊叹道:“真勇士也,铜头铁臂,百战无伤。可惜这样的勇士不能为我大秦所用。”言语中颇有惜才之意,待到后来典庆杀入百战穿甲兵阵中,将左师击得溃不成军,几无还手之力,王贲见了不由得大怒,“匹夫之勇,欺我大秦无人耶”反身下台,自将中军骑兵杀来。
典庆把百战穿甲兵左阵杀穿,本欲往右阵中去,忽然听得轰隆隆马蹄声响,又见右阵已有防备,回头看了看城门处,魏兵已经进得差不多了,暗道单身陷阵,久了恐入死地,不可脱也。当即转身,往城门撤退。
王贲亲率中军骑兵杀出营来,见典庆转身撤退,哪里肯放,立即追来。骑兵有持弩的,就张弩而射,射到典庆的背上,也是毫发无伤,典庆也不去管,直埋头逃命。
此时魏兵已经尽数撤入城中,典庆的师兄弟见了,连忙将城门合拢,只留下一人通过的缝隙。典庆眼见城门在即,又听到背后秦兵马快,已经逐渐追了上来,反而放慢了速度。后面王贲见了,不由得大喜,暗道匹夫之勇,力不能久,终于叫你力竭了。当即加快马力,直奔典庆而来。
典庆奔到了城门口处,耳听骑兵近了,当即转身,将两柄巨斧对着当头的骑兵就扔了出去,而后奔入城门,转身双手一抓住一扇城门,一声叫喊,双臂青筋暴起,几十人才能关得上的厚重城门,叫他一人生生合上!
王贲正纵马疾驰,突然看见眼前一道黑影飞来,暗道不好,急忙用力提起缰绳,战马当即停住,前身高高立起,挡在前面。奈何典庆一身硬功,非但是刀枪不入,更是力大无穷,两斧皆有数十斤之重,此时全力扔
第六十章 梁上君子
是夜,无涯子带着赵伍再一次摸进了秦军大营。赵伍望着营帐无穷无尽,心里没来由地有些发虚,赶紧追上无涯子小声问道:“师父,我觉得趁夜袭营这种事情偶尔干干也就得了,没必要见一次非得干一次,上次就很凶险了。你看,我屁股上烧的伤现在还没好呢。”
无涯子瞅了瞅四方,回道:“你想什么呢师父我是那种不知道轻重的人吗”赵伍点了点头,“您是。”您经常以自己的水平来要求您的徒弟。无涯子被怼了一波,解释道:“王贲将门虎子,从他安营扎寨,还有今日大战的本事来看,已经深得王翦用兵的真传,不是大河水寨的酒色之徒可比的。”
赵伍奇道:“原来秦军中也有酒囊饭袋啊”“多新鲜啊,那个国家没有啊”无涯子顺嘴答了一句,忽然反应过来,回过头来盯着徒弟,“你不会以为就只山东六国出草包将军,奸佞臣子吧”赵伍想了想,很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无涯子感觉又被自己的徒弟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巴子,叹了一口气道:“六国在天下百姓中已经烂成这个样子啦”赵伍挠了挠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说也奇怪。自祖龙出世,继任的山东六国君主好像智商情商什么的,好像突然都掉了一个档次。你说国力不济也就罢了,在位的大王一个赛一个的昏庸无能,以前秦国崛起的时候,虽然历代秦王都是一代雄主,但山东诸王也都有明主,结果到了嬴政这一代,可能是长期对秦斗争屡战屡败的缘故,六国好像都放弃治疗了,个个当了缩头乌龟,非得等到兵临城下了,才垂死挣扎一下。当然,这可能也跟嬴政继位太早有关,跟他同辈的那些个人杰,比如韩非、太子丹还没有执掌大权就被弄死了。
无涯子觉得很有必要纠正一下徒弟的三观,你是反秦的义士,这么无脑的崇拜秦国干什么,屁股要坐正,要大义凛然的反对秦国暴政,“人心深似海,你以为秦王的那些个贤臣猛将这么卖力是为了什么他们和六国的臣子将军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秦王”无涯子停了一下,不得不承认,“秦王确实比诸王强得太多了。”言语中颇有萧索之意。祖龙千古一帝,当然离不开同行的衬托,事实上这些同行完美、超额完成了任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