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湘君

    半路上,于书燕




第218章:寻到管事
    他亏欠的本就是前一世的她,所以要还也该还给前一世的她啊,他不要再自欺欺人了,现在的他,只想着怎么弥补着她。

    他改变了自己,完全与前一世不同的自己,前一世不曾将她带来城里,不曾将婆媳分开,他知道母亲的强势,他知道母亲的眉高眼低,看不上媳妇的身世。

    这一世他终于在媳妇脸上看到了笑容,虽然还恨着他,但是他却是开心的。

    于书燕不知不觉将酒壶里的酒喝完,忽然瞧着眼前的人在晃动,转头变成了两个人影。

    她疑惑的看着秦楚,“你怎么变成了两人了。”

    “对影成三人,你还好,只看到了两人。”

    秦楚得逞的一笑,端了盆热水进来,给她净了手和脸,接着掀被躺下,将媳妇揽怀中。

    于书燕犯困,双手紧紧地抓住秦楚,“怎么变成两个了,可别跑了。”

    秦楚忍不住想笑,原来她也害怕他不见么她这是放下了心中的堤防了么

    秦楚捧起她红通通的小脸,吻了吻她的唇。

    于书燕却是睡着了,秦楚轻叹了口气,下次可不能由着她喝这么多,尤其得叮嘱她在外头,得告诉她喝酒不过三杯,便是三杯果酒她也是能醉的,这要是在外头必定误事。



第219章:布料加量
    于书燕寻到了这么一位管事,还是个秀才出身,于家父母在他面前都有些不好意思开口,这可是秀才郎,只是他不再往上科考,却让于家父母觉得可惜了。

    汪秀才很尽心,许三娘觉得他一个人孤苦,晌午便从家里给他带来了饭菜,汪秀才第一次感觉到这份温暖,很是感动,许氏是那种典型的贤良妻子与母亲。

    关家的船队快到了,这几日于书燕让大石头在码头等着。

    石泉好些日子不曾去码头卖烧饼了,他要是去码头,他便混在那些苦力当中,偶尔搬搬抬抬,倒是避开了那毛俊生的眼线。

    毛俊生仍然来码头卖烧饼,然而即使只是他一个人卖了,生意也没什么好的,一天下来赚不了几个银子。

    只是毛俊生想起妹妹要他做的事,他便很是留心,在他想来,做生意便要像对方一样做大生意,那才有赚头,这烧饼生意有什么好做的,还不如他回去读书逍遥自在些。

    那边石泉在人群里朝这边卖吃食的看来,看到人群里东张西望的毛俊生后,他便冷笑一声,此人很是可疑,总是缠着他不放手。

    天黑了,码头上的人陆续走了,毛俊生是最后一个走的。

    &



第220章:组一只商队
    随即于书燕的胡参也顺势卖出去不少。

    对面的铺子主要由石梅来打理,还有一个汪良帮着她,石梅自己想了一套对策,她将布版带去了南城区的市场,摆了一个摊位,做了不少香囊,正在做些活动,也做为宣传。

    一日的光景,石梅又给铺里头引来不少的生意来,她手巧,绣的花样又好看,她说如果在铺里买了布料让她刺绣的,皆是免费,街坊大多有占便宜的心态,纷纷跑来城东区买布来了。

    石梅收好摊位,便往城东的铺子里去,铺门口围满了人。

    不远处的街道上有人赶着牛车经过,那牛车上一对母女,正是许久不曾来城里的伍氏与杨丽,这对母女正是石家兄妹的舅家人。

    那杨丽说道:“娘,我怎么觉得前头那个穿着花布裙子的像是表姐呢”

    伍氏一听,便催着丈夫赶着牛车追来了,到了这旺兴街头,母女两人朝那边看,可是那边人太多,早已经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那伍氏看了看,说道:“石梅在城里讨生活,怎么可能来这旺兴街,这儿来来往往的都是富户,定是看错了。”

    杨丽也不确定了,上一次从表姐那儿得去的好衣裳,结果也被母亲拿去卖了,心里



第221章:商队回来了
    “虽然刘家的生意是杂货,没有做过布料的生意,但是我们的船经过不少码头,我倒是知道常德府那边有不少布商正在寻商机。”

    于书燕一听,高兴坏了,她正有此意,她要组织一支走商过来,货是从苏杭两地拉来的,走了水路,又借着了关家的行头,一路上很是安全,而到了她的地盘,低价收了,再做一支短途的走商,往周围几郡运去。

    于是五人在八仙桌前商量了很久,三人与于书燕的行商大计不谋而合,于是决定留在岸上不跟刘家船队去了,为此于书燕立即叫石头去柳树街赶紧再置办一处院子,最好是隔着他们家院子不远的,拿来做管事院去。

    夜里归来,于书燕还想着自己的行商大计而高兴,便是秦楚也看出来了,忍不住问她为何高兴,于书燕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了,秦楚一听倒也觉得她想法不错,只是叫她运送货物时候,寻庾县的镖局帮忙,也免得自己再去寻烦恼,一般大镖局都会对周围几郡的山头打点,省了不少事情。

    于书燕倒没有想这么多,如今听秦楚这么一说,心思一动,觉得不错,便同意秦楚的提议,第一次走商,自然安全最要紧。

    她没有走商



第222章:一起去福城
    可是做走商便不同了,只要价格低一点,便会有不少商户愿意买下。

    随着几人说着话儿,许三娘已经买来一桌子好菜,四个便吃了起来。

    这一日是于书燕最开心的一日,她的走商计划果然是可行的,下一趟她当真想亲自去去,可是想起秦楚上次劝着她的样子,她又有些犹豫,自己为人妇,毕竟还没有和离呢,如果真这么出去了,要是被庾县贵圈里的人知道,那她的名声的确没有了。

    一但此事若是传到了她婆母耳中,岂不是就更有得闹了,要和离那也得安安生生的和离,而不是坏了自己名声的被休弃。

    好在汪良此人很诚恳,找来的三人也是一心想做生意的。

    夜里秦楚回来,一看到媳妇那开心的模样就知道必定是有好事,一问之下知道那走商的生意当真做成了,他自然也是高兴的,听完媳妇说的话,他也说出一个消息,盛大儒要他带着媳妇去一趟福城,盛大儒的妻子陶氏今年五十大寿,是个整寿,虽没有大办,但他们夫妻两人还是得去的,这可是秦楚的师娘过生辰。

    再加上福城一年一度的击鞠赛开始,到时两人去了恐怕不会这么快就回来,许是要多玩几日的。

     



第223章:秦楚不想下考场
    于书燕哪会不知道这个好处,只是她毕竟是个女人,哪及他皮糙肉厚,再说她第一次骑马出远门,不像以前只不过去一趟任府的马场而已。

    秦楚见她着实难受,于是轻轻一跃坐她的马上来了,让她侧坐着靠在他的怀中,他一手拉着缰绳,一手牵着另一匹马,便这么进了福城。

    进了城,于书燕松了口气,话说坐在秦楚怀中竟有点想睡觉,这样的赶路是第一回,而且还是在没有长辈和外人的情况下,她便是在秦楚怀中睡上一觉,也不会有人说她。

    到了盛府门前,秦楚脸上的笑意更浓,他捏了捏于书燕的脸颊,小声说道:“到了,可不能再睡了,呆会便能见到师父和师娘了,你可别犯迷糊。”

    于书燕连忙打起精神,她与秦楚从马背上下来,便有盛府的小厮上前将马牵走,盛府管事便引着两人往主院去,这会儿师父和师娘都在主院呢,今个儿府中没有客人,二位老人感情向来好,盛夫人也是书香门第,夫妻二人在主院还会吟诗做对,别有一番风味。

    到了主院,屋里的嬷嬷将两人引入,两人在廊下换上木屐入屋,就听到堂屋内有笑声。

    秦楚提着前



第224章:想做教谕
    盛瑜一听,有些生气的说道:“学以至用,理该报国,岂能贪图这小家,楚儿的决定,为师却是不许,我看了楚儿的文章,便是后年会试与殿试,都是不成问题的。”

    于书燕也想这么说,他不但不成问题,还能中状元,想来秦楚这话不仅盛大儒听了生气,要是公婆在,听了也必定生气。

    秦楚轻叹了口气,说道:“师父,我不去会试,也自有我的理由,不过就晚三年出士,师父,你便准了我吧。”

    若不说个好理由出来,想来盛大儒会更加的生气,他盯着秦楚数许,只好说道:“想来你已经深思熟虑,但是我还是叮嘱你一声,你后年出士,朝中尚有你的师兄们帮着你,必能顺风顺水,你要晚上三年,我实在想不清你为何要如此遭踏自己的前程。”

    秦楚垂下头去,于书燕看到他异常坚定的脸,心里头也有些疑惑不解,秦楚到底有什么心事,他从来不曾在她面前提起过这些,他为何要做这么大的改变,他竟然想摧迟三年出士,三年的时光,有太多的变化,而且他十九岁中举,二十岁弱冠之年出士刚刚好,不早也不晚,他为何要说早



第225章:被贵女为难
    原来他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可是也太突然了些,想起他上一世的成就,她就忍不住想开口相劝,可是很快于书燕又反应过来,这个负心汉一但得了功名便花了心,她为何要劝了,不是他过得越不好她越高兴么

    等他三年后再入朝为官,到那个时候他就得不到丞相位了。

    于书燕这么一想,便不劝了,甚至还笑了起来,“也好,那你可以多呆三年了。”

    接着于书燕掀被上床睡觉去了,秦楚却是坐在那儿呆了呆,有些不明所以,媳妇这怎么前后变化这么快呢,是被他劝住了

    第二日,秦楚陪着盛瑜出门应酬去了,于书燕却陪在陶氏身边,陶氏最近迷上了看戏,福城从外地来了一个戏班子,戏班子里头有个乾旦坤生的名角,唱得那叫一个好的,最近这位名角扮演的虞姬很有韵味,在福城的贵圈里传开了。

    于书燕便陪着陶氏一起看戏,好不容易请来的戏班,听说最近的排戏被贵圈的夫人们都将日子给定了去。

    于是与陶氏交好的几位夫人便也跟着来看,她们身边带着正值芳龄的女儿,这会儿看到陶氏身边神态端庄大气的于书燕,都忍不住来问这人可是京城来的贵人。



第226章:师娘生辰
    于书燕说话轻轻松松,听得少女却是气极败坏,“谁要跟你下棋,我跟你是仇人,我才不要跟你下棋,我现在就命令你,击鞠赛你必须参加,我要让你看看我们余城贵女的风采,我要给君文姐姐报仇,你就等着在击鞠赛上出丑吧。”

    少女越说越得意,于书燕笑道:“说起来我还不会击鞠,这叫我如何下场。”

    少女一听,高兴坏了,原来她不会击鞠,君文姐姐说她的马术也才学不久,她们可不一样,常常有练习的,这么一说,那定能赢了她了。

    “我管你会不会,反正你必须上场。”

    少女越发的得意。

    很快丫鬟将吃食和棋盘送来了,于书燕看向棋盘,说道:“我让三子,咱们玩一局,若是你赢了我,我便答应你的要求。”

    少女一脸的狐疑,小声问道:“你一个庄户出身怎么学会下棋的”

    “我也是才学会不是,想着我家夫君以后应酬多,自是都要学学的。”

    于书燕一脸淡然的模样,那少女却捂住了嘴,差一点笑出声来,说她蠢还真是蠢,自己才学会还让她三子,是不是脑子不好使。

    “成,咱们一局定输赢,你让我三子的,



第227章:击鞠赛赌约
    吃过寿宴,又有戏班唱戏看热闹。

    于书燕起身去更衣,走到半路,就被几位贵女给拦住了,为首的正是当初与她比试的陈知州之女陈君文,而那陈君文身侧站着气鼓鼓的那位少女,正是那日哭红了眼的通判之女汪曼诗。

    如今汪姑娘站在陈氏身边,似乎有了靠山,气焰又起了,指着于书燕说道:“君文姐姐,便是她了,她欺负我,她让我三个棋子,我竟然下不过她,君文姐姐你可得为我报仇啊。”

    陈君文一听,挑眉,“你的意思是她的棋艺也高超”

    汪姑娘不想承认,却还是点头,“我下不过她。”

    这一下陈君文有些犹豫,她今个儿可是来发帖子的,可不是来跟她下棋的,而且连着汪氏都下不过,想来有几下,万一她若是输了,怎么在这些贵女面前做姐姐。

    陈君文不接汪氏的话了,却是将一张请帖给了于书燕,面色淡淡地说道:“于氏,你听好了,在庾县的仇我可没有忘记,咱们的赛还没有比完了,如今来了福城,这击鞠赛你必须得去。”

    “也免得别人猜测,咱们就在击鞠赛上见真伪,到底谁输谁赢,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陈君文那模样如若于书燕敢不答应,



第228章:击鞠赛开始
    盛瑜夫妻一听,哈哈大笑,“击鞠赛有输有赢,你们也不必放在心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即可,不过这组合双打,练的是两人心意相通,你们二人找机会还得一同练练,不如改日我与你师娘同你们两位小辈打一场如何”

    秦楚和于书燕连忙起身道谢,于书燕倒不知盛大儒也会击鞠,只知师娘球技了得。

    跟着师娘学了数日的球技,再加上于书燕与座骑心灵相通,她倒是学得得心应手,打起球来进球率越来越高,不过相较于陶氏,她还是不如的,陶氏对她很严厉,若不是陶氏的体力不如她,于书燕根本没法与她对打。

    这一日风和日丽,于书燕夫妻二人跟着师父师娘来到了盛家的马场。

    四个人打一局,一柱香的时间。

    于书燕学的球技不能与陶氏相比,但没想秦楚的球技却是不错,击鞠赛重要的是两人的配合,像盛瑜夫妻二人,陶氏的球技好,便是夫妻两人之间进攻的一人,盛瑜一但得了球,那自是传给陶氏的,陶氏的进球率极高,基本只要落入她的手中,球便能进门。

    而于书燕夫妻两人,秦楚进球率也极高



第229章:贵女使计
    于书燕点了点头,师娘果然是护着她的,刚才把那夫人给堵得哑口无言了。

    马场上迎来一队人马,他们一身蓝装骑服,头上系着一根蓝带,一看便是青春活力,风姿不凡。

    看台上的长辈们都朝马场看去,有人笑道:“瞧瞧,这蓝衣骑服的不正是陈家的球队。”

    秦楚和于书燕便也朝那边看去,看到那一队蓝衣骑队,前头领头的两人不正是陈君文与她大哥么,而后头跟着的数人便是陈府养的球队了,瞧着这些人的模样与庾县主簿府上养的球队模样一般。

    以前孙氏便跟于书燕说过,权贵家中都爱养支球队,平素比赛便会参加,孙氏还曾说这些球队里养的人,不能只看外表,得看他们的灵活度,瞧着结实的人未必打得过那些瘦小灵活的。
1...3738394041...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