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文道祖师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狠拽的吻

    窃居于元南的魔族,尽皆被除。

    殷明麾下万民回归复命,皆慷慨振奋。

    殷明悬立当空,心头颇有欣慰之意。

    这三万余人,皆经历了无尽战火,等于经过了一番熔炼的金精。

    至少,人人皆是心志刚强,绝无软弱之辈。

    而且,经过了此番磨练,又都痛饮魔血,也都有了不弱的修为。

    百姓的选择不一,大部分都修炼文道,却也有结合文道练武之人。

    殷明俯视下方,缓缓开口:“不日,进驻上古皇朝都城——天元城。”

    万民听闻,皆摇旗呐喊,热血沸腾。

    书写着“殷”字的鲜红大旗,在元南土地上肆意招展。

    数日后。

    黄昏,落日,寂寞凄冷。

    万民停住,天元城已近在眼前。

    断壁残垣,刀枪横立。

    满地疮痍间,依稀可见昔年至强者干涸的血迹,以及留下的战斗痕迹。

    透过这遍地废墟,可以想见,昔年天元城何其恢宏。

    诚哉斯也,旧时天元城楼阁林立,宫阙遍布。

    听闻,当年天元恒连彩灯,天元卫士皆于空中踏灯巡逻。

    甚至,还有武圣巡空!

    这绝对是人族最恢宏的第一大城。

    过去是,现在亦无可超越。

    可是眼下,就连城门,都被两座高大的人族雕像的碎块堵住了。

    杨子铭安排人前去清理,而后数万人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

    城中仍旧是连绵的废墟。

    到处都是崩裂的建筑,以及经历战火的焦黑木块。

    即便经历数百年,有些地方甚至还有诡异的黑烟升腾。

    不过好在随殷明进城的民众较多,所以清理这些路障不在话下。

    皇城宫殿也很快就被人收拾了出来,殷明率领麾下弟子入驻其中。

    “唔...过去这么久,没想到此地竟还有如此皇威。”

    乾端明显没有亲自来过天元城的皇宫,此刻进入其中,只觉有一股皇威在宫殿之中缓缓飘散。

    元启闻言只是冷笑,“人族皇威岂是你这魔头所能理解的。”

    人族皇威乃是凝聚无数人类生灵的信仰之力所产生的东西,很大程度上,皇威就等同于信仰之力。

    只是在皇族当权者眼中,称之为皇威,更能体现一个皇室的强大。

    魔族与人族的本质区别便在于,人族的凝聚力比魔族的凝聚力要大得多。

    只要人族中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汇聚到一起,各种奇道怪力汇聚到一起,那将是一股不可估量的力量。

    殷明看了看元启,随后又将目光转向乾端,“莫要小看人族伟力。”

    人族伟力不是其他生灵所能比拟的,至少人族的繁荣与昌盛并不会只依靠杀戮来体现。

    行走在偌大的宫殿之中,殷明对古皇朝的皇威感悟渐渐深刻,或者说这股凝聚了无数人类信仰之力的皇威让殷明的心神逐渐变得更加的清明与透彻。

    他的脑海中仿佛想起了一句已经很久没有在耳边响起的话:你是人族的未来,你的一切将影响整个人族的兴与衰。

    殷明对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一直不怎么赞同,很大程度上当初他选择文道修炼并不是因为他想开创文道,而是因为他需要自保。

    人类很多创造都是建立在满足自需的条件之上。

    殷明也不例外,他当初选择文道,正是因为当初的他太过弱小。以至于武道断绝,形同草芥,风雨飘摇,洪京之中谁人一根手指头似乎都能将他碾死。

    所以他不得不选择修炼文道来自保。

    可是到现在,当殷明感受着丝丝缕缕的皇威,当脑海中再度回响起那一句堪比开天辟地还要重大的话语时,他忽的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很是沉重。

    这种担子不光体现在殷明需要铲除,还人族一片安宁。

    而且还体现在殷明即




520.第519章 阴阳太极
    第519章 阴阳太极

    乾端感受到了一股极其精纯的气息从密室之中传出,而且还有一股虽然细小,类似微风,但却给人心神震动的力量夹杂其中。

    乾端的眼睛里流露出贪婪之色,他知道,那是殷明的德性。

    殷明为天下人,为整个人族的德性在他的眼中可谓是天底下最诱人的美味,而此刻,这股德性似乎实质化的在飘散。

    乾端双眼只一阵发光。

    可是在殷明踏出密室的瞬间,乾端眼中的贪婪顿时烟消云散,由恢复了以往的恭敬。

    殷明见状缓缓点头,“收放自如,不愧魔主。”

    殷明出关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巡视整个天元城。

    杨子铭翻修天元城的想法是好的,但老式天元城已经不适合而今的殷明,主要是因为殷明即将做的事已经不是老式天元城所能装得下的。

    “夫子要改建天元城”

    杨子铭略微有些诧异,他没想到殷明会亲自过问。

    他不知道的是,殷明这么做,乃是为了更好的确立后面的事。

    殷明闻言道,“主城区分出七块来,每一块面积大致相仿,皇宫推倒重建,建成书院。而后以书院为中心,主城区修建成众星拱月的模样,交给令狐察与张卿旭吧。”

    说着,殷明微微抬手,一张灵纸浮现,上面刻画着未来天元城的大致模样。

    杨子铭听到这里,也已经猜到了些许,当即伸手接过灵纸,瞧了一瞧后便立即准备去了。

    白彦瞧得这里,忍不住笑道,“难不成你要把天元城修成自己的文道圣城”

    谁知殷明正色应到,“正是。”

    “可是天元城毕竟只是一座古皇城,是不是无法承受文道圣地四字”

    白彦的想法很简单,当初的古皇城毕竟是以武道建立的,而今殷明将将之改建成文道圣城,那与当初的气质可就天差地别。

    一旦文气过盛,这古皇城能不能承受可就成了大问题。

    不料殷明只是摇头,“无碍,刚才的设计就是为了稳定整个古皇城的皇威。”

    其实殷明对天元城的改造设计不仅仅为了稳固皇威,还为了更加方便的凝聚信仰之力。

    他要将天元城打造成一座人族圣地!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皇城改建活动拉开了序幕。

    虽然殷明麾下不过万余人,可是这万余人对殷明那可都是绝对的信奉与尊仰,所以改建活动进展得可谓如火如荼,没有任何一个人抱怨与埋汰。

    其中不乏擅长风水之人,得见殷明的设计图后更是大赞,称古皇城一旦改建完毕,势必会吸纳天地灵气,而后养成龙脉之气。

    龙脉在风水中有特定的解释,常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山脉走向起伏,转折,变化。

    龙擅长变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阴能险,能飞能潜。

    称古皇城将养成龙脉之气,其意便是指这里即将大兴。

    这种甚为吉利的解释在民众中疯传,于是改造天元城的活动更是热烈。

    甚至白彦听了都想亲自去参与一下,以便日后也能分得一两缕所谓的龙脉之气。

    祝明飞虽是傲气,但听得龙脉之气这等解释,哪里还忍得住心中的激动,当即偷偷跑去主城区搬砖卸石了。

    可是当他来到主城区,俞游早就在此地了,只是他对建造一事并不擅长,而且反应比较慢,所以做起事来比较慢吞吞,直让杨子铭一阵无语。

    元启,元珏自跟随殷明学文以来,自是对他的命令向来遵从,所以老早就身体力行前去搬砖了。

    殷明的弟子无不遵从殷明的指示,尽管此次改建天元城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没有必要去完成的任务。

     



521.第520章 得一无极
    第520章 得一无极

    殷明在闭关之时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世间万事万物都无法永恒。

    正如世人无法永生一般。

    无论是武道还是文道,无论是人还是妖魔,永生永远都是无法跨过去的一道坎。

    强如当初武祖,也未能永生,遑论这后世之人

    所以为了确保文道昌盛,殷明首先要确立的不是诸子百家的道义,而是文道的终极体现,那就是太极。

    太极本无极,换句话说,太极所包含的一切就是整个世界,没有极限没有边际。

    阴阳论乃是贯穿文道始终的最强理论!

    当然,殷明并未想过文道之终,他只是文道开创者,他只是开头,至于文道之终,那要看后世之人如何去延续。

    所以他才在城中修建了这一方水池,因为他确立诸子百家,就必须先让诸子百家的所有人都明白和理解太极,理解阴阳论。

    只有诸子百家的所有人都理解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道理,那么他们各自所代表的道义才能永久的流传下去。

    而这些道义则代表着他们的永生。

    换句话说,殷明要为这个世界留下的,不仅仅是儒道,也不仅仅是道家之典,而是万道归一,一归太极。

    “何为万道归一”

    杨子铭不懂了。

    在他看来,世间万道各行其道,虽有交汇之处,但最终所归却不尽相同。

    诸如佛道与儒道,虽都是教人从善如流,但一个是让人遁入空门,大彻大悟,另一个却是教人入世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个体与群体的概念分得非常清楚,很难说殊途同归。

    殷明淡淡道,“万道归一,这里的一不是指最终所归之处。”

    “这里的一,指的乃是本心。”

    “本心”

    杨子铭皱眉。

    殷明点头道,“所谓本心,便是人之初,性本善。”

    “虽然这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凭据的构想,但只有秉持如此构想,我们方能守住本心,不被世间万物所侵蚀。”

    “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便是如此。”

    “得万道不如得一,得一便得无极。”

    无极便是这个世界最终的形态,无论是人族,妖族,魔族亦或者鬼神,无极都会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此乃无法避免之处。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殷明的眼中,永生当然可贵,可是真正的道存无极才是最终极的体现。

    永生只是单个群体的**得到实现,可是无极,或者说这个“一”,才是整个世界里万事万物的最终本质。

    殷明要让诸子百家明白的,也正是这一点。

    各种道义的传承,到最后都会回归到“一”上面来,只有真正理解与明白了这个“一”,世间万道才能永恒长存。

    “可是我们如何才能守得住本心”

    元启问到,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奇特的光芒。

    显然是对此很是好奇。

    殷明道,“守住本心其实很容易,佛家有佛家的戒律,道家有道家的规矩。”

    “每种道义都有信奉者独有的理念,当这种理念根深蒂固,当你确信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其中,本心自然固守,毋须外力加持。”

    “再者...”

    说到这里,殷明忽的停顿了一下。

    杨子铭忙问道,“再者什么”

    却见殷明只是摆手。

    其实他想说,本心不同于本性,本性与本心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可是他担心他们并不能听懂,所以就没继续往下说。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本性所讲乃是深究个人,而本心很大程度上还是倾向于群体。

    本心的固守为的便是群体,并非单个群体,因为固守本心的目的便是造福群体。

    而本性则是一个人的事。

    &



522.第521章 佛既是道
    第521章 佛既是道

    天元城,天书院。

    天书院之所以会被命名为天书院,乃是因为殷明有《书》经作为书院的镇院之宝。

    而《书》经在此刻对文道中人所能起到的效用,无疑是天书般的效用,所以这才命名为天书院。

    天书院第三层乃是儒道院,此刻殷明等人便端坐于其中。

    天国,荒国,宙国,黄国风闻殷明要确立诸子百家,纷纷派遣高手前来打探,天元城一时人满为患。
1...202203204205206...2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