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秦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九层之台2
赵伍越往南走,心中越是不安。城南是大梁地势最低的地方,就赵伍看来,在这里上房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水很有可能漫过房顶,到时候都是白费。而且水不是一下子就漫过房顶的,很可能最初他们在房顶上待得还好,可是等到水位渐高,他们这地方就成了孤岛,到时候看着水位慢慢涨上来,该是怎样的一种绝望!
赵伍忍不住对一家正在向房顶转移炊具的当家人道:“大叔,你们还是别在这里呆着了。这里地势太低,就算是上房顶也没有作用的。”这位大叔也是一把胡子了,在后世可能还是壮年,现在已经算饱经沧桑了。
这位大叔正在房顶安置东西,听到下面有人劝,往下看时,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将头发扎在一起,浑身上下虽然粗布衣裳,但是说不出的精神干练,瞧着不像是富家子弟,倒像是江湖侠客多一些。他听见赵伍的声音,脸上的愁苦又增加了几分,还是耐对赵伍道:“少侠有所不知,这也是无可奈何啊。城南之地,本就是我们这等出苦力的下贱之人所住,平时就不准四处闲逛,何况是如今这个时候。而且就算没有这回事儿,我们也没地方可去。”
赵伍指了指西面,“西面的玉泉山地势较高,地方有大,足以纳民十万,为什么不往玉泉山去”那人道:“少侠既然知道玉泉山,怎么不知道那是王室的园林,据说其中还有三眼泉水,是仙境般的地界,怎么能让我们去呢那地方先留给豪门的家奴故旧,然后是豪富之家。据说是需要先给魏王交钱才能进去。”
&nb
第七十七章 大梁保卫战(一)
典韦此时正对典庆和三娘说着话:“我就这么跟小伍说的,然后他笑了一下,就这么走了。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典庆跟三娘对望了一眼,典韦试探着问道:“他是不是生气了觉得我们没把他当兄弟”
几人相顾无语,突然听得门外脚步声音,有人急奔而来,往门外看时,只见赵伍正倚着门喘气呢。典韦张嘴要说话,赵伍打断道:“事不宜迟,赶紧把披甲门弟子都叫起来,咱们有大事儿要干。”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知道如何是好。赵伍叫道:“还愣着干什么,咱们的时间不多了。现在,立刻,马上把那些在床上挺尸的,街上闲逛的,乱七八糟无论干什么的,都给我叫到这儿来集合。快快快!”赵伍这一通撵,大家虽然都不知道要干什么,还是都四散叫人去了。
赵伍歇了口气,进了自己房间,走到师父床前,一把把他从被窝里掏出来,对他道:“师父,我想清楚了。待在这里还是能有所作为的。而且作用应该比苍龙七宿还要大,所以现在我要求你,暂时放弃你的计划,全力配合我的计划。”
无涯子觉得自己一定还是在梦里,下意识问了一句:“什么”赵伍却转身就出去了。无涯子瞪大了眼睛,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见门外突然伸进来一根食指,朝外面勾了勾,赵伍在外面叫道:“快点!”
无涯子一头雾水穿好衣服,心中很有疑问,到底谁是师父这么磨磨蹭蹭,无涯子听见外面喧嚣声渐起,显是披甲门弟子都集合过来了。弟子大多数都还是在门里,这时候也没人有心思再逛街了,此时正在数人头。
无涯子收拾停当,出得门来,只见披甲门弟站成几排,纵横整齐划一,到底是魏武卒调教出来的门派,虽在江湖之中,也有行伍风气。梅三娘和典庆站在赵伍的两旁,典韦数过了人数,又有两人姗姗来迟,典韦瞧见了他们,就对赵伍道:“披甲门现在的一百零七名弟子,全部到齐了。”又试探着问道:“现在我们要干什么”
赵伍巡视了众弟子一遍,又看见师父出来了,也不多说话,一挥手,“都跟我走!”说罢当先一步,直朝门外走去。披甲门的三个头头随后跟上,披甲门弟子不知道什么情况,互相看了看,也转身跟了上去。只留下无涯子一个人在哪里坐蜡,嘀咕了一声:“就没人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想了一下,还是跟在最后一起去了。
一众人马在赵伍的带领下,片刻不停,直奔魏其的中军而去。典韦瞧着这阵势,追上前去悄悄问道:“小伍,咱们不会是要去中军大帐把主帅给”赵伍瞥了他一眼,“你想什么呢咱们人是多了点,可不是干这事儿去的。”典韦也觉得之前的想法很扯淡,又乖乖地退回去了。
赵伍等人一路无阻,直到了中军营门。典庆、赵伍都是军中有名的人物,守门的士卒一时未曾阻拦,没料想叫披甲门的弟子全都闯了进来。刚觉得不妥,赵伍带着一众人等已经直入中军。军中一下子闯进来这么多人,周围的魏兵都渐渐往中军大帐聚集起来。
魏其趴在台子上看图,听见密密麻麻的脚步声,抬起头来,赵伍已经带着一众人等气势汹汹地走进来了。魏其却并不慌张,缓缓站起身子,笑道:“怎么黑旋风和铜头铁臂要兵变夺权正好,两位勇士想要接过来这烂摊子,我是求之不得。”
众弟子也不知道要干什么,听魏其如此说,心中都有些忐忑,开始交头接耳起来。赵伍对身后的情况视若无睹,反倒赔笑道:“大将
第七十八章 赵侠
魏其良久才道:“事已至此,说这些也无意义。而且现在也不是探究魏王得失的地方。你若是有什么救国的良策,不妨直说,何必拐弯抹角。”
赵伍摇头道:“现在谈这个正是时候。这个不谈清楚,就救不了大梁城。大将军还愿意听吗”
魏其位高权重,本不欲在此事上深究,此刻赵伍上赶着要讲,也只能勉为其难道:“请试言之。”
赵伍道:“当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击杀了主帅晋鄙,夺得了军权。这是犯上作乱的罪行。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了了,即使是敌国,也对信陵君赞不绝口,而丝毫没有追究他罪责的意思呢”
魏其默然无语。赵伍又道:“晋鄙嚄唶宿将,听从魏王的命令,保全魏国的军队,却因此被人杀掉。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人夸奖他的忠义,反倒有人责怪他顽固不化,把信陵君臣节有失的罪名怪在他的头上呢”
魏其不再安坐榻上,起身行礼道:“请先生教我。”
赵伍连忙躲避,道:“这不过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罢了。晋鄙听从魏王的命令,却会使赵、魏相继灭亡;信陵君违背魏王的命令,确是保全了魏国。这就是所谓的国为重,君为轻。现在就看大将军,是愿意做信陵君,还是愿意做晋鄙了。”
魏其道:“我一生以信陵君为楷模,只恨没有信陵君的本事,安国定邦。如有良策,愿为朱亥!”朱亥拿锤子砸死了晋鄙,魏其不敢以信陵君相比,只说愿做给信陵君打下手的。
赵伍听他说这句话,心中才舒了一口气,要真是小号的晋鄙,那可真的没招了,所幸信陵君威名所致,但凡有爱国之心的魏国人都恨不得鞍前马后,为其效死。赵伍接着道:“现在大梁遭重兵围城,不久就是一片泽国。可是魏王却没有战和之策,只是空耗时间。只是把控城中生地,尽握城中粮草,对城中百姓的生死却全然不顾。如此下去,真到了城破国亡的那一刻,城中百姓只怕十不存一,大将军可知道这些”
魏其满脸愁苦,问道:“如之奈何”
“还是那句话。做晋鄙,还是做信陵君。”
“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赵伍慨然道:“当然有区别!要做晋鄙,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魏王势尽投降也好,锁宫也罢,大将军都要与他同进同退。如此不负忠臣之名。”
魏其道:“这正是我所愿。”
赵伍接着道:“既然如此,大王手中掌握着粮食和高地,那些暴民大水围城之下,必定失去理智,聚众攻击城门,大梁有民众数十万,如此大王危矣。大将军要未雨绸缪,为力保魏王。不如趁今夜派人在城中举火,趁夜杀人,将那些百姓都杀个精光,这样魏王就安稳如泰山了。”
赵伍话刚说完,梅三娘就骂道:“你瞎出什么馊主意!”魏其忙道:“这万万不可,如此我与大王百死难赎。”典氏的两兄弟倒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赵伍一摆手,“刚刚都是疯人言语,不必当真!”众人汗都下来了,别把屠城说得跟真的似的,很容易引起误会。
赵伍笑道:“那大将军就只能勉为其难,效仿一下信陵君了。大将军手握十万大军,外可抵御强秦,内可保境安民。”
魏其忙道:“请赐教。”
&nb
第七十九章 赵侠(二)
“城内共有三仓。一处在东城,一处在中军,还有一处就设在玉泉山上。当然,还有王宫储备没有算在内。现在大王正在把东城的粮食集中到魏王宫中,不久前宫中传来消息,大王有意将玉泉山上的粮食也转移到王宫中。”大帐之中,左副将魏闵正在汇报情况。
魏闵虽然是贵胄之后,但是视魏其为父,常以信陵君为榜样。
赵伍听罢道:“不能让魏王把全部粮食握在手中,否则这些粮食在他手里,能过十年,老百姓就不好说了。”又对魏其道:“中军要立即移到玉泉山,将玉泉山大仓控制在手中,把东城,中军的粮食都转移过去,还有玉泉山上的三处泉眼。玉泉山是阖城百姓希望之所在,一定要在万无一失。”
魏其道:“玉泉山是那些豪门家奴的避难所,如此时局,他们挟武自立,只顾着守自己那弹丸之地,全然没有守土抗敌的打算。老夫自将中军去,拿他们是小菜一碟。只是东仓在禁卫军的手中,咱们强要接管,势必要跟他们起冲突。但是东仓粮食最多,其他物资储备也最全,这”
听魏其言下之意,还是不愿意跟魏王起冲突,赵伍想也是,没必要跟魏王闹翻,否则便宜的就是城外的秦军了,不过都是求个生路罢了,魏王这种情况下也不敢再折腾了,这也是赵伍敢鼓动魏其的原因。
赵伍道:“可以让典庆师兄带着魏武卒精锐强行接管东仓。”
魏其点头道:“典庆勇如天神,大梁人素敬之;魏武卒更是百战精锐。禁卫军那些花架子不敢动手。”
赵伍笑道:“真动起手来,叫典庆师兄把他们一个个都扔出去。”
众人都大笑,赵伍对典庆道:“事不宜迟,师兄立即前往。东仓是阖城希望之所在,实在不容有失。”
典庆点头道:“我都知道。”
赵伍、魏其等人一起出账,之前外面喧嚣冲天,此时大军已经集合完毕,在校场之中整齐待命,寂静无声,见主帅出来了,都拿眼望这边看。
人一过万,无边无际,何况城中十万大军,出了驻守城墙上和在城中维持秩序的,此刻都在了。赵伍都不由得退了一步,对魏其躬身道:“请大将军发号施令。”
魏其道:“请赵侠发令。”
赵伍笑道:“大军之中,不敢僭越。”
魏其也笑道:“就算你叫我发令,我也得知道要发什么令啊。现在不是推让的时候,赵侠果真有救民的举措,就应该当仁不让。”说罢走上前去,对诸将士道:“秦军大军围城,大梁将为泽国。所幸有赵地游侠,有救城救民的良策。自今日起,赵侠的命令,就是中军的将令。不听他命的,以违背将令处斩!”
赵伍听罢走上前来,众人见他如此年轻,又听见魏其的命令,都是满头雾水,无不交头接耳,“这么年轻能干什么”“还是赵国的大将军是在开玩笑吗”
赵伍听得下面乱哄哄的,当时便大皱眉头:我连魏其都给忽悠瘸了,还摆平不了你们这帮大头兵虽然人是多了一些。于是咳了一下,清了一下嗓子,大声叫道:“众位兄弟,听我一言!”
众人都停下来,拿眼看着赵伍。赵伍大声说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还扯那些年纪、经验有什么用吗能救百姓的,就是好汉!魏王救得了吗他要是救得了,轮得到我在这里大放厥词吗”
底下有人问道:“那你救得了吗”
赵伍想了想,坚定地点头道:“是的。”
下面都哄然大笑,显然不相信一个少年能干些什么。赵伍接着道:“但是我一个人不行!需要你们全部的力量,把全城的力量都用到自救上来,而不是在这里跟我聊天打屁,想什么这这那那的。”
底下还有人问道:“你想做甘罗吗”
赵伍一听,这还是个文化人呐,往下一看,不认识,旁边魏闵走上前来,低声道:“这是大王派来的监军。”赵伍瞧他发问,面带讥讽之色,显是赵伍言语中对魏王颇有不敬,而且魏其有将军权私相授受之嫌,让他下意识反对。
赵伍点了点头,道:“甘罗不足挂齿!”甘罗十二岁出使,有功被秦王拜为上卿,位同宰相,当然现在不知道哪去了,此时就是神童的象征。这时候人家欺负他年纪小,赵伍当然得连甘罗一块踩下去,“他不过是仗着秦国的威势,以口舌欺负人罢了。真有本事的,哪怕是再艰难的情
第八十章 赵侠(三)
“大军既然无处安置,驻扎在玉泉山,自然无不妥之处,大王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大将军为何派典庆强占东仓,驱赶禁卫军。下官来时还听说,大将军居然把军权交给了一个赵地来的游侠,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简直是闻所未闻呐。”
中军帐中,魏王的近侍正在对魏其诉苦。魏其端坐在主位之上,外面,是赵伍、梅三娘、典韦在听墙根儿。
魏其一步已经踏出去了,也就没有那么多想法了。他是积年的行伍,生死都见得多了,此时已经是气定神闲了。魏其端起桌案上的茶杯,喝了口水,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老夫为救满城性命,也是不得一而为之,请大王不要怪罪。”
他嘴上说不要怪罪,神情却泰然自若,哪有告罪的意思。那近侍都快哭了,道:“大将军一贯忠于大王,大王才以阖城相托。大将军这么做法,难道是想兵变夺城,自己做大王吗”
魏其嗤笑一声:“老夫这一把年纪了,三个儿子都为国战死在战场上了。现在跟我说什么兵变,不是开玩笑吗我本来是打算到了破城那一日,就自尽殉国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身为武将不能保全自己的国家,这也是应有之义。可是阖城百姓何罪之有,要受这灭顶之灾大王既然让我全权负责守城事宜,我自然要倾力为之。守城,不光守城墙,还有城中的数十万百姓。赵侠既然有良策,老夫万死也要行之。请敬告大王,老夫为阖城百姓,已是不惜此身,如果对大王有冒犯的地方,请大王海涵。也请大王为满城百姓作想,给他们一条生路吧。”
近侍叹了一声气,道:“大将军占去了东仓,不是叫大王饿死宫中宫中还有百官家眷,王孙贵族不少啊,王宫储备不足,如之奈何”
魏其道:“我也算是戎马一生了,这种事情瞒得过我魏王宫中,足可以纳人数万,此时才多少人大王这些天向王宫中转运粮食,足够三年之用。”说罢苦笑一声,“大梁城连三个月都不知道能不能守住。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王准备那么多粮食,又有什么用”
近侍结结巴巴道:“众位大人毕竟都是有身份的人,怎么能跟那些黔首百姓似的挤作一团大将军,您看,是不是把东仓的物资,再”说罢,拿手划弄了两下。
魏其道:“国难当头,就请大王和诸位大人都忍耐一下吧。也不用太久,一切就都结束了。”
近侍还要再说,魏其摆手道:“好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就这么禀报大王吧,老夫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就不送王使了。”
。。。
赵伍等人瞧着近侍臊眉耷眼地上马走了。典韦感叹道:“大将军真是魏国脊梁啊。小伍,大将军为了保你,可是什么也管不了了。”赵伍却在发呆,三娘问道:“赵侠又在想什么呢”
赵伍回过神来,道:“既然魏王宫这么大,物资如此充足,当然要充分利用上啊。我想,是不是把玉泉山那帮豪奴都给赶道魏王宫去,这样,我们就省下了一大笔的粮食。”
典韦吃惊道:“你还真是得寸进尺,丝毫没有吧魏王放在眼里啊。”
赵伍歪着头看着他,道:“这叫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咱们困守孤城,每一粒粮食都得用到地方。再说了,我连秦王都不怕,还怕一个魏王这些豪奴惯会仗势欺人,又有王公在后面做靠山,把他们留下来,一定会搞风搞雨,队伍就不好带了。”
典韦点了点头。赵伍道:“就这么决定了。让魏闵将军把那些豪奴都赶到王宫去,走之前一粒米,一件多余的衣裳都不允许带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