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八零年代女首富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青冥迦若

    陈雪笑了笑说:“这没什么,自从安书记来过之后,这俩女人可不止一次的说三到四了,还是在我面前说的。”

    “那更是我和晴天对不住你了。”

    “没有你和宋晴天那天一闹,也会有别人的,只要安书记诚心的对供销社调查,苏主任和她们俩个的事情迟早也会被揭露出来的。”

    以前,二人都是因为买东西有交流,宋西风一直觉得陈雪是供销社里面最不错的人,对她一直有几分好感。

    私下里,宋西风这是第一次和陈雪说这样面对面的说话,顿时感觉这个陈雪是个挺明白事理的人,不觉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陈雪,其实我今天是来向你打听一件事的,我听说供销社和商业部合并,现在是什么情况”

    “你说的我也听说了,我听说县城都已经开始正在人员调配中,到乡镇可能会慢点。你问这个干嘛”

    “是这样的,我最近想卖一些白酒,听说供销社和商业部合并以后,国家在按照按需分配的制度上,会让供销开放一些社会采购渠道,到时候我想把我的白酒在供销社里面推销。”

    陈雪笑笑说:“原来是这样,我还记得你第一次来供销社,要尝供销社白酒的事情呢。我当时还觉得你这个人挺有意思的。”

    宋西风面色尴尬,“你记性挺好的。”

    “你那天做事有点特别,所以我才记得。既然你来问我这事儿,到时候上级有信息通知下来,我就去告诉你。”

    “那多谢你了。”

    宋西风觉得,不久前受到陆信做生意要建立人脉的启发,就想找了一个话题,和陈雪交谈几句,这样可以增加一些熟悉度,以后更好的和供销社拉上关系。

    “陈雪,我看你老是写诗,都喜欢读什么样的诗句。”

    宋西风问到陈雪最喜欢的事情,心里特别高兴,就滔滔不绝的说:“我表喜欢读雪的诗词……比如,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无心饰萎苕……”

    宋西风隐约记得这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芦雪庵争联即景诗,觉得这陈雪还是有几分才情的。

    “这不是《红楼梦》中香菱和探春的联诗”

    陈雪笑道:“宋西风,没想到你还是个才子这你都知道,那你记得后面多少”

    宋西风也是歪打正着,其实他并不爱看《红楼梦》,那是有一年学校举办古诗词朗诵,李永彬就挑了这一段情节的古诗词,让宋西风背诵下来朗诵。

    宋西风硬是把儿女柔情的诗句朗诵成了铁骨铮铮的风味,还被同学们给嘲笑一番,没想到此刻居然用上了。

    “我当时背诵过,不过现在记得的很少了。”

    “说来听听呗。”

    陈雪爱读诗,爱写诗,可是在乡下供销社上班,从来没有遇到一个能和她聊的上的,好不容易遇




第一百五十五章 精明的合作伙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从使用压面机之后,每天三台压面机的都成产出1000斤左右的面条,加上林巧香宋春生每天手工拉面出来的200斤面条,基本可以稳定出产1200斤干脆面。

    陶金山三天没有来,家里已经存放了3500多斤的干脆面。

    陶金山今天来拉面干脆面的时候,没有像往常一样那么着急,而是坐在家里喝起来茶。

    宋晴天知道他的意思,这是要讲降价的事情。

    宋晴天就直截了当的问:“陶哥,压面机的事情,我非常感谢你,但是干脆面降价的事情,那天我有点忙,今天我们正好现在都有空,就斟酌商量一下。你觉得面条的价格得福不降价有多少更合适”

    这是宋晴天用过的招数,先征求你意见,最后还是我说了算,给你参与的机会,

    陶金山也不是糊涂人,他知道如果自己把价钱说的太低,触碰到宋晴天的底线,那生意就没有没法谈下去,干脆面生意这么好,他可不想没钱赚。

    “还是我上次说的价格,2块钱一斤,怎么样

    宋晴天笑着说:”2块钱实在太低。“

    陶金山知道宋晴天怕是不会降价到2块钱一斤,因为他自己心里明白干脆面的销售有多火爆,但是宋晴天让他说,他肯定往最低价去说,以不触碰到她的底线为准,这个价格他以前提起过,所以就大胆的说了出来。”

    “陶哥,以前的时候我们讲过,超过1000斤就是2块3毛9,现在使用了机器产量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原料价格一点没有变,人工更费时间了,所以我先告诉你,降价的幅度也不会太大,我说出来,请陶哥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听宋晴天着口气,似乎没有多少降价空间啊。但是只要降价,他就能多赚一点。

    “你随便说就好。”

    陶金山也是无奈,宋晴天这里是唯一能拿到货的地方,只能听她的价位了。

    宋晴天说:“一斤2块3,这是我的最低标准。”

    以前,宋晴天算过,制作干脆面的成本价是1块3毛钱,她最少一斤要赚一块钱。

    她赚的不是干脆面的钱,而是她先知先觉的智慧换来的财富,趁着现在干脆面稀缺,赶紧赚点钱,等以后普遍的时候,就不容易赚钱了。

    按照一天1000斤的产量,这样算下来就不得了了,宋晴天一天就能赚1000块钱。

    陶大概能算出其中宋晴天的利润,不过他不会想到有这么多。

    原本听宋晴天的口气,陶金山想着只能会降价3分5分钱,听到9分钱,觉得也不少了。

    一斤能少9分钱,1000斤也能多赚90,反正他是批发的,一转手就比以前多赚90,这也不错。

    这也是宋晴天的计策,给你说的没啥降价的空间,但是又给你超出预期的空间,这样就让陶金山更能感觉到她的诚意。

    当然,商人的利益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陶金山又问能不能再少一点。

    宋晴天说:“陶哥,我忘了告诉你,不但不能少,还又可能会涨一点。”

    “涨一点”

    陶金山这就不明白了,宋晴天这是给一个没有尝到的甜头,然后却提到涨价,这就让人行不通了,宋晴天这是玩的啥花样。

    宋晴天是不会在陶金山面前玩这样太明显的花样,因为陶金山也是她目前唯一的最大销售商,两人是唇齿相依,她智商没有那么低,她那说涨价只是为了保证林巧香和宋春生的利益。

    宋晴天说:“我就实话实话了,手工制作的圆形干脆面,批发价要贵两分钱。因为用压面机做干脆面,做出来的是四方形状的面条。习惯了吃圆形面条干脆面的消费者,暂时对于新出方形面条接受得程度都多高,我们都不知道。所以我就做了两种干脆面,两种搭配着卖,圆形的干脆面要比方形的贵2分钱,只是我给你2块3毛钱的基础上贵2分钱,从价格上面吸引消费者,引导消费者慢慢的接受方形的干脆面,也能满足喜欢吃圆形干脆面的消费者,让不同的消费者都有需求。

    陶金山想是这个道理,一直卖的都是圆形的面条,突然换成方形的面条,有一些批发货的可能还接受不了方形的面条。有两种形状面条的干脆面,回去以后对比着卖,买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是不错的事情。何况,宋晴天已经给降了9分钱,这样的话等于手工拉面的干脆面降了7分钱,毕竟手工拉面慢,量也少,也无所谓。

    可是陶远山有一个疑问啊,宋晴天把买家为啥说成消费者

    华夏国消费者协会于1984年12月经国家批准成立,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这之前,跟本没有人听到过这样的新名词。

    宋晴天把锅甩掉李永彬身上,解释说:“我昨天遇到一个县城的老



第一百六十七章 做个生日蛋糕真不容易
    宋晴天家的电话装好以后,没想到第一个打来电话的人是韩正。

    韩鹏程帮忙给宋晴天装的电话,韩正自然是最先知道电话号码的的。

    可惜,82年的电话机还没有来电显示,大清早的,宋晴天就听到电话铃声响起,她拿起电话就热情的打招呼问对方是谁。

    电话那头停顿了了片刻,才传出一个熟悉的声音:“晴天,是我,韩正。”

    “韩老师,是你啊,你还好吗”

    “我挺好的,听说你家装了电话,就赶紧给你打一个。”

    “韩老师,你现在在哪里”

    韩正的声音又停顿了一下,似乎不愿意说,就岔开了话题,“我现在在外面特别好,晴天,我现在没有太多时间说话,给你打电话是有事情想找你帮忙。”

    “韩老师你有什么事随便说就行,我能帮上忙的尽量帮你。”

    “明天是我爸的生日,你能不能帮我送个礼物给我爸”

    “这个当然可以啊,你告诉我韩叔叔喜欢什么东西就行。”

    韩正那边沉默了片刻说:“其实我还真不知道我爸喜欢什么东西,我就记得我爸喜欢吃甜的东西。晴天,拜托你了,你一定帮我想办法给我爸送个他喜欢的礼物,我有事,先挂了。”

    接完电话,宋晴天就觉得韩正有些鬼鬼祟祟的,也不说自己在那里,在做什么事情,连打个电话都这样匆忙的。

    这种行为显然不是做什么正大光明的事情。

    自从韩正打了周文涛以后,被叫去县城调查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了。

    可惜的是,那个年代的电话上面并不能显示对方的来电号码,无从判断他从那里打来的电话。

    既然答应了韩正,宋晴天就想着该送韩鹏程什么样的礼物。

    除了得知韩鹏程喜欢吃甜的东西,其他什么讯息也没有。

    宋晴天正在左思右想中,陈雪就来了。

    “晴天,我刚刚从县城赶回来,我问了我爸,供销社和商业部合作的事情他也不清楚。”

    “辛苦你了,谢谢你陈雪。”

    陈雪笑着,目光朝着院子里面指望,发现院子里面没有其他人。

    “这是小事儿,那用这样客气,对了,宋西风还没有起床吗”

    宋晴天想着,这陈雪真是对三叔着迷了。

    “我三叔昨天晚上做干脆面,熬夜熬的久了,还在睡着呢”

    “熬夜干活儿是挺辛苦的,是该多休息一会儿。对了晴天,我昨天带回去的干脆面,我侄子可喜欢吃了,以前他特别喜欢吃甜的,见到干脆面以后,我哥从外地带回来的蛋糕他都不吃了,就只吃干脆面,还说让我下次再给他买一些。”

    蛋糕

    陈雪说到蛋糕,顿时给宋晴天带了启发。

    喜欢吃甜东西的人,一般都喜欢甜腻的味道,生日蛋糕正是这样的口味啊,要是明天给韩鹏程送个生日蛋糕,那不是最好的礼物。

    宋晴天问陈雪:“县城有没有卖生日蛋糕的啊”

    八零年代初期,农村温饱都成问题,哪里有卖蛋糕的,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过生日蛋糕,陈雪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名词。

    “生日蛋糕生日蛋糕是什么东西我没听说过啊,我只知道海绵蛋糕,又香又甜,味道特别好,可是特别的贵,我哥从外地买给我侄子的就是海绵蛋糕。”

    “哦哦,没事,我也是听说的一种食物,就想问问城里有没有卖的。”

    “应该没有,百货大楼那一带有个专门卖糕点的地方,我去过几次,根本没有你说的什么生日蛋糕。晴天,不说了,我要去上班去了,我怕迟到了。”

    陈雪走后,宋晴天又想,生日蛋糕确实是九零年代才开始在大城市流行,之前的县城也没有卖的。

    要是买不到也没关系,宋晴天知道生日蛋糕的手工做法,自己做一个生日蛋糕,不但新奇而且很符合韩鹏程的口味。

    制作生日蛋糕的材料和器具在二十一世纪来说非常常见,超市中有高脂牛奶,发酵粉,香草精,打蛋器,奶油挤花器等一应俱全。

    可是八零年代这些东西几乎都没有,有钱你也买不到,乡镇里制作蛋糕的材料只有常见的鸡蛋和白糖,别说制作奶油的高脂牛奶,就连普通牛奶,婴儿喝的奶粉,三川镇都没有卖的的。

    有了好主意,但是没有器具和材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既然想做,总是有办法的。

    陶金山来拉干脆面的时候,宋晴天就问起金平县城有没有卖鲜牛奶或者奶粉的。

    陶金山说:“有卖奶粉的,不过很贵不说,那是稀缺物资,要凭票买的。鲜牛奶就没有听说那里有卖的。”

    宋晴天顿时有些丧气,这个年代真是做什么都不方便。

    陶金山问:“你要那些做什么谁家的孩子没有奶吃吗”

    “我想做点吃的,需要那些原料。”

    “这个不好办,不过你真的想买,和我一起去县城看看,我也问问我的邻居,看有没有谁家养奶羊,弄点羊奶也行吧。”

    八零年代初期,县城里面确实有一些人家自己养羊,哪家的孩子要是没有奶水吃,就去买点羊奶给孩子灌。

    宋晴天想想,韩正为了自己付出那么多,自己要是连韩正这点请求都做不到,那不是太说不过去了。反正还有一天的时间,就去县城看看弄点羊奶也行,回来做下看看味道



第一百五十六章 朝口袋里面塞钱的好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晴天正在兴奋头上,张玉堂和王校长敲开了她家的门。

    张玉堂进门就说:“晴天,王校长专门来请你回去学校读书的。”

    宋晴天有点讶异,韩正的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学校也通知了是误会,可是学校都没有人来通知她去回到学校,怎么今天突然王校长亲自来请自己
1...6061626364...3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