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眸1991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葡萄无牙

    最多就是从银行角度对并购风险进行评估,防止企业并购中出现损害银行利益的情况。

    “是哪一家银行”

    “董事

    事长,是以瑞银集团为主的银团,还有德意志银行等等,不过贷款占比较小。”

    “嘿嘿,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王耀城冷笑一声;“这是想搅黄了交易,看来是对汇丰银行扩张到欧洲心怀忌惮,同时也不想看见国泰航空走上全球化之路,这种阴暗的心理真是让人不耻啊!”

    “是的。”

    霍家光总裁深有感触地说;“也不能怪米国人称呼其为老欧洲,尤其是这些日耳曼影响力辐射地区,民风保守的很,完全跟不上网络高科技时代发展脚步。

    对于外来势力一贯性的抵制,我们并不是唯一的,老美也深受其害。

    上一次,美联航试图在欧洲的扩张,在德奥两国的抵制下也是无果而终,我们现在面临同样的困境。

    好在荷兰kl皇家航空公司董事会方面,大多数人愿意合作。

    毕竟我们的出价很有诚意,他们也难以找到更好的合作者,从生意角度来看,国泰航空应该是个好伙伴。

    董事会里,强烈支持瑞银集团主张的,是第二大股东范巴斯滕伯爵,他是荷兰王室中传统的地方大贵族,在上层社会影响力很大。

    此人有强烈的白人右翼极端倾向,对亚洲人相当不友好,抵触情绪强烈,这是个十分难搞的刺头。”

    王耀城有些奇怪的说;“拜托!我们并不是搞普选,也不是要绝对控股,范巴斯滕伯爵能够阻止这一切吗”

    “范巴斯滕伯爵持股143,但是他可以联合一些中小股东反对我们,在这些并购中制造麻烦,想要绕过去很不容易。”

    “你们没办法吗”

    面对boss的质疑,霍家光总裁看了一眼光,微微一笑说道;“当然不,中小股东既然可以被拉拢,我们自然也可以,无非就是用钱说话而已,毕竟商人都是唯利是图的。”

    “那就去做吧,我不在乎多花些钱,这一次要坚决地拿下荷兰kl皇家航空公司,瑞银集团方面如果继续无理取闹,可以让汇丰银行接管债权。”

    王耀城霸气的一锤定音,结束了这场对话。

    对于旗下的财团扩张




第392章 布局宝丽来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王耀城一行在北欧荷兰过着田园诗一般的生活,外界却传来连番的重磅级财经消息。

    自从2000年初,网络高科技泡沫破裂以来,米国经济受到的打击尤为惨重,国民经济从下半年开始由疲软滑入衰退。

    2001年伊始

    米国经济走入衰退中,各行各业一片惨淡,结束了连续十多年的经济上升期,国民经济出现13的负增长。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企业经营尤为艰难。

    一些原本就濒临困境的大企业,仿佛被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轰然倒塌。

    2001年4月6日

    米国太平洋天然气和电气公司宣布破产,申请破产保护,涉及资产3615亿美金,消息一出,震惊了米国社会。

    与此同时

    米国十大企业巨头之一,能源业巨子安然公司爆雷不断,从公司首席执行官到首席财务官等高层,纷纷爆出了假账丑闻。

    安然公司忙着四处灭火,展开强力危机公关,可惜收效不大。

    证券市场最先作出了反应,安然公司股票在丑闻的连续不断打击下,就像吃了泻药一样暴跌不止,市值急剧缩水,这个庞大的能源业巨子处于风雨飘摇中。

    2001年4月27日

    米国著名的大企业集团宝丽来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给予晦暗的米国及世界经济以重重一击。

    从纽约到东京证券交易所,从伦敦交易所到法兰克福,金融市场跌跌不休,一地鸡毛。

    宝丽来公司何许人也

    让宝利来公司一炮而红的是拍立得相机,这种拍摄之后立马成像的宝丽来相机,一经推出便风靡欧美社会,简直酷毙了!

    从60年代开始,在很短的时间内,宝丽来相机就占据了主流市场,有条件的欧美家庭几乎人手一台。

    60年代到80年代,宝丽来公司风光无限。

    彩色影像业巨头柯达公司作为跟风者,也进入了拍立得市场争夺蛋糕,在影像市场上差不多属于小弟的角色。

    可惜好景不长,先进的数码相机产品推出之后,僵化不思进取的宝丽来公司日渐走入穷途。

    圣瑞杰斯饭店

    店里

    王耀城手里拿着《阿姆斯特丹记事人报》,悠闲地浏览着新闻,作为世界财经新闻类的最重磅消息,宝利来公司破产保护放在醒目的头条位置。

    这些不是王耀城关心的,他的关注点和别人不同。

    在所有财经评论家看来,宝丽来公司持有的影像类专利已经过时,远远跟不上现在势头正旺的柯达公司和日、德同行,旗下的资产更一无是处,整个儿都烂透了。

    在如今经济衰退的困难时候,房地产和厂房设备也卖不上什么钱,差不多等同于一堆破烂。

    王耀城也看不上那堆破烂,他看重的是宝利来这个名扬欧美的潮流品牌。

    在华夏,可能没几个人知道宝丽来这个品牌。

    玩拍彩色立得相机的,大多是一些著名景区的摄影摊主,普通民众很少接触宝丽来品牌拍立得相机,对其知之不深。

    在大陆经济蓬勃兴起的时候,宝丽来公司已然衰落了。

    宝丽来公司最大的问题是不思进取,曾经拥有世界最先进成像技术,握着满手的王炸。

    没有拥抱后来蓬勃发展的数码影像高科技,一次次的错过了市场红利和机遇,最终落后于时代被淘汰。

    可欧美消费者不同。

    宝丽来品牌相机伴随着他们从儿童到少年,从青年到事业有成的中年,几乎是整个人生成长的回忆,尤其珍贵不过。

    只要提起“宝丽来”这品牌,很多老年人往往露出温馨的回忆笑容,在那些逝去的美好岁月里,“宝丽来”相机是最忠实的陪伴者。

    按照网络高科技时代的理解,“宝丽来”这驰名世界的品牌简直自带粉丝流量,自带主角光环,自带话题度,具备再度崛起的一切要素。

    若是王氏财团拿了下来,分分钟让老母鸡变凤凰,绝对没跑儿的。

    财团电子类产品众多,最适合“宝丽来”品牌的是定位于中高端手机市场。

    欧美七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对宝丽来品牌感情最深厚,是潜在的铁粉,最容易开拓的客户人群。

    这一代人大部分人到中年,事业有成,经济能力相对富裕。

    “宝丽来”品牌定位于中高端手机,最先开

    开始是让情怀买单,然后凭借着卓越的产品性能扩大市场,确立市场高端形象。

    从经营角度来看,成功的可能性几乎达到八成以上。

    一些不知名的品牌在电视和报纸广告宣传中,普通消费者一略而过,几乎不会留下任何印象。

    必须要反复的广告宣传轰炸,反复的加深消费者的好感度和印象,才能达到一定的广告宣传效果。

    “宝丽来”品牌不同。

    它一旦出现在广告宣传中,天生会吸引注意的眼球。

    在宝丽来公司破产以后,更带上了一抹浓郁的悲彩。

    就像心中逝去的美好回忆难以追寻,一旦焕发新生,那种又惊又喜的温馨感觉,是别的品牌无法代替的。

    王耀城手上抓着报纸,早已经神游物外。

    心中仔细衡量麾下哪一家企业可以运营“宝丽来”品牌?

    大西洋商用机器公司?

    不妥。

    大西洋商用机器公司只需要全力运营好oppo品牌就行,致力于走上苹果之路,而用不着分心他顾。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没水吃。

    长江科技集团抑或黄河科技集团?

    不妥。

    长江科技集团拥有戴尔品牌系列产品,黄河科技集团拥有熊猫电子,太平洋连锁家电商城,太平洋电子市场,还拥有花花公子品牌电子产品专营权,过于庞杂了。

    花花公子品牌手机推出之后,手机设计及品牌运营专注于潮流及个性人群,在世界手机厂商中排名第15位,利润却可以排入第九名。

    这个特立独行的花花公子品牌手机,已经没有可能做成大众品牌,天生属于小众而高消费的潮流人群。

    再加上纯粹华资企业,想要树立高端品牌形象很困难,在欧美社会的推广更加艰难。

    这无关乎品牌策略,公司执行力和创新力,而在于欧美社会根深蒂固的偏见,可能导致“宝丽来”品牌一手王炸,全憋死在手中。

    毋庸讳言

    出于媒体片面而选择性的宣传,欧美社会对现在华夏印象依然停留在《红高粱》《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阶段,带着上位者优越感俯视。

    在这种情况下,放入全华资背景的长江科技集团和黄河科技集团,都是不妥当的。

    思来想去

    王耀城终于定下决心;

    由王族基金出面收购,最后品牌独立运行,采取轻资产的独立运行政策,只保留部分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全部品牌手机生产由长江科技集团代工。

    至于销售渠道,必须单独建设高档的品牌运营店,独立运营销售渠道,这部分的代价是不能够省的。

    好在oppo品牌和格立品牌在全世界都拥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合作商,单独搞一套事半而功倍。

    对于企业掌舵者,王耀城都考虑好了。

    就让秘书处副主任洪福担纲,这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高管人员,在身边也锻炼了好几年,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最重要的是,副主任洪福是个时尚潮人,虽然个子不高,但是打扮一向都紧追潮流,而且对时尚语言有一种天生的敏感。

    王耀城相信;洪福比王会洋更适合这个职位。

    秘书主任王会洋是米国麻省理工电子专业博士出身,做事严谨有计划,魄力和能力都是一等一顶尖,更难得做事踏实有度,分寸掌握的非常好。

    这样的人才,王耀城准备放到大西洋商用机器公司做行政副总裁,就是光以前的位置,慢慢培养出来。

    宝丽来公司吗

    现在不急于并购,先等着破产保护期把破烂资产处理完再说,一直保持关注就可以了。

    到年底或者明年初,再拿到手上也不迟。

    &nbs



第392章 布局宝丽来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王耀城一行在北欧荷兰过着田园诗一般的生活,外界却传来连番的重磅级财经消息。

    自从2000年初,网络高科技泡沫破裂以来,米国经济受到的打击尤为惨重,国民经济从下半年开始由疲软滑入衰退。

    2001年伊始

    米国经济走入衰退中,各行各业一片惨淡,结束了连续十多年的经济上升期,国民经济出现13的负增长。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企业经营尤为艰难。

    一些原本就濒临困境的大企业,仿佛被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轰然倒塌。

    2001年4月6日

    米国太平洋天然气和电气公司宣布破产,申请破产保护,涉及资产3615亿美金,消息一出,震惊了米国社会。

    与此同时

    米国十大企业巨头之一,能源业巨子安然公司爆雷不断,从公司首席执行官到首席财务官等高层,纷纷爆出了假账丑闻。

    安然公司忙着四处灭火,展开强力危机公关,可惜收效不大。

    证券市场最先作出了反应,安然公司股票在丑闻的连续不断打击下,就像吃了泻药一样暴跌不止,市值急剧缩水,这个庞大的能源业巨子处于风雨飘摇中。

    2001年4月27日

    米国著名的大企业集团宝丽来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给予晦暗的米国及世界经济以重重一击。

    从纽约到东京证券交易所,从伦敦交易所到法兰克福,金融市场跌跌不休,一地鸡毛。

    宝丽来公司何许人也

    让宝利来公司一炮而红的是拍立得相机,这种拍摄之后立马成像的宝丽来相机,一经推出便风靡欧美社会,简直酷毙了!

    从60年代开始,在很短的时间内,宝丽来相机就占据了主流市场,有条件的欧美家庭几乎人手一台。

    60年代到80年代,宝丽来公司风光无限。

    彩色影像业巨头柯达公司作为跟风者,也进入了拍立得市场争夺蛋糕,在影像市场上差不多属于小弟的角色。

    可惜好景不长,先进的数码相机产品推出之后,僵化不思进取的宝丽来公司日渐走入穷途。
1...243244245246247...3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