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驾到之世子倾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轻轻子衿
生死之事,又不是人能预料的,她怪他做什么
木知霜身上的嫁衣,早就被宁邺褪去了大半,这会将人一推开,她顿时察觉到了不妥。
宁邺的眼神还直勾勾的盯着她,她脸一红,连忙扯了喜被,遮住了自己的身子,咬着唇瞪他,“看什么!快去给我拿衣裳!”
死者为大,他们虽是新婚,却也万万不能穿着红衣去见人。
被娇妻那水润的眸子一瞪,还未说话,宁邺一颗心就酥了一半,顿时化身小厮,寻起了衣裳。
新房里衣裳倒是有,不过两人才大婚,下人准备的衣裳,都是喜庆的颜色。
什么玫红,大红,宁邺寻了许久,才寻到一件稍微素净些的衣裳。
是件浅蓝色的裙装。
拿了裙装,宁邺递给了木知霜,又寻起了自己的。
片刻后,穿着完毕的两人,并肩出了新房,赶去了大堂。
这会的时辰已经是午夜时分,要是换成平常,府中的下人早就睡了。
而今日,整个大堂烛火通明,四处都挂上了白幔和丧幡,大堂前,抚裳、宁维和宁珠三人哭的泣不成声,她们身后的下人们,皆是神情悲戚。
瞧见两人前来,等在堂中的王氏站起了身。
“邺儿,阿霜,你们过来。”
她招手示意两人靠近,看了一眼躺在灵堂最里侧的棺材,眼泛热泪。
“他虽有千般不对,好歹也是你爹,如今他去了,你们夫妇两人就为他守七天孝吧!”
一般家中长辈去世,都是守孝一年到三年。
可鉴于宁邺和宁诸之间的不和关系,再加上宁邺新婚在即,要是守孝几年,也太难为这对新婚夫妇了。
王氏也不乐意见到,所以才选了个七天。
“是,儿子听娘的。”
宁邺没什么意见,守孝七天,权当还了他的生养之恩。
“那好,跪着吧。”
王氏让开了位置,这灵堂最前方哭灵的位置,本该就是长子的。
做了决定就没什么好推辞的,宁邺一掀衣摆,直接跪了下来,见此,木知霜也跟着跪了起来。
王氏适时的给两人递过了一把纸钱,让他们烧给宁诸。
身后,从两人来,抚裳和宁维就禁了声,连哭都只是默默流泪,不敢哭出声来。
哭时,还不忘探着视线去看两人的表现,生怕宁邺对他们不满。
宁邺和木知霜两人一心只顾着烧纸钱,也不曾理会身后的视线,这让抚裳微微松了口气。
一颗心还没落回肚子里,王氏瞧见了母子两人的动作,略一思量,也不再放纵。
“抚裳,老爷下葬之后,你就回乡下庄子里去住吧。”
“什么我不去!”
抚裳顿时激动了起来,“夫人,老爷刚过世,你不能这样对我。”
她可是老爷生前最爱的妾!
一般人家的妾,哪里敢这般对正室说话
王氏顿时想起了白日里,曾云柔对她说的话。
宁家的规矩,的确是该立起来了。
以前这般没规矩她自己受着无所谓,要是把这么个麻烦留在府里头,让儿媳妇不畅快,那就是她这个当母亲的不对了。
“那让你去陪着老爷,如何”
王氏居高临下的看着她,面无表情。
“丧事办完后,我会将老爷的骨灰送去大音寺供着,你竟然不愿去乡下的庄子里住着,便去大音寺待着吧!”
去大音寺
大音寺是什么地方是和尚庙!
她要去了,还能有好日子过
抚裳这会是真慌了,以前的王氏就是个软柿子,她借着老爷的势,压根就没把王氏放在眼里过。
如今老爷一过世,怎的王氏也变得胆大起来
大音寺她不愿去,乡下的庄子她也不愿去,宁家在湖城是有名的商贾之家,吃穿用度皆是最好的,她在宁府生活了几十年,早就被养娇了,现在要她去过日子,她怎得能愿意。
“夫人,我不去,我要留在宁府,我要留在府里为老爷祈福!”
怕自己的话分量不够,她连忙去拽儿子。
“维儿,快帮为娘说两句话。”
宁维还是心疼自己亲娘的,“母亲,你就让我娘在府里待着吧。”
宁维不开口还好,他一开口,王氏倒是想起来了。
就算送走了抚裳,府里头还有一个麻烦呢。
宁维年纪小小,就一肚子坏主意,当初邺儿和阿霜见面被老爷发现,便是宁维告的状。
那一次,邺儿挨了十几鞭子,要不是她以命相护,邺儿还不知道被打成什么样子。
还有这几年来,宁维在各大铺子里做的手脚,她虽是妇人,性子弱,却不代表她什么都不懂。
要知道,宁家还没发家之前,宁家的钱财可是她和宁诸一起赚的,生意上的事,她还是多少懂一些的!
想到这,王氏也没了什么软心肠。
“维哥儿,你娘一片诚心,要为老爷祈福,我自然不能辜负了她的诚心,你说是吧
七日后,你亲自送你娘去大音寺吧。
回来后,你也不用跟你大哥报备了,直接去接管崔村的生意便是,那一片的蚕丝质量很好,你去了之后切莫懈怠,明白吗”
崔村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一个小村子,不过是湖城方圆二十里最大的村子。
村子坐落在一片山脉的山脚,以养蚕而出名。
哪里的蚕丝质量十分不错,做出来的布料也十分受到欢迎,早在几年前,这个村子就被宁家买了下来。
整个村子都是拿宁家的工钱,为宁家做事。
如今交给宁维,也不算苛刻了他。
抚裳还没从自己要被送去大音寺的打击中缓过神来,又听见了王氏对儿子的安置,更加无法接受了。
“夫人!你这就过分了!”
她嗓音尖锐,像个疯子。
“崔村那边全是一群养蚕的村民,维儿从小锦衣玉食,哪里受得了这种苦
夫人,你恨我不打紧,维儿可是老爷的亲儿子,如今老爷去了,作为老爷唯二的血脉,你怎能如此对他”
宁家的店铺多的是,粮铺、布料铺、金铺,那么多能做的事,王氏却偏要将维儿安排去崔村,摆明了就是打压!
“我如何对他了”
王氏还是第一次瞧见抚裳摒弃自己那副娇媚的表情,变得如此歇斯底里。
不由得,她就有些好笑,想当年在老爷面前,趾高气昂的一向是抚裳,自己才是那个歇斯底里的人。
如今,她也算是翻身了吧
压下心头飘远的思绪,她摇头。
“崔村是宁家盈利的重要来源,我交给维哥儿是信任他,你若是觉得我是在害他,那崔村的事便算了,日后维哥儿就留在府中吧,宁家家大业大,邺儿也是个会做生意的,多养个闲人还是养得起的。”
王氏这话的意思,无非就是,要么就去崔村,不去的话,就留在府里当个闲人,一辈子都别想插手宁家的生意。
抚裳那叫一个恨啊,自己辛辛苦苦生个儿子,含辛茹苦的养大他,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儿子能夺下宁家的家产,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么
看着身侧一脸茫然的儿子,在触及前方腰背挺直,从始至终都未回头的宁邺。
抚裳知道,自己输了。
&nb
189、所谓夫妻一心
八月十三,晴。
湛蓝的天,飘着白云,耳边是时不时吹来的凉风。
在这种舒适的天气,苏江庭和江城一众考生,赶往了临沧,参加乡试。
这一去,就是数日时间。
乡试在临沧举行,一共分为三场,分别考四书五经、策问、诗赋,一场为期三天。
来到临沧之后,苏江庭和熟悉的霍溯、吕志恒、潘智等人,住进了潘家准备好的客栈。
至于为什么是由潘家安排,这就不得不提潘家的势力了。
在江城里,潘家的财势跟其他几家并无差别,不过,潘智的姑姑,潘奕的妹妹,却在早年嫁给了临沧巡抚当姨娘。
在江城时,相隔甚远,那位姨娘跟潘家想联系也联系不了几回,如今潘智来了临沧,当姑姑的自然是要尽尽地主之谊的。
早在前几天,就吩咐了人在临沧城里,定下了最好的客栈。
苏江庭一行人,完全就是沾了潘智的光。
几人刚入了客栈,收拾好下楼用膳,就遇上了人前来打招呼。
“几位兄台,可是前来参加乡试的”
旁边一桌几个年纪相仿的男子,探过头来询问。
怕几人不搭理,他还特意表明了身份,“几位莫怪,我们兄弟几个也是来参加乡试的,瞧见兄台们满面书卷气,这才一问。”
出门在外,人情往来众人还是懂的,潘智一抱拳。
“原来大家都是来乡试的,幸会。”
“幸会。”
那搭话的男子也是一喜,“我叫罗兴,是荔城人,兄台你呢”
潘智、苏江庭一行人几人也各自报了名字,这才算认识了。
聊下来才发现,罗兴他们之所以搭讪,是为了拉小团体,多认识些人。
大家都不是临沧人,江城也好,湖城也好,荔城也好,那都算是乡下人,来了临沧之后,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
要不是苏江庭一行人有个跟临沧有关系的潘智在,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对临沧不熟悉,自然对乡试监考的考官也不熟悉。
这些人四处跟人结识,为的就是打听考官的喜好,习惯。
毕竟,有些考官好说话,审卷审的松,而有些考官,则十分严厉。
除此之外,多认识些人本身也有好处。
来临沧的考生这么多,谁知道他们这些考生中,哪些能通过乡试,哪些不能
万一自己相识的,有过了乡试,甚至过了会试、殿试的,到时候自己有事,也可以让他帮帮忙不是
哪怕不帮忙,传出去自己面子也好听啊。
罗兴几人或许是真心想与他们相交,该说的都说了,也没隐瞒他们什么。
通过罗兴几人,苏江庭一行人对临沧考生的现状,也有了初步的认知。
还没有开始考试,也不知道名次,考生间,其实已经展开了利益来往。
仅仅是一个乡试,便已经如此,会试和殿试,又或是何种情形
是不是那些有机会任官的,早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
想到这些,霍溯等人心情有些复杂。
江城太小了,他们接触到的,顶多是一些商事上的小麻烦,一时间,竟有些五味陈杂。
原来,科举也并不是那么神圣,也充满了利益的腐臭味。
就在苏江庭等人,渐渐融入考生这个群体的时候,苏家也进入了最后的准备期。
“卿卿,你想不想跟我去抚州玩上一段时间”
晚上用膳的时候,凤珩趁机偏旁侧击的问。
自从苏江庭去了临沧之后,苏志远就缠住了曾云柔,铺子里的事也怎么管了,天天缠着自家夫人腻歪,就连用膳都是两个人独自用的。
所以,多出来碍事小姑娘,今日是自个儿和凤珩在房里用的膳。
“去抚州玩”
苏曼卿嘴里还含着饭,闻言抬头看他。
“嗯。”
小姑娘摇头,“不去,我去了,爹娘就没人陪了。”
早就猜到了这个答案,可乍一听见从苏曼卿嘴里说出来,凤珩心里还是有些泛酸。
“苏叔柔姨有人陪,我就没人陪了。”
小姑娘就一个,一心惦记着她爹娘,可不就是没人陪他了么
察觉到了凤珩话中的酸意,小姑娘放下了碗,咽下口中的饭,笑嘻嘻的看他。
“小哥哥吃醋了”
“没有。”
吃醋这种事,他才不承认。
说是没有,可怎么不看着她说呢
苏曼卿眼角的弧度,都扬到了眉尾,一双杏眸亮晶晶的,就跟沁了水似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