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以身饲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免费阅读/葛巾

    妇人笑道:“那肯定不行,来几日若是不干活,那立刻就被逐出去了,主人家这儿的护院厉害着呢,个个手上都有着真功夫,不少孩子们看着羡慕,也都想着要学武,要当护院呢。”

    宋霑笑道:“还不知道主家姓什么”

    妇人笑道:“姓应,时不时回来一下,不过这儿主事的还是他家的小姐,已嫁人了,如今战乱回娘家住着,听说夫家姓李的,平日里倒不大下来,偶尔




第一百八十章行刺
    战事开始后,范阳这边也开始兵力调动频繁,应钦和他的义子们带兵四处调动,甚至可能一年半载都不能回来,范阳城常住着反而不大安全,加上天气太冷,对观音奴养病不利,应夫人便索性带着赵朴真南下,到了这处较为僻静安全的地方,又带了不少精兵护卫守卫,日子过的倒也安静,因着路过的流民多了,收留了几个,名声出去后,投奔的流民越来越多,她也就费了些心思给路过的人都歇歇脚,救助一二。

    没想到这就路遇了李知珉。

    看到的第一个念头,她以为终于被找上门了,然而对方眼里的错愕显示了这实在是一场偶遇。

    春日里的苹果园芬芳热闹,那人站在那里,却孤拔不群,仿佛身上还带着战场上的金戈铁马的冷峭气息,与那明媚春光格格不入。

    她等着雷霆一般的责问,甚至准备好了解释和拒绝。

    然而他放下孩子,回身转马走了,什么都没有做。

    她松了一口气,心里却不知为何,涌起了更多的是怅然若失。

    过了半个月,应无咎带着应无悔顺路过来探望她,说起秦王,赵朴真才知道那天遇到的李知珉,面对的是多么难的局面。削权调兵,生母被禁,亲妹和亲,他大概没有时间来计较她这个卑微的逃妾。应无咎搓手叹道:“真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听说他大部队到了灵武,朔方节度使拒绝让他领军进城,说如今无战事,只让他住在都督府,显然是要架空他,然后他的手下直接宴会上将朔方节度使绑了砍了头,理由就是他对秦王不敬!”

    应夫人在一旁噗嗤一笑:“好一个理由!朔方节度使是齐隆吧是个混不吝的,想不到这次碰上个硬钉子,大概以为秦王年轻斯文,却忘了他可是堂堂正正的嫡长子,一品亲王,一个不敬就可以杀人。”

    赵朴真道:“朝廷没有问罪吗”

    应无咎道:“灵武离洛阳这么远!等消息传到,齐隆的尸体早就凉了,整个朔方军已经全落到了李知珉的手里,还全打乱整合过了,不听令的听说全就地砍了,朔方都督罗绍坤屁都不敢放一声,立刻将军权拱手奉上,默默躲一旁了,朝廷那边能怎么样顶多御史嚷嚷几句秦王擅杀大将,图谋不轨,如今整个朔方兵权全落在他手里,又是战时,皇上再生气,明面上也不能怎么样,否则就是要真逼反了他了,这一步实在太妙了,他从前就有打退突厥的大功在,又镇守长安拒敌有功,之后服从圣旨离开长安,驻守灵武,以一品亲王的身份杀一个不敬自己的节度使,人已经死了,什么罪名还不是随便扣,朝廷也不能真就为杀一个节度使就和他这真正有战功的正牌皇子计较什么,谁知道是不是皇帝的意思呢。”s3;

    应夫人笑道:“对,明面上,人们可都以为皇长子,是皇上最信任的人。几个节度使们,都以为秦王杀朔方节度使,是为了震慑其他节度使,果真是高招。皇帝和崔氏肯定气得要死,但是也没办法,调兵和临汝公主送去和亲的主意,必然就是崔氏提出来的,所以秦王才下此重手,想来心里憋狠了。”

    赵朴真想起李若璇,却知道李知珉肯定十分痛心亲妹的待遇,想起当初应无咎干过冒充土匪的旧事,她心头一动,看向应无咎:“和亲的话……若是扮成土匪,劫了公主出来,会怎么样”

    应无咎摇头:“和亲队伍必是两国大军随从护送,想来如今已经快到青蕃城了,一般土匪谁敢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搞不好反而还要连累秦王,被扣个劫妹破坏邦交,破坏和议的骂名。”

    应夫人点头赞许道:“这是两国之事,若是劫了,便是破坏两国邦交,背信弃义,对方可以撕毁合约,索取更多利益,以皇上这懦弱性子,怕是会割让更多土地,换一个公主和亲罢了。”

    赵朴真脸上微微黯然,应无悔却笑道:“妹妹是关心那公主吗,幸好如今我手上没有差事,正无聊,不然我带一队人跟着和亲队伍走,替你打探些消息回来,如何”

    赵朴真道:“会不会太烦劳九哥了。”

    应无悔道:“我正想看看青蕃是什么样子呢!还有和亲,这辈子也是第一次见,顺便替妹妹打探一下,若是公主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也搭把手,哪怕送个信呢,妹妹说好不好”

    应夫人看应无悔兴致勃勃,笑道:“你就去吧,带上咱们家里那几个江湖好手,他们手里都有些鸡鸣狗盗的

    本事,若是遇到危险,逃是第一的。”

    应无悔更是高兴起来:“好!等我且替妹妹走这一着。”

    应无悔这一去,去了一个月,然后回来的时候,却带回了临汝公主李若璇。

    好在他人虽莽撞,却还懂得些轻重,人倒没敢直接带进来见赵朴真,只先在庄子下安置了,才上来和应夫人、赵朴真禀报:“我不想劫的



第一百八十一章国破
    李若璇到底没有去灵武,只说是受不了路途之苦,就赖在了山庄里。其实赵朴真心里想着她大概还是在意,怀疑是秦王指使的上官筠。不要说临汝公主,就连赵朴真,心里也会有怀疑一闪而过,真的不是他指使上官筠的吗

    不过到底不能见死不救,李若璇如果如今回朝廷,必然是会被推出去顶罪的,只好留下了她,只是,山庄里是不留白吃饭的人的。

    李若璇知道自己也要干活,瞪圆了眼睛看着她:“我也要干活我堂堂一国公主……”

    赵朴真提醒她:“畏罪在外潜逃的和亲公主。”又心平气和道:“你如果有钱,按住客栈的来也可以,交房钱和吃饭的钱就行,您要吃什么,都可以点。”

    李若璇当然没钱,她那夜被剥得光溜溜刚要承寝,她身旁的武婢就动了手,慕容延却身有神力,两个武婢都没奈何了他,三人缠斗的时候,她仓促穿了件袍子逃了,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后来被应无悔救了后,买了一套衣服给她穿,因此如今全身上下,莫说没有钱,连值钱的首饰都没有一个。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只好委委屈屈道:“好吧,先说好啊,我可做不了太重的活,什么种地挑水的别找我,还有那些什么洗衣做饭,伺候人的,我也不干!宁愿死也不能丢这个脸!”一副宁死不辱的神情。

    赵朴真都要气笑了,还是忍下来道:“那就去教书吧,教山庄里的孩子们认字,教材都是现成的,你一个个教便好了。”

    给流民的孩子们上课!那些人和乞丐有什么区别李若璇十分不情愿,但还是捏着鼻子去教了几堂课,回来又找她抱怨:“教不会!都是什么蠢人啊!还流着大鼻涕的!脸也不洗!我教不了!十个字教了几天了都教不会!一骂就只会哭!”

    赵朴真悠悠道:“那怎么办呢只有教书这个差事是工银最多的了,旁人想教,都不认识字呢,您看您这几天,每顿都要肉,还不能重样,鱼啊鸡肉啊羊肉的轮着吃,每日都是二、三两银子的花费,不做这个,怕是只能顿顿和下边人一样,吃高粱饭了。”

    李若璇恼怒:“先记账!到时候让大哥都还你!”

    赵朴真悠然道:“如今这乱世,谁知道将来能不能收到钱,不然我还是派人将您送去灵武王爷那儿吧……”s3;

    李若璇哽了下,到底还是道:“罢了!且再教几节课,什么天份!教得累死了。”她看了看赵朴真,眼睛一转,凑过去笑道:“其实不必大哥,真儿嫂嫂您照应我,也是一样的嘛,我可是你小姑子,孩子的小姨呢,您怎么忍心教我受苦嘛。将来我会在大哥面前说你好话的。”

    赵朴真知道她这些天,上下其实已混熟了,已经见过了两个孩子,其实也并没打算避着她,只是脸上仍然平静道:“不知道公主在说什么。”

    李若璇道:“还要瞒我!那叫七斤的孩子,和我大哥长得一模一样!而且我在学堂看过他的大名,叫李正聿!咱们下一辈儿,男孩正是排聿字辈,太子妃生的那个病歪歪的小皇孙,就叫李书聿,看这年龄,你家七斤还要大上一岁两岁,原来大哥早就有了正牌皇孙了!哈哈!可比崔柔波生的那个强多了!我前儿一问,背书那个溜啊,而且身子结实得很。是不是大哥派人去救的我,又送来你这里养着的”

    她这些日子,到底还是不肯猜疑大哥,发现七斤应该是大哥的孩子后,她又动了心思,越想越觉得大哥英明神武,布置一切,先让上官筠派人刺杀太子,又安排其他人救了自己,然后送过来这里安居。

    赵朴真微微有些无奈道:“公主不要瞎猜了,真就是巧合罢了。”

    李若璇嘿嘿一笑,脸上又恢复了之前的轻快:“大哥深谋远虑,想来一定有安排的!我信大哥!”

    她们在山庄中轻松度日,不问世事,外边的时势,却越发艰难起来。

    青蕃以大雍背信弃义,谋刺青蕃太子为由,撕毁了合约,五十万大军原本也只是停战,未曾撤回的,立刻开始了如狼似虎的进攻,连日加快攻势之下,长安陷落,虎狼大军开始逼向洛阳。

    李恭和在殿内犹如困兽一般,两眼发红:“逆子!这是逆子!定然是他搞的刺杀!他

    就是存心让我大雍陷落!”

    崔皇后沉默地坐着,这次是她失算了,当初窦皇后求着她让临汝公主见见见上官筠,她只以为她们不过是垂死挣扎,于是答应了,想着借上官筠之口,好让临汝公主死心,没想到上官筠竟然能出此狠招!这不像是秦王的手笔,和谈破裂,遭殃的首先是百姓,秦王这个人,明明城府深沉,对自己都心狠手辣,却仿佛有一条底线在,对百姓对国家有着颇为奇特的责任心,认真说来,倒还真有仁君之像,若是太子能有几



第一百八十二章登基
    李若璇放声大哭,全身换了素服:“母后!母后!是孩儿不孝!是孩儿不孝啊!”她双眼几乎泣血,哭得晕厥过去。

    赵朴真命大夫替她诊治,也只是说哀痛过甚,好生宽慰便好。然而丧母之痛,岂能轻松宽解赵朴真不知道远在灵武的李知珉会怎么样,他其实比谁都看重家人……

    从来没有人想到一向被人觉得懦弱、愚蠢的窦皇后,会在皇帝和太子都弃城而逃的情况下,一个人从囚禁她许久的冷宫里走出,以皇后礼服,盛妆走上了城头,在城破之际,跳下城墙,以身殉国。其贞节义烈,连敌军都肃然起敬,无一人敢羞辱其尸体,最后赤纥可汗命人将她盛装大敛,棺材寄存到白马寺中。

    连应夫人都叹息:“窦云岚果然是清流出身,危急时刻,大节不失,我虽觉得很不值当,但还是非常尊敬的,就这一点上看,秦王还真是她的儿子,大节上明白。李恭和,就是个贪生怕死的懦夫。”

    赵朴真心中难过,想着灵武的李知珉,还不知道会难过成什么样子。应夫人却在点评:“江宁历来易守难攻,李恭和跑到那边去,身边又无名将,都是些尸位素餐之人和一群文臣,讨不到好。”

    果然一语成谶,而且快得匪夷所思,不过十日功夫,赤纥青蕃联军就已联手渡江,攻破了江宁,俘虏了元徽帝及太子,及诸位随从南狩的文武臣子、贵族两千余人。

    此时,秦王李知珉带着十万大军,闪电般地奇袭了守卫空虚的长安、洛阳,迅速收复了两都,打了联军个措手不及,算时间,应该是从知道赤纥借兵起,就已从灵武擅调大军回援,然而终究没赶上解救元徽帝和太子。

    之后会战数次,秦王调了一支十分强大的水军,逼近江宁,赤纥和青蕃本就擅马战不擅水战,看讨不到好,便放弃了江宁,大军西行,将俘虏一路押解向西,听说沿途打骂羞辱不休,有不少臣子并女子自尽。慕容延派了使者给秦王,索取巨额赎金。

    次年春天的时候,在洛阳剩下的群臣,拥立了秦王登基,改元建昭,尊被俘虏的李恭和为太上皇,李知璧为楚王。

    范阳节度使应钦第一个派了使臣前去洛阳朝贡,并上了贺表称臣,有他带头,很快大雍各地的节度使、诸侯王纷纷上了贺表,并纷纷表示能调兵追击敌寇。

    “如今皇帝落在对方手里,已是奇耻大辱,文臣们的套路,只有另立君上,尽快稳定朝局,才不会让我朝继续沦丧下去,秦王是最好的选择,窦皇后殉国,他作为窦皇后嫡长子,又有过拒突厥,收复两京的不世之功在,民心所向,声望达到顶点,而且他积蓄力量已久,从前只是坏在名不正上,如今正了名,身边文有宋霑、公孙锷等谋臣,武又有高灵钧、禤海堂、王慕岩、王慕松、上官麟等年青武将,猛将如云,实力最强,重新组建一个运转良好的朝廷,对大雍才是最好的。”应夫人冷静地分析着。s3;

    “当然,你义父也是为了你的将来,搏一个拥立之功。”她看了眼一直沉默不语的赵朴真。

    “上官筠没有被俘虏,城破之时,她借着上官族的护佑逃掉了,没有随着皇帝去江宁,而是就近潜伏了下来,而且她逃亡之时,还带上了齐王殿下。这次秦王登基,上官谦继续任右相,宋霑任左相,公孙锷为国师,上官麟也被封为大将军,人人都以为上官筠作为元妃,又有护佑齐王的功劳在,必然会被封皇后,没想到却是后位虚悬,只封了上官筠为贵妃。”

    应夫人看了眼仍然没有说话的赵朴真:“另外有旨意,封潜邸侍妾白氏女所出长子李正聿为皇太子,次女为永寿公主,而白氏女,以孕有太子公主有功,封德妃,白素山封承恩侯。”

    “贵妃和德妃,都是从一品,名义上贵妃似乎更贵一些,但你在她跟前,连行礼都不必,甚至可和她分庭抗礼,又有子女在,还封了白家为侯,这是抬高你的出身,宫里、臣子,至少面上没有人敢轻贱你,已算是用心良苦。”

    &nbs

    p; “接临汝长公主的宫人已经到了,护送的人为禤海堂将军,同时来的还有公孙国师,说是为观音奴看了诊,每年春天,观音奴都咳嗽喘得厉害,看了那么多良医,也都说恐怕唯有当年的鬼杀神医能治,否则怕是活不到成年。真儿,是时候做决定了。”

    赵朴真却避而不



第一百八十三章决定
    公孙锷走后,应夫人含笑道:“皇帝倒是用心了,自己不出面,倒让公孙锷来说你当日难产一事,也不知是真是假。”无论如何,这一刻她是感谢皇帝保住了她的女儿的。

    赵朴真抬眼,有些惆怅道:“他不屑于,也不至于在我跟前说谎的。”

    应夫人想了下,接起了之前的话头:“大雍需要一个有继承人的新君,皇帝什么都好,就是从前那不育无嗣的名声有些叫臣子们不安,如今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太子出现,会极大的安了犹疑不安的臣子们的心,而有你义父和我的支持在,白家也会一如既往支持你,你又有儿女护身,皇帝他只会更尊重你,护着你。”

    “上官筠不足为惧,等上官谦发现白氏女就是你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转向你支持你的,皇后之位,一定是你的。”

    赵朴真抬头:“母亲希望我进宫”

    应夫人转头:“我们母女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在一起,岂有不希望你好好的留在我身边的然而这些年你郁郁寡欢,什么都爱藏在心里,我终究没能陪你一起长大,没有能做一个事事都让你和我诉说的母亲,我很惭愧。人生短暂,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探寻的东西,从前我也怀疑过,应钦是否只是为我世家女的背景和皮相所一时迷惑,他迟早会后悔,然而时间给了我答案。所以你的第九个哥哥,我给他起名无悔,很多东西,你不去求证,永远没有答案。”

    “当然,我永远支持你的决定,你真不愿意进宫也可以,就说白氏女已病故……”

    赵朴真轻轻道:“不是,就德妃吧——不要皇后。”就算得了皇后之位,又如何呢在他心里,怕是自己依然是那个依附于他,又不肯听话的卑微宫女,如今不过是为了两个孩子,给自己一个名分,他已经不必害怕自己泄露他的秘密了。

    母亲这辈子颠沛流离,何必让她为了自己这个女儿,下半辈子再担惊受怕一品妃位,已经是许多世族嫡女求而不得的荣耀了,她再推拒,不过是无谓的矫情。

    她从来不曾拥有过他,他终于如愿以偿,什么都有了。可是她偏偏想知道,究竟谁,才配做他心目中的皇后。一个问题一直存在她的心里,就是假如上官筠愿意为他生孩子,还有她赵朴真什么事吗自己唯一能被他看上的,也只不过是生了皇子吧
1...4748495051...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