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湘君

    “诶。”

    石泉立即应下,心想着二哥这法子真好,早知道昨夜就这么做了,二哥也真是的,怎么不早点说呢。

    于书燕一觉醒来,精神好了不少,她睁开眼睛,正好感觉到头顶传来的气息,秦楚居然靠在床外头,与她一个被窝,手还不老实的拿着她的一缕头发把玩,另一只手却是拿着书,看得认真。

    所以秦楚在床边守了一个下午不成

    秦楚朝她看来,“醒了。”

    于书燕不理他,她背过身去。

    秦楚勾了勾唇角,接着放下书本,从背后将她抱住,说道:“别闹了,快吃饭去。”

    这会儿石梅进来叫人了,石梅做了于书燕最爱吃的羊肉汤,又做了辣炒肉。

    于书燕听到石梅说起做的饭菜,肚子咕噜一声,很是应景。

    于书燕无奈的起身,与秦楚穿好衣裳便出了门。

    于家前院的堂前,一家人坐在一起,周寅朝于书燕和秦楚看来一眼,接着扬起唇角,显然事成了。

    秦楚给于书燕夹了一只鸡腿,又夹了一大块羊肉。

    于书燕这一下也不管他了,端着碗就吃了起来,人饿肚子的时候,什么都是好吃的,何况还是她最爱吃的辣,转眼吃下两碗饭,就于书燕这饭量,这一下于江全夫妻是彻底放心了,能吃能睡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秦楚看着媳妇儿饿成这样,心里也就真的原谅她了,左右他若不同意,岳父母也绝不会站在媳妇儿这一边,所以和离是不成的,也不过是她折腾一场,只是这颗顽固的石头心也该能捂热些,不然他还是挺受伤的。

    秦楚便这样在于家院里住下了。

    转眼过去了半个月,秦家院里没有半点响动,也没有再派人过来催促,而秦楚与于江全那真是翁婿之情像是父子,于家父母全都向着秦楚了,秦楚若是咳嗽一声,许三娘必定炖清补凉的汤给他喝,比自己的女儿还要上心似的。

    而县学里崔教谕当真调入了府学,庾县的贵圈都在议论着这一下谁来当教谕呢,哪知秦楚却去当




第426章:舍不得他难过
    俞氏看向于江全夫妻,那眼神里的埋怨,显然是认定了于家人故意留下女婿的意思了。

    秦楚面色一变,说道:“娘,这与于家没有关系,我早就想好的,去年去福城陪师娘过寿,我便同师父说过这事,当时师父也不同意,但是我觉得年纪太小不适合出士为官,师父也是答应的。”

    “娘,哥哥,你们难道没有想过,我年纪不大,如果真要为官,万一在朝堂上说错话做错事,到那时可不是荣华富贵,那可是灾祸,做官不是小事,自是处处都得周全,所以我如今还没有做好准备,你们也不要逼我,可好”

    秦楚看向三位哥哥,三人哪曾想过这么多,但是似乎四弟说的也有道理,的确有些官员做得不好被抄家流放的。

    于是三兄弟看向俞氏,显然是帮着四弟了,俞氏却是气得不轻,“四儿,你何必找这么拙劣的借口,你若是为了于家,为了你的媳妇儿,就坦荡一点,何必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四儿岂会不知应付,你在庾县应付的很好,你出士为官也必不会差。”

    “你说你要三年后再去考,你不入朝堂,又岂能有经验,经验都是日积月累得来的,你不能因为这还没有发生的事就先担忧着,这不是我那个睿智的四儿,你也不是这样的性子,知子莫若母,你以为我不知道。”

    俞氏紧紧地盯着儿子,秦楚还真没有想到母亲如此厉害,一眼就看穿了,可是这官场的险恶,若不是他上一世经历过,他也想像不到。

    秦楚自是不能将上一世的事说出来,眼下也没有别的好的借口,于是便不说话了。

    俞氏气得只好看向于江全夫妻,压下心中的怒气,忍耐着性子温和的朝于江全说道:“亲家公也是知道的,我对四儿期待很高,也是咱们两家的希望,亲家公你来帮我劝劝吧,他现在的确年轻,容易沉迷于美色,不顾自己的前程。”

    俞氏这话于江全却是不爱听的,她这意思是指责他女儿招惹的了,女儿可是老实本份的,于江全于是也不隐忍了,说道:“亲家母这话就不对了,这事儿我还真劝不了,女婿也是个大人了,已经成家,本该他自己拿主意的时候。”

    “不过我倒是觉得女婿说的也没有错,出士为官,将来或是外放或是留京,总归女婿都不会再像现在这般还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女婿愿意晚出士三年,那会儿也才二十一岁,并不是什么大事儿。”

    于江全的话令俞氏气得牙痛,她抓紧手中的帕子,不再看于江全,却是看向自家儿子。

    然而秦家另外三个儿子倒是有些同意于江全的话,弟弟的确小,想在家呆三年,又何必催着他去赶考,于是秦安出声劝道:“娘,弟弟才中了举,又是解元,许是心里也有压力,如若再给弟弟三年时光好好读书,再下考场,必能高中。”

    大儿子之话说得俞氏反而能接受一些,可是她实在想不明白儿子为何要晚出士三年,可是看到四儿子那坚定的表情,不容置喙的决定,她便生出无力感。

    俞氏只好说道:“四儿,现在就跟我回秦家去。”

    “我不会回的。”

    秦楚脸色不好看,上件事他还没有翻篇,若不是母亲找街头的秀才写下和离书,若不是母亲开了个头,他媳妇有这个胆子按下手印,不说前一世没这个胆子,这一世也同样。

    媳妇是重生归来,岂



第427章:毛氏受威胁
    秦家院里,俞氏这一夜未曾合眼,秦有富劝着妻子,先前更不赞同将三个儿子都带去,原本夫妻两人前去便可,偏生妻子不听,这样进入于家院里,感觉是要去打架似的,只会让四儿不高兴。

    秦有富说道:“那和离的事儿,咱们就别参与了,如今四儿要留在县学里做教谕,也不是很坏的一件事,四儿说的也对,他如今还年轻,在家里多呆上三年也挺不错的。”

    “再说四儿娶的媳妇,他满意就好,咱们老都老了,哪还能管他们以后,以后带着孙子,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不挺好的么”

    俞氏一听更是气上心头,“你知道什么,就知道帮着四儿,还有你不知道,不是我要和离,是四媳妇太大度了,恨不得马上离开秦家,最好是秦家与她和离了后娶了陈家贵女,生怕我秦家缠着她似的,我就纳闷了,我秦家哪一点不好,她还如此嫌弃。”

    秦有富听后倒也没有反驳,老四媳妇还主动在和离书上签字,不哭不闹,平素在家里也温和有礼,他想着莫不是一开始老四媳妇也是不想嫁给四儿的不成都是四儿一厢情愿了

    秦有富也挺为四儿子自豪的,可是在老四媳妇身上还当真没有看到高兴的地方,如此随意与淡然,让秦有富也有些不好受。

    于是说道:“老四媳妇许是年纪小不懂事,咱们不提这和离之事,想来她也没有办法,等她以后怀孕生下了秦家的孙子,心就定了。”

    说起孩子的事,俞氏脸色一变,她来了县城之后,俞氏便不曾给老四媳妇喝避子汤了,为何老四媳妇还是不曾怀上孩子呢

    这一夜就这样闹闹哄哄的过去。

    倒是安静的过了几日,秦家院里俞氏不再提四房的事,家中几房也好过些,大家伙也很有默契都不提此事。

    只是在这平静的外表下,有些人却是不平静的,那便是秦家大嫂毛氏,毛氏今日偷偷出了秦家院,她又被陈君文身边的桃儿给叫了去,在那酒楼里,陈君文要见她。

    以前毛氏觉得这陈氏是要巴接她这个大嫂,将来好嫁入秦家来,后来陈氏给了她院子,给了她不少钱,还给她大哥安排了好差事,久而久之,毛氏感觉到了,陈氏对她是越来越不客气,转头一想,她就跟陈氏身边的小桃一样,不过是陈氏在秦家的眼线罢了。

    陈氏要叫她前去,她不得不去,她到了酒楼的包间里,看到了陈氏,陈氏长得很妖娆,的确不是她婆母喜欢的类型,至少四弟妹向来端庄得体,但明显的四弟妹比陈氏长得好看,而且让人看着更加舒服。

    毛氏来到陈氏面前坐下,看到陈氏,从先前的巴接之心到现在的惧怕,毛氏经历了不少事儿,只是秦家人根本不知道罢了。

    陈氏看到毛氏那恭敬忐忑的模样,便说道:“秦家大嫂有多日不曾见我了,就没有什么要说的”

    毛氏犹豫,家里头的确发生了不少事情,但是她已经知道了婆母的意思,原来婆母一直便不曾答应过陈家贵女关于四房婚事的事,她以前是想着婆母有和离书,左右四房要和离,又想着知州之女,婆母必定看中。

    眼下婆母不同意了,她一个媳妇儿哪能说得动,既然是无用功,她也不再骗陈氏,这个人她惹不起,于是很坦诚的说道:“我四弟不打算明年赴京赶考参加会试,如今在县学里做了教谕。”

    &n



第428章:俞氏被带出门
    毛氏岂会不知道秦家的好,她一定不能让婆母知道这些事,于是她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和大哥,若不是他们执意要来城里,若不是为了大哥能娶上媳妇,她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看来她得劝着父母家人回村里去,所有陈氏给的东西她都要还回去,以后再无瓜葛。

    就在毛氏走后,酒楼内包间中坐着的陈君文,此时通过那窗台朝酒楼门口看去,看到出了酒楼门便徒步离开的秦家大嫂,脸上露出狠毒的表情,看向小桃说道:“去,叫个人将那毛家大哥带去赌坊,最近也给毛家大哥多发些工钱,让他先赢。”

    桃儿一听便知道主子要做什么了,立即退下传令去了。

    毛氏在城南的毛家院里劝了半日,也没能劝住父母回村,如今毛学清在自家院里招了学生,每日教教书,大儿子在胡家的铺里做掌柜的,一个月的工钱也可观,而儿媳妇也肚子大了,瞧着过不了几月就要生了。

    一家人在城里住得多好,谁还愿意回村里去做那农夫,毛雯玉是劝不住的,也不会有人听她的,毛雯玉万般悔恨。

    毛氏回到秦家院里,院里很安静,廊下坐着俞氏,却是史氏陪在身边,婆媳两人正说着生哥儿的事,两人有了话题,围着这个说个不停。

    毛氏看到婆母亲近三弟妹去了,她心头不好受,于是来到俞氏身边坐下。

    俞氏抬头看了她一眼,疑惑的问道:“去了哪儿”

    毛氏只好说去了一趟娘家,俞氏便问毛家的情况,毛氏哪敢实说,只说父亲招了学生,于是一家人的生活是管住了,俞氏听后却是欣慰的,她喜欢毛家教导学生,她认为毛家书香门第就该是这个样子。

    史氏看向毛氏,看到毛氏脸上的愁色,她有些疑惑,她忽然觉得毛家忽然来了县城里,怎么可能马上便能落脚,左右她手上有人,不如派个人去查一查。

    史氏叫银叶给杨家父子传了话,杨焱便去了一趟城南,不过是在毛家院外等了一日,便将整个毛家的情况摸清了,甚至连毛家的院子是谁的也摸清了,转头将消息传给了史氏,史氏原本只是想探一探,没有深想,却不知大嫂厉害了,居然私下里勾结陈家贵女,指不定秦家不少事情都给对方透露了。

    史氏没想到自己能握到大嫂的把柄,她正恨着当初她将银叶逼走的事,也害得她与婆母闹不和,若不是四弟妹出面,她指不定就与秦乐和离了。

    这个仇史氏一直记着,想不到就送给了她一个这么好的机会。

    史氏酝酿着打算怎么告诉婆母,想必就这么说出来,婆母必定问大嫂,大嫂自是不认,史氏也不能将杨家父子给说出来,不然她的生意就暴露了。

    所以她要像上一次一样,将婆母带过去,最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如此她既不会落到一个挑拔的名声,还能不动声色的报了这个仇。

    史氏这么想着,便叫银叶留意大嫂的动静,一但毛氏出门,她便跟着去,摸清她与陈氏见面的方式,她便能带着婆母过去亲眼所见了。

    然而毛氏这三日都不出门,第三日要出门时,却是与婆母俞氏一同出的门,史氏没有抽到机会,也只好暂且忍着了。

    俞氏跟着大儿媳妇出的门,转眼到了酒楼门



第429章:史氏的生意被发现
    婆媳两人回到了秦家,此事告一段落,只是没两日,毛氏又收到了陈君文的消息,许是这一次见面让陈氏不高兴,这一次将她叫去,恐怕没有什么好事,毛氏很犹豫,她不想去见陈氏,也不敢去见陈氏。

    毛氏在屋里来来回回踱步,最后又生了惧怕的心思,不得不出了秦家院门,乘人不注意便往酒楼去了。

    一直关注着毛氏行迹的银叶今个儿偏生不在家,也是因为毛氏一直在家里磨蹭,所以两人便没有注意到她了。

    史氏今个儿跟银叶出门,在酒楼一间包房里见了杨家父子,一同吃了个响午饭,并看了最近的帐本,生意是真的好,便是冬季,也有庄户买肥土,说是为了养地的。

    仅一年时光,杨家父子赚了工钱,得了分红,在城里买了更好的院子,同家里人的日子也过好了,出去穿的衣裳也不再是棉布,衣裳上也不再有补丁。

    史氏做生意的确有一手,又会笼络人,先是签下这对父子十年长工的文书,事后又给两人尝到了甜头,赚了钱也很大方,倒是让这对父子死心踏地的跟着她了。

    史氏看过帐本后,想着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她便说道:“年底给你们二人一人一个大封红,一人二百两银子,过一个好年吧。”

    杨家父子听后连忙道谢,史氏却是收起帐本,心想着她改日告诉镇上父母,自己做的这桩生意也得让家里人高兴高兴的,虽说这生意拿不出手,却也是极为赚钱。

    吃过饭后,杨家父子高兴的拿着帐本与史氏主仆两人下楼,出酒楼后,杨家父子送两人上了马车,史氏抱着生哥儿与银叶一同回去了,杨然父子却是徒步往家中去。

    只是杨家父子并没有注意到,背后多了一人跟着,那便是秦家大嫂毛氏。

    毛氏今个儿被陈君文训了话,马上有一场知县夫人举办的赏梅宴,陈氏打算见四弟一面,毛氏不得不答应给两人创造机会。

    毛氏从酒楼出来,就看到了三弟妹主仆两人与两个外男一同从酒楼出来,而且这两位男子对三弟妹主仆很是恭敬,她很疑惑不解,于是跟着这两人,倒要看看他们是什么人。

    没想着跟着两人来到了城东的一处院子,院子虽说不大,却是很不错,想必也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

    这两人一进门,毛氏正不知道这几人与三弟妹又是什么关系,她是再等在这儿还是走时,就见先前进门后的两父子又出来了,却是换了一身棉布衣裳,接着往市场上去。

    毛氏夜里回来,她站在秦家院里,还有些无法相信自己今日所见的,那街头的茅房居然有人管束着,而且这还是一桩生意,想到这儿毛氏便想吐。

    这会儿史氏抱着生哥儿从后院出来,却是去厨房里给孩子拿了一个热乎乎的包子,正好吕氏做晚饭,今个儿蒸了肉包子。

    史氏抱着生哥儿在廊下坐下,忽然看到站在院中一动不动的大嫂毛氏,还吓了一跳,史氏没好气的看着毛氏,“大嫂这是做什么站在这儿也不吱声,这是要吓我一跳的。”

    毛氏却是神色意味不明的看着史氏,史氏只觉得全身发毛,大嫂这是怎么回事。

    毛氏却是来到史氏的身边,看着生哥儿说道:“我觉得婆母不少话都说得很对,三弟妹盼着将来生哥儿能像四弟一样的有出息,也不容易,毕竟三弟妹也不及婆母这般能律己。”
1...585960616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