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再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张维卿

    清军想要顺利通过,两侧山上的明军就必须连根拔起,否则的话,哪怕只要是一块石头落下来,都有可能让清军彻底陷入大乱之中。更何况,若是真有明军在侧,这时候无论是拦腰而斩,还是前后夹击,清军兵力再多也不过是一块砧板上肥肉罢了。

    盘陀岭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名,原本有这三千明军驻守,便是上万的清军来攻也未必能够如何。奈何浓雾弥漫,此时此刻,右岭上的那两镇明军为清军击破,剩下的无非是左岭的这一镇了。不过左岭较之右岭,其地势更为险恶,想要把火炮弄上来也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将这里作为最后的攻击方向。

    都给本帅把眼睛睁大了,看不见鞑子,就不许射击,哪个胡乱射击的,本帅先斩其人,以正军法!

    右岭的情况不明,柯宸枢能够依仗的也不过就是他麾下的这支中冲镇罢了。这支军队从永历元年年底开始组建,迄今已近两个年头了。论编练时间,比之郑成功原本的那几个镇以及施琅带来的兵马,自是要少上许多,但是这两年里柯宸枢也是绞尽了脑汁来操练兵马,更是多次参与战事,表现皆是不俗。

    盘陀岭地势险要,如今浓雾弥漫,鞑子很难施展,但若是离了此处,暴露在狂野就很难得以保全。我军援兵不日抵达,守住此地,重重有赏!

    守则生,逃则死,鼓舞士气,本质上无非是威逼利诱。这是最普遍的办法,也是最好用的。但是这话说来,能骗的了这些士卒,却骗不了他自己。柯宸枢很清楚,黄廷何德那边的情况似乎并不怎么好,尤其是听到了那些炮声。而郑成功所部的主力,则还在诏安县城附近,即便是收到消息,只怕也很难赶在营寨被击破前赶来。毕竟,这路上是有一百四五十里地的距离呢。

    能守上一日,便是一日。若是不能,也要尽可能的拖住鞑子哪怕多上一刻。权当是,报了国姓的知遇之恩。

    话无需说出口,兄弟二人只在对视一眼,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这里面,能够让柯宸枢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弟弟与他抱着同样的信念,兄弟齐心,这就足够了!

    历史上,柯家兄弟驻守盘陀岭,正是因为大雾弥漫,导致了与另一部的明军无法互相援应,被清军各个击破。此战,柯家兄弟殉国,中冲镇全军覆没,但最终却也没能为郑成功夺取诏安县城拖住足够长的时间。直接导致了郑成功在迫不得已之下,转进那时候已经反正归明的潮州府地界。

    原本的历史随着陈凯的到来而改变,潮州尚在清军之手时就已经为郑成功所攻取,但是王起俸反正,郑成功夺取云霄镇,继而进取诏安县却并没有丝毫变化。柯家兄弟依旧守卫在盘陀岭上,而掎角之势的援剿左镇和右冲镇也依旧被清军击破。

    绕了一个大圈,仅仅是由于杨佐为难王起俸这个砂子的缘故。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中冲镇的将士们按照柯宸枢的部署守卫各处寨前营门,并留有预备队随时应变。柯宸枢没有急着出寨去寻觅清军的踪迹,试图御敌于山道之间,他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只能设法借营寨的工事尽可能的消耗清军。

    渐渐的,伴随着暗哨的不断传回消息,清军也在不断的前进。过了片刻,似乎依稀的已经能够听到清军的鞋子与山道上的石子的摩擦声,即便是清军尽可能的压低了声音,但是在这等由于视线被迷雾遮蔽而寂静得已经有些恐怖了的环境之中,却依旧显得是那么的明显。

    再重复一遍,看见了鞑子再打,哪个乱了军心,本帅定诛其人!

    说着,柯宸枢的目光已然死死的盯住了眼前的浓雾,中冲镇那一千将士亦是将目光死死的钉在浓雾之上。

    片刻之后,脚步声越来越近,浓雾微弱滚动,刹那之后,一抹灰蓝色闪过,所有人精神都绷得紧紧,甚至就连箭矢也都搭上了步弓,手指亦是攀上了扳机,只待命令下达便可以径直的射向那一抹的异样。

    不比红色军服的明军,八旗军按照旗帜颜色分辨,绿营则是清一色的灰蓝布面军服,压抑而沉重。

    所有人,屏住了呼吸,死死的盯着那一瞬间的方向,待到下一个瞬间,浓雾翻滚,一队手持着刀盾列阵而行的清军便直接出现在了守卫正面营门的将士们的眼前。

    第一排,射击!

    扳机扣动,硝烟进一步浓密了雾霭,但是铅弹击破的血花和惨叫,却根本不是这一层薄薄的幕布所能遮盖的。

    枪火爆发,清军也立刻确定了自身所处的位置。惨叫声响起的同时,大队的清军蜂拥而出,甚至在那一瞬间,就好像浓雾也被这一声声的怒吼所撕裂。

    第一排的火铳手退后装填,后排的步弓手上前,直接将箭头捅出了寨墙的缝隙,瞄准了正冲杀向前的灰蓝色身影便是一箭射出。

    前排直射,后排仰射,箭矢从两个方向射来,清军的刀盾兵饶是作战经验丰富,也免不了顾此失彼。此时此刻,也只得加快步伐,尽可能的不给明军射出下一箭的时间,用速度来缩减距离上的劣势。

    继续射击!

    弓箭不比火铳,拈弓搭箭,瞄准射击,熟练的步弓手能够在短短的一两个呼吸间就将箭矢射出去,随即又可以在下一个一两个呼吸之后将下一箭射向远处的敌军,全然不似火铳那般还要进行繁复的装填瞄准,甚至一个行差踏错就无法完成射击,乃至是伤及自身。

    可是,箭矢闪过,在这个距离却很难与动能衰减尚未有多少的火铳相比。清军持盾冲锋,哪怕是盾牌被穿透,箭矢的动能耗尽也很难再对盾牌后面的清军造成实际的杀伤。

    越来越多的清军冲出浓雾,更多的清军则在浓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下一秒就会冲杀而出。可也就在这时,冲在最前面的清军锐士跳入寨前浅沟的刹那间,惊声尖叫,更是随着清军如下饺子般涌入浅沟而此起彼伏的响彻盘陀岭上。

    浅沟里有的是竹签子,这是比之原本的那场盘陀岭之战中柯宸枢的布防中最大的区别所在。眼见着清军进入圈套,柯宸枢连忙大喝,指挥着长枪手上前。

    杀!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岔口(四)
    第一个从浅沟中探出头的清军立刻就被一杆长枪从左眼窝捅了个对穿,红的白的溅了后面那个依旧在趟竹签子的清军一脸,以至于其人视线受阻,脚下一个没注意就踩在了根竹签子上面,落得一声惨叫。

    长枪蓄势待发,步弓手则依旧在射杀那些冲向浅沟的清军。只不过,浓雾掩护了清军的行动,使得他们在毫无阻滞的情况下便突入到了营寨前十数米的地方,在此发起冲锋,一路上的伤亡就可以减少太多,战斗意志的削减也会少上很多。

    越来越多的清军涌上前来,步弓带来的杀伤就越显微乎其微。此时此刻,鸟铳早已装填完毕,柯宸枢一声令下,正面的鸟铳手们上前,将铳口探出了营寨的木栅栏外,紧接着就又是一轮的硝烟,当即便打倒了一排的清军。

    鸟铳退后装填,步弓手继续上前射击,但是随着冲到近前的清军越来越多,长枪手们也越来越显无力,攀上浅沟的清军们很快就在浅沟前列起了阵势。

    这样一来,有了前排刀盾兵的保护,后续的部队就会变得更加安全。清军在寨前越聚越多,尤其是营门处,由于没有浅沟的缘故,清军甚至已经抬着一根原木,直愣愣的便冲到了营门前,准备就此撞开大门。

    营门前的清军已经抱着原木奔来,呐喊着号子,就要往营门上撞去。然而就在这时,营门却吱呀呀的打开,到了下一幕,几门火炮如掀开盖头的新娘子一般,竟直接呈现在了清军们的面前。

    开炮!

    迎亲的炮竹震耳欲聋,新娘子害羞,又自行重新蒙上了盖头,留下的只有重新关闭的营门外,那一片尸横遍野那一片的残肢断臂和鲜血淋漓,以及后续清军的裹足不前。

    贼寇的火炮还要装填,冲上去,把营门撞开,他们就别想再开炮了!

    比之大多在一两年前还是些寻常百姓的明军,清军,哪怕只是绿营兵大多都是旧明军或是原本的流寇出身,各级军官和士兵们的战斗经验上实在多出太多。恐惧或许会让他们在一时间动弹不得,但是恐惧更会让他们以着更加疯狂的姿态发起进攻。

    大队的清军踏着饱饮鲜血的山间老泥,其中的几个干脆抬起了原木,再度发起了冲进。不过这一次,营门却又是毫无预兆的打开了,与上次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次并非是铜熕了,而是几门小上许多的虎蹲炮被抬到了正在装填的铜熕前,依旧对准了营门外的清军

    大营面北的正门方向,战斗如火如荼的展开,在浓雾的幕布那误了时辰的开启后,几乎没有什么铺垫就直接进入到了**阶段。

    与此同时,中冲镇登山的道路上,郝文兴所率领的海澄绿营也在浓雾中摸索前行,与担任正面进攻任务的王邦俊所部相比,他们在路上就已经听到了远处的炮火声,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以及更加容易估量的距离,无论是行进速度,还是方向上无不比前者要快上许多。

    郝文兴坐镇海澄县多年,与郑成功与郑彩都是老对手了,但不似其他县城那般动不动的就被明军或是义军攻陷,海澄县城称不上固若金汤,但是守御向来得力。是故此番出兵,王邦俊干脆也将包抄后路的任务交给了郝文兴来执行,就是相信其人的能力。

    海澄绿营步步进逼,距离炮火声和喊杀声越来越近。片刻之后,动静还有很远,但是他们却已经依稀看到了不远处的寨墙,以及寨墙后更为模糊的那一抹抹的火红色身影。

    击鼓不进者,死!

    在发现明军营寨的第一时间,郝文兴就派出了所部兵马发起进攻。明军前后受敌,柯宸梅就不得不死死把住营寨的后路,这就进一步的削减了守军在任何一侧的兵力。

    比之刚才,几轮炮击过后,在督战队的刀下,清军终于冲到了营门前。原木已经换了一根,但却还是在尽职尽责的完成着它的前辈的使命。营门被重重的撞击着,后面的火炮则远还没有装填妥当,甚至其中的一门炮的炮组更是忙中出乱,没有倒入火药就急匆匆的把炮弹先放了进去。

    营门吃紧,寨墙各处也不复方才的那般一边倒似的杀戮。清军站稳了脚跟后便结阵前进,用刀盾兵抵近寨墙,用长枪手穿过缝隙与明军对刺,同时竭尽全力的想要推倒寨墙。而明军这边,为防寨墙被推倒,会有更多的清军涌入,也只得与清军在此间展开了残酷的消耗战。

    中冲镇只有战兵千人,而攻寨的清军,前有王邦俊所部的漳州镇标,后有郝文兴的海澄协,更别说是王之纲的左路镇标在击破了当前的援剿左镇和右冲镇之后,也在赶来增援。

    耗下去,与明军而言,只有死路一条!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的伤亡越来越多,渐渐的就连寨墙的守御也越来越力不从心。片刻之后,营门被巨力撞开,正在装填的那门铜熕的炮长直接将火把按在了引信上面。

    火星喷溅,但却没有炮弹射出。慌忙之下的错误使得其他的炮兵丧失了继续装填的勇气,纷纷向营内逃窜。

    柯宸枢已经亲自带队杀到营门前,与清军战作了一团。但是营门被破,清军便可以毫无阻碍的冲入其间。攻入营寨的清军越来越多,很快,就连左近的一处木制寨墙也被清军推倒,更多的清军杀入其间,与守寨的明军展开了混战。

    败局已定,甚至或许下一刻,柯家兄弟以及他们倾注了两年心血的中冲镇就要面临全军覆没的惨剧。

    到了这个份上,柯宸枢反倒是从容了几分。营寨的后门方向,喊杀声透过迷雾隐隐传来。他们兄弟或许这就算是永别了,但是他却知道,他的弟弟是绝对不会降了鞑子的,就像他一样。而他也坚信着,郑成功迟早会将鞑子赶尽杀绝,为他们兄弟,为这些中冲镇的将士们报仇雪恨。只可惜,他是看不到了。

    若有来生,若胡虏未靖,咱们兄弟二人再随国姓杀鞑子!

    心中默念,心志逾坚,柯宸枢大呼鏖战,奋勇的向当前的清军发起了反冲锋。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王邦俊所部的后阵,却突然是一片的惊呼,随后更有喊杀声传来,由远及近。

    喊杀声在背后响起,临阵统兵的军官不明所以,转头眺望,连带着士卒们也开始担心起了后路,以至于清军的攻势登时便为之一顿。

    眼见于此,虽然不明所以,但柯宸枢怎肯放弃这大好良机,连忙向麾下那些尚在奋战以及已经放弃了战斗,试图寻找退路的部下们大声喝道:援兵到了,将士们,杀出去,和国姓爷汇合!



第一百三十章 三岔口(五)
    盘陀岭右岭上炮声滚滚,守寨的援剿左镇右冲镇,攻寨的福建左路镇标,双方的炮火此起彼伏,喊杀声震天。

    而此时,盘陀岭北的山间小路上,一队两百来人,身上皆穿着寻常百姓的短打但是手中武器却是清一色的制式装备的队伍正在渐渐的绕过盘陀岭。但是,这支小部队绕过明清两军重兵云集的此间,却并非是奔着远处的漳浦县城而去,反倒是转而南下,竟仿佛是为了更好的接近盘陀岭一般。

    参军,雾实在太大了,很多地方已经辨识不出来了,咱们别是迷路了吧。

    操练月余,比之他抵达长林寺时,队列似乎更加整齐了一些,但也仅此而已。陈凯这几年的心思几乎都用在了军器局上面,于战法,心思就分得少上太多了。奈何这一遭,他却必须赶来,也只得带着这支半成品到盘陀岭来凑个热闹了。

    此番,清军趁着浓雾发起了进攻,陈凯则依旧在浓雾之中行进。是不是迷路了,陈凯也不知道,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退回去,只怕也未必能够找得到回长林寺的道路了。

    有道是老马识途,若是连向导都信不得,难不成还要本官扔鞋子来选路走吗?

    此番行军,始于早前得到了郑成功大军出现在海澄县城。道宗带回了消息,陈凯便连忙启程出发,因为他很清楚,郑成功等不到机会,干脆就选择制造机会,来了一把调虎离山,利用水师的机动能力更加强大的优势,借时间差狠狠的耍上清军一把。

    他的目标,陈凯记得是云霄镇,随后则是诏安县城,那么盘陀岭就是必守之处。他不知道郑成功会否还是派了柯宸枢守卫此地,但无论是谁,哪怕守卫此地的是施琅,他也要救上一救,因为那些那些守卫盘陀岭的将士不应该死在此地,郑成功此番进军闽南的军事行动也不能就此搁浅。

    恕妾身直言,这只怕也不是陈参军的风格吧!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这句话的触动,至少陈凯的脑海中却依旧没有忘记那个姑娘在说出这番话时的激愤。但是无论如何,身为一介穿越者,不去设法改变历史注定的失败的话,那么和一条咸鱼还有什么区别!

    浓雾掩盖着行迹,对于清军,对于陈凯,一视同仁。两百来人的小部队缓缓前进,动静更是小得无以察觉,在陈凯专门让道宗引荐的向导的指引下,不断的接近他此行的目标——盘陀岭。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实在多么遥远的地方,依稀传来了炮声,却根本不知道是直接传来的,还是声波在山谷中的折射,但是能够确认的是,他们距离盘陀岭是真的越来越近了。

    还有多远,能估摸出来吗?

    向导是个猎户,久在山中,对地形的了解只怕是比对家都熟悉。奈何浓雾弥漫,能够走到此地已经是莫大的运气了,面对陈凯的问询,向导吱吱呜呜,最后却还是没办法对陈凯的问题作出任何有意义的回答。

    那就继续走,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继续前进。

    智取潮州,一个羽扇纶巾的形象给了陈凯莫大的威信,再兼着万礼在郑成功军中如鱼得水,陈凯也尽到了本地官员的本分,尽力的武装他们,这些留守长林寺的义勇们自也是有了对陈凯命令遵守的义务。

    向导在前,这两百来人就这么沉默着前进,没人有哪怕一声的抱怨。片刻之后,已经不知道走到了何处,甚至就连来时的路在哪也都找不到了。但是伴随着向导突然停下了脚步,伏在地上用耳朵聆听地面传来的动静,很快就给了陈凯以一个令人惊骇的答案。

    禀告参军,前面不出两百步,起码有数百人在向那个方向前进!

    向导一指,陈凯也不知道东南西北,但无论如何,有人,而且有几百人,哪怕是几百号的清军,也比孤独穿行于这片浓雾之中要强。

1...5960616263...3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