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一念至此,张敢当即拔剑压下身后将士的搔动,然后冷冷地对李必,道:“李必,任你舌灿莲花本将也是绝然不信,太子是生是死,待本将军杀回王城便能见个分晓。”
在那么一瞬间,张敢已经心动了。只是也就在那一瞬间,那一丝凉意袭上心头,让他为之大惊。
也正是这一恍然,让张敢心头生出的投降之意,烟消云散。
对于大秦帝国而言,他们是乱臣贼子。两者之间,根本不能共存。只有一方倒下了,才能结束。
“杀回洛阳王城见个分晓”李必淡淡一哂,说道:“上将军还真以为你会有杀回洛阳王城的机会么”
李必冷笑一声,道:“你也不想想,若不是申屠已经死亡,若不是我军已经完全控制洛阳,若不是洛阳大局已定,本将又岂敢分兵前来城东大营”
“难道以太子申屠威胁上将军投降,不更为有利么”
说到这里,李必的神情忽然间冷了下来,语气森然,道:“上将军,本将不妨跟你直说吧,你若一意孤行,非要为了申屠那纨绔与我大秦玉石俱焚。”
李必长剑一举:“三军听令:胆敢抗拒我帝国大军的,一律……格杀勿论!”
这一刻,李必的反应出乎了张敢的资料。这个人,太冷静了。一时间,两个人对峙在了一起。
目光犀利,李必半步不退。他清楚张敢不是初出茅庐的的愣头青,什么都不懂。张敢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沙场老将,威胁有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
而且,张敢是河南国的上将军,是跟随着河南王申阳一起逆天崛起的沙场老将,河南大军中的许多将校都是他一手提拔的。
在许多人看来,此刻他拿这话威胁张敢,却是大大的失策了。
因为此番的威胁,必然会逼起张敢麾下将士的同仇敌忾之心。到时候对他的威胁更大,甚至于一场杀戮不可避免。
目光幽深,李必脸上没有丝毫的波动,眼角的余光却一直在关注对面的河南大军。只要有一丝不妥,他一定会下令屠杀。
果然,不少河南大军将校听到这话,眸子里便纷纷露出了暴虐之色,一个个手按剑柄全都聚集到了张敢身后。
显然,只要张敢一声令下,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引军掩杀过来。看到这一幕,哪怕是平静如水李必心头也生出了一丝忐忑。
这个时候的他,根本就是在钢丝上行走,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面对李必的威胁,张敢嘴角露出冷笑。虽然有秦军箭阵,一时半会儿冲不出去,但是秦军一时半会也不能灭掉他。
一时间,彼此成了一种消耗战!
张敢冷冷地盯着李必,他想从这个李必的眼神和表情里发现一些端倪,从而再做决断。
不过让他失望的是,李必的眼神和表情却跟古井枯水一样平静,在他犀利如刀的眼神注视下,竟然连一丝的闪烁都没有。
看到这一幕,张敢顿时心头凛然。他心里对于李必的话有了一丝相信。
因为他绝不相信眼前这个中年武将,名不经传,就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
所以,在张敢看来,对方显得如此淡定、从容。那便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他的确是有所仗恃所以才心无顾忌。
纵然是张
第348章 如此申屠(第四更)
“家父李信——!”
这句话,让张敢心头一愣。他清楚,这是李必对于他那句无名之辈的回应。倘若是以前,由于李信归隐,名声并不大他不知道也正常。
但如今李信重出江湖,率领北地大军,坐镇九原以抗衡匈奴!
可以说是如今大秦帝国的第二大将,真正的无双名将。张敢清楚,当初李信二十万大军伐楚,之所以大败而回,其中最重要是昌文君叛秦。
可以说是老天爷不想李信胜利,这一点,并不影响他对李信的敬畏。
……
声威赫赫,名动天下!
大秦帝国两大武将,都是始皇帝之时的破城灭国的大将,用兵之上,远超当时大多数将领。
由于河南国与大秦帝国比邻,秦军一旦东出,河南国首当其冲。故而,河南国君臣对于秦军的变化了如指掌。
当初李信出山,几乎在同时河南国就查清楚了李信的底细。始皇帝之时的悍勇之将,纵然不如通武候王贲,也差不多。
如此威震天下之将,如今坐镇一方,手握十万大军,其子率军东出,攻破洛阳,一飞冲天之势已成。
一时间,从细节中张敢了解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对于这一次的投降,他突然释然了。
毕竟李必是李信的儿子,败在他的手中,并不冤枉。
“哈哈……”
尴尬的笑了一声,张敢摇了摇头,道:“将军哪里话,以将军之能,再加上今日灭国之功,将军一定会比肩李将军。”
对于李信之子,他心里没有了比较。毕竟对方家学渊源,有李信亲自教导,自然是非同寻常。
乱世之中,胜者为王。
作为有野心的张敢,其实在他心里,大秦帝国其实是最有可能重新统一天下的国家。
毕竟秦法森严,深入关中人心。更有巴蜀与关中平川富庶,函谷关武关天险地利,更有二十军功爵位制的支撑。
这一点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除非向大秦学习,否则在制度上,大秦帝国就优越许多。
面对张敢的恭维,李必有些愕然,更有些不知所措,对此人的行事路数竟生出了一种神鬼莫测的隐隐恐惧。
毕竟两个人不熟,更是手下败将,却不料张敢转变如此之快。
……
“将军,甘上卿跳下了城头,尸骨无存……”
站在王城城头,李必眉头紧锁。他清楚这件事颇为古怪,甘寻既然一心向秦,为何又跳下了城头。
念头闪烁,李必决定不再多想。不管是因为何事,只要洛阳站在属于大秦就是了,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
只是李必清楚,甘寻一事必须要给一个说法,亦或者说给一个安抚人心的说法。
默然良久,李必断然,道:“收拾先生遗骸,派兵保护甘氏一族,本将亲自为老甘寻请功!”
他清楚在这件事情上,他必须要进行表态。因为不表态,将会失去天下除了关中之外老秦人的心。
而且要不是甘寻,他也不可能如此快的攻破洛阳。而且不得一兵一卒,就成功的拿下了。
“是……”点头应诺一声,甲士转头离开了。
他心里清楚,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就算是如何逃,也根本避不开。就像是他出兵,在半路上碰上甘寻一样。
在这个世界上,有贵人相助,是一件幸福的事。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来到了王城之外,李必策马而行,悠然一笑,道:“河南国太子申屠呢”
“禀将军,申屠还在府邸之中——!”
&n
第349章 三路无虚兵,亦无实兵!(第一更)
“李必!”
李必看着申屠茫然的神情,叹息一声,道:“秦将——!”
很显然,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纨绔。对于河南国以及天下大势,根本没有丝毫的意识。
若是李必不解释一句,也许申屠并不了解他的身份。
对于这样的河南国太子,李必突然有些失望。这样的人,对于他的谋划并不一定会有好处。
一念至此,李必眼中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杀气。手中的长剑微微一举,割破了申屠的皮肤,鲜血顿时溢了出来。
……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投降——!”醒过神来,申屠一脸的惊慌失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乞求。
“带走——!”
眉头皱了皱,李必一摆手:“张将军,立即整训三军,我这里闹出了如此大的分波,项羽绝不会善罢甘休。”
对于当下的局势,李必有清晰的认知。在这之前,河南国的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如今这样的窘境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西楚霸王项羽,蛰伏在西岩山,绝对不会是闲的没事干。
“好!”
张敢同样如此,他不是申屠,自然清楚李必接手三川郡之后,局势反而更乱了。唯一的好处是,这个局势乱归乱,却更容易破局。
只要挡住项羽,三川郡不必担忧后方会出现意外。只需要尽力应付报仇雪恨而来的西楚霸王项羽,就够了。
……
“陛下,洛阳城破,河南国上将军张敢投降……”快马特使将消息传到了秦帝胡亥的耳中。
“呼……”
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胡亥拧开铜管,仔细的浏览了一遍:“传朕命令:李必驻守洛阳八关。”
“与此同时,以张敢为将,率领大军驻扎成皋,荥阳一带,防备殷,韩,赵诸国!”
说到这里,胡亥撕下一片衣衫,写下了一句话,递给信使:“将命令以及这份帛卷交给李必与张敢。”
“告诉他们一句,守住洛阳等地就是胜利!”
“是!”点头答应一声,信使快马加鞭而去。
山头之上,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他对于李必抱有希望,而李必也没有让他失望。
但胡亥依旧不认为李必加上一个张敢能够挡得住西楚霸王项羽,这不是他不信任李必,而是项羽是秦末第一武将。
两者之间,有质的区别!
“换将”
念头一经升起,让胡亥心头一震。换将之说,并不是他想到的,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太多了。
其中又以长平之战,最为引人注目。赵国以赵括代替廉颇老将,而大秦以武安君白起替换王乾。
念头闪烁,胡亥清楚以大秦帝国之力,能够与项羽争一日之长短的只有通武候王贲。
他的上将军!
只是若以通武候王贲为将,之前的谋划就全盘皆输了。此刻一个艰难的选择题摆在胡亥面前,而他犹豫不决。
“羽之骁勇,千古无二!”
默然良久,胡亥眼中的神色越发坚定了下来。因为他做出了选择,重生一世,当与这个时代的人杰争锋。
项羽是第一个,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大秦帝国的未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就算是他失败,也不至于全盘皆输。只要留的一条性命,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富贵险中求,与项羽一战的机会难求,胡亥不愿意错过。要不然,谋划已久,以整个大秦朝廷为局的谋划,将会黯然失色。
一念至此,胡亥断然下令:“传令,军中各大千夫长立即聚集,朕要与五王下一盘大棋!”
“是!
第350章 攻上丰山!
“这一战朕不安排具体攻城之策略,以大秦之国情军情,这一次北上丰山,活捉四王对于大秦意义重大。”
“在这一战,大秦河南大决,是举国大决,无处不战!但是对于西魏,殷,韩三国并不是。”
“今我军三路进击,再加上洛阳李必大军居高临下策应,堪称四面进兵。如此方略,是要活捉四王,以人置换!”
说到这里,秦帝胡亥环顾一周,道:“唯其如此,朕只有一言告诫我全军将士:对丰山一战,务戒骄兵,务求全胜!”
“务戒骄兵!务求全胜!”举帐肃然复诵。
一时间,气势如虹。在于大军之中,就是如此。有时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能够让人为之动容。
引的三军将士热血沸腾,士气高涨。
“此次攻打丰山,不同于攻打河东郡。”明确部署总方略后,胡亥肃然正色道,“不同之处在三:其一,丰山周围四国大军只有两万。其二,四王之间互不信任,完全可以各个击破。”
“其三,洛阳已经落入我军手中,河南国灭,我大秦必胜!”
“大秦必胜!”胡亥话落,一时间聚将厅一片奋然高呼。
秦帝胡亥看到这一幕,一摆手,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一刻,幕府大厅真正地沸腾了。
活捉四王,这是天大的战功。早已经饥渴难耐的秦军诸将,直接是沸腾了。
看到这一幕,胡亥一挥六尺长竿,高声下令道:“一刻钟后,大军分路进发!三路大军步步为营,各寻战机,扎实推进。”
“进军方略之要旨,不在早日攻破四国大军,而在于活捉四王!”
“雪我军耻!活捉四王!”大将们长剑拄地,肃然齐吼。
……
由于黑冰台早已经封锁了丰山附近,四王的情报根本不足以传到会盟大营。任何可疑踪迹,都被黑冰台清除。
为了这一战,秦帝胡亥谋划许久。他比李必更早到了,却一直没有出现,就是为了谋划这一切。
故而,一切都已经谋划妥当,只等秦帝胡亥一声令下。
胡亥清楚,对于大秦而言,一下子吞并四王太吃力了,而且西楚霸王就在咫尺之遥。
这一次出兵拿下三川郡,只是为了让西楚与关中有一个缓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