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诡神冢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焚天孔雀
    他现在甚至觉得,那青铜门后的一切都不重要了,结界的真假也不重要!

    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必须知道姜子牙这个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他当时做出了这一切,这样明显不合逻辑和道德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小船在海面上缓缓的摇曳着,他们已经没有了老舵手,只能靠他们自己导航。

    来的时候是吴老头驾船带他们过来的,回去的时候,这个老头子却留在了这海岛上。

    那条鲛人一直在后面跟着他们,保护他们在海浪中的安全。

    因为陈智和鬼刀都负了重伤,人手不够,所以胖威让伤员留在船舱里,其他人都要轮着出去摇橹。

    杨五毛这次变得特别的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跟着他们经历了这些事儿之后,他好像一下子变得安静了。

    他不再是满口抱怨,胖威要他去摇橹,他就老老实实的去摇橹,一点儿废话都没有,得空儿还给丁宁喂点儿药。

    姬盈这段时间一直陪着陈智,武士的直觉向来敏锐,这一次她出于直觉,知道陈智差一点就回不来了。

    用句胖威的话来说,她当时急得都恨不得变成一条鱼了,想游到海下去救陈智。

    这次死里逃生以后,她不再像过去那样的冷漠了,对陈智展现出了久违的温柔。

    她不声不响的坐在船舱里,坐在陈智身边,默默的守着他。

    陈智也这样一直靠在船舱里闭目养神。

    但后期,伤口的疼痛开始剧烈的发作起来,那些渗到伤口里的地下冰水不是开玩笑的,那非人的疼痛每几个小时就会发作一次!

    陈智虽然没有喊叫,但却疼得满头大汗,意志昏迷,之后他顺理成章的向下靠去,靠到姬盈身上。

    姬盈没有躲避,她让受伤的陈智躺在她的大腿上,手放在陈智的手上,让他紧紧的抓着。

    陈智感觉她的手很软,非常的温暖,有了这种温柔之后,感觉那些浸到他伤口里的地下冰水,也不再那样寒冷了。

    小船就这样一路摇晃着向前,借风而行,顺风顺水,一路上风平浪静,没有碰到任何海浪,最终到达了吴家村。

    然而到岸边的时候,才发现好多人已经守在那里了。

    老筋斗和廖教授告诉他们,这海中的时差有问题,他们都快走了半个月了,大家都快要急疯了。

    那个叫叶秋的都回去叫救兵了……

    当然,岛上当然还有很多组织的人,那些黑衣人做事情都很麻利,陈智他们上岸之后,立刻有专门的医疗队过来,用担架把他们抬走。

    鬼刀身上受到很重的电伤,大面积的皮肤破损,这不是开玩笑的事,立刻送到县里医院抢救,度过危险期之后,再转回组织治疗。

    寒猢当然是不能露面的,他的伤也很严重,老筋斗先让人找了一间空屋子,先找靠得住的医生紧急处理一下。




第一百九十九章:商纣王,帝辛
    从海岛回来的这几天里,虽然外面的事情繁琐,后续事情极多,陈智却一直留在姜氏藏书阁里养伤,不去参与。

    他不想去管那些杂乱的事情了,他现在脑中有特别的事情,一个专属于他自己的事情……

    这些日子,他将身体泡在伐水中,让伐水将他伤口中那些寒冷的冰慢慢的融化。

    然而这些寒冷的冰水却非常难以消除,一直反复的发作,每一次发作的时候都疼痛难忍,反复如此真的再难忍受了……

    后来巫医们发现,这些冰水的温度实在是太低了,回到海面上之后,竟然立刻变成了冰碴子一般的晶体。

    那些冰碴子多的数都数不过来,一丝丝的刺进陈智的肉里,又多又密,想彻底清除非常困难。

    经过研究之后,只能让陈智这段时间安心休养。

    每天将伤口打开,让里面愈合的肉将一些冰碴子顶出来,然后再将这些细小的晶体一点点的捡出。

    这样反复虽然不利于伤口愈合,但是却是唯一彻底清理的方法……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且痛苦的过程,而且需要一个细心的执行人……

    姬盈顺理成章的担任了这个角色。

    她作为唯一一个可以进入姜氏藏书阁的武士,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里都会来这里。

    她像一个普通的女子一样,给陈智送饭,帮陈智将伤口打开,然后用细镊子,将他伤口内的冰碴子一个个捡出来,再重新包扎好。

    姬盈的手很轻很快,眼睛也很准,但是这个过程实在是太痛苦了。

    陈智每次都疼得满头大汗,最后总是有气无力的靠在姬盈身上,这时姬盈会用冰毛巾敷他的额头,看着他慢慢的睡去,然后再离开,又或者干脆留在这里陪他一夜。

    刚开始陈智还会有些尴尬,但最后,他已经习惯这种感觉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姬盈已经在他心里占据了一席很重要的位置,这个位置属于男女之情,即便长久不联系,依然不会变。

    他喜欢姬盈温柔恬静的一面,不多言,不多语,也不像外面的女孩子那样矫情。

    她总是很安静,知道拿捏分寸,他们之间不再谈论敏感的话题,就这样淡淡的暧昧着,互相温暖……

    可是在这段时间里,陈智的情绪却非常不好,他时常很焦躁,鲍平几次宣他见面,他都没有去。

    海底发生的一切,让他无法再在欺骗自己了,对姜子牙过去做下的所有事情,也不能视而不见了……

    鲛人那张刚韧的脸,申公豹最后说的那些话,都像烧红的烙印一样深深的烙在他的心里。

    按照申公豹所说的,这把打神鞭本就不属于姜子牙的,斩神咒也不属于他,都是通过申公豹,在伏羲氏手中骗得的。

    这种行为本身就让人鄙夷,背叛了神裔最在意的誓言!

    那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扶立当时的西伯姬氏,得到天下政权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陈智不是小孩子了,所谓正义和天道,都有自己的立场局限性。

    说姜子牙是为了所谓的正义而做这些事情,未免太过幼稚。

    而且从神灵的立场上来说,姜子牙作为神子反叛神族,这本身就是背叛。

    被千夫所指,是不争的事实。

    那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可以和姬氏平分天下为了权力

    就这么简单粗暴

    那整个过程是怎样实施的呢5000年前的那场战争,真相到底是什么

    陈智这些日子不思茶饭,对其他的事情不再感兴趣了。

    他每天只是疯狂的在藏书阁中翻阅各种书籍,查找各种史料,这里的资料太丰富了,包括正史野史,上古遗本应有尽有。

    陈智疯狂的查找着,查找关于昔日武王伐纣的一切,包括那时的各地诸侯,以及当时合法的统治者,商纣王帝辛。

    其实对于这个人物,陈智在过去就很感兴趣了。

    他在网上翻阅资料的时候,了解了很多关于商纣王的描述。

    可以这么说,华夏历史上对于这位商纣王的记载,真的是乱七八,有的逻辑都是上下颠倒的,能看出有明显被人带节奏的痕迹。

    这些评价整体总结的话,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是正面评价:

    帝辛,子姓,名受,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称“纣”,就是大家口中的“商纣王”。

    帝辛自幼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

    帝辛在位期间,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



第二百章:不食周粟
    这是一段非常小的原始记录,被被古时候一种特殊的树叶汁,书写在一张纯白的动物皮上,颜色到现在依然没有退。

    其记录的内容陈智是熟悉的,其实就是现在流传了几千年的成语,“不食周粟”的典故。

    粟,小米,泛指粮食。

    典故的内容是: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姓氏墨胎。

    孤竹君去世后,欲选一位继承人,叔齐出走,欲让位给兄长伯夷,两人互相谦让,后来纷纷离家而避。

    后来二人在路上相遇,听闻西伯侯姬昌善养老幼,深得人民拥戴,而入周投靠。

    而入了西岐之后才知道,文王已经仙逝,周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

    他们二人认为诸侯伐君是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

    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是乱臣贼子,誓死不作周的臣民。

    天下归周之后,他们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

    后一位妇人看到他们,便说:

    “你们自称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想没想过,现在采摘的野菜野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呀!”

    二人一听,方知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遂决定绝食等死,从此留下了不食周粟的故事。

    后人用这个成语形容气节高尚,有骨气,誓死也不妥协的志气。

    但并不赞同他们二人的行为,批评他们心胸狭隘,周王朝以德治天下,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他们不识时务,何苦这么矫情云云。

    不管怎样,这个成语的确是留下来了。

    陈智曾经觉得纳闷,以统治阶级的性格,怎么会允许这样有敌对情绪的故事向后代流传。

    所以曾经怀疑过这则故事,是后人杜撰的。

    直到现在发现这张兽皮卷子,才知道这成语的始尾,原来这件事情在周朝初期,真的发生过,而且有头有尾的被记录过。

    之所以没被当时的统治阶级消除,是因为这件事发生的地点,并不是当时周朝的势力范围内。

    那是一段很古老的外族文字,上面有外族的图腾,应该是当时的某个狩猎部落保留下来。

    内容记载和现在流传的大概差不多,只不过当时这两个人表现得更加刚烈一些,现场更血腥一些。

    他们不是被无知妇人嘲笑而死的,而是在周武王登基大典上,爬到当时最高的城楼,指着下方的周氏皇族高歌大骂,随后坠楼而死的。

    当时这件事很多人亲眼目睹,很多部落首领来庆贺的时候,也都看见了这件事,随后记录了下来。

    所以最后也无法掩盖,只能美化。

    但这两人当时那段痛骂的高歌,却包含一些特别的内容。

    歌曰:

    “暴虐啊!还不知道错在哪里

    神农、虞舜、夏禹者啊,无迹!

    兮比干,忠臣烈子啊

    誓以血肉葬君王!

    我王啊,今葬于何处

    兮比干,忠臣烈子啊,何处为汝剜心之地”

    从这些文字上明显能够看出,这个叫比干的人,是当时人们心中的忠臣良将。

    他曾经许诺,要厚葬商纣王帝辛,并说要以血肉葬之,而且这个血肉的概念,似乎与挖心有关。

    既然这些人临死痛骂的时候,都不知道帝辛到底葬在哪里。

    &n



第二百零一章:比干
    比干,子姓,比氏,名干,商代帝王文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是商纣王的亲叔叔,所以也被称为王叔比干。

    他是殷商王室的重臣,官拜少师,受托孤重任辅帝辛。

    他历经商朝两代君王,传说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在当时的民众中威望极高,被称为“亘古忠臣”。

    至于比干的死因,据神话传说中描述的是,因为他火烧狐狸洞而遭到狐狸精苏妲己的记恨,最终被被纣王处以剜心之刑,终年64岁。

    此后由于感念他的忠诚,姜子牙在封神榜也没有忘记他这一号,封其为文曲星,主管文运,以证明对他的尊崇。

    但是这只是民间的小说版本,并不是史实,陈智了解的封神榜单中,也没有这一号。

    但在正史之中,却有一段对比干死因的描述。

    一日,比干叹曰:

    “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

    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请君主从此静修己过,不肯离去。

    纣大怒,问何以自恃。

    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

    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

    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4岁。

    从这段史料上来看,比干当时出于一种莫名的原因,说商纣王是个无道君主,在摘星楼上以死劝谏。

    然后被纣王剜心致死。

    这里面没有九尾天狐的事情,也并没有受到旁人的蛊惑,只是激怒了商纣王,所以来杀身之祸。

    但对于这段史料,陈智真的认为逻辑有些混乱。
1...455456457458459...5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