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秦国的局势,在加上如今秦国推行变法,秦国需要绝对的稳定,这个时候胡亥唯一的选择就是出动九原大军。”
“唯有这样,才能在最快的速度下,解决战争,最后班师回朝,唯有如此才能不影响大秦帝国如今的布局。”
说到这里,韩信神色微微一变,整个人眼中杀机滔天,对着程黑,道:“故而,出现在云中郡的秦军,这个消息是真实的。”
韩信的目光在巨大的地图上流转,半响之后,叹息,道:“如今的项羽到了何地”
“禀大将军,项王大军到了观津,距离我军只有一城之隔!”程黑神色恭敬的回答道。
“大手笔,想要乱中取利么”韩信呢喃了一句,忍不住叹息,道:“这个谁”
“范增,还是老师”
在这一刻,韩信心中警惕万分,因为秦楚两军的目标极其明显,而且那里正是辽东大军薄弱环节。
可以说,背后的这个人一眼就将他的布局
第507章 胡亥论兵,三部兵法!
就着清水与干粮一顿饱食之后,已是山月当空,治水北岸的河风有些寒凉。
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虽然环境有了好转,但是在秦军之中,伙食并没有变化,依旧是清一色的干粮粗饼。
就算是胡亥这样的帝王亲自领军,饭菜也不会有丝毫的差异,这是胡亥亲自下达的命令,他自然不会反对。
……
胡亥对正在收拾长案的侯三,低声道:“收拾之后,你去将皇甫弃,司马青衫找来。”
闻言,侯三一怔,看着胡亥的眼神之中充满了复杂,然而不待胡亥察觉,只一点头匆匆去了。
片刻收拾完毕,侯三在中军幕府之中铺好两张草席,将平整石头搬到草席上,看看屋中没有绵垫,便将自己的外套折叠起来在石礅上垫了。
“陛下请入座,末将这就去请两位将军!”侯三将胡亥扶到草席石礅上坐下,然后才离开了中军幕府。
“去吧!”
胡亥挥了挥手,神色有些复杂。这一次东出,他心里始终有一种不安。
也许是最近一段时间,大秦帝国因为变法有了一定的改善,有了一种质的变化,这才让胡亥心有戚戚然。
此时其余亲兵也正好将煮茶的诸般物事搬了出来,片刻木炭火点起,茶香在中军幕府中弥漫开来。
由于军中禁止饮酒,故而,大秦军中,就算是秦帝胡亥出征,也只有浓茶提神,以及迎客。
“臣等见过陛下!”不一会儿,皇甫弃与司马青衫走进中军幕府,对着胡亥深深一躬。
闻言,胡亥微微一笑,对着两人,微微一笑,道:“两位爱卿,入座!”
“臣等谢陛下!”
点头答应一声,两个人在准备好的长案后面落座,神色恭敬之极:“不知陛下召集臣等前来,所为何事”
在这个时候,不管是皇甫弃管是司马青衫都极为忙碌,特别是皇甫弃,为了水淹之策,可谓是煞费苦心。
毕竟治水想要重新改道,就必须要开凿沿着治水与沮阳之间的几座山丘。故而,这个时候,秦军将士都在埋头苦干。
但是在这个时候,秦帝胡亥召集,两个人都以为发生了大变数。
迎着两个人探寻的目光,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对着两个人,道:“司马,皇甫说说,这仗都是如何打的”
三个人坐定,胡亥终于问了一句。对于伐辽东,秦帝心头老不得劲儿,心里想法万千,却不知道该从何处一击必杀。
在这里,不仅需要攻打辽东,还要在关键时刻与西楚划分利益。故而,这一战不仅要胜,还要伤亡不大的胜。
正因为如此,听到秦帝胡亥的问话,司马青衫红着脸,道:“对于此事,臣早有念头,想请陛下指点,只是战争尚未开始,不知道该如何说出来。不想,陛下提前问了出来。”
司马青衫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随及振作精神,将他对于攻打辽东国的想法对胡亥,一一说了一遍。
“不错!司马将军确实能打大仗了,终有一代名将之资。”听到司马青衫的一番话胡亥轻轻叹息了一声,道:“如今大秦帝国正是用人之际,将军当有无限用武之地。”
“朕相信我大秦帝国一定会打赢这一场仗,将军也将会一如司马错将军一般,在大秦帝国的历史上灼灼发光。”
一番话说完,胡亥沉吟了片刻,道:“只不过对于这一战,亦或者吞并辽东之战,两位将军可有感觉吃力”
对于这两个人,胡亥一个都不清楚。故而,在这里他必须
第508章 若有二十万大军,上将军说他必胜!
听到秦帝胡亥这一番金玉良言,皇甫弃与司马青衫顿时恍然,想起在九原大军之时的厮杀,道:“我等从卒长一级级做起,却是兵法有些生疏。”
司马青衫等人虽然家学渊源,但是彼此之间隔着太久,真正的兵家精要都没有流传下来。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核心,一般都是口口相传。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青衫等人的家族传承,并不完全。
……
闻言,胡亥不禁高声,道:“不管是从下而上,而是从上而下,其实各有各的好。”
“若先有兵书成见,则无实战好学之心,如此一来,纵然是有盖世兵法,反倒是成了牢笼。”
“就算是尔等有大才,却也不过是多一个赵括罢了,对于大秦丝毫没有好处!”
……
“你们作为大秦帝国的大将,将来的中流砥柱,务必要记住一点,兵学渊深如海,实战更是瞬息万变!”
胡亥喟然一叹,道:“纵然有兵家禀赋,也需要得以学问养之,如此才能成大家。学不足以养才,你也就就此止步了。”
对于皇甫弃与司马青衫,秦帝胡亥抱有很大的希望。如今大秦帝国之中武将匮乏,以至于一旦发生战事,都需要他这个皇帝御驾亲征。
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皇朝,这不是一件好事情。
只是胡亥也没有太大的办法,如今大秦帝国的财政,不能支持他建立武学堂,只能在军队之中提拔。
而皇甫弃与司马青衫就是这一次胡亥的选择。
……
之所以让胡亥心头期望,仅仅是因为秦军之中,有一个盖世猛将,绝世兵家,就是从军中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这个人便是大秦帝国曾经的战神,武安君白起。
一想到这里,胡亥看着两个人,道:“朕最佩服的一员武将,也是崛起与行伍之间,相必两位将军也是清楚他的事迹。”
“陛下指的是武安君”皇甫弃目光一闪,随及接口,道。
皇甫弃与司马青衫两个人对于秦军的名将的生平都一清二楚,自然是清楚符合秦帝胡亥之言的只有武安君白起一人。
大秦帝国名将众多,但是真正意义上,从士卒干起,一路扶摇直上九万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有武安君白起。
“嗯。”
点了点头,胡亥深深的看了一眼司马青衫与皇甫弃,道:“朕之所以多此一举,就是要告诉两位将军,只要尔等不畏生死,建立功勋。”
“朕不缺少官爵封赏,大秦虽然不能封王爵,但只要你们的战功到了,封君封候还是可以的!”
……
在大秦帝国之中,二十级军功爵制盛行。封候已经是最高一级了,但是在大秦帝国之中,封君远比封候荣耀。
按理来说,只有王室子弟才能封君。只不过这样的惯例被胡亥亲手打破,他封了章邯为陇君。
故而,这让所有人看到了封君的希望。
……
明月西沉,霜雾从治水的河谷里渐渐地弥漫了山塬,山风中的寒凉之气也渐渐地重了。
秦帝胡亥三人的谈论却是越发激烈了,秦楚北上救赵,让赵地变成了一锅粥。
一时间,山东诸国仇恨交错,恩怨丛生,特别是赵,辽东,齐,代等国相互间顿时火暴起来。
……
开凿阻隔治水的山丘,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但是秦帝胡亥仿佛已经下定决心,水淹沮阳。
五万秦军不辞辛苦,日夜轮替的开始开山,赵地的局势越来越危机。
这个时候,西楚霸王项羽与赵将李左车与韩信对峙与武遂,围而不攻。而秦帝胡亥开山取路,想要水淹沮阳。
一时间,整个赵地的局势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
&n
第507章 辽东王大发雷霆!
二十万大军!
辽东王刘季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
他清楚这个时候的辽东,别说是自己,就算是燕王亲在也不可能征集二十万大军。
这一刻,刘季目光凝重,瘫坐在王座之上,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半响之后,刘季涣散的目光再一次聚拢,整个人也从心灰意冷,变得斗志昂扬,他望着夏侯,道:“你倒是说说,本王从何处召集二十万大军”
闻言,夏侯婴也是在第一时间沉默了下去,他心里清楚,辽东不比西楚,更不能与大秦帝国相比。
西楚霸王项羽在楚地根基深厚,项氏一族世代为楚将,不论是楚地的民众还是世家都买项羽的帐。
而且项羽目前天下无敌,气势如虹,楚人自然是好战成风,只要项羽一声令下,再有二十万大军也不在话下。
而大秦帝国之中,虽然秦帝胡亥残暴不仁,但是嬴氏一族在关中秦地的影响力深厚,征兵不是问题。
辽东王刘季,只是在这个乱世中孤军奋起,他并没有胡亥以及项羽那样深厚的底蕴,根本不足以为凭。
心中念头闪烁,夏侯婴对着刘季深深一躬,道:“王上,这一次局势紧急,大将军虽然兵道通天。”
“但是西楚霸王项羽,赵将李左车,秦帝胡亥,秦楚赵大军达到了二十万之众。若是不支援,恐怕大将军必败无疑。”
“大将军此战一败,之前建立的威信必将荡然无存,若是大将军身死,将来恐怕我国无力争夺中原。”
夏侯婴根本不看辽东王刘季脸色,径直痛切答道:“其一,大将军韩信必须要救,同样还要保住我军主力。”
“这一次秦楚北上,名为救赵,实为灭辽东国,大将军麾下大军乃我辽东精锐之师,不得不救。”
“其二,秦国已与楚国结盟,且北上赵国。然而由于王上突然翻脸,撕毁了盟约,齐国深受唇亡齿寒之害。”
“如今辽东四周,皆是我辽东大敌。如今的辽东只能一往无前,绝对不能后退半步,要不然辽东将会步步败亡,退往辽东三郡。”
“如今我王陷于背弃盟邦之不义陷阱,孤立于中原,以至于招来灭国之危。时至今日,亲者痛仇者快,我王过失,已是无可遮掩。”
说到这里,夏侯婴神色凝重,对于刘季并没有半分留情:“时至今日,只有支援大将军,孤注一掷,大胜一场,才能让辽东国不败。”
夏侯婴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以大胜为不败,只是这样做需要辽东向赵地投入源源不断的大军。
甚至于这邯郸战场,足以将整个辽东吞没。
闻言刘季眉头大皱,虽然刘季嘻嘻哈哈,看似胸无大志,但是刘季心头是极是自负的。
这个时候看到夏侯婴犀利的追问,已经颇有些脸色难看,翻脸的倾向,只是局势紧张,刘季不得不忍受下来。
今日,刘季第一次被夏侯婴直面责难,心中早已经不是滋味,却不得不压住火气冷冷一笑:“以将军之言,难道是本王错了么”
说到这里,辽东王刘季站起身来,对着夏侯婴一字一顿,道:“天下战国,弱肉强食,谁不欲灭赵”
“今我辽东取之,乃是天意,正合大道!其二,联军攻辽东,不管是救赵还是灭辽东,这都是迟早之事。”
“其三,赵军畏惧避战,不敢与本王精锐对阵,以至于引狼入室,本王又有何错”
……
夏侯婴听完这一大篇缠夹不清的话,有些复杂的看了一眼刘季
第508章 辽东境内一片怨声载道。
举国血战!
这要分地方!
虽然举国血战听起来很是悲壮,但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适合。
因为举国血战,必须要有一定的传统,亦或者文化的影响,唯有对一个国家深深的认可,才会有举国血战的可能。
自古以来,也只有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才会有举国血战这样的事情发生。
就算是人人不畏生死,敢于为大秦而战的老秦人,也没有在大秦帝国灭亡之时,举国血战。
早知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可是大秦帝国六百多年响彻朝野上下号子。
由此可见,举国血战虽然听起来不错,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没有足够的民众基础,没有足够的精神培养,没有足够的国家文化的认同,根本不可能举国血战。
……
而辽东国不过是刚刚建立的新国家,在辽东之地,根本就没有深入民心,如今征兵都是困难重重。
更不要说是,举国血战了!
……
“丞相,王上诏命下达,但是辽东郡,辽西郡,右北平,渔阳郡,上谷郡,广阳郡征兵都不理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