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一旦爆发冲突,必然会是直接硬上。这对于大秦帝国的布局,将会造成巨大的创伤。
一念至此,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忧虑:“殷国,三十万石粮草送来了么”
“禀陛下,已经完成交接,殷王安全离开了丰山,返回河内郡。”
瞥了一眼小心翼翼的中军都尉,胡亥:“魏国呢”
“魏王将河东郡人口,田地,官吏等册全部交给我国,整个河东郡皆在我手中,只是其中官吏……”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胡亥沉默了一会儿。他心里清楚,这一点也是他的担忧。全部任用原来官吏,忠诚度不够。
从咸阳抽调,根本无可用之人。可以说,如今的大秦帝国根本不适合接管全国,人才的流失极其严重。
默然良久,胡亥断然下令,道:“传朕旨意:以郎帆为河东郡守,迅速接管全郡,休养生息,安定民心。”
“同时传旨于城卫军,抽调咸阳城中人手,立即入驻河东郡与三川郡,镇压宵小之辈。”
“至于三川郡与新得到的河东半郡,全部进行暂时军管,以保证安全。”
“是——!”点头答应一声,中军都尉转身离开。只是刚迈出脚步,就听见胡亥的声音传来:“让中车府令韩谈前来见朕。”
……
脚步一顿,随及走了出去。中军都尉清楚,韩谈是胡亥绝对的心腹,远远不是他能够比拟的。
“老臣拜见陛下!”片刻之后,韩谈施施然走了进来。
“刚刚得到消息,项羽率领大军进攻颍川郡,意图兼并韩国,将南阳郡等地连成一片。”
胡亥顿了一下:“项羽攻打韩国,这意味着秦楚之争,马上就要上演。为了以防万一,由你立即前往函谷关与咸阳。”
“告诉左相筹备一战所需的粮草,以及催促尚坊对于兵器皮甲的赶制,同时请太尉,会同上将军王贲率五万精锐大军入驻洛阳。”
“同时抽调李必回函谷关,继续防守函谷关与武关一带,绝对不能给楚军一丝机会。”
第358章 项羽剑指襄城!
张良先生,在朕心中你值河东半郡,值三十万石粮草……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张良心中一沉。在这个时候,越是这种极为看重的话,往往意味着本人越危险。
此刻胡亥对于他如此赞誉,意味着什么,他比任何人清楚。
越高的赞誉之后,往往就是绝对的深渊。越是明白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带来的利益或者价值,就越不能放弃。
对于秦帝胡亥与张良,就是如此。如今胡亥对于张良极为推崇,这虽是一份赞誉,但是在这份赞誉之后是得不到必杀的决心。
……
半郡,三十万石粮草的价值,在这个乱世之中价值极大,足以让任何人为之疯狂。特别是胡亥这样的帝王,更是如此。
偏偏胡亥没有向韩王成要求三十万石粮草,而要了他。换句话说,在胡亥的心里,他的价值等同于三十石粮草,半郡之地。
一念至此,张良顿时有些心灰意冷。他在此刻也是明白,胡亥这是不打算放过他了。
看着张良神色复杂,由凝重变得轻松,又变得心灰意冷起来。胡亥不由得冷然一笑,道。
“朕不妨再多告诉先生一点,在这之前,朕册封韩信为王,韩国上将军章秋已经扶植韩信为王。”
“而与此同时,西楚霸王项羽十万大军以钟离昧为先锋,挺进襄城。”
说罢,胡亥冷笑一声:“天下秩序由西楚霸王项羽一人建立,然而被齐国与赵国打破,进而楚秦辽东三国推波助澜。”
“如今项羽一旦灭韩,将会进入天下大乱,诸侯各自攻伐的时代。”
“先生,难道还看不出,所谓的天下之争,其实就是秦楚之争,亦或者可以说是秦楚辽东三国之争。”
“朕放了你,就等于放虎归山,削弱自己,壮大敌人。朕没有那么无知,若是朕得不到,那就毁了便是。”
“相比于别人的三息时间,朕给足了名士面子,三天时间,可以说是成千上万倍,先生,也该做出选择了!”
……
站在胡亥对面,张良苦涩一笑,他清楚胡亥给了他巨大的面子,若非看重他之才,恐怕他早已经死了成千上万次。
以张良的眼光,自然能够看到大秦帝国的优势,也能够看到它的劣势。
山川形胜之势,这便是秦国最好的优势,而与天下诸王互为生死大敌,这是秦国最大的弊端。
只不过张良清楚,经过胡亥的一系列动作,这个弊端其实已经不算是弊端了。不论是西魏,还是韩国都站在了秦国的一面。
特别是秦军东出的道路,已经被打开。
心中念头闪烁,沉吟了片刻,张良心头纠结无比。投降秦帝胡亥,将会与以往彻底决裂,而不投降必然会死在这里。
为这一次的丰山会盟而殉葬!
路途摆在眼前,一时间,张良有些茫然。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选择,想要活着的勇气与理念交织在一起。
一时间,谁也不能打败谁!
“好!”
默然良久,整个大帐之中无限的压抑,秦帝胡亥身上的杀气越发炽烈,甚至于胡亥的一只手,已经摸上了剑柄。
在这个时候,张良心中的斗争,终于落下了帷幕。求存的念头终于是站了上风,张良看着神色冰冷的胡亥:“张良拜见陛下——!”
“哈哈……”
大笑一声,胡亥的脸上表情犹如乌云散尽,出现了一丝大日之气,一时间的变化十分复杂。
他清楚张良的归降,不过是一句话,他得心里并没有认可自己,也没有认
第359章 上将军章秋之谋(第一更)
项羽是一个做事冲动,但在战场之上又绝对理智的人。
他无比清楚,在这个时候并不适合强攻襄城。毕竟韩王成已死,新任的韩王信仓促登位,在国中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如此一来,西楚伐韩,十万大军的压力之下,韩国并没有太大的反驳余地。
除了投降之外,就只能城毁人亡!
对于这一点,项羽又绝对的把握,韩王信一定会又自己的决定。毕竟一个王位,永远都没有活着更动人心。
……
项羽率军兵临城下,韩国上将军章秋坐不住了。他自然清楚西楚夺取韩国舞阳、昆阳两地后,襄城事实上成了漂浮在颍川郡上的一座孤岛。
如今西楚霸王项羽兵临城下,韩国朝廷已经没有了多余的选择。
要么投降,要么后撤故都新郑!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了一个办法。
局势如此险峻,上将军章秋自然做不到镇静如常,因为他清楚凭借三万守军绝对不可能稳稳地驻扎在襄城。
月明星稀,一夜时间恍然而过,章秋皱着眉头一时间就是想不到解脱之法。
由于韩王成被杀,司徒张良消失不见,于是上将军章秋成了韩国栋梁,而且还是此刻韩国文武之中最为抢眼的人物。
他心里清楚,颍川郡的门户已经被楚军打开,颍川郡十七座关隘城邑之中,襄城本来就存粮不多,若断绝输送,不出一个月便会崩溃。
正是明白这一点,章秋才会如此迷茫。毕竟韩国的生死存亡,直接关系到他的荣辱兴衰。
就在章秋苦思不得解的时候,楚军使者兼程而来,彻底让章秋慌了神。
他可是清楚,西楚霸王项羽不同于秦帝胡亥,若是秦帝胡亥来攻打韩国,他还可以联盟诸国以抗衡。
最不济为了名声,胡亥也不可能大规模屠城杀人。但是西楚霸王项羽却是一个变数,毕竟项羽一声屠城不再少数。
当初在新安,二十万刑徒军说坑杀就坑杀。如此冷血的项羽,绝对不会给他们活路。
“哎——!”
“上将军,西楚使者带来项王旨意,要求韩国开城投降,从此并入西楚……”家老眼中有一丝暗淡,很显然对于韩国也是失去了信心。
“准备一下,老夫要去见王上!”默然良久,上将军章秋一摆手,道:“速度要快,同时拖住楚军使者。”
“唯!”点头答应一声,家老转身走出了寝室。
望着家老离开,章秋脸色大变。他自然能够从楚军使者的话中,听出西楚霸王项羽的强硬。
故而,他必须要加快动作了。要不然,以西楚霸王项羽的用兵能力,尚未部署完成,襄城只怕是就破了。
“老臣,拜见王上!”来到大殿之上,章秋神色复杂,对着韩王信深深一躬。
对于城外的情况,韩王信自然是不会不知道,故而见到章秋到来,犹如在溺水之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整个人都变得惊喜了起来,他期待章秋能够有解围之力。要不然,他刚刚登上眼馋已久的韩王之位,立马就成了亡国之君。
“公有谋划,本王听你便是。”韩王信一见上将军章秋便知来意,愁苦地皱起了眉头。
这个时候,他根本就没有办法,也无能为力。毕竟他刚刚登基称王,对于韩国的掌控力近乎于零。
事到如今,他只能依靠上将军章秋。毕竟他对于章秋的名声与能力,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臣启我王
第360章 若秦楚争霸于颍川,韩国必亡于连绵战火!
财帛动人心!
韩王信清楚,如今的韩国太过于弱小。除了颍川郡之外,没有什么能够让胡亥动心。
毕竟秦二世财大气粗,作用整个中原最繁华得巴蜀二地,更何况八百里秦川,乃天下人人向往之地。
而且胡亥可不是别人,作为曾经整个中原大地的主人,他见惯了奇珍异宝。
更何况韩王信可是清楚,秦二世就是一头凶残贪婪的饿狼,没有足够的利益,根本无法促成联盟。
毕竟每一次联盟,彼此双方都有一定的共同的利益追求,有同样的目标。
如果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就算是组成联盟,也不会长久。而在韩王信眼中,秦韩之间并没有共同的利益诉求。
章秋如此这般说得一番,韩王信并没有立即拍案定夺,而是进行种种筹划,才能与秦为盟友。
他心里清楚,留给韩国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要慎重,每走一步都需要仔细布局,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韩王信不是无知之辈,他自然清楚此事非同小可,只是仓促之间他也没有太好的图谋。
为了以防万一,韩王信觉得还是应该与群臣商议一二。
毕竟西楚兵临城下,已经是由不得他开始浪了。更何况在韩王信心头,一直缭绕的一个念头便是,他绝对不能做亡国之君。
不管是出于任何的变故,还是因为什么,韩王信主张重臣会商,以免在此紧要关头出错。
“上将军,还是立即召集群臣会商,如今的韩国需要众志成城,才有可能度过难关!”
察觉到韩王信语气中的坚决,上将军章秋嘴边的话,又一次咽了下去。因为在这个紧要关头,他没有必要与韩王信闹僵。
“好!”
点了点头,章秋目光一转:“既然如此,那就召集满朝文武,然后表决!”
这一刻,韩王信也是松了一口气。因为他清楚,上将军章秋才是韩国实际权力的掌控者,只要上将军不点头,他根本无法掌控满朝文武。
半个时辰之后,韩国重臣济济一堂。韩王信开宗明义:“项王特使今日入韩,言先王崩,颍川当归于西楚;同样大秦帝国二世皇帝胡亥,下诏封孤为王。”
“两路一事,皆为图谋我颍川郡,对于此事,我当如何处置事关重大,诸位但尽其所言,毋得顾忌。”
话音落点,大臣们惊讶得相互观望起来,显然是在探询谁清楚具体的消息,却又都轻轻地相互摇头,显然是谁都觉得突兀。
毕竟,这件事是太敏感太诡异了,无论是大秦帝国还是西楚,都是狼子野心。而且这件事又关系到新王,一时之间,大臣们良久默然。
“老臣以为:如今的韩国,目下是一发而动全局之大图也!”还是素富急智的上卿王浩先开了口,虽然与上将军章秋不和,但王浩却是一如既往地直言不讳,道:“颍川之地已成秦楚对抗之要害,然在韩国却是死地。然而,韩国即颍川,对于我王却是灾难。”
“然则一旦秦楚争霸于颍川,韩国必亡于战火,绝非投靠任何一方可以避免。否则,秦帝项王都不会将目光看向韩国。”
“为韩国计,老臣以为当引西楚入城,进而引项王与秦帝决于三川郡。如此可保颍川郡免遭生灵涂炭,在战后亦有恢复故国之可能。”
“上卿之言大是!”旁边的一个文官,紧跟着呼应起来。
&n
第361章 但有退缩,天下山河巨变!
上将军章秋,怒气冲天。一向心大的王亮,却依旧没有影响到。
饶是大殿之上气氛紧张,他依旧旁若无人,侃侃高声道:“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失国不因四战之地。如今项羽势大,我等不得不退。”
“十万大军兵临城下,若是不引项羽入襄城,弹指之间,城门就会被攻破,以西楚霸王项羽的秉性,城破之后,只怕会鸡犬不留。”
“届时别说是韩国,恐怕在座诸位都将会成为一具尸体!”
王亮极为的聪明,他清楚朝中君臣的担忧何在,如此一来,只要是击中要害之地,必然能够一举拿下众人的心房。
“”唯其如此,韩弱韩强,韩存韩亡,皆在西楚霸王项羽一念之间。十万大军压境而来,别说是反抗,只怕是秦二世也未必敢轻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