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分割赵国为赵与常山两国,由赵王歇以代县为都,领代郡,雁门郡,云中郡,国号王号不变。”
“封赵国丞相张耳为常山王,以信都为都,领邯郸,巨鹿,恒山三郡。”
“分裂燕国为燕与辽东两国,封楚国将领沛公刘季为辽东王,以无终为都,领右北平,辽西,辽东三郡。”
“封燕国将军臧荼为燕王,以蓟县为都,领渔阳郡,上谷郡,广阳郡。”
“分割齐国为胶东,齐,济北三国。封原齐王田市为胶东王,以即墨为都,领胶东郡。”
“封齐国将领田都为齐王,以临淄为都,领临淄郡,琅琊郡。封齐国将军田安为济北王,以博阳为都,领济北郡。”
“封故赵国大将陈余,南皮三县。封梅涓十万户候……”
……
封王书读完,人山人海的陕县广场中,安静的像幽深的山谷,只有连绵不绝的粗重喘息,在瞬间便化作铺天盖地的欢呼。
封王台下的各国大军,纷纷挥舞着长剑,振臂高呼。
“霸王万岁,霸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
项羽分封诸王建立列国,其基本原则是论军功行赏。自己军功最高,分得天下最大的一部分。
其余分得好土好地的新封诸王,
都是跟随项羽在反秦战争中立下特殊战功的将领们。
这一次的分封,首先是对于秦始皇以暴力消灭六国建立统一大秦帝国之否认。与此同时,也是对怀王被拥立以来,六国复活,王政复兴的政治秩序的修正。
项羽对六国旧王皆做了不同程度的迁徒贬抑,他将怀王迁徙到南楚彬县,使他空有义帝之名,远离政治。
将赵王歇迁徙到赵国北部,将齐王田市迁徙到齐国东部,贬抑为胶东王。将魏王豹迁徙河东郡,替楚守关。
燕王韩广更是提都未提,直接抹除了存在,韩王成亦是迁徙颍川郡,直接肢解了韩国。
&nb
第105章 天下相王(终!)
范增的这一步棋,针对当下中原大势,以及天下军心民心做出的最适合时宜的战略部署。
在大势不可逆的情况下,项羽失去了称帝的机会。如今只能称霸王,以威临天下。
这便是范增惊才艳艳之处,大势不可求,那便顺势而为。在小势下埋下祸乱的伏笔,进而逆转大势。
这才是真正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智者,敢以小势逆大势,看似顺势而为,却步步逆天。
……
楚军主力迅速行动,在项羽一声令下,立即全面戒严。陕县城中弥漫着一股风雨欲来风满楼的肃杀。
天下诸王中,辽东王刘季更感心惊肉跳。他有一种感觉,这一次西楚霸王项羽这样做,最大的目的就是防范自己。
刘季大营之中,三军将士整肃,肃杀之气直冲云霄。面对楚军主力突然的戒严,刘季随及下达了随时准备战斗的命令。
他虽然势弱,若是项羽想留下他,刘季不介意打疼项羽。在临死前狠狠咬下一口,让项羽疼在心里。
……
“萧何先生,子房先生,霸王突然调兵遣将,莫不是想要对刘季下手”
萧何转了过来“王上多虑,霸王刚结束封王大典。他绝不允许天下诸王在陕县发生混乱。”
“不管是为了安抚天下民心,还是做做样子,霸王都不会轻易动王上。”
刘季走过来深深一躬“还请先生解惑,以平刘季心头忐忑!”
萧何拱手作礼,道“王上,有句话叫做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项羽是楚国贵族,怀土恋乡乃人之常情。”
“如今功成名就之后,自然一门心思希望早早归还故乡,荣归故里,告祭先祖。”
……
刘季心头松了口气,沉吟片刻“若如此,先生以为刘季当何时返回辽东,最为恰当”
萧何肃然一躬,道“王上,臣以为我军当立即拔营。这样做,除了消除项王的忌惮外,也能够有惊无险的接手辽东三郡!”
眼睛一眯,刘季在大帐中徘徊了许久之后,转头盯着张良,道“子房先生你以为呢”
张良微笑,道“辽东王,如今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皆在燕王韩广手中。由于当初韩广弃盟,这一次项王直接抹除了韩广的王号。”
“不管是辽东王,还是燕王臧荼前去,必然不会轻易就得到地盘。”
“在下以为辽东王不妨与燕王臧荼结伴而行,这样一来,辽东王面临的压力将会减小。”
……
张良的话,让刘季心头的疑惑一下子解开。与张良相处的这段时间,让刘季看到了什么是算无遗策。
突然刘季深深一躬,道“先生有大才,刘季志在马踏中原,恳请先生入辽东,助刘季一臂之力!”
刘季不好读书,却因为年轻游侠的经历,对于一些故事传奇治之甚详。
战国之时,魏国因吴起而霸,秦国因商鞅而强。在这茫茫中原,距离士战天下的春秋战国尚不遥远。
刘季自然清楚,张良有以一己之力兴盛一国的能力。而
他远去辽东,更需要这样的大才辅佐,才有千分之一的可能马踏中原。
深深看了一眼刘季,张良肃然一躬,道“辽东王,张良乃韩国司徒,不便离国。等韩国事了,必赴辽东王之约!”
“好!”
拍案而起,刘季大笑一声“刘季在辽东静候先生大驾!”
……
咸阳宫。
气势恢宏的咸阳宫正殿,只有寥寥数人。原本今日是难得一次的大朝议,却因为胡亥一声令下而取消。
 
第106章 关于项羽之制!
子婴离座站起,环视四周“陛下所言甚是,项羽以霸王之名封王建国,不仅是大势所趋,更因为流传数百年的神秘箴言。”
“如今项羽以霸王之名,封王建国,正应了箴言。一旦箴言流传出去,将会对大秦帝国造成难以想象的冲击!”
……
这一刻,咸阳宫正殿之上,安静的诡异。在这个时代,能人异士层出不穷,箴言之多不可计数。
原本这并不是事,但诡异的是关于大秦帝国的箴言,无一例外全部实现了。
无论是祖龙死而地分还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亦或者亡秦者,胡也……
众臣都清楚若不是胡亥幡然醒悟,诛杀赵高,力挽狂澜,恐怕这些箴言都会一一实现。
……
要知道老子的这一道箴言,等同于给了大秦一个精神火把。有了如此辉煌的前程,老秦人自然倍加奋发,这远比任何激励之言都要有威力。
几千年来,上天的暗示对于庶民国人是无比神圣的。他们承认服从受命于天的国君,心甘情愿为他们流血卖命,成就天命大业。
在场的秦国文武都是一等一的大才,自然清楚光是舜帝的箴言,就长期支撑了嬴秦的浴血奋战。
一旦这道箴言流传出去,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动荡。到时候项羽天下正统之名,将会披上一层神圣的光辉。
到时候,必然会冲淡项羽对义帝熊心的贬斥,因为天下人心军心都会认为项羽是天命之子。
在这个时代,虽然有陈涉喊出了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猛烈抨击之言,但贵族统治依旧深入人心。
大义之名,一旦在关键时刻。有时候远比一支大军更为强势,更何况这种赋予上天意志的箴言。
一旦箴言传遍天下,后果不堪设想!
……
胡亥沉吟片刻,忍不住看了一眼尉缭,迟疑,道“国尉,朕对阴阳天命之学素来陌生,此箴言如何解”
尉缭一拱手,道“若是神明占卜,大秦帝国将会再一次席卷天下,陛下,当如何待之”
……
闻言,胡亥没有犹豫“大秦帝国想要重铸,秦军想要再一次出函谷关,席卷天下,不在于天命所归,而是再于三军奋勇,文武百官奋争。”
“若是天命所归,大周天下也不会被大秦取而代之。关东六国争鼎,也不会被大秦据之!”
“嗯。”
点了点头,尉缭“陛下,一个君主沉迷于箴言,天象,占卜,非但荒唐,而且丧志!”
“想当初,三皇五帝可谓是天命所归了。然则,舜帝却囚禁了尧帝而当权,大禹囚禁了舜帝而当权。”
“那怕是武王姬发,也设计伯邑考一去不归,才有了武王伐纣,才有了大周八百年基业!”
……
尉缭语气沉沉,一字一顿,道“陛下,须牢牢记住,天命星象从来不会垂怜弱者,它永远都是强者的光环!”
“国尉之言,朕永世不忘!”胡亥慷慨激
昂,道“大秦帝国未来,必然是重塑商君法制,坚定统一长策,而不是所谓天命。”
……
胡亥清楚尉缭的担忧,英明神武如始皇帝都沉迷于问道长生。而他已经有了昏聩乱国的前兆,尉缭等人自然担忧。
一旦自己故态复发,对于残存的大秦帝国将会是最致命的打击。
在场的文武,皆是大秦帝国的死忠,自然不愿意这样的情况发生。经历过了一次绝望,没有人愿意经历第二次。
……
 
第107章 春耕大典
初春二月,天气乍暖还寒之际。
……
三更天,睡不着的胡亥站在咸阳宫正殿,竟打了一个寒颤。
胡亥望着无尽的夜空,长长的嘘了一口气“一切都过去了,奔波许久,朕终于站稳了脚跟!”
胡亥清楚项羽分封诸王,建立列国后,天下会有一段时间的平静。然而,这份平静并没有保持多久,便被齐国打破。
留给他,留给大秦帝国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要在这段时间内,制定好大秦帝国的发展长策。
唯有如此,才有资格参与接下来的列国大战。列国大战,是一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兼并战。
只有参与其中,大秦帝国才能更快的崛起!
……
“禀陛下,启耕大典准备妥当,请陛下移步祭天台!”韩谈的声音恭敬,胡亥霍然起身,道“速行!”
“是!”
胡亥清楚启耕大典,自古以来各国重视,哪怕是始皇帝也不敢懈怠。对于大秦帝国而言,这一次的启耕大典,将会是一次新生。
此刻,咸阳城内国人几乎出动,朝着渭水南岸的祭天台涌去。帝车辚辚驶过护城河的白玉石桥,在渭水南岸的祭天台前停下。
祭天台四周,万千老秦人,扶老携幼观看盛大的启耕大典。
……
胡亥一夜未眠,沐浴冠带后,在红日初升时分,一行人到达了祭天台。
……
这一刻,祭天台四周已是人山人海。大秦帝国文武百官皆在台阶之上,秦军甲士手持长戈,雄壮森严。
“陛下到——”随行的韩谈前出两步高声喊,道“钟鼓齐鸣——!”
“呜,呜,呜……”
“咚,咚,咚……”
……
在万众瞩目之下,胡亥迈步而上,向着祭天台而去。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四周甲士持戈高呼,大秦帝国文武百官应声附和,咸阳老秦人振臂。
一时间,陛下万岁喧嚣而起。伴随着胡亥的脚步,震动整个渭水南岸。
祭天台旌旗蔽空,随风席卷,大风浩荡,一股凛然之气冲霄而起。当胡亥踏上祭天台的那一刹那,秦国文武纷纷深深一躬。
胡亥一摆手,随及转身看向了茫茫人海。与此同时,左相子婴踏前高呼“启耕大典,陛下告天!”
接过韩谈端着启耕大典的竹简,胡亥打开红色线结,展开竹简高声,道“苍苍上天,伏惟告之。”
“大秦帝国遭逢大难,山东六国余孽复起。以至于大秦山河破碎,无数老秦人战死他乡。”
“赖通武候激战函谷关,三军将士奋争,万千老秦人不畏生死。朕方才守的关中故土,大秦帝国蒙难以来,首次启耕,大典告天。”
“上苍护佑,大秦帝国,风调雨顺,国富民强,在此朕立誓秦不守关,誓将东出!”
……
“秦不守关,誓将东出!”四周甲士持戈高呼,大秦帝国文武百官应声附和,咸阳老秦人振臂,声势浩大。
左相子婴再一次高呼“陛下伏犁启耕!”
这一刻,廷尉张苍深深一躬,双手将木犁高举。胡亥左手接过木犁,以犁指天。祭天台四周再一次传来浩荡的声音。
“风调雨顺,国富民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