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秦帝胡亥正在动身南下,意图返回咸阳。在这个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秦帝变法一事彻底席卷大秦帝国十郡。
大秦帝国各大郡县和咸阳城几乎同时沸腾起来。老秦人无论男女老幼,个个穿上了新衣,就像过年一样走亲串户。
这是因为他们太兴奋了,秦帝胡亥在乱世之中,不仅没有多征发税收,反而是大面积的降低。
这让关中老秦人感觉到了一种被关心,一种活下去的希望。
……
在酒肆之中,在田野之上,在巷弄之中,高声大气地谈论着传播着关于秦帝胡亥变法的种种传闻,一时间群情激昂。
举国上下,国人百姓不断在街头相聚,兴奋之情难以抑制,相互高声讨论着胡亥的政策,围观者人山人海。
于是讨论者越来越多,咸阳的大街小巷都在欢呼,连讨论失败者也都是兴高采烈,仿佛是胜利者一样。
这便是沸腾的关中,这便是目下的大秦!
入夜,咸阳城史无前例地大举夜市,灯火照亮了小城堡的每个角落,社火歌舞也走上了街头。
每个商家店铺前都是人头攒动,每个酒肆饭馆中都是高谈阔论,甚至于推出了社火。
由于这是十月岁首,以至于大秦帝国更显得热闹。
毕竟朝廷废除十五税一,直接推行三十税一,这对于老秦人而言,简直就是天大的喜讯。
老秦人终究是农耕民族,废除十五税一,推行三十税一,这意味着老秦人将来的收入将会增加一倍。
对于靠天吃饭,努力劳作的老秦人而言,这将会是一道福音。
也正因为这一对策,让老秦人彻底的对秦帝胡亥归心了。对于胡亥心里的芥蒂,彻底的消失不见。
可以说,秦帝胡亥这样做,简直是一石二鸟之计,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一箭双雕。
……
半月之间,秦帝胡亥就彻底凝聚力文武百官,外驻诸将以及国人百姓,这个时候的老秦人彻底的凝聚在了一起。
从此成为了秦帝胡亥手中的利剑,一柄可以斩断中原大地的绝世神锋。这一点是秦帝胡亥没有想到的,却在无意识之下有了这样的收获。
又过了三天,秦帝胡亥南下,归来了。
如今的胡亥,根本顾不上理会这些,不管是全国欢腾,还是咸阳沸腾,对于大秦帝国有利无弊。
咸阳宫之中,秦帝胡亥看着太尉尉缭左相子婴等人,道:“诸卿,朕此去三川郡以及九原郡,李信将军与上将军早已准备妥当,今日朕召集诸位爱卿前来,就是有一件事情言明:我大秦帝国变法的大好时机已经来临。”
“请陛下下令,臣等万死不辞!”以太尉尉缭与左相子婴等人连忙对着胡亥深深一躬,提前做出了表态。
所有人都清楚,变法一事之上,需要举国上下一心,故而,子婴等人提前表态支持,以断胡亥的后顾之忧。
“好!”
点了点头,秦帝胡亥沉声,道:“朕,决定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右相!”
“臣在!”蒯彻神色微微一变,连忙走出来对着胡亥深深一躬。
蒯彻心里清楚,秦帝胡亥这一次要动真格了,在这个时候,他这个右相首当其冲。因为左相子婴必须要坐镇咸阳,不能巡视十郡之地。
一想到这里,蒯彻神色凝重,其中又有一丝激动。
瞥了一眼蒯彻,秦帝胡亥幽幽一笑,道:“由右相担任主官,立即从全国各地召集人手,对于十郡土地进行统一测量。”
“从十郡之地,一齐开始,争取在半个月之内,将全国的可以耕种的土地进行测量记录在册。”
&nbs
第471章 中原各国都在议论大秦变法
为了大秦!
这是大秦帝国之中,朝野上下唯一的共同诉求。
不管是老秦人还是嬴氏一族,他们都无比的明白一点,只有大秦帝国长存,他们才能高高在上。
毕竟他们就是大秦帝国这个参天巨树之下的得利者。在这个时候,只有大秦帝国长存,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对于三公九卿以及大秦各大世族而言,大秦帝国就是他们的护身符,一旦大秦帝国这颗大树倒塌了,他们这些人,就算是能够逃过一劫,也不会得到如今的生活地位。
故而,大秦帝国再一次破天荒的凝聚在秦帝胡亥身边,形成了超强的战斗力,这是老秦人迫切的想要活下去得一种诉求。
也就在这个时候,老秦人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都在不断的重塑。
这一刻,不仅是秦帝胡亥,就连大秦朝野之中,也能够明显感觉到变化。
假以时日,一旦大秦帝国再一次崛起,将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点,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不一样的期待。这不仅是因为大势如此,更因为秦帝胡亥的身上越发有了一个明君的特质。
这样的胡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
时间匆匆流逝,大秦帝国内部开始了雷霆万钧的行动。以右相蒯彻为首的丈量土地的团队,疯狂一般的扑向了大秦帝国十郡之地,进行土地的测量。
与此同时,秦帝胡亥废除十五税一改为推行三十税一的消息,不胫而走。
短短时间,就传遍了大江南北,让天下诸侯为之侧目。一时间,天下人的目光纷纷看向了咸阳。
彭城。
楚王宫之中,西楚霸王项羽看着越发苍老的范增以及正当其时的项他等人,道:“刚才传来消息,秦二世胡亥在大秦帝国之中推行深彻变法!”
“直接废除十五税一,改为推行三十税一,对于此事,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由于眼光受到限制,纵然是如项他以及范增这样的牛逼人物,一时间,也想不通胡亥这样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项羽开口,反而在一段时间之中没有人接话,因为他们都没有在第一时间理解通透秦二世此举的意思。
“王上,如今天下正值战国,战争必然是主流!”范增捋了一下胡须,道:“而一场战争的进行,不仅仅是战场之上的士卒争锋,更是一国实力的对碰。”
“如今大秦帝国外强中干,再一次减小赋税,从一直以来的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这意味着大秦帝国一年的收入将会减少一半。”
“秦国之中不缺少见识远大之辈,秦二世如此胡来,老臣一时间,也想不通究竟为了什么!”
“嗯!”
微微颔首,项羽将目光落在项他的身上,道:“令尹,对于秦二世此举,你有何看法”
项羽清楚,亚父范增最擅长的是军事谋划,并非内政。在这一方面,令尹项他才是真正的专长之人。
察觉到项羽眼中的期待,项他沉默了一会儿,在心里整理了一下,方才站起身,对着项羽深深一躬,道。
“王上,亚父所言极是,秦帝此举匪夷所思,臣一时间也猜测不到其目的。若是秦国没有后手,此举有弊无利!”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项羽沉吟了一会儿,断然下令,道:“立即派遣眼线,弄清楚秦国朝野意欲何为!”
“诺。”
点头应诺一声,项庄转头离开了。因为这个时候西楚的隐秘力量,都在项庄一个人的手里。
如今想要打探出虚实,必须要动用最强大的力量,才能得到最正确的答案。
第472章 韩信伐赵之念
韩信神色从容,他对着辽东王刘季,道:“王上,我辽东与齐赵相邻,与西楚大秦甚远!”
“臣以为我辽东目下最要紧的不是关注秦国变法,而是厉兵秣马,西吞赵代,南下齐国。”
“只有吞并赵代,以及齐国,我辽东才有一个与秦楚争锋,争夺逐鹿天下的资格!”
……
不得不说,韩信在军事之上有着一般人不能企及的优势。
韩信说的不错,在这个时候与其关注秦国变法,还不如着眼赵代以及齐国。就算是想要阻止秦国变法,如今的辽东国也是鞭长莫及。
闻言,辽东王刘季怦然心动了。在他看来,吞并他国,才是最重要的。
“大将军,赵齐两国,我辽东当先取那一国”刘季目光如炬,望着韩信。
他渴望韩信能够给他一个准确的答案,不管是先行攻打那一国,都是巨大的压力,需要提前部署。
韩信站起身来走到侧殿巨大的地图上,手中丈杆一动:“王上请看,这里是齐国,这里是赵国。”
“齐与楚相接,赵与秦相临。如今秦国正在推行变法,必然是举国上下不愿意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先行吞并赵国,席卷代国,到时候再缓缓图谋齐国!”
韩信不愧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兵仙,他的路线并没有错,先赵后齐,完全符合辽东国当下的要求。
听完韩信之言,刘季沉吟了片刻,目光一转对着韩信,道:“大将军以为伐赵,需要多少大军”
“禀王上,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而且赵国并不比我辽东国弱多少,故而,这一战必须举国皆兵!”
“只有如此,才能战而胜之!”
韩信有一句话没有说,由于刘季并不是诸国之后,以至于燕地百姓对于刘季的认可并不高。
如今的辽东国大军战斗力,远远不及秦军以及楚军,纵然是他训练得当,一刻也不消停,依旧只是一个二流。
在韩信眼中,当初的虎狼秦军才是天下第一流的精锐大军,如今的楚军以及秦军只是接近一流罢了。
以目下的辽东大军,对上秦楚任何一国,韩信都没有把握。正因为如此,他才要借助赵齐练兵。
韩信对于自己的指挥才能极为自信,但是他也清楚,在大秦帝国之中还有一个太尉尉缭,上将军王贲与他不相上下。
在西楚也有西楚霸王项羽这样的绝世之才,故而,辽东与秦楚想要决战,必须要将辽东大军淬炼成剑。
唯有剑,才能斩破天地!
……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刘季目光一顿,突然笑了:“左相,依你之见这一次出兵攻赵,有问题么”
刘季是一个对政治极度敏感的人,他对于举国皆兵有着极大的抵触,眼珠子一转将话题丢给了萧何。
“出兵伐赵,乃应有之策!”
……
萧何先是点了点头,赞同了韩信的大致行动。随及对着刘季与韩信微微一拱手,道:“但,如今正是冬季,出兵不利!”
“况且大秦帝国并没有丝毫的准备,虽然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是我们同样没有准备!”
“故而,臣以为伐赵当在初春三月,天地乍暖还寒之时!”
……
听到这里,辽东王刘季沉吟了片刻,对着群臣,道:“左相,立即从国中各地抽调粮草,为伐赵做准备。”
“诺。”
点头应诺一声,萧何不再说话了。他心里清楚,这一次辽东王刘季玩真格了。
没有理会想法颇多的萧
第473章 大义之名,正义之师!
年龄的差距!
这是辽东王刘季与西楚霸王项羽以及秦帝胡亥之间最不可逆的差距。
韩信心里清楚,这个天下之间,任何的的局势以及强弱都有可逆的机会。但是年龄不可以!
如今的刘季已经是半截入土的年纪,性格之中的勇猛精进,早已经被漫长的岁月消磨。
相比于年轻人,如今的刘季所思所想,早已经不一样。他已经过了血气奋争的年纪,如今的刘季早已经学会了走一步看十步。
……
要知道,辽东王刘季仅仅比始皇帝小两岁,而胡亥今年不过是弱冠之年,西楚霸王项羽也不过而立之年。
年龄差距,才是辽东王刘季心头的梦庵。正因为如此,他的一切追求都变得以稳妥为主。
这便是年龄增大带来的变化,这是天性,任何人都避免不了。辽东王刘季绝对不会像秦帝胡亥一般,念头通达就可以率军东出。
纵然是与西楚霸王争锋,也在所不惜!
韩信心里清楚,论军旅战阵,辽东王刘季虽然不是少年为将但也久经沙场,一统天下的愿望比谁都强烈。
他身为辽东王,却能够在天下大乱之际,而且是辽东国强盛之时冷静地等待,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但是就事情本身而言,韩信却觉得自己更为超脱冷静,辽东王反倒由于年龄的增大,过分谨慎。
心中念头闪烁,韩信觉得自己不能沉默,必须说出自己的周密思虑,这样的机会不多,一旦错过将会是一场大的灾难。
而且他相信辽东王刘季的决断能力。
一念至此,韩信对着刘季一拱手,道:“王上,以目下情势,臣以为赵有三弱,辽东有三强,可出燕地一战。”
闻言,刘季眉头一挑对着韩信,道:“大将军,继续……”
接过刘季的话,韩信站起身来一字一顿,道:“其一,赵国朝野之上,庸碌之辈居于庙堂之上。如今的赵人,早已经不再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