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文道祖师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狠拽的吻

    白彦自弃文从武,他心中唯一的执念乃是学文,为了学文而学文,为了学文甘愿从毫无根基的武道着手。

    所以在他的眼里,除了学文,似乎再无其他道义可言。

    也正是如此,他才得了个“十凶之一”的名号。

    而白彦在弃文从武之前,心中就当真没有道义吗

    不是的,当初的白彦,心中道义可是高尚得很。

    当初的他可是一心想着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

    说起来,当时他的也算是个儒生,而且还是个极富自我见解的儒生。

    所以当初的白彦心中是有道义的,只是随着后面发生的事,这点道义逐渐被他心中的执念,或者说怨念所掩埋。

    以至于长时间不被他自己提及,忘了。

    殷明觉得“忘了”这个词用来形容白彦的经历很是贴切。

    他虽是十凶之一,可是他却不曾滥杀无辜。

    这说明他的道德观还是有的。

    虽然他自己掩盖起来,但在殷明看来,却十分明显。

    白彦不是刻意改变了自己的道义,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很难回想起当初自己的初心。

    所以他不是摒弃了自己心中的道义,只是忘了。

    殷明所要做的,便是将之唤醒。

    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会最后一个问及白彦对甘乐一事如何看法,为何会再强调一遍初心,甚至以无上文气构成“初心”二字让众人感悟。

    既然白彦心中有道义,固然他自己不会承认。

    可是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并非只是虚幻。

    但凡思想境界大成者,何人不是从无到有,再有到无

    殷明看向白彦,缓缓开口道,“武道,文道,看似互不相干,但实则关系密切。”

    “世间万物皆有相连,便是文武二道亦是如此。”

    “你从武入道,一心求文,可以说更是明白其中道理。”

    “你尚存初心,又经文武二道洗礼,有无相生四字于你而言,正如一语中的,恰如其分。”

    殷明知道,白彦的经历堪称凄惨。

    可他能从如此凄惨的经历中拼杀出而今的实力。

    足以说明他的坚韧。

    如此心志之人,又经历文武二道洗礼,若再能唤起初心,岂非世间圣贤

    白彦之于武道或许微不足道,可是之于文道。

    若是他能唤起初心,那必是一代圣贤,绝不会错。

    白彦转头看向殷明,目光之中原本的洒脱变成了一抹难以言明的感激。

    他想说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殷明了然笑道,“往事已矣,侵入火,过则合。”

    .......

    乾黄城,皇宫。

    杨子铭与甘乐进得偏殿,尚未落座,便有内侍端来金叶茶。

    这时,一道身影从偏殿外的台阶行过,足有八尺之高。

    杨子铭与甘乐同时转头。

    只见来人龙行虎步,气宇轩昂,脸上不怒自威,一看便是尊荣华贵之人。

    杨子铭与甘乐见到来人,当即均是躬身,“草民拜见陛下。”

    没有跪礼是因为杨子铭与甘乐都不是黄国人,而且不是其他国家的官员,所以并不需要跪礼。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黄国皇帝,晁皇。

    晁皇见得两人齐至,看上去甚为高兴。

    只见他抬手示意两人落座,而后自己坐上宝座道,“二位远道而来,朕却一直忙于朝事,不得空接见二位,还望二位海涵。”

     




531.第530章 针锋相对
    第530章 针锋相对

    确立诸子百家始终要有一个开端。

    殷明想着,既然甘乐在黄国已然身先士卒,那不如就从黄国开始。

    所以他派杨子铭先行前往黄国,一方面是帮助甘乐稳定局势。

    另外一方面,也是让杨子铭先行考察一番。

    佛家和儒家,道家,墨家有些不一样。

    佛家讲究的修身养性,是单体的,个人的,不牵扯其他人的。

    这与其他道义中的修身养性有很大的差别。

    虽然最终的目的一样,但过程却有极大的不同。

    这也就是殷明为何会决定先立佛家的原因。

    佛家所谓的渡世济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构想,并不如儒家那般,也与道家出入很大。

    佛家的受众群体大多都是老者。

    在千元大陆上,这是战力极强的一部分人。

    一旦他们当真遁入佛家,这对殷明而言,绝对是莫大的助力。

    而儒家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道家,墨家则是中年人。

    在千元大陆上,这一部分人正处于正在成长的阶段。

    就算他们还无法理解诸子百家的道义,但他们也暂时无法威胁到诸子百家的传播。

    接着黄国之事,殷明自是想着先立佛家。

    当然,立佛家之前,首先要考量的还是甘乐的佛性。

    佛性乃是成佛的关键,甘乐能不能成佛,能不能彻底领悟佛道,佛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子铭无法理会这一点,因为他并不知晓何为佛性。

    只是当他看到甘乐一个劲儿的将所有事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杨子铭忽的发觉甘乐的确有些不一样。

    晁皇听到杨子铭的话,脸色明显微变。

    虽然不怒自威的脸上很容易掩饰这种变化,但在杨子铭的眼中,那便是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呢。

    “哦不知殷夫子派你前来,所为为何”

    晁皇若无其事的问到。

    对殷明,他还是稍显忌惮。

    可是这种忌惮又不能太明显,甚至不能光明正大的阻止甘乐传道。

    殷夫子的名声在八国内流传,暂且不说他到底有何种实力。

    单凭这种名声,晁皇就不得不忌惮。

    杨子铭闻言淡淡一笑,“甘兄在贵国传道,发生诸多摩擦。”

    “想必其中定有什么误会。”

    “夫子今次派草民前来,便是想消解其中误会。”

    说着,杨子铭朝着晁皇恭敬一礼。

    甘乐也是起身,躬身施礼,满是虔诚。

    他和杨子铭心中都清楚。

    虽然殷明没有明言此次杨子铭前来黄国的任务。

    但在这当口,派杨子铭前来,不外乎就是为了帮甘乐稳住局势。

    所谓的局势,又是什么呢

    那自然是让晁皇不敢明目张胆的阻止甘乐传道。

    通过六道集一事,晁皇反对甘乐传道的决心已经了然。

    一旦他把这件事摆在明面上来进行,对甘乐而言决计不是什么好事。

    而甘乐此刻又已渐进佛道,不争无欲,简直就是砧板上的鱼肉。

    甘乐自己虽无愧无疚,可殷明却无法眼睁睁看着他杀身成仁。

    杨子铭也是如此,不然他也不会前来面见晁皇。

    晁皇听得“误会”二字,脸上当即露出一丝不可置否的笑意。

    只听他道,“既是误会,何须消解。”

    “黄国之事,朕自有处置,便不劳夫子挂念了。”

    说白了,他的意思便是让殷明少管闲事。

    所谓闲事,自然是黄国国内的事。

    至于甘乐传道,在他眼中也仅仅是“误会”。

    而这种“误会”,根本毋须消解。

    因为将甘乐驱逐出黄国就完事,何须消解

    甘乐闻言只是微微摇头,却并未多言。

    倒是杨子铭,闻言当即一笑,“陛下,贵国之事,草民等本没有插手的道理。”

    “只是元南之事,想必陛下定然知晓。”

    “魔族占领元南六百余年,若我等等人族能勠力同心,集腋成



532.第531章 饿殍遍野
    第531章 饿殍遍野

    从元南赶往黄国,路途虽是遥远。

    但而今的殷明再不是当初初任一行省省府的殷明。

    进入黄国北境茂林行省,两人眼前的景象顿时大变。

    茂林地处宇国与黄国之间,茂林以西的望秋山脉归属宇国,而茂林以东的苏堤平原却是黄国所有。

    茂林夹杂其间,向来便是一个两不管之地,尽管在名义上,茂林归属黄国。

    可是宇国和黄国这么些年来,一直就茂林的归属问题不知道争斗了多少次。

    每一次都是血流成河,而这个问题却从未得到过解决。

    宇国当然想将茂林占为己有,因为茂林以东便是苏堤平原,一马平川,广袤无垠。

    只要占领了茂林,那么宇国往东发展便有了最为有利的根据地。

    黄国当然也知道茂林在军事地理上的重要性,此处相当于黄国的西门。

    一旦将茂林拱手送给宇国,那无异于将整个西境都暴露在宇国的铁蹄之下。

    连年征战,顿格尔山脉已经削平了一大块,茂林附近的百姓也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黄国与宇国几番征战下来,早已疲惫不堪,哪里还有心思来治理茂林。

    于是茂林便成了一个两不管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这里连年征战,百姓们原本就已经饥肠辘辘,再加之兵祸天灾,一时间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尚未进入茂林城中,城外靠近望秋山脉的泥泞道路上尽是等死的百姓。

    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看着殷明,软弱无力的声音从浑浊不堪的喉咙中发出,尽是嘶哑,面黄肌瘦且东倒西歪,好似一阵风便能要了他们的性命。

    白彦不是头一次见得如此场景,但脸上却仍旧浮现出一抹悲悯。

    “如此惨景,黄国朝廷竟没有丝毫作为。”

    “实在可恨!”

    原本高冷的白彦,此刻也会为这些苦难百姓发怒,由此可见他的初心已经被唤醒。

    殷明却没有表现得很激动,主要是他知道,就算此刻他义愤填膺,也无法解决眼下的惨状。

    只是进入城中,这般惨景更甚。

    只见茂林城中,遍地都是饥肠辘辘的百姓,甚至已经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景象!

    哀鸿遍野,或许正是眼前这景况。

    殷明直接来到省府衙门,却见这里大门紧闭,门前不见一人。

    白彦什么也不多说,直接上前砸门。

    对,是砸门,而不是敲门。

    整个茂林城已经如同地狱,却不见省府衙门派出一人,这说明什么

    这只能说明茂林省府根本没把百姓生死当回事!

    白彦出手,省府衙门的大门瞬间倒塌,发出一道巨响。

    街道上原本已经毫无指望的百姓听得如此巨大的声音,当即吃力转头来看。

    殷明当先进入其中,面容冷峻,不见喜色。

    尚未踏进府院,便有衙役上前阻拦,“来者何人!此乃省府衙门!擅闯者,死!”

    可白彦根本没给他再多说一句话的机会,直接将其脑袋拧了下来。

    “杀人啦!”

    “杀人啦!”

    一时间,府中衙役轰然大乱,急忙往内院之中逃窜。

    两人迈步继续入内,来到内外庭院的隔廊时,只见一名肥头大耳身穿黄国省府官服的胖子出现在内院之中。

    “大人,便是此贼刚刚杀害了小五。”

    胖子身旁有衙役正汇报,恶狠狠的瞧着白彦与殷明二人。

    那胖子闻言大怒,盯着白彦厉声骂到,“哪里来的刁民!光天白日之下竟敢在本府府邸杀人!找死!”
1...206207208209210...2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