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妻作死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湘君
第314章:雪中送炭
于书燕将那些银炭叫苦力搬入院里的库房,石泉又带着人帮露珠将炭盆烧了起来,如今银炭数量多了些,便能将屋里四角都烧上,如此整个屋子便会暖和多了。
于书燕见这么吵闹杨氏还不曾醒来,却有些疑惑,她看到露珠忙碌去了,她便来到杨氏身边坐下,推了推她,杨氏睁开眼睛,可是于书燕明显的看到她眼眶红红的,精神也萎靡不振。
于是她下意识的伸手上前探了探杨氏的额头,只觉得滚烫,吓了一跳,“你病了”
杨氏看到于书燕还呆了呆,她有些不敢置信,转眼过去一年了,她又带着银炭来了,她还以为在做梦。
这时露珠过来,听到于书燕这一句话,便回答道:“主子生了一场病,一直不好,也是这天气给冷的,先前吃了药好了不少,昨个儿夜里怕是受了凉,便又起了烧,寺里的药僧帮忙诊了脉,我正熬了药,呆会便端上来。”
“那赶紧去熬药,这儿不还有我么。”
于书燕顺势接了话。
露珠高兴的“诶”了一声,便退下熬药去了。
杨许宁上前握住于书燕的
第315章:刺客
史秋英自是要为了自家儿子的,于是说道:“能拿出一百两银子。”
俞氏看向于书燕,不好开口。
于书燕便顺势说道:“不知三嫂还差多少银子”
史秋英有些不好意思,便说道:“还差一百两银子。”
“那我便添上吧,娘,我瞧着请长工过来也不是事儿,倒不如多给些银子让寺里的僧人帮着诵经祈福,万一两三年后不能来上香,菩萨也不会怪罪。”
于书燕建议道。
若让寺里的僧人帮着忙,那自是好的,毕竟请来的长工万一不上心,岂不是害了生哥儿,可是秦楚明年乡试,一但中了,后头便会入京会试,若是中了功名,他们一家人这几年便是要离开巴东郡的,所以这五年当中会不会变动都是两说,能将后头的事一并解决了便更好。
俞氏没有反驳,眼神在老四媳妇身上停留了数刻,而三嫂史秋英却是一脸疑惑的看向四弟妹,四弟妹是真心喜欢生哥儿么这一路上她几番试探,四弟妹对生哥儿的好却并没有半点掩饰,史秋英心中不由得生出感激之心来。
“若是请大师帮忙,便是要多加一百两银子。”
史秋英话才落,于书燕便应下了,“我出吧,生哥儿很可爱,我也盼着他健健康康的长大。”
屋里几人都看向于书燕。
 
第316章:做场法事
那人抬起一掌,眸里戾气顿显,朝着主仆两人一掌拍了下去,主仆两人早已经吓得动弹不得,哪是这黑衣人的对手,此时只感觉到煞气将至,两鬓发髻被震开,迎面而来的掌风,她们是逃不脱了,怕是要死在了这儿,然而连临死前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要害了她
她们主仆二人与世无争的躲在这永安寺,这么多年来安守本分,紧守着钱财好好过日子,遂不知会飞来横祸。
然而掌风忽然停住,只听到“啊”的一声,那黑衣人的手折了,整个人一个跳跃,避开了来人的长剑。
一袭白衣的周寅将杨氏主仆两人护于身后,他提着长剑,再次向黑衣人反击了过去,对方已经伤了一臂,此时余下左臂哪是周寅的对手,于是抵足一点便想逃走,没想周寅紧随其后,一剑刺穿对方胸膛,黑衣人倒下了。
周寅蹲身从黑衣人的怀中摸出玉佩,上面刻着梁字,莫非黑衣人是梁家的人只是周寅也不知道是哪位梁家,毕竟天下姓梁的人家多如牛毛。
周寅拿着玉佩来到杨氏主仆两人身边,而杨氏主仆早已经吓得跌坐在树下,一时缓不过神来,两位弱女子,第一次看到
第317章:回程
俞氏却是目光淡淡地朝史秋英看去一眼,“老三媳妇说的是什么话,生哥儿是我秦家的孙子,自有我秦家相护,其他的也不必说了,便这么决定了,如今不过是卖了半份田产,来日你四弟中了功名,再买些田地也不迟。”
俞氏的话两媳妇不敢再多话,却是各怀心思,史秋英是感激的,毛氏却是气得不轻,不成,待她回去后一定将这事儿告诉丈夫去,一直以为他们一大家子为了四弟这个读书郎,那是煞费了苦心,如今倒好,却为了三房的孩子,将秦家一半田产也卖了,那一半田产可有他们大房的份,凭什么得全部为了三房。
毛氏心中郁郁,只觉得婆母不但偏心着四房,如今还偏心着三房,家里的田产本来各房都有份,如今却还不得争,由着三房败完,岂有这样的道理,不过是小儿闹夜,这民间多少孩子不这样的,秦家却是如此看重,实在不解。
于书燕自是不知道俞氏的安排的,她这一夜睡得很沉,到了第二日早早起来练功,练完功天才亮,秦家的人才开始起床。
说来也奇怪,自那日坐马车来永安寺时于书燕逗弄了生哥儿一个上午,接着又有史氏与丫鬟逗弄了一个下午,生哥儿夜里竟是睡着
第318章:回娘家吃饭
车队到柳树街头,对面于家的院子打开,看到女婿秦楚,秦楚便停了下来,下了马朝岳父母行了一礼,便说了一会儿话,想来昨个儿该回来的车队,今日才回来,便是于家也担心了。
明明到了娘家门口,于书燕却是过门而不入,心头难受,她还是忍不住挑帘,看着马车外的父母,许三娘见女儿好好的,心下一松,便拉着丈夫回屋去,于是于书燕看着父母亲只朝她瞧了一眼,便顺势带走了周寅入院门,很是利索,没有半分的留恋。
于书燕有些苦闷,爹娘就不想她么怎么这么干脆,她还想与爹娘说上一句。
然而马车已经到了秦家院子外停住。
秦楚扶着俞氏下了马车,接着便将马交给长工,扶着俞氏先入了秦家院门。
于书燕从马车上下来,朝前头回院的三嫂主仆看去一眼,便停下来,眼神儿看向于家院门,石泉在她身边赶着马车要回去,见她这模样,便说道:“那就过去吃个晚饭再回来。”
于书燕当然想啊,可是看爹娘那意思是不想了,她有些赌气,说不去,石泉瞧着她这模样便二话不说将她攥了上去,还一边劝道:“你婆母在,自然叔婶不好
第319章:京城里出了大事
前一世他媳妇做的饭菜也是极好吃的,说起来这一点上秦楚还颇有怀念。
几人吃得太饱,也没有别的地方去,若是去街头行走又恐秦家院里的人看到,于是几人便来到了后花园的凉亭上。
亭中,石桌上放着点心和茶水,于书燕坐在秦楚身边,说起这一路去永安寺的事,还有生哥儿请了大师诵经一事,生哥儿这日夜颠倒的睡觉习惯给改正了过来,倒是这一行的喜事。
夜了,石梅上前催着于书燕夫妻回去,于书燕有些不舍,周寅却在一旁笑了起来,“妹妹若想留下便留下,谁敢阻止去我瞧着谁阻止,二哥我为你出头。”
周寅看着是家常话,可是秦楚和于书燕都是双眸一亮,夫妻两人都看着周寅,这话霸气,七皇子这是要护着于家了,这才多长时间,这周寅便把自己当成于书燕的二哥了。
秦楚看向于书燕,“如何若是不回,我陪着你。”
于书燕想着母亲说的话,想来她想留,母亲也不会准的,于是摇了摇头,“走吧,回去吧。”
于是夫妻两人回秦家院去了,许三娘看着女儿女婿回去,心里还是有些想
第320章:四弟妹会做饭?
不过宫里没有了一位贵妃娘娘,还是皇上万般宠爱的妃子,连着小半个月都不愿意上早朝,显然伤痛到了极点,到时过不了几日,这个消息也会传到各地州郡县,她们这偏远的巴东郡百姓也会知道。
不管贵妃出了什么事,百姓们听听也就算了,只要不换了天下之主,百姓能安居乐业,其他的事贫民百姓是不会关注的。
孙氏惊讶是想着阮贵妃风华犹在,却年纪轻轻便薨了,这当中怕是有不少事情呢。
于书燕惊讶是,阮贵妃可是周寅的母亲,他母亲没了,那周寅岂不是要难过了,这个消息想来不是年前传入巴东郡便会年后初传回巴东郡,左右周寅都会气上一场,也不知他会不会因此而生了别的心思。
前一世在阮贵妃还没有出事前他便开始行动了,随即母妃没了,他的行踪又暴露了,最后听到母妃的消息赶回京城时被流寇所杀,这一世却完全不同。
周寅一直在他们家中,也不曾联络各方势力,或是借着盛大儒的影响结交地方官员,他甚至很是低调隐忍,就折伏在她家中做了她的二哥。
如今阮贵妃薨了,
第321章:准备过年
第二日送走秦楚,于书燕也准备出门,不过在出门前她得跟俞氏好好说说,关于以后齐家宴席一事,一但真有去的情况下也得万般小心注意的。
于书燕来到屋里见到俞氏,俞氏又在做衣裳,仍然又是给她四儿做的了,她做得仔细,一针一线很是小心翼翼,穿在身上也是极为有型,基本秦楚的衣裳都是出自他亲娘之手。
于书燕在俞氏身边坐下,俞氏也没有停下手中活计,只淡淡开口,“可是有事儿”
“娘,我昨日参加任府的宴席,见到了知县夫人。”
于书燕还是坦白说了。
俞氏却像是知道似的,她点了点头,“这个我知道。”
她知道于书燕似乎没有告诉谁,算了,眼下要说的不是追究为什么知道的,于是于书燕将知县夫人所说的话说给了俞氏听,这一下俞氏停下了手中的针线活,眼神看向老四媳妇。
“知县夫人当真这么说的以后准许我们前去参加府宴”
俞氏看着她,于书燕点头。
“娘,知县夫人那日许是气着了,但内心还是清楚的,只是以后任府的宴席还是少去的好。”
&n
第322章:贪了银子
于是秦安又上街头寻事做,正好那书铺里缺个人手,秦安也识得几个字,字不多,却也让书铺里东家欢喜,毕竟想要寻个识字的人着实太难了。
秦安帮人家卖笔墨,倒也是高雅之事,秦家两老的也没有反对,可是这工钱却是少,一天下来才二十文的工钱,做到年底都不到一两银子,哪及二房三房赚钱,毛氏知道后却是反对。
秦安颇有些不高兴,“在外头做苦力,也不过十文一天,我如今卖笔墨,还能在铺里看看书,如此轻松的活计,二十文一日的工钱已经是高的了。”
毛氏气得不说话了,瞧着丈夫是铁了心了,可惜赚那么一点儿银子,她原本想落下一点儿给娘家送去过年的也不成了。
秦安这人实在,又很是负责,他识得的那一点字也是四弟所教,家中的人必须学会一些常见字,一是怕别人讹骗,二是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然而便是这样的浅显在这书铺里也算是最会识字的伙计。
秦安发现在这城里,一但识字便能寻到事情做,比在村里呆着好赚的多,于是秦安便乘着这些日子做工也接着开始翻看这些书集,他不认得的字
第323章:收到帖子
这一顿饭,吕二丫费尽了心思,猪脖子上的肉最是不好吃,一但做的不好便能吃出来,好在吕二丫的厨艺极为了得,倒是没有让家里人知道这事儿。
但是吕二丫她很希望能留在城里,所以她努力的将院里院外的事情做好,她没有大嫂会说话,也没有三弟妹这样的娘家,更没有四弟妹这么受宠,所以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好在年前她丈夫跟着三弟赚了些银子,只要丈夫和公公都不回村,她便能留下来了。
吕二丫收拾好碗筷,从厨房里出来时,见院里没有什么人,该出门的都出门了,连着悠闲的读书郎也出门会友去了。
这会儿大嫂和三弟妹不知在哪儿,吕二丫顺手便拿起墙角的扫把扫着地,这时她听到堂房里有人说话,她尖着耳朵一听,是公婆两人正在商量着事儿。
吕二丫借着扫地的样子来到廊下偷听,就听到公公说起村里的田地问题。
俞氏说要卖了一半的地,秦有富自是不准的,这可是他一辈的心血,俞氏劝着秦有富,待四儿中了功名,将来他们还怕买不回田地,恐怕到那时想买多少都可以了
第324章:交出管家权
吕二丫连忙解释道:“秦秀才娘子正是我四弟妹,这儿正是秦家院,你只管将帖子交给我便是,我必定转告我四弟妹。”
那人看到秦宅两字,又见对方是妯娌,于是便将帖子交了出来,还解释道:“这是知县夫人的请帖,瞧着也年底,这请帖上的日子是来年初八的赏梅宴,到时秦家可得去,夫人请了不少人,秦秀才娘子可得去了。”
吕氏连连点头,她自是不识得字,接过了帖子,恭敬的送走了知县府上的下人,便一脸开心的转身回内院去了。
俞氏做好了四儿子的衣裳,这几日却在给生哥儿做一块小褥子,为着出门时不被风吹到,俞氏自是有经验的人,年轻时一个人带大四个儿子,针法也是极好的。
此时吕二丫从外头推门进来,便将手中的帖子交给了俞氏,俞氏看到上头写着知县齐府的宴,她脸色大变,想起上一次知县夫人说齐府的宴再不准她和大媳妇登门就心头难受,没想眼下又送来了帖子。
俞氏迫不及待的将帖子打开,就见上头写着请秦家人去赏梅宴,却并没有说不准谁去,而且这一次帖子不是送去于家院子,而是送来秦家院子的,莫不是
第325章:二嫂告状
俞氏听了这话,心里头略好受了些,心情也跟着这一张请贴的到来起了变化,如果去参加年后的赏梅宴,她得穿好些,先前老四媳妇说城里的夫人出门都会穿上斗篷,想来这一次她也不能省着的。
傍晚于书燕回来,一家人坐下一起吃饭,她发觉今日的饭菜好了不少,至少没有吃猪脖子肉,别以为她不知道,这几日大嫂买菜是越来越差了,只是家里人都是粗心,她对食物特别敏感,又会做饭菜,自然是看得出来的。
不过一顿饭后,她才知道原来家里买菜掌家的任务交给了二嫂,二嫂的确老实,瞧着她倒是错过了什么精彩,大嫂当真能将手头买菜这么好的差事交出来了,真不简单。
吃过饭后,俞氏便将她叫入房中,将知县夫人送来的请帖拿出来,毕竟送帖子来的下人说是要交给秀才娘子,但是能送来秦家院子,想来也是打算让她知道的,所以她不知知县夫人的意思,年后的赏梅宴她是去还是不去呢
于书燕拿着帖子细看了一眼,面上有喜,说道:“娘,想来知县夫人是想请我跟娘一同前去,娘便准备一下,咱们婆媳一起去。”
俞氏一听,心里有些意
第326章:过年新衣
“他们他们是你公婆,这事儿原本该你做,可是你这么忙,再说我也知道,我家女儿不愿意拘于后院,喜欢行商,如此娘也不拦你,便帮你做了,你公公第一次来城里长住,许是新衣没有准备,你今个儿便将衣裳带回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