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亚忠
但他年纪大了,又是投案自首。
请他们千万高抬贵手,不要打骂他,不要侮辱他,不要让他多受罪!”
“成老弟,话我一定说到啊,但这钱……你还是收回去吧!”
才让此刻有些犯糊塗了。
他不明白,什么时候,成钟和徐守君竟然搞到了一起
他这里又待开口,眼睛的余光,扫见了桑吉大师凌厉的目光,吓得他咬紧嘴巴,把想说的话尽数咽了回去,拿在手里的钱也不知该塞到哪里。
此时,成钟已转过身去,从爷爷手中接过了酒瓶和空碗。
他一口咬掉酒瓶的铁盖,倒提酒瓶,“咕嘟咕嘟”一通,就在那只碗里倒满了酒。
他双手捧着酒碗,来到了徐守君的面前,低着头硬着心肠说:
“爷爷,人活百岁,终归一死,请喝下孙子这碗酒,安心上路,一路走好!”
“好好好,哈哈哈,痛快,痛快啊!
爷爷这会儿心里最畅亮也最踏实啦。
好孙子,爷爷这辈子不亏了,我走后,你千万不要难过啊。
须记住,作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要敢于战胜困难,翻沟过坎,直至人生最高境界,才不枉此生啊!”
说完,徐守君双手接过酒碗,扬起脖子,“咕嘟咕嘟”一气喝了个精光。
只见他把空碗随手丢在地上,眼角挂着泪水,嘴角流着酒水,已经转过身子,扬长而走。
才让见状,慌忙牵过两匹马,跟在徐守君的后面离开。
走出百米以后,两个人分别上马,绝尘而去。
桑吉大师、成钟和众人目送两马消失,才陆续进了家门。
爷爷请桑吉大师、孟旭和赵英到堂屋喝茶。
雪莲成拉着成钟一起到小屋里去了……
转眼就到了午饭时间。
奶奶、妈妈和大嫂做了好多菜,又专门蒸了好多热气腾腾的馒头和花卷。
主宾分成两拨就座。
 
第四十六章 饭馆遭遇
两个半大孩子,一直目送三个大人渐渐远去。
看看时间尚早,成钟对雪莲成说:
“哎,我想领你去一个地方,大约三个小时就能赶到吧,你想去吗。”
雪莲成连连点头。
她当然愿意啦,只要是跟着成钟,上天入地她都高兴。
两人便又一起上马。
马儿沿着关川河边的大路飞驰,向着铜城矿区而去。
大约下午五点左右,到了矿区。
成钟找了一家车马店,一番交涉,痛快地交了钱,先把马儿安置好。
他又领着雪莲成步行向西,到矿区西边徐家独楼附近转悠了一圈。
部队已经全部撒离了。
一些当地的村民,在徐守君的院子不远处活动。
他们望着堆满垃圾的院子指指点点,谈论着徐福老汉家昨天发生的激烈战事。
各种猜测都有,但没有一个能够真正说出实情。
个别胆子够大的,忍不住溜溜达达地进到院子里去,像是要找找有没有值钱的物件。
“与这个徐福当了半辈子的邻居,我还从没去过他家的小楼呢。”
成钟听到一个老头子大声说道。
“我听说,他家窝藏了台湾国民党的特务呢,昨天部队打了整整半天,要不是最后用了大炮,还打不下来呢。”
一个中年妇女说……
查探了一番后,成钟对雪莲成说:
“我想去买些东西,咱们现在就到刚刚路过的那个市场上去。”
两人便手牵着手去了市场。
当时,时间已经是进入了一九七七年元月。
国家的经济政策已经有了明显转变的迹象,民间压抑多年的商品经营意识开始抬头,一些郊区农民和城市无业者找地方摆开了地上摊点。
区政府也不再阻挠,甚至还指定了一些区域,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市场。
正是夜幕降临的时候,市场上热闹非凡。
卖什么的都有,只是产品的档次普遍较低。
不过,这也正好适应了此时社会普通贫困、人们手头钱很少的实际。
成钟拉着雪莲成的手,在市场上转来转去。
“小哥哥,你到底想买些啥呀”雪莲成忍不住问。
“我想给咱俩各买一个新书包哩,还想买一个强光手电筒。”
成钟心在在焉似地回答。
“咱们不是碰上了许多好看的书包吗,干嘛不买呀”
“那些书包啊,看起来漂亮,可不够结实啊。”
“不就为了装几本书而已,非要那么结实干嘛我看就有挺好的书包呢。”
“那好啊,就给你先卖吧,你看上哪个了”
成钟问道。
雪莲成便拉着成钟,返回到刚刚经过的一个摊位,开始仔细挑选。
有一种书包,是各种颜色的布料呈三角形拼凑在一起缝制的,花花绿绿,煞是好看,雪莲成有点爱不释手。
“你说的就是这种吗这种书包,女孩子用还可以,你看它干嘛”
成钟佯装不解地问。
“是吗”
雪莲成突然脸红了一下,放下书包,拉着成钟就走。
两个人又转悠了一圈。
实在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书包,成钟便临时决定,买了两只仿军用背包。
这是时下最流行的包。
放眼望去,满大街都是背这种草绿色背包的人。
雪莲成嫌太普通,成钟又嫌不结实,总之两人都不甚满意,但最后还是买下了。
手电筒好几个摊位都有,成钟反复挑选之下,买了一支光线最强的。
离开地摊市场之后,成钟又拉着雪莲成去吃饭。
附近只有两家饭馆。
一家是兰州牛肉面,一家是铜城大肉面。
二人商量一下,拐进了那家牛肉面馆,排队买好了票。
馆子面积不大,生意却出奇地好,食客比肩继踵,拥挤不堪。
一些人在老实排队。
而另一些人,则挤在端饭的窗口附近,噪噪嚷嚷。
秩序十分混乱。
雪莲成让成钟去占座位,自己去排队买饭。
一拨一拨的人端着面离开,但雪莲成一直到不了窗口跟前。
刚刚有人端着面离开,立即就有人挤到前面去补缺,还有许多人随便插队。
正在雪莲成着急上火的时候,从门外一下子进来四、五个披着长头发的小伙子。
这伙人买了票后,便互相推搡着,又挤到了她的前面。
雪莲成实在忍无可忍啦。
只见她圆睁双眼,一把抓住了打头的长发青年,尖声喊道:
“不许插队!我都等了半个小时啦!”
“噢呀,你小子是谁,竟然敢管老子”
那个长发青年十分嚣张喊道。
他转过头来,目光凶狠地盯着雪莲成,话中满是轻蔑鄙视的意味。
&nb
第四十七章 通铺交流
无比轻松地把几个大小伙子放翻之后,雪莲成像是完成了一件简单活计一般,用手拍去粘在裤腿上的尘土。
成钟拉起雪莲成的小手。
两个人正待转身离去,不料围观者中走出一人,大声说道:
“两位且慢走啊,这几个小伙子不识好歹,教训一下也好。
不过他们已经付出了代价,能不能看我薄面,帮他们解开穴道,让他们走吧!”
雪莲成抬头,瞪了说话者一眼,不予理会。
成钟却笑着劝雪莲成说:
“嘿嘿,小兄弟,这位大哥说得在理呀,看他们也挺可怜的,你还是先帮这几个人解开穴道,咱们再走不迟。”
听成钟也这样说,雪莲成便撅着嘴巴走了过去,在那痛苦翻滚的三个人脖子上各补了一脚。
像是摁了开关一般,惨叫声立即停了下来。
然后,两个小孩子手拉着手钻出人群,迅速离开。
一顿闹腾之后,已经没有了吃饭的情绪。
成钟就随便在路边商店里买了几个大饼,拎在手上,准备肚子饿了再吃。
回到车马店,向老板要了一大壶凉开水提着,两个孩子便来到了住宿的大房间。
车马店一般都是大通铺,非常符合眼下的消费水平。
一个人花两块钱住一夜,对谁都不是很重的负担。
安顿马匹的费用反而较高,老板说喂养麻烦,一下子就要了五块钱。
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汽车时代,骑马的人本来就十分罕见了。
大通铺顺着墙壁左右排开,一边可以住八个人。
成钟二人占了个靠着墙角的位置。
他们双双上床,斜依在被子上聊天。
地面正中,支架着一个巨大的火炉。
这火炉是用工厂里的大铁桶改制而成。
炉口很大,碗口大小的炭块,不用砸碎就可以直接加进去。
火筒也很粗,几经曲折,伸向墙外。
炉膛“呼呼”地响着,炉盘都被烧红了。
房间里十分闷热,客人们大多光着膊子,四仰八叉地躺在通铺上。
想到面馆的遭遇,雪莲成还有些愤愤不平。
成钟把她拽到自己身边来,拍着她的肩膀说:
“他们总共五个人,都被咱俩给弄伤了,尤其是后面那三位,被你整得多惨呀,你还不解气吗”
“唉,倒不是不解气啊。
我想的是,现在这些城里的年轻人咋都成了这种样子,动不动就打架生事,是不是吃饱了撑的啊”
雪莲成有些疑惑地说。
“也许是特殊情况吧,正好让咱俩碰到了而已。”成钟说。
“我看啊,不像是个别情况。
你想想,咱们先前在市场上转了一个钟头,就看到了两、三场打架的,全都是这样的长头发青年。”
“这倒也是,大概是高中毕业,书读出头了,又没有地方就业,年轻人精神空虚,就变成了这般模样吧。”
“小哥哥分析得对啊!我想也是这么回事。
年轻人,就是不能闲着没事干,更不能没追求没理想。”
“嗬嗬,头一回听你这么说,挺新鲜啊。
你也知道‘追求’啊、‘理想’啊这些词吗”
成钟眨巴着眼睛,似乎有些调侃地说。
“小哥哥,你太小看我了吧,我也是藏语学校四年级的学生哩。
你学过的内容我也学过呀,只是所用教材的语言文字不同而已。”
雪莲成有些不服气地说。
其实雪莲成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在语言方面的悟性更是无人能及。
两人刚刚认识时,她的对汉语十分生疏,主要原因是深藏区没有汉语言环境。
与成钟接触才短短一周多时间,她进步神速,对于许多汉语词汇都能理解,用起来已经得心应手了。
“噢,对不起小兄弟,我一直以为你只是跟着阿爸念经,没上过学校哩。”
成钟连忙道歉,同时心疼地揪了一下她的耳朵说。
“上学、念经和修练,我可是啥也没耽误呀。
要不桑吉大师怎么会选上我,把我从遥远的深藏区弄过来保护你呢”
雪莲成享受着成钟亲密的举动,不无骄傲地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