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眸1991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葡萄无牙

    财团副主席霍家光拟于上午十时,汇报前期接触米国航空企业的情况

    这其中包括

    2002年和2004年两次申请破产保护的第七大航空公司米国航空,2004年先后提出破产保护申请排行第三的达美航空和排行第四的西北航空,还有其他一些航企。

    这几年,北美航企日子过得特别艰难。

    扣除物价通胀因素。2004年航空平均票价相比较2000年下跌20,米国航空业恶性竞争再次凸显严重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国泰航空方面感觉并购时机已经成熟,准备迈出最后扩张的脚步,并购一至二家米国航空公司,完善企业全球性布局的最关键市场北美航空市场。

    根据会见日程安排

    下午200

    财团副主席董铭珠及格立集团总裁朱江红将前来汇报黄河科技集团、格立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

    下午430

    会见华夏奥组委赴港代表团一行,并于半岛酒店宴请贵客。

    情况简报汇报完之后,韩建飞恭敬的问

    “董事长,您看日程是否有需要变更的地方”

    “可以,就这样吧。”

    “明白了,秘书处就按此安排。”

    王耀城点点头没有说话,目送着韩建飞离开,心中微微一叹

    财团企业发展到了瓶颈,每一家都想走上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跨国并购就是完善全球布局的最好方式,谁都不想落后。

    这就像环球通信公司,香港上海大酒店集团一样,在财团企业阵列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卓有影响的领导性企业。

    从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

    王族基金刚刚任命的八位副主席,恐怕都要为各自麾下的企业摇旗呐喊,麻烦少不了。

    发展的难题又回到了原点,王耀城必须要面对,让他感觉头皮发麻的是恐怕又要和米国司法部反垄断机构打交道了。

    这可不是好消息。

    尤其是航空企业跨国并购,出于各国航空安全的考虑天生就敏感,很容易被反垄断机构盯上。

    对于国泰航空而言

    现如今在亚洲和欧洲的航线都是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航企,可是在北美却只能排在第九位,南美航线第六位,成为企业发展的薄弱点。

    国泰航空主要从事国际性跨州干线客货运输,加之经营有道,被评为2003年世界最佳航空公司。

    在世界航空业大部分亏损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盈利,实属难能可贵。

    米国航空市场,如今是一片血雨腥风。

    自1985年之后

    米国航空运输委员会解散,米国民航公司建立与兼并收购自由化,不再由政府管制,民航业逐渐进入自由竞争的状态。

    放松管制使美国航空公司数量大量增加,票价下降,服务与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然而没有多久,严重隐患出现了。

    航空公司数量急剧增加,最多时达到198家航空公司,这导致了行业间恶性竞争,大部分航空公司在竞争中被兼并或者破产,航空业一片动荡。

    进入年代初,北美市场仅剩下60多家航空公司,依然在微利和亏损的边缘苦苦挣扎。

    此时,全球经济进入周期循环低谷,但北美航空业仍然处在加速扩张的过程中,成本高企,资金需求量大。

    加之米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让原油均价有所抬升,在这种情况下米国航空业生存环境尤其严峻。

    1990至1992年的三年间,米国航空业共亏损超过100亿美元,约有一半航空企业倒闭或兼并,剩下不足35家航空企业,市场进一步的集中化。

    进入1993年后,米国经济从低谷中回升,持续平稳增长,航空出行需求提升稳定,客座率从1993年的635上升到了2000年的724,迎来了长达6年的盈利周期。

    可好日子也就到此为止了,米国航空业的景气并没有延续。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米国航空业再次进入亏损周期,2001年至2004年6月,全美航空业共亏损超过600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可以说,北美航空业现在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像臭狗屎一般的惹人厌。

    可为啥国泰航空这时候要进入呢

    巴菲特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

    没有永远亏损的市场,作为世界最有利可图的北美航空市场,经历了80年代到90年代血雨腥风的洗礼,航空公司从接近200家直线掉落到如今20余家,已经接近最后寡头垄断格局。

    这四年来,米国航空业亏损了600亿美金,全行业无一幸免。

    如今是米国排行第三、第四和第七的航空企业同时陷入破产保护困境,并不意味着其他航空公司日子好过,排行前十位的航空企业都有巨额亏损。

    每一家航企在这600亿美金亏损中都分了一杯羹,无一例外。

    之所以还能撑得住,无非是背后的大股东输血而已,死撑着希望度过黎明前的黑暗。

    等到过几年竞争水落石出,北美航空业寡头格局形成,四大巨头默契地维持票价坚挺,那时候再想进入门也没有,谁也不会傻到把胜利果实双手捧给别人。

    现在是北美航企最困难的时候,国泰航空想进入,现在就是最好时机。

    作为一家有志于成为全球性最佳和最大航空企业报负的国泰航空来说,北美市场就是永远绕不过去的一个局,不能够参与其中,注定无法成长为全球最大航企。

    国泰航空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连续五年被评为世界最佳航空公司,在欧亚航线和大西洋航线上都拥有竞争优势,同时在欧亚各大枢纽机场拥有广泛的干线航班,企业声誉和形象都非常好。

    与此同时

    国泰航空和汇丰银行,家乐福集团,遍及全世界的最大酒店集团香港上海大酒店密切联动,可以其他航企无法媲美的周到细致服务。

    背靠着财团雄厚实力,说句不好听的话,国泰航空完全亏损的起。

    企业联动带来的巨大收益,财团主席王耀城看的非常清楚,并不强求某一企业非要盈利,而是更看重联动效应。

    国泰航空可以为汇丰银行,环球通信公司,香港上海大酒店集团,家乐福集团等一系列企业带来大量高素质、高收入用户,重要作用不是财报可以体现出来的。

    它就像网络企业的流量入口,把高质量的用户都吸引过来。

    所以,王耀城对国泰航空的扩张一直很上心,从并购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开始,就一直留意以北美市场,寻找可以插一脚的契机。

    如今,时机终于成熟了。

    还有一章,会在下午六时左右上传,因为延误了非常抱歉,特此说明。




第554章 战略机遇期窗口
    没隔多长时间

    霍家光推门进来了,他是跟着王耀城时间最久的老人之一,算下来已经13年了,从原先40多岁的商务精英成长为一方大佬,气质更显得温文尔雅,只不过两侧鬓角已斑白。

    王耀城主动迎上去握了下手“呵呵,家光兄请坐,这里给你准备了香槟。”

    “谢谢”

    两人的关系与其说是老板和雇员,莫如说是兄弟更贴切,简单寒暄几句以后就切入正题了。

    坐在沙发上

    霍家光呡了一口法国香槟酒,看了一下坐在对面默不作声的王耀城,目光中浮现出忧虑的神色,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boss,这段时间我们先后接触了五家北美航企,总体看来情况都差不多

    大都欢迎有实力的财团注资,但是不愿意被兼并也不愿意放弃管理权,公司的财政状况可以说糟糕的不能再糟,可是依然死鸭子嘴硬,谈判难度不小。

    您知道的,航空运输领域是白人老钱钱的传统领地,这些地方极右翼份子扎堆,对有色人种相当不友好。

    他们只想要我们的钱,却不愿意让出经营管理权。

    当然,白人老钱钱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很多传承久远的家族想要逃离这艘不知道何时就会沉没的大船,私下表示愿意出让手中的股权。

    关键的一点,

    即便通过司法部反垄断审查,我们掌握了北美航企的绝对控股权,也不可能像在欧亚等地任意行事,这些白人老钱钱在州及地方有很大的影响力,企业运营管理难免要受到对方的制擎。

    还有北美航企的工会影响力非常大,有可能给我们找大麻烦,这点请您注意。”

    霍家光意思很明白

    这些北美航空公司都是刺头,非常不好搞,他也不看好这次国泰航空并购举措。

    沉默片刻

    王耀城轻叹一声说道

    “除非我们放弃国泰航空全球发展的计划,否则,北美航空市场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障碍,国泰航空如果无法完成并购,完全没可能取得北美枢纽机场的股权。

    也就是说,在北美航空市场始终是无根飘萍,稍微一个政策变动就会被驱逐出市场。

    香港上海大酒店公司并购的希尔斯酒店集团,在北美各地拥有1400多家酒店,几乎占据了整个酒店集团一半还多。

    没有国泰航空公司源源不断的高消费客户群体,仅凭借酒店日常营业招揽客户,无疑会损失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

    要知道,整个北美中长途旅客市场以航空运输为主,占据了65的份额。

    根据香港观天下经研中心数据模型分析

    失去了这个宝贵的流量入口,希尔斯酒店集团营收损失超过三成,约有13的酒店将会陷入亏损。

    并购北美航空公司不单纯是国泰航空扩张的需要,对于汇丰银行,环球通信公司同样意义重大,是我们必须拿下的硬骨头。

    之前之所以没有动手,是因为时机不成熟,这也许是我们唯一的下手机会了。”

    霍家光皱了下眉头,他是美裔华人,心中实在难以理解王耀城为什么会说是唯一的下手机会。

    他联想到财团企业紧锣密鼓的全生态链建设,高标准抗压测试和b计划,心中隐约的有些眉目,但是对此颇不以为然。

    boss危机感太重,有受迫害妄想狂的倾向。

    现在的华夏经济水平虽然发展迅猛,但对于欧美来说,也仅仅是个大点的蚂蚱而已,完全构不成半点威胁。

    2003年,华夏国民gd产值为167万亿美元,在全世界排行第六位,而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达到1151万亿美元,是华夏的九倍还多。

    若是论人均gd更是彻底碾压,差距高达30多倍。

    米事、政治和经济实力独霸全球,从上到下散发着一股迷之自信,政策的主基调也是在全球围追堵截恐怖分子,军事方面削弱老毛子对欧洲方面的威胁,经济方面与日、德及欧洲等国争锋。

    从骨子里来说

    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绝大多数米国人不认为华夏能构成任何威胁,反而持拥抱熊猫观点的人居多。

    那些危言耸听的右翼政客和极端分子言论,往往只会博得一番嘲笑。

    不过,既然董事长危机感十足,霍家光也不愿意公然顶撞,仔细考虑了一下说道

    “从目前接触的情况来看,我建议选取米国航空市场占据第三的达美航空和排行第四的西北航空,作为优先并购选择,b计划可以考虑市场排行第七的米国航空。

    达美航空的情况复杂一些,西北航空稍好一些,但同样都是白人老钱钱团体扎堆的地方,由于企业规模较大,整合起来可能相当麻烦。”

    “可以,那就请家光兄带领工作组赴美展开工作,你是并购方面资深的专家,有你这个老将出马我才放心,尽快与对方进入实质性谈判。”

    “如您所愿,boss。”

    “那就好。”

    并购专家霍家光亲自出手,王耀城一颗心终于放回肚中,笑容浮现在脸上,他知道财团很多管理高层对b计划不以为然。

    王耀城不想解释,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也许一名优秀的企业经理人,可以规划今后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企业发展战略,但绝没有可能扩大到国家战略对弈层面。

    具有这种战略性眼光的企业家万中无一,王耀城认识的所有企业家中,华为的任总是唯一一个,自己偷看底牌可不算。

    在前世今生的经历中,没有香港资本并购米国航空企业成功的案例。

    如今,历史已改变的太多。

    王耀城有信心插手在有利可图的北美航空市场分一杯羹,信心来源于乔治大统领五月下旬宣布竞选连任,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随着谷歌公司上市表现惊艳,王氏财团于米国德克萨斯财团相互间的关系愈发密切,联系的纽带就是乔治大统领家族。

    现在

    乔治大统领面临着第二任期竞选连任,迫切需要王耀城在华裔米国人和少数族裔中的巨大威望和号召力,带来更多的选票和资金。

    你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你,所谓的利益联盟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只要国泰航空公司在并购时承诺,保留并购企业的相关工作机会,并通过白宫施压,司法部反垄断机构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消除了政府层面的干扰,手持大量现金资本的王族基金完全有信心整合米国航空公司,哪怕过程再艰难也能一点点啃下来。
1...317318319320321...3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