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妻作死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湘君
“从苏杭两地进来的,若是夫人喜欢,下次再送几匹好布过来。”
第158章:毛俊生想做生意
那两位东家一听,心思为之一动,着实,这铺里头也少看到年轻的东家出没,莫不是就是于氏一家人在这儿经营中,当真是碰巧了才租下的这好铺子不成
若是这样的话,他们可以将对方弄走,然后再将铺子租下来,谁不想扩大自己的生意,先前这间铺子卖的是首饰,正是这左右两边东家都恨着的对象,这两人之间也有较量的,这铺子落谁手中,谁就赢了。
刘二郎很快看出两人的想法,连忙出来劝道:“咱们三人都是为自己的利益前来的,我看这么着吧,只要你们帮我赶走这于家布庄,这铺子你们两人共同租下,一分为二,为各自铺面扩大一些,你们看如何”
这两位东家一听,觉得还算满意,于是答应下来,于是刘二郎在两人耳边低语了两声,两人听了,面上露出喜色来,若是这么办,真的能将于家布庄赶走,那简直是太好了。
商量好后,三人从酒楼出来,到了酒楼门口便立即分开,那左边首饰铺子的黎东家最先上了马车,生怕被人看到,坐上马车后便直接回黎府去了。
而右边首饰铺子的周东家却是若无其
第159章:生意好点子
石梅从厨房端着碗筷出来,看到大哥,便高兴的叫他入堂前吃饭。
这会儿秦楚和于江全坐在八仙桌前,翁婿两人正聊着天,石泉一进来,于江全便看到他,说过几日打算带他上山打虎去实地练练。
石泉原本藏着心事,想要将那毛俊生的事向于书燕说说的,这会儿听到师父的话,吓了一跳,想起上一次师父打虎时的模样,连忙摆手,“叔,不成,我还要帮着书燕去码头办事。”
于江全却是笑出声,“你这不是怕了吧别怕,我家那小子十岁便跟着我上山打虎,当时也吓出尿来,后来比我还勇猛,打过一次便能壮胆了。”
然而石泉却不成,吓得腿都软了,并找着借口说因为于书燕的事没办成,正好进屋的于书燕听到,于是帮石泉开脱,主要是她也不想让父亲入山,眼下正值冬季,入山也辛苦。
终于有于书燕帮着证明,石泉松了口气,见师父不再留意他,他便悄悄地出了堂房,来到于书燕的身边,小声说道:“燕子,今日遇到一位童生在卖烧饼,人看着很老实,他想跟我们一起学做生意,你
第160章:有人闹事
于书燕亲自为她们选了几款好布,这些夫人们正看着布料,有眼光的发现挂着的肚兜,面颊一红,见铺里的于江全和石泉守外头揽客去了,便问起这肚兜的布料,正好于书燕做了合欢襟和诃衣的样版,便也一同拿了出来,这些夫人们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里衣,脸颊越发的红了,却是抢着要买的。
转眼间先前不好卖的几款布料被于书燕以高价卖出,同时她们各自订走一套样版,私下里再多做几套去,这可是好东西,平素看着一脸端庄雍容的贵夫人们,眼下却没有半点形象可言,好在铺里没有男子,也不算失态。
这些夫人们买走了样版,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多出了一些银子给于书燕,以后恐怕这种东西会在贵圈里流行起来,当然这些夫人有愧于于书燕,以后说起这里衣来,必定会说到于家布庄了。
有舍才有得,于书燕只做布料生意,从没有想过自己创意的点子被别人得了去,她不想做成衣,她只要于家布庄的生意好起来,这点小创意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贵夫人一走,对面的刘家布庄里
第161章:闹事的手段尽出
果见这两位庄户进了于家铺子,那领头的那位看着年纪若五十上下,穿的正是先前在他们铺里买走的布,只是此人的脸上脖子处都有红点,一看似乎生了疹子似的。
那老者开了口,一边说一边挠自己的胳膊,说道:“我儿为我贺寿,在你们于家布庄买卖了新的布料给我做的新衣,谁知才穿了几日,我身上便起了疹子来,你们看看,全身上下没有一处好地方,皆是因为你们所至。”
“现在你们说说吧,该怎么处置此事你们的布料有问题,大家伙的可曾知道你可不能祸害了我们这些街坊,我们家怎么说也住在县城城郊,虽是庄户出身,可是也不是这么好欺负的。”
那老者一口气说完,便在八仙桌前坐下,瞧着模样却是不走了,于家人第一次遇到这阵仗,吓了一跳,只有于书燕却是冷静的,她目光淡淡地朝那老者和那位一言不发的年轻人看去一眼,接着在石梅耳边小声道:“现在马上去请庾县出了名的大夫过来,不管费多少银子可以。”
石梅听到后便应下了,她乘着那边两人不注意,便出了铺门,往城南
第162章:相互勾结
而此时隔壁首饰铺子的伙计也跟着出来了,那伙计见了连忙回铺里禀报东家,于是黎东家和周东家立即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伙人找了过来,他们穿插在人群里,开始东一言西一语的煽动起来。
眼看着这谣言便要成事实,于家三人不得不出门向街坊们解释,于江全一脸的实诚,苦口婆心的说他们布庄绝不可能卖这样的布料出来的,可是这些街坊不信,尤其那些故意挑事的,但凡于江全说的话,他们都会反驳两句,害得于江全有口难辩。
于书燕拉住父亲,摇了摇头,说道:“看来这些人是有备而来,爹,你说再多也是没有用的,咱们的布料有没有问题,也不是靠造谣便能成事实的,这庾县难怪还没有了王法不成,且由他们说去,呆会请了大夫过来,便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就在父女两人说着话儿的时候,街道上来了一对母女,那少女扶着母亲一步一步艰辛的走来,看到于家布庄被这么多的人围着,于是大声喊道:“请大家伙的让让,快让让,我娘快不行了,这几日穿了于家布庄的布料做的衣裳,我娘全身得了疹子,咱
第163章:秦楚护妻
于书燕再也看不过去,就算上了公堂她也是不怕的,她担心的是这些人背后搞鬼,与捕快勾结,最后经过典史便将案子定了,而不是正正规规的上公堂去。
若是遇上了齐知县,想到上次马家案子,齐知县为了秦楚的前程,都不曾留案底,便宜可以看得出来,齐知县对庾县的秀才还是多有体谅,不愿毁人前程,想来在她这一桩事上也是如此了。
于书燕从于江全身后走出来,语气严肃的说道:“既然你们要带走我于家的人,那你们为何不一同带走这些受害之人,还有我知道一些小案子是可以通过典史大便定了案子,尤其是我们这种街坊之间的小案,自是上不得公堂,但是我不服,我要求上公堂,我于家虽是普通商户,但我还是不怕的,我要请状师,我要街坊们看着我们于家平反。”
那对母女一听于家要请状师,脸就吓白,那位少女倒是反应快,她连忙说道:“你们于家昧了良心赚下不少银子,自是请得起状师的,我们这些庄户,手头无银,只能任由你们宰割了。”
少女的话很快引起这些底层的街坊共鸣,而眼前的两位捕快却是眯着眼睛打量着于书燕,领头的
第164章:谁要害她?
何况知道这青头菜来历的庄户,也没有这多余的银子来旺兴街逛,所以当他们听到这个菜名的时候,个个都傻了眼。
而这对母女还有那对父子却听到大夫这一番话后,脸色大变,尤其是那对父子,病情较轻的,老者狡辩道:“仅凭你一句话说是就是了,要是这于家布庄的东家那布料里头带了这青头菜的毒性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倒也有可能。
可是大夫却并不以为意,说道:“碰到青头菜不会有事儿,只有误食了青头菜才会起疹子,你们还想瞒着谁”
那老者慌乱了,见那些弓手们都看向了两人,吓得不轻,见势不妙,父子两人连往外跑,那些弓手立即反应过来,上前将他们给抓了。
这边母女两人却是一脸的惊讶,想跑又不敢跑,只好缩着身子站在那儿。
这一下临到那弓手头目审案,这四人跪了下来,问他们背后之人时,这四人被吓得不轻,还有什么敢隐瞒的,便说了。
原来这两家是一个村的,就在前几日村里头来了一个面生的人,他找到
第165章:王氏好骑射
秦楚此时却温柔的开口,“燕儿,你可曾想到是谁”
于书燕看向秦楚,刚才他坐在高头大马之上,她有一瞬间以为正是他上任丞相之职风光无限之时,不过才十七岁的他,为何却显得如此沉着稳重,难怪他能以二十二岁的年轻坐上丞相之位,少年老成怕是说的他了。
“孙蒲,孙家粮庄的当家之人。”
于书燕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出来。
秦楚一听却是杨唇一笑,摇了摇头,“绝不可能了是他。”
“为何”
于书燕越发的不解了。
“孙蒲此人我曾见过,你以前前几次送的粮食他当真没有查你不成你借着关家的名头,这些他都知道,他只会以为背后是我在与关家交好,如此才没有揭穿你而已,所以即使你以后不与孙蒲做生意了后,他自也不再来找你,毕竟我也不是个好惹的。”
秦楚语气轻松,于书燕却听出郁闷来,合着她以为天衣无缝的事,其实秦楚早已经知道,并顺手帮了她,她竟然还觉得自己借着关家的
第166章:漂亮的母女两人
原来如此,孙氏欣然的收下了,得知她是从知县府上来的,于是问起知县夫人的情况,以前知县夫人王氏是不太喜欢秦家女眷的,也皆于书燕的婆母和大嫂想要巴接王氏,还故意上府拜见齐老夫人,结果收到上香的帖子,那次上香,于书燕给王氏解决了一个难题,于是于书燕入了王氏的眼。”
“后来因为于书燕做的骑马装,以及建议孙氏带王氏去马场,于是又落得一个好印象,只是上次上香王氏想将齐家表妹嫁给秦楚为平妻一事,令王氏再见她有些愧疚,其他倒是没有什么了。”
孙氏说这一次赏梅宴会有不少贵夫人小姐们参加,到时让于氏母女跟在知县夫人和她的身边,再乘机与这些贵夫人打好交道,这样于家布庄能因此而出名呢。
于书燕很感激孙氏替她着想,于是应下了。
从任府归来,许三娘便问起知县夫人和孙氏的意思,于书燕将今日孙氏所说的说了,许三娘一听,有点儿担忧,“燕儿,我不曾与这些贵夫人打交道,到时可别闹出笑话来。”
“娘,不会的,到时咱们跟在知县夫人和孙氏身边,谁还不得巴接咱们来,所
第167章:下雪了
于书燕三人来到县丞夫人身边行了一礼,邬氏点了点头,正好此时前头的知县夫人和主簿夫人看到了三人,主簿夫人孙氏于是朝三人招了招手,让三人过去。
邬氏也不留她们,看着三人的倩影远去,不少人的眼光还不曾收回。
于书燕近距离看到了知县夫王氏,王氏今日穿着与众不同,被不少贵夫人夸赞,王氏心情极好。
那孙氏正要说上一句赞赏的话,听说到人群里有骚动。
“知县大人的贵妾来了。”
人群里也不知谁说了一声,很快所有人都朝山门看去,果然看到一辆奢华的马车走了过来,此时从马车上下来一人,此女身姿瘦弱,长相柔美,但小腹却是隆起,身披粉红色的斗篷,从马车上下来,不少人认了出来,这不就是知县大人前不久纳的贵妾么听说也是知县大人从小两小无猜的表妹。
此女是城户出身,但凭着她的长相与气质,倒是不像的,只是今个儿都是夫人们聚集赏梅的日子,为何知县大人的妾室也在这个时候过来。
她们要巴接知县大人,但是看到了这位妾室,却是让不少夫人们不喜,妾室毕竟不是主母,岂能出处这样的场所
第168章:赏梅宴
桌前只剩下三人,孙氏实在忍不住了,说道:“听说这梅开并蒂,夫人可曾听说过”
王氏一时间没有明白孙氏的意思,但是她向来与自己交好,绝不可能说她的坏话,那么必定是有喻意的了。
于是王氏接了孙氏的话,“哦当真有此景。”
孙氏却是摇头,“自是不曾有,有也必定被那霜雪给折腾,一朵枝上养不活两枝梅,我瞧着这人也是一样的,都说那寒梅经得起风霜,那也是有前提的,并蒂梅自古不曾有,便是因为它们的枝桠不能支持它的出现。”
“人也是一样,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老祖宗的话是有道理的,不开并蒂梅,自然祖宗规矩也道是妻妾不同位之说。”
孙氏说这话的时候故意看向刘氏。
刘氏面颊一红,原本一直在王氏身边装乖巧,也不多话,就是那纤长的手指总是抚向小腹,有时王氏不想看到她隆起的肚子都不成。
此时王氏听了孙氏的话,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笑道:“主簿夫人说的有道理,今日我表妹一同过来,想来婆母没有想到这
第169章:遇上银炭商人
可是这些世家贵女岂会不知道她的心思,这些人都是嫡女,从小就知道这嫡庶之间如洪沟一般的区别,自然不喜欢这妾室的了,她们城府不深,有什么都表露在脸上,见她过来,便纷纷退开,各自寻伴玩去了。
只有于家三人却是没有什么表情,于是刘氏一脸尴尬的来到三人身边。
于书燕朝她看去一眼,再想起王氏的表情,知道自己可不能与此人走近了,一但走近了,就得罪了王氏不说,同时还得罪了孙氏。
然而刘氏已经叫住了于书燕,她笑着说道:“秦夫人也在,秦秀才有才,我常听夫君说起,想不到秦夫人也是一个贤内助。”
于书燕只好应和着笑了笑,她的眼角余光看到梅庄门口站着的婆子正是王氏身边的,想来是王氏派她出来张望,看园中谁跟刘氏走得近了。
于是于书燕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开口,“姨娘身子重,这天寒地冻的还是不要出来的好,有些话不知我当讲不当讲,可是如今看到刘姨娘的处境,却忍不住想说。”
“你且说便是。”
刘氏面色淡淡,心头恐怕起了怒气。
第170章:秦楚吃味
于书燕见状,犹豫了一下,这会儿叫石头去守着码头,这半夜三更天寒地冻的,他要如何受得住。
不过这些人做着私货,若不是夜里去堵人,还未必寻得到他们。
于书燕这么想着,于是说道:“我跟我一同前去。”
“不成,这夜里风大,你一个女子家的,岂能有我皮糙肉厚的受得住。”
石泉不让她去,于书燕也想到秦楚多半也会不准,不然他半夜也会赶过来,想着石泉去堵人,也不是一夜两夜的事,她若不养足了精神,一但堵到了人,她就没有精神与对方交集了。
于书燕只好应下,同时从屋里翻出一件新棉袄,原本她是做给秦楚穿的,也是那日母亲说她对秦楚不好,从来没有给他做过衣裳,于书燕怕母亲发现她有和离的心思,才不得不做下的衣裳。
只是现在她却给了石泉穿,这衣裳极为暖和,于书燕在衣裳上费了一点小心思,能将石泉整个人裹紧。
“你晚上带足了干粮,再抱一个火炉子,去码头寻一处背风之地守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