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海风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雾霾下的阳光

    对此,甘大彪和章宇彦两人,其实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觉得心里冤枉得紧啊!为了免得麻烦,他们两人可都是趁着天黑才摸进月港的,连夜装船就撤出月港了,一刻也没敢耽误,可人家就是找到他们头上来了。

    “那依你们看,对方会不会是哪家海贼的眼线啊”没能理出了头绪来,李天养心里实在放不下。毕竟不是哪家商船都能有刚才那艘海船的速度的,想要速度,必然就要牺牲其他方面的优势,这是不争的事实。

    “要是海贼的话,他们可都跟在我们海船后面两天的时间了,这也太沉得住气了吧!”甘大彪也是不解,迷惑得紧。

    “会不会,是吉仁堂的人”章宇彦有些想法,但又不敢肯定。

    要说南海一片,海贼肆掠那不是假的,要是吉仁堂每次被抢,都像如今这样抓着不放,那他们还做不做生意了这距离他们抢劫吉仁堂的海船,都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了,按李天养他们的想法,事情也该消停了吧。

    可是,人家吉仁堂的东家,徐海滨偏偏就不是这么想的!!

    “不管怎么说,这次的事情也算给大家敲响了警钟,从现在起,咱们营地就此封营,除非打渔之外,其他人等,不准靠近海岸线游玩,等过了这个风头再说!”大家商量来,商量去,也没商量出个接过,反倒是越想越乱了,李天养干脆以不变应万变,让时间来消除这些隐患。

    他就不相信了,那些人会吃饱了撑的,一直在他们周围海域转悠,正好,如今营地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想要吸收这二百来口流民,也想要花费他们很长一段时间和精力。

    而且,正月底回家为众多少年报平安的杨志回来了,随同他一起过来的,是一大堆捎给少年们的信件和七八户人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竟然会不辞辛苦地来到这荒岛之上呢

    没办法啊,这几家人,说白了,一直都是跟着李天养他们混生活的,李天养要他们过来,他们还真的不敢不过来。当初李天养他们偷溜出来,为了保密,营地里的大人,除了关居雄以外,其他人是一个也没敢告诉。直到这次杨志回去,带去了李天养的要求,在营地里工作的人家就不得不跟着他一起上路了。

    来的这几家,有一个共通点,他们都是一群手艺人,都有一门不错的手艺,这正是笨港营地所急需的,否则,李天养也不会大老远把人家一家老小给叫来了。不错,这几家人家,正是当初地震时,李天养从难民当中招募的那几家手艺人家,木匠、铁匠、裁缝和郎中。

    这里不得不提一点,虽然李天养当初一下子把谭门营地的主力给一扫而空了,可关居雄毕竟还是有些能力的,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硬是让谭门营地的营生又恢复如初了,甚至还有所发展。而当杨志带着大把大把的银子回家,分送到各家各户的手上时,往日对李天养的怨恨,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完全不值一提,还有好多人家找杨志打听,问他们还需不需要人手。

    杨志不是李天养,出来的时候也没有出现很厉害的人力危机,对于这些人的问题,他也只能是沉默以对,摇头拒绝了。要是这一幕被李天养给知道了,说不定他就跳出来给杨志几个巴掌了,他在笨港为了劳力问题操碎了心,杨志却把主动贴上门来的人




第218章 袁老八(第三更)
    徐海滨这回出去,要见的人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至少,在海贼团伙当中,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如今这个时代,早已不是汪直、徐海那个海贼纵横的那个时代了。在被俞大猷、戚继光这两位名将收割一遍之后,海贼们至今也还没有缓过神来。虽然因为生活所迫,下海从贼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能被官府给记上名号的,已然是寥寥无几了,而徐海滨他们要去见的这位,就是那仅有的几个大海贼中的一位。

    袁老八,身世不详,年岁不详,他的所有背景,在官府的眼里都是一片模糊的,但是,他手底下的两千多敢打敢拼的海贼,却是实打实地杵在日本与福建之间的一根钉子,让大明水师都有所忌惮。

    当今时代,在台湾海峡一带,能比袁老八要强悍的海贼,恐怕就只有世居日本的大海商,李旦了。但是,人家李旦是有正当职业的,做海贼只是他的一个副业,就一如嘉靖年间的汪直一样。李旦把持了日本与明朝之间十之六七的海上贸易,而且也跟人家荷兰人交情深厚,做买卖都做到日本天皇那去了,给日本幕府与荷兰人牵线搭桥,做起掮客来,这生意不要太好哦,那里是海贼这生意能比拟的。

    所以,到了,在海贼这一道上,袁老八就算是万历后期有数的大海贼了,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好不容易,经过好几日的漂泊之后,徐海滨才带着人和礼物来到了袁老八他们栖身的老巢,见到了这位名震台湾海峡的大海寇。真是见面不如闻名,本以为闯下偌大名声的海贼会是怎样一位豪杰,见面了才知道,眼前的人不过就是一个干瘦的寻常老汉而已,放在乡间,扛上一把锄头,就跟地里种田的农夫没有什么区别了。

    “徐老爷,你我好像并无交情,不知这次来访,是何目的”看在徐海滨也算懂事,送上这么多礼的份上,袁老八还是耐心接待了他们几位。

    “久闻袁大当家的大名,想我吉仁堂在月港立足也有些年月了,在下也未曾亲自拜访过,还请见谅则个。”

    “你我本就不是一路之人,也无交情,何来见谅一说。”

    “大当家的倒是好气魄,不拘小节,只是在下添为吉仁堂东主,时常在大当家辖下来往,多承大当家的照顾,前来拜访,本是应当。”说实话,吉仁堂能在福建这一带来去安全,甚少出事,确实有袁老八的功劳,可这也是他徐海滨花银子买来的。

    “哈哈哈!!徐东主倒是明白人,不错。”袁老八虽然是个粗人,但其实也不乏智慧,否则又怎么能打下这么一片基业:“来人,看茶!”

    几人坐在一起,客套之语说了无数,直到徐海滨觉得时机成熟,才道明了今天的来意。

    “大当家明见,此次在下前来,其实也是有求与您。”

    “哦,说来听听。”袁老八不置可否,心道总算到了正题了。

    “年前,我吉仁堂一艘海船出港,不料想竟然在兰屿一带没了踪影,在下到并非可惜那批货物,只是前些时日,我那活计眼尖,瞧见了我那艘不见的海船,一时兴起追踪了下去,没成想,竟然发现时那琼州狂鲨帮一伙人干的好事。”

    “在下也没其他的意思,只是想要过来给大当家的报个信儿而已,免得大当家



第219章 帮助
    五月中旬,笨港已是有了几分夏季的酷暑,随之而来的,就是雨季的到来。好在年前种下的冬小麦,已经收获了,一亩产量不算太高,也就只有一石左右,但是按照刚刚开荒出来的土地计算的话,还真就证明了这些土地的肥力确实不错。有了明证在此,刚刚到来的这些流民看着金黄灿烂地麦粒,对于以后的日子,也充满了幸福的幻想。

    李天养刚刚在这孤岛上度过了他的十六岁生日,本来按照计划,他是要回家去的,家里早就给他安排了加冠礼,可是营地外突发的情况,让他不敢、也不远轻易外出,只能放了家人的鸽子,留守在这儿了。还好的是,明朝加冠之礼并不固定,十五到二十皆可加冠,这次失约,也还能有下一次,最多是让祖母唠叨,父亲发发脾气了,债多了他也不愁了。

    “小少爷,您身子金贵,这些粗活儿还是交给我们来做吧!”一个年老体弱的老汉,站在地里,对着一身短褂,挥舞着农具的李天养苦苦哀求着。

    从来没有见到过,一方营地的管事儿跑到自家地里来帮忙干活的情况,老汉是又感激,又害怕。

    “没事儿,牛大爷,咱们年轻人就是力气大,你看你们这地,要再不种点粮食,可就要耽误农时啦。”李天养抹了一把汗,笑着跟老汉说笑。

    “这可怎么好意思啊!”老汉手足无措地看着李天养他们,不时为他们倒上几碗水解解乏。

    老汉姓牛,名金宝,是这批招募来的流民之一。本来他家不止他一个,还有一个儿子和儿媳,栖息还有一对可爱的孙子孙女,只是运气实在不好,儿子儿媳上岛来一直都还不错,一家人辛苦劳作,也算是把李天养他们承诺的十五亩荒地给开垦出来了,可谁承想,就在这关键时刻,儿子儿媳却一下子染上了疟疾,双双病倒了。

    一下子家里两个主要劳力就倒在了病床上,老汉一个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孙儿守着刚刚开垦出来的土地犯起愁来。眼看着别人家的地里栽种下去的红薯苗开始茁壮成长,而自己家里呢,好不容易开出的荒地上,又零散地长起了杂草,让老汉心疼不已,最后只能拖着一副老朽的身体亲自下地干活了。

    本来按照老汉的意思,连两个年级尚小的孙儿也该上地里干活,为家里出把力的,只是李天养早有规定,所有年纪未足十五周岁的儿童,都要强制到营地开设的学堂里读书识字。有了这个规定,老汉也不敢违背,只好把一双孙儿给送到了学堂里学习。

    直到李天养他们带着人过来检查,周围的土地作物长势情况,才发现了他们当中很多人家的难处。并不是只有他家一家是这样的情况,估计是为了赶工,及早把李天养他们承诺的土地给开垦出来,好多人家都是日夜苦战,到最后反而把自己的健康给耽误了。这些日子以来,黄悠然的药房那里地人流是络绎不绝,疟疾、中暑、伤风等等症状是放倒了一批流民,让他们的家庭一下子失去了劳力。

    发现了这样的情况,李天养当天就在营地



第220章 规矩
    “红薯苗就这样插进土里,然后用土掩埋上就好,以后只需要等藤蔓生长出来,除一除周围的杂草就好。”李天养带着长生、得财手把手地教导着牛老汉如何耕种红薯。

    “那、那就不需要施肥,除虫吗”第一次种红薯,牛老汉还是不大放心的。

    “您老就放心吧,这红薯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太过多家照料,只要插种成活了,基本上三五个月就能有收成了!”李天养给牛老汉打着包票,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这回流民们地里和李天养他们自己开荒出来的地里,十之七八都是种上的红薯,只因为这红薯的劳动成本低,对土地肥力要求不大,正好适合这些刚开荒出来的土地种植。因此,李天养他们在帮助大家种地的同时,还教导着流民们如何种植红薯,毕竟红薯这一产物,不是大明朝土生土长的东西,对于老百姓来讲,属于陌生的物种。

    而且,李天养也有深层次的考量,养殖场已经开办起来了,不像在谭门那里一样,受到土地的限制,谭门营地的养殖场一直无法扩大生产。然而到了这里,大批的原始森林等待着李天养他们的开发,所以,从一开始,李天养就把养殖场的场地设计得很大,当然,受限于人力的缺口,至今只有鸡鸭的养殖进入了正轨,猪、牛、羊等家畜的养殖则一直处于小规模的饲养。

    等到过一段日子,流民们的生活进入正轨,土著们也习惯了营地生活以后,李天养就可以从他们当中招聘人手,来帮忙养殖了。那么,种植红薯,就成了养殖场饲料的一大来源,家畜不比家禽,大规模饲养,每日消耗的食物比营地所有人口需要的食物都要多得多。而红薯藤蔓,则是最合适、也最容易获得的饲料来源。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因素,是李天养下定决心,让营地大规模种植红薯的诱因。

    自从得知山东、河南大旱以后,李天养就已经在思考,该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来帮助营地获得最大的价值。所谓价值,在如今的营地方面,其实也就是人口劳力对大家有些吸引力了。而要想获得更多的劳力,那么前期的准备工作必须要做足,粮食,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李天养他们所掌握的农作物当中,生长迅速,产量丰富的农作物,也就那么几样,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红薯这一作物了。前面说过,虽然玉米、土豆较之水稻和小麦这些农产品的产量要高上一点,其实际却也高不了多少,只有红薯,一亩地寻常收获都能上三石以上,四五石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比之其他作物,红薯的成熟期要短得多,一般来说,只要肥力充足,三个多月下来就能收获一季。一年下来,流民们最少也能种上两季以上,满足他们的日常消耗绝对是绰绰有余,还能有多余的粮食提供给营地,为李天养他们收留难民做出贡献。

    “对了,牛大爷,营地里每家每户都会分配一批沤好的肥料,你有时间的话,去营地,找甘大彪他们签收一下。”李天养突然想起一件事情,给牛金宝提了一下:“要是你搬不动的话,找我背后这两个家伙,他们会帮你运到地里来的。”

    “哪里还敢劳烦你们哦,你们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完了,还想着我们。”牛老汉感激涕零地看着眼前的人,为对方的这些照顾所感动:“我儿子他们的病也快好了,到时候让他们自己去领取就好了!”

    &nb



第221章 土著一家亲(三章)
    帮牛大爷种完地,李天养他们在一片感激之声当中,离开了牛大爷的土地。也没有换身衣物,休息一下的打算,李天养几人就直接奔向了另一处需要他们帮忙的人家。

    这户人家比较奇怪,不是从月港而来的流民,反而是大员岛上的土著。

    李天养他们,与诸罗山社的土著们关系想出融洽,随之带来的影响,就是笨港附近的土著部族们,对于这批外来户们的态度,也越来越表现出友好来了。其中,最显著的,当属这段时间,营地周围窥视的土著队伍、或个人少了许多,从森林里射过来的暗箭没了,半夜跑到营地外面的土地里偷粮的少了,这让每天每夜轮班执勤的队员们都松了一口气。

    而这户投奔李天养他们而来的土著人家,则给土著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幸福生活的美好大门,也为李天养他们的友好睦邻活动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土著们的生活,很艰苦,这是李天养他们亲身体会过了的,想诸罗山社这么大的一个部族,生活都那么艰难,更别说那些人丁不足百口,势力范围不足十余里的小部落了。这也是当初,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小团伙,跑到李天养他们这里来打秋风的原因。

    如今,李天养他们急需劳力,对于到来的土著们,他们是不分族群,只要你服从营地的管理,那就能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加上他们一直以来,表现得都极为友好,向来很少跟土著们引起纠纷,还主动跟大家交朋友、玩游戏,营地里是一片欢乐融合的气氛。眼见着从诸罗山下来的土著年轻人们越来越多,躲在森林里窥视的那些外族土著们也都忍不住,纷纷欣然而动了。

    李天养他们接收的这户人家,一家人不过只有五口,除了三十岁左右的两位父母以外,其他的三个都只是不足十岁的小孩儿。大员岛上的土著们,也不所有的都是友好善良的,他们当中也会彼此发动战争,抄家灭族的事情也是常有的事,而这户名叫塔盘骨嘎厉的男子,就是一个小部落被吞并后的幸存者。

    对于这家土著人家的到来,李天养是喜出望外的,因为,他们给李天养提了一个醒,让他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跟诸罗山社、或者说是大员的土著们融洽相处。

    笨港营地如今已经吸引了很多的土著们前来干活,换取生活物资的,然而,这些人力,虽然也有人能一个月、两个月不回家,居住在营地外面的竹楼里,但是,到最后,他们还是会带着换来的物资,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部族当中去。这,是李天养一直没有办法改变的一个事实。

    毕竟,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从小到大他们接触和学习的,都是自己部族的文化和信仰,即使李天养他们能够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但是他们心里明白,至死,他们都是属于部落的一份子,这是李天养他们所永远无法改变的东西。

    那么,如何才能让土著们真正从心底,开始接受李天养他们这些人的存在,如何让土著们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最后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来,这是一直困扰在李天养他们心中的一个难题,直到嘎厉一家人的到来。

    随着他们一家的到来,李天养一视同仁地给予了他们家与流民人家一样的待遇,十五亩的土地是他带着少年们,帮助嘎厉一家开垦出来的,他们一家住的竹楼,吃的食物,用的物资,都是李天养他们分配给他家的。由于他家以前都是打猎为生,根本就不懂得如何种地,除草,李天养就带着人手把手地教导,直到他们



第222章 不速之客
    六月初三,天气晴。

    时间过得真快,这一年一晃而过,又快要过去一半了。想想当初意气风发来到大员岛,如今也算是小有成就了,李天养站在狂鲨号的甲板上,看着底下人潮涌动,心里还是带着些许自豪的。

    距离上一次做无本买卖,差几天就半年了,今天,也是时候让大家再出去转转了,因为,李天养他们现在,又没钱了!!上次抢劫,让大家都尝到了甜头,这次囊肿空虚,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抄起家伙,再干一票,就连李天养都不能免俗。
1...4344454647...3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