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雾霾下的阳光
眼看着李天养就要当着大家的面对着几个叔伯分配起工作起来,张冲知道是该自己出手的时候了:“咳,天养啊!你看我们几个这才刚刚回来,身体甚是乏累,哪里还能吃得消这些体力活啊!再说你才多大,哪里懂得那么多东西,还是要多听听叔伯们的意见才对嘛!正所谓两人计短,三人计长嘛
第46章 合作社
(这是补昨天晚上没有更新的章节)
一个村子的力量完全整合起来爆发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如果不是因为材料的供应不足,可能整个村子的人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小屋了,这时离李德回来才不到十天,村子中就已经建起了两排整齐排列的青砖瓦房,已经有十几户人家搬进了新建好的小院里。
而村子的整体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两条用废弃的砖块铺设的青砖大道十字交错在村子中心,一丈半的宽度足以容纳两辆拉货马车并排通行。房屋地基的前后,一条条笔直的的排水沟通向村外,房屋前后的小道也用碎砖烂瓦压得平平实实的,不复当初的坑坑洼洼,走在上面都显得格外的舒坦。
因为没有足够的材料,所以就有很多人都空闲了下来,于是李天养就建议大家一起组织起来去田间地头干活。这样的工作在李天养生活的前世就已经实践过的,有失败也有成功的案例。
人民公社时期,国家就组织大家一起干活劳动赚取公分,后期由于老百姓缺乏动力,大家都在偷懒耍滑。究其关键,就在于当时无论你干多干少,一天的公分都是固定不,没有波动。
而在21世纪初的时候,全国各地又突然冒出来一个新农业合作社来。大批的农民以土地入股,在几个领头人的带领下,按照市场的需要种植有经济价值的农作物来,交由合作社专门的销售单位来统一出售,最后按照你种植的农作物产量来分配销售所得的经济价值,而作为合作社则只从中抽取维持组织运行所需要的必要费用。
这样一来,合作社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劳动和资本的联合,从而形成了新的所有制结构。
虽然李天养前世所在的省份山区较多,没有发展出新合作社模式,但是作为一个一到年尾就要刷屏分钱的土豪模式,让他不能不听到太多这方面的新闻,也耳濡目染大概知道了一些合作社的情况。
来到这古代,他就一直在想着是不是能把这种模式给契合进他们这样的村落里来,帮助大家互利互惠,获得远比乡亲们单打独斗更多的收益。因为以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来说,什么黑科技、高技术含量的东西都是一些扯淡的玩意儿。
即使你有这样的东西,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老百姓情愿相信亘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生产模式也不会愿意相信你说的话,哪怕这是一个可以给他们带来美好未来的东西。
好在有了这么一场地震,给李天养带来了一个契机,前期的努力和坚持让他在乡亲们心中留下了一个良好的印象,而他一直在想尽办法把村民们聚拢在一起,捏成一团,也正是为了这方面早做的打算。
既然大家都已经被李天养劝说组成了一个大家庭,现在李天养再说让大家统一组织起来到田间地头去劳作就不会有一开始那么大的阻碍了。其实古代老百姓都是一种奇特的生物,他们会固执地不愿意去主动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但当他们统和在一起了以后,又会有一种从众的心理,既然大家都这么做了,那我也跟着这么做总归是不会错的。
你还别说,其实合作社模式还真的
第47章 张冲的心思
(有话要说!我是个新人,我的书属于比较慢热型的,只是因为我觉得在前期尽量把一些东西给大家讲的清楚一点,到后期如果上架的话就不用浪费太多的篇幅去水一遍这些东西。所以有很多人说我前期太过拖沓,让修剪一下枝节,而我却一直如故地在这样写着。即使我的收藏很差,只有30;即使我的推荐很少,除了我自己投给自己的10几票之外,只有区区10票是书友们给的,我也没有想过要去改变。但是现在群里一个个历史类签约作者在那显摆他们的数据和责编给的推荐以后,我想我是不是做错了,我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一下如何套路。在此说了这么多的废话,如果大家觉得我没有必要去跟风的话,那就求大家给我一点支持吧!)
张冲心里其实有了一些想法来帮助李天养实现他赚钱的目标,只是现在他还不是很清楚李天养这样做的目的。
如果是要施恩,他觉得李天养大可不必如此麻烦,以他家隐藏的身家,直接花点钱财去到泉州这样的大城里购买上一批急需的物资来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
大家不会以为作为一个积年海盗头子的身家就那一百来亩土地和那栋一进的小院吧李德其实是一个很有生存智慧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带着一群悍匪在海上驰骋这么多年也没让官兵摸到他的老巢。
他始终把一句话作为他行事的座右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他在村里从来不显山露水,也不大肆挥霍的来的不义之财。作为一个头领,他的土地甚至还不及老二甘兴志的一半,更别说这个村里的地主老财吴永康了。他也从不有意出头,不管官府来村里做什么,他都会正常应对,埋没在人民群众的滚滚浪潮中。
但是暗地里张冲有悄悄计算过李德的收入,在大概计算了之后,他的心里都会感到吃惊。如果真要把李德家里的所有财产给摆在明面上,那他家才是真正的潭门村的首富,而且要甩明面上的首富吴永康几条大街远,就算拿到县府、州府里去,他们家业能排的上字号的。
所以他相信,如果李天养真要想在村里来施恩的话,作为一个脑子明显很聪明的人,绝对不会做这中吃力不讨好,而且还带有一定风险的事情来。再以他把家里粮食全部捐出去的魄力来说,他也不像是一个守财奴的样子。
那他为什么要去想着找一个谋生的活计给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乡巴佬呢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如果李天养带着这群粗汉把事情搞砸了,他们可未必会想到他现在对潭门的恩情的呢。
他不相信李天养会想不到这些事情来,虽然他现在看起来才只有五岁的样子,但他前面做的每一件事,任何一件可都不是以个五岁稚童能够想到和去做到的。
所以他想要知道李天养这样做的深意,这样他才好去向李天养说出他想到的办法。如果连李天养的最终目的都想不明白的话,那他还有什么面目去要求李天养来拜他为师他又有什么资格去教导这个学生
他其实在看到这个新鲜的农业合作社以后,心里就有了一点眉目,但他始终无法相信这样一个简洁却有如此的使用的组织是出自这么一个幼小的孩童之手。所以他一直在暗中观察,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高人在暗中给他支招,可惜一直没有让他发现什么破绽,仿佛这个还真的是出自这个幼童之手。
眼看着李天养还在为赚钱的事情伤脑筋,张冲也再坐不住了,此时正是他露脸的时刻。既然李天养都已经为这事儿烦恼了好几天了,到现在都还是一筹莫展,即使他的背后真的有哪位高人,看来也是无计可施了,他张冲现在上去给他们出一个可
第48章 修路(我又回来了)
十几天就在忙碌中过去了,除了间或还能感受到一点余震的波动和村中还没完全清理干净的残余废墟,谁又能想象到在十几天前的深夜里会有那么一场千年难逢的地震呢
老百姓都是一群很懂得自我安慰和抚平创伤的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脸上慢慢开始露出一丝希望的光芒。村子的重建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李德队伍的回归更加速了村子的重建进度。不过地震带来的海啸淹没糟蹋了太多的食物,即使在李天养的组织抢救下保存了尽可能多的粮食,但是还是有近半的粮食没法食用了,这就意味着剩下的粮食肯定是没有办法帮助村民撑到地里的两书成熟了。更别提在这场地震当中,村外有将近两成的土地崩裂下陷和海潮倒灌,等到秋收的时候粮食减产那是百分百的事情。
接下来粮食紧缺的问题那其实已经算是悬在大家头上的刀,当初危机之时为了团结大家,李天养夸下海口会和大家一起度过难关,现在他父亲李德回来了,家里家外的事情也都被李德给慢慢接手了下来,毕竟怎么说李天养的年纪摆在那里,再是如何让李德刮目相看但也不可能真的让李天养把他辛辛苦苦,用命给换来的家当给真的全都拿来救济村子里的的村民。再说了,家里的存粮都已经被李天养给全部拿出来了,现在其实除了银子,李德他们家里还真的没有一点吃的食物。
为了这事,李天养私下里跟李德撒娇卖萌,威逼利诱,各种手段用尽了,都没法让李德拿出分毫银钱出来去买粮。而吴老太太即使再疼自家孙子,心肠纵是良善也不会让自家儿子把这保命的本钱真的拿来救济乡亲,乡亲们再亲也亲不过自家的儿孙。至于三娘对于这些大事,从来都不会多说一句,都是李德和婆婆他们拿主意。
李德不点头,那甘兴志和吴巨仁他们肯定不会干,那就更别想让吴永康这样的老狐狸会大发善心无偿帮助乡亲们了,当初要不是形势所迫,他说不得早就已经趁火打劫,到处去放印子钱、低价收购乡亲们手里的土地了。
最后没有办法,李天养只能央求着父亲他们开着那艘双桅帆船出海打渔,收获一些渔获回来,而村里剩下的小渔船则在近海附近打渔,这样多少能帮大家节约些粮食,多撑一段日子。好在这个时代大海资源不像现代那样被过度开发,即使是在近海出海一次的收获还是不错的,往往几条小船一次就能收获2-3石的海鲜。
2-3石换算成现在的重量虽然也就4-500斤,但是古代可没有现代那么便捷,大家的小船在近海打渔靠的多是人力,风帆也就是在顺风的时候才会使用,再加上没有制冰保鲜之法,每次的收获小点的渔船就会在中间隔出一段仓位放入海水来养鱼,大点的渔船则在船的两头修建两个暗仓来放置海产。
出海往返一次加上捕鱼就得花上最少一天的时间,如果捕上来的海产是像现代一样全是死的的话,等回到岸上的时候估计这些海产估计都已经变质了。所以在古代,能够去南沙
第49章 庆祝
小儿们在路上是又蹦又跳,比大人们都兴奋,修路的时候大人们就不准他们在这路面上戏耍,现在终于修好了,当然要好好过一过瘾了,想想以后不用再在泥里玩闹打滚了,他们都在憧憬着以后在这大道上玩耍的场景。
有几个大嫂还悄悄地用脚尖在地上来回地摩蹭了一下,仿佛不敢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场景。而有些人家看着这条大道就想到了自家不幸去世的家人,感慨着他们没有机会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好处,也为村里乡亲们能彼此帮助、彼此照顾而感动,悄悄用手擦拭着不经意就流出的泪水。
在这个时候,大家才真正的开始放下心中的包袱,打开心扉,暂时忘记掉地震带来的伤痛,迎来短暂的喜悦。
郑夫子一家四口地震时还没来得及爬起床就被突然倒下来的砖瓦给埋在了下面,直到第二天一大早吴道福他们去救人听到他们呼救才把人救了出来。他们一家运气也算是好的了,他们两个老人的床刚好和掉下来的横梁作为支撑点,挡住绝大部分瓦砾的重量,把他们紧紧卡在了中间,除了一些细碎的瓦片落在身上外,倒是没有受什么内外伤。而他们唯一的闺女那晚上听到动静,则从里屋跑出来了以后又鬼迷心窍地跑到丫鬟屋里,和丫鬟一起躲在床底下瑟瑟发抖,最后当然是直接被埋了个通透,不过有床铺相隔,等她们出来的时候,除了脸上是个大花猫外,反倒比许多事先跑出来的人还要干净多了。
不过郑夫子年岁偏大了,又是一个读书人,身子骨本就不行,被这一惊吓,当天就病倒了,而村里医馆药材不足,只能慢慢将养,直到今天才能起身下床走动,刚好就碰到了这样一件喜事。
在老伴的搀扶下,郑夫子眼里都泛起了一点泪花,激动不已:“惭愧,妄老夫饱读诗书五十载,至今除了这一衫青衣外一无所获,反倒不如一群白丁有所作为。这路一成,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善事,就为这事,当浮一大白!虽未有寸功,但老夫能亲见此事之成,亦有幸哉!”
老夫子为人本就有些迂腐,心中满脑子都是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虽未真正步入仕途,但课堂之时,他也常常跟学生们大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治理远景,虽然大多都只是心中臆想,纸上谈兵之举,但也不能说他是个官迷,只能说他是一个整日在脑中想着为官一任为民请愿而忘记脚踏实地改变周围现状的迂腐得可爱的儒家弟子之一吧!
“如此幸事,怎能无酒作伴!道福,你带几个人去我家里院子的桃树下,把树下的那几坛女儿红给取出来让大家共饮,也当我谢各位救命之恩了!”一脸潮红的夫子今日也是高兴,竟然把他女儿出生时就埋的女儿红给拿了出来,要知道他是老来得女,对自己的女儿那是宝贝得不行,那是把朱子理学都不顾了也要把最好的给自家孩儿的。
早就听说郑夫子家里藏着几坛好酒的吴道福等人听到有这般好事,哪
第50章 论知识的用处
别看好像他吴永康只请村里人喝了一顿酒,就以为不值几个钱,在明朝的时候,大家喝的还基本是黄酒和低度的米酒,像现代世面上的蒸馏酒虽然在当时已经发明出来了,但由于口感和习惯的原因,南方人更多的还是喝的黄酒,如状元红、女儿红和竹叶青之类的发酵酒,但是这样的酒有一个问题,劣质的酒很容易就会发酵变质,不容易保存,而能够放进他吴永康地窖里的,那都是一些世面上的好酒,他吴永康虽然抠门,但也是一个嗜酒如命之辈,怎么也不会亏待自家的口舌之欲了!
保守估计,现在全村人都上,那这一顿酒喝得可不便宜啊,光是李天养他老爹敲的那一竹杠,最少也是大几十两银子,总的算下来,他吴永康这回一下子就要花费近五十两银子,估计够他背后肉痛好一阵子的了。不过想到这些好酒都是从李德手上买来的贼赃的话,估计吴永康入手的价格比在世面上便宜得多,要不然以这老狐狸的性格才不会一次买进如此之多的美酒!李天养在心里默算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要是这老头子能拿出这些现银来给村里买粮食的话,那比请大家喝上一顿好酒好得多了!
不过他也不会再这时候扫大家的兴,自从他老爹回来了以后,他就很少再在公众场合里做出什么事情了,很多时候他都是私下里和自家的老爹几个人谈过以后,再由老爹出面去跟吴永康这样的人物打交道。在这里他还得感谢一下他们当中军师张冲,很多时候他的主意都是在张冲的帮助下才得到了他老爹几个大人的同意的,比如说这条村路的先行修建。
本来按着李德他们几个的意思,怎么也得先把他们几家的房子先给修建起来才对,虽然儿子当初跟村里人说的时候事先已经抓过阄,已经定下了修建顺序了,但是既然现在他们回来了,这村里有谁还真的敢跟他们抢位置不成做海贼的人本来不是安分的人,大家为了自己家人着想,那都是人之常情。
李天养为了这事,费了好多唇舌,最后把他奶奶给搬了出来,才在张冲的帮忙下,才好说歹说让李德、甘兴志几个蛮横之徒同意按照以前抓阄的的顺序行事。而在修路的事情上,他们几个又跟一个五岁的小孩子杠上了,到了一句:“你个黄口小儿,老子吃的盐逗比你吃的米多,还敢教你老爹怎么做事一条破路还比房子重要了,这是哪来的歪理!”给差点打发了!
到后来还是被张冲一段文绉绉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话语给说服了,同样的道理,他李天养说出来的效果和张冲说出来就是不一样。而这,很大的原因其实还是败在了年纪上面,这个硬伤是他李天养怎么也迈步过去的坎。很多时候即使他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就为了他们大人的自尊,他们都不会在明面低头承认的。一次两次比他们有见解,他们会夸你聪明伶俐;但次数多了以后,那就会显得他们几个大人反倒不如一个5岁稚童,对于几个手下管理着一大群汉子的海贼头子而言,这比直接在他们身上划拉几刀都不能接受的。
海盗这个职业本来就是强权的世界,没有威信和能力的领导者是没
第51章 歪主意
既然大家都说了要庆贺一番,有了美酒,当然得有配套的下酒菜才够意思!村里虽然糟了灾,但是好歹凑上一顿大家满意的佳肴好事没有问题的,于是大家纷纷散去,妇女们开始忙活着淘米洗菜,准备晚饭,男人们则朝着牛羊群里奔去,那里还有好几头被砸断了大腿,奄奄一息的牛羊,正好可以宰了给大家来顿丰盛的大餐。
虽然这些牛羊的主人心里有些不忍,但也知道像牛这样的牲畜,断了腿也就没什么用处了,不能耕地还要人去照顾那就是废物,现在把它宰掉也是它的正确处理方式。更别说宰掉它们还能从李德、甘兴志等人手上拿到些银两补贴一下自家的损失,那当然是不错的选择了。
全村一起聚餐,其他村民家里窘迫,家里的粮食果蔬早就交了出来,再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给大家添菜了,当然即使有人还有私货,现在也肯定不会、也不好当着大家的面拿出来了!而像李德他们这几个在村里有些地位,本就比较好面子的汉子当然不会像村民一样白吃白喝了,故而才会想到出些银钱把那几头残废的牛羊给宰了加菜了。
古代老百姓对于牛马这类能够帮助生产的牲畜都是几位保护的,除非必要谁都不会轻易宰杀这些健壮的牲畜的,所以一年到头都很少有机会吃到牛肉。现在能有机会敞开肚子大吃一顿,大家的干劲儿那是相当的高!
原来村里每逢红白事的时候都会在村口空地上摆上几桌宴请亲朋好友,而像李德、吴永康这样的大户则会大开宴席让全村的人都来热闹热闹,当初李天养百天之时,李德可是请全村人人吃了三天三夜。所以,现在全村人再来庆贺一番,大家早已是司空见惯,也不用吩咐,都知道自己该去做些什么,不大一会儿功夫,就着这两条刚刚修好的村路,整个村里现在能找到的能用的桌凳就整齐地摆了开去,排成了一条长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