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青冥迦若
宋晴天的想法是,自己走到今天这一步,那些和她一起奋斗过的人,都要让他们看到共同努力的结果,亲眼见证开业的场面,这也是崭新开始的鼓舞。
三叔宋西风一路扶持自己,功不可没,她想让三叔也亲眼看着方便面厂开业,才决定等宋西风高考完毕开业。
唯一遗憾的是江晓燕,她没有能看到开业,走了这么久,连个电话也没有打过来。
开业这天,十分的热闹。
八零年代初期,乡镇农村的个体户都不多,别说私人工厂,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看热闹。
宋晴天为了庆祝这一天,提前在县城定制了一批衣服,给她干活儿的人都买了一件白短袖,黑裤子。
这一天,大家都穿上统一的服装,别提有多精神。
特别是宋西风,有过之前的做生意锻炼,又去学校呆了一阵子,脸上既有经商的沉稳,更有学生的儒雅,白衣黑裤的一穿,身上顿时有了儒商的气质。
在人群看热闹的陈雪,目光一直盯着宋西风,她眼中,这宋西风就是活脱脱像一个新郎官。
陶金山还从城里找来了舞狮子的,大热天舞的汗流浃背,看热闹的民众不断的掌声四起,欢呼不断。
陆信和于清波也早早的开车来到,他们拉
第二百五十五章 加油吧!我的未来
宋晴天记得前世中,杨雨霏一直是碌碌无为的,从来没有做过什么生意,最后也是给别人打工。
今生,杨雨霏也开始学着做生意了。
宋晴天心想,难道自己重生,把杨雨霏的人生也给改变轨迹了
这难道是蝴蝶效应吗
管你什么蝴蝶效应,管你什么杨雨霏做不做生意,这辈子你只能永远做我的手下败将,你上辈子对我的,我总是要你还回来的。
杨雨霏第一天做生意,感觉太辛苦了,大清早的骑着自行车去金平县去进冰棍儿,回到三川镇已经快到中午时间了。
幸好今天三川镇来看热闹的人多,冰棍儿卖的非常快。
她在人群中也看到宋晴天,心里不服气的想,你做生意赚钱,我也会做生意,有什么了不起的,看我这冰棍儿卖的多快。
冰棍儿一根进价2分钱,卖5分钱,一根赚了3分钱。
一箱子能带100多根,进一次货也能赚3块多钱。
殊不知,这一天赚的3块钱,还不够宋晴天一天赚的零头,零头也比她赚的多了几十倍。
干脆面销售回暖升温以后,宋晴天每天的收入都超过1000多钱。
如今,宋晴天办起了厂子,这产量能翻几番。杨雨霏这点小打小闹的,在宋晴天前面简直就是萤火微光,不值得一提。
石磊又改造了几台电动压面机,以前传统的用锅煮面和炸面饼,他也做了改良。
他量好了方便面包装袋的尺寸,按照比方便面包装袋小一点的尺寸,做两个可以对折成正方体的钢丝网盒子,盒子的厚薄大小正好可以装进包装中,而且包装袋里面的空间还绰绰有余。
钢丝盒子里面放好面条,在开水中一煮,沥干水,放入油锅中一炸,再把钢丝盒子展开,一块成品的方便面就做成了。
这样的钢丝盒子做了几个百个,可以不停的循环使用。
第一个压面条的人不停的轧面,第二人负责装面条,第三个人煮面沥水,第四个人炸面条,炸好的面块放凉以后,包装的人就能取走,到包装车间里面去称重,包装,完整的面块包装成方便面,碎面条包装成干脆面。
一道工序,从面条成品,到方便面包装好的成品,五个人就能完成一条流水线。
宋晴天招了20个工人,正好两个生产车间,一个车间做了2条方便面的流水线,另一个车间做了两条干脆面的流水线。
宋冬梅力气大,宋晴天就让她和面。
石磊负责全面的生产任务。
毕竟机器的时代来临,现在宋晴天要的是产量,更要做一些规范,手工干脆面要暂时被淘汰了。
这样一来,原本计划的手工干脆面车间也就搁浅了。
宋晴天觉得有些对不住林巧香夫妇,她就想着如何安排宋春生和林巧香的工作,让他们暂且在家休息几天,等待消息。
宋春生在家闲着,心里就不高兴了,对林巧香说:“你看,上次准备开厂的时候,宋晴天说是让我们做一个手工干脆面的车间,这下全部用机器压面条了。”
林巧香说:“你看机器多快,要是我是晴天,我也用机器。”
宋春生说:“你们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当初要不是你帮宋晴天累死累活的用手工做面条,她能有今天吗宋晴天这是忘恩负义了。”
“春生,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晴天不是这几个月一直照顾我们吗说句良心话,我看到机器压面条的速度,我都觉得我们用手工拉面就是拖晴天的后腿,我都不好意思继续做面条,你还说这些”
“我们给她干了半年的活儿,她就是不让我们做手工的面条,也要优先考虑安排我们在流水线干活啊”
“可能晴天有其他的想法,我们先等等。”
“有啥等的,宋晴天分明就是想撵我们走!有句话我心里一直觉得憋屈,上次干脆面投毒的事件,警察在她家里调查的时候,我就感觉宋晴天一直在怀疑是我们做的手脚,还让警察来我们家里做调查,这就是不信任我们。本来说好的让我们做一个手工面条的车间,这下又放我们鸽子,她操的什么心你看不出来吗”
“真有这回事儿是不是你自己想多了”
“我能骗你不成”
“投毒事件对于晴天来说,是极大的一个坎儿,她心里肯定慌张,连她亲小姑宋冬梅都怀疑了,别说我们了,要是我们遇到那样的事儿,肯定也会这样做的。不是也没有调查出来什么吗”
宋春生骂了一句,“你这个笨女人,脑子咋就样不转圈你呢我意思是说,宋晴天根本就没有对我们有过信任。”
要想别人信任,你得做出来让别人信任的事儿啊。
那次,宋春生偷窥干脆面的秘方开始,宋晴天确实对他有些不信任。
可是宋晴天为了宋春生的面子和他们夫妻的关系,把这件事一直瞒着林巧香,林巧香还不知道这事儿呢,宋春生也不想想自己背后做的事儿,还能说出来这样的话。
林巧香总觉得宋晴天似乎没有不信任他们夫妻啊。
“春生,我们在家等两天吧。”
“你爱等就等,我是不想等了,我去跟人家建筑队盖房子去。”
“盖房子那么累不说,哪有我们跟着晴天干活儿给的钱多。”
宋春生这下不说话了,可是心里对宋晴天的芥蒂却没有减少丝毫。
宋晴天可不是食言的人,过了两天,就让秦小飞去叫宋春生夫妻去干活儿。
林巧香安排在包装车间,宋晴天的心思是想着,包装车间有个自己人心里踏实些。
宋春生春生就安排他来人进货时候给人装车,生产流水线中有人请假或者忙不过来的时候,让他去接替一下别人的工作,具体有石磊安排。
秦小飞调侃他说:“春生哥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这本来是开玩笑的话,宋春生心里觉得不舒服了。感觉自己干的活儿就是给其他工人打下手啊,这身份都比别人低一截啊。
秦小飞就不和他比了,人家现在跟着宋晴天销售方便面,石磊算什么啊,来的晚不说,年纪也小,还整天一副臭脸,凭什么我就要听他的安排
不舒服归不舒服,想到跟着宋晴天有钱赚,宋春生心里稍微平衡了一些。
方便面厂的产量提高了,日产量就比以前多几倍,宋晴天就要考虑如何进入更大的市场,首先就是要进行一次价格的估量,订好价格,以后容易规范市场。
八零年代初期,方便面还是新鲜食品的时候,包装都是50克到100克之间。75克的最常见,一般价格都是在3毛5左右。
这样算下来,他们的零售价就是一斤2块1毛8分7厘。
&n
第二百五十六章 50年土地使用权
南阳市是中原地区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楚汉文化的聚集地,中国古时候,水之北称为阳,南阳市因在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故成南阳。
晴天方便面厂的第一个总经销点定在南阳市,不仅仅是南阳地区是金平县的管辖地级市,更是因为便利的交通环境,古时候就是南北陆路交通要道,现代更是各大铁路,省道,国道和高速公路的交叉地带。
总经销点设在这里,是最好的选择。
陶金山来南阳几次之后,选定了几个办公地点,去找宋晴天拿主意定夺。
宋晴天仔细的听了陶金山选择的地方,第一个是在南阳市百货大楼附近,这里人口稠密,街道繁华。
第二个地点是在南阳市物资大楼附近,这里交通便利,人员往来频繁,一定程度上也算繁华。
第三个地点是在南阳市棉纺厂和卷烟厂的之间的一段商业街上。
宋晴天听到这三个地方,一口否决了。
陶金山想不明白了,百货大楼这里繁华,很多做生意都聚集在这里,物资大楼交通便利,适合货物运输,南阳市棉纺厂是当时南阳最好的国企之一,卷烟厂也是名声显赫,生产的白河桥香烟在豫州省都有些名气,这里的地段住的都是有钱人。
宋晴天解释说:“首先,这三个地方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繁华,这种地方适合做零售的生意,我们做总经销点是批发商,不需要繁华的地带,所以这点都不符合,而且这里地段繁华,一定程度上房租太贵,还要租仓库,那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陶金山以前做零售习惯了,他的思路就暂时的禁锢在以零售为主的范围内,虽然也做了几个月的干脆面的批发,可是眼光似乎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远见。
听完宋晴天这么一说,陶金山恍然大悟了。
会做生意的人眼光确实不一样,这个宋晴天啊,真是一次次刷新他的新认知。
陶金山问:“那你觉得什么样的地方比较合适”
宋晴天想了想说:“首先要交通便利,其次是房租便宜,距离火车站,汽车站比较近的地方最好。”
陶金山说:“确实有这么一个地方,我当初也去看了,不过我觉得有些……”
“陶大哥,有啥话你就直说。”
“在火车站附近有一个地方,那里有几间空房和一个空场,价格倒是便宜,地方也非常的大,离火车站不算远,就是给人感觉荒凉偏僻,似乎不适合做生意。”
“陶大哥,你说的地方我感觉还可以,要不我们去看看。”
宋晴天提出这样的要求,陶金山自然愿意一起去看看,去的时候,宋晴天还带上了秦小飞,毕竟这是她下一个重点培训的重要骨干,多出去看看涨涨见识,是非常有益处的。
到了陶金山所说的地方,宋晴天觉得确实很荒凉也很偏僻。
八零年代初期,南阳市火车站距离老城区有十来里的距离,火车站附近是大名鼎鼎的卧龙岗,地势有点丘陵形态。
对于习惯了一马平川的中原地区来说,这种丘陵形态的地貌,人们都不愿意居住在附近,空荡荡的地方只有七八间孤零零的房子和一个大院子。
这个地方是大锅饭时期的几个生产队共同的仓库,土地改革结束了集体主义的社会制度,这里就被空闲了下来,不过好的是这座仓库门前有一条路,可以通往火车站和汽车站的方向。
距离火车站也有三四里地。
宋晴天想了一下,记得这片地方在二十一世纪的模样,这里后来是南阳地区最大的食品批发市场。
食品批发市场建成以后,这里的道路极其便利。
现在便宜没有人租,两年以后就是一块人人都想抢购的风水宝地。
临近食品批发市场除了做生意便利,更有极大的升值价值,宋晴天当时就决定了要这个地方。
陶金山和秦小飞怎么看都觉得这地方不好。
宋晴天说:“你们放心吧,这地方以后肯定好,我打算把它买下来。”
“买下来”
宋晴天所谓的买下来,其实是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一般情况下工业用地是50年的使用权限,这样比临时租用土地的稳定性更大,而且可以持续的签订使用合同,土地不属于个人,但是可以有长时间的使用权,虽然是只有50年的使用权限,可是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年限可以视为“永久年限”,。
陶金山和秦小飞不懂这些,都有点懵。
说实话,陶金山和秦小飞虽然一直相信宋晴天,可是眼下怎么也看不出来这里以后会好,但是宋晴天做决定了,也就没有异议。
很快,宋晴天找到了这个仓库的土地所属权,属于南阳市卧龙区武侯祠街道。
武侯祠街道办的主任听说有人来租以前的几间破仓库,顿时打量了一番宋晴天三人。
“哪里都没有人去,你租哪里房子做什么”
“我们想做生意,当个仓库。”
主任想了想,觉得也是那地方至少去往火车站还是很近的,做生意的做仓库还不错。
不过,他很快面露难色,“那个地方的土地现在不属于我们街道管理了。”
宋晴天问:“那现在属于谁管理的”
主任说:“自从土地改革以后,那片地一直空着,前一段时间,听说市里要做新城市规划,就把土地收为国有土地了。”
本来,宋晴天还担心土地的所属权是武侯街道集体土地,集体土地的私人买卖,后世会出现一些麻烦的,如果是国有土地的买卖,那可是到二十一世纪都是合法承认的。
武侯祠街道办主任说做新城市规划,这让宋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是安岳山帮忙登的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