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魏武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酒中狐

    这么久的战争,生存下来的诸国,没有一个国家是傻子!

    若是有了机会,青豚敢肯定,莫看齐国这一会做着缩头鸟。

    只要有了灭秦的可能,只怕是齐王建第一个就会杀了后胜,再次站出来参战。

    青豚看着已经消失不见的交战双方,轻声对白胡子老头说道:“先生,吾等当返回沙海了。”

    “返回沙海”

    白胡子诧异道:“公大夫不先返回大梁吗”

    青豚看了那厮一眼,摇头道:“先生,还不到时候。”

    白胡子不解,这解了大梁之围,为何不先去大梁,此时王上必然对解开大梁之围的青豚,怀有最大的好感。

    只要此时青豚出现在大梁之外,喊一声“臣救驾来迟”,只怕是王上必然会将青豚提拔到卿士的高位上。

    如此,青豚这几个月来的辛苦,才会得到最大的回报。

    这时候不返回大梁,一旦王上对青豚解开大梁之围的感恩淡了,随便一个职位都能打发了青豚。

    要知道青豚的职位仅仅是公大夫,离下卿都还有两级呢!

    这青豚不像是没脑子的人啊,为何会不将利益最大化呢!

    青豚乃是公大夫,是大梁之外的最高职位者,青豚要返回沙海,白胡子老头虽然是公子豹的门客,但是也挡不住青豚的决定。

    况且,魏豹又不是魏王假的子嗣!

    魏国的公子,多着呢!

    立下了大功的青豚带人返回了沙海,包括魏王在内,都看傻了眼,这是什么情况

    青豚尚在路上,就派人通知张耳堵塞决口,疏散河道,将洪水引往各条河流之中。

    至于大梁周围被淤塞的河道,若是周市没有这个能力,也就不会在历史上留名了。

    大战来的太快,交锋的时间又太短,摩拳擦掌许久的张耳,得到秦军败逃的时候,追击的魏军早就到了百里之外了。

    张耳叹息一声,看来与青豚争锋的打算,愈发不能实现了。

    青豚回到沙海,第一件事就是通知留守在华阳的成舟、博望坡等人,迅速出兵,乘着王贲大败,秦军惶恐的时候,收复魏国失去的各县,若是可以,当一举打到大河沿岸的魏国长城附近。

    至于华阳南方的诸地,青豚暂时是没有能力收复了。

    当然,若是追击王贲的军士,返回的早,在大梁没有反应过来之前,青豚不介意派遣军士




第三百六十章:以地换粮如何
    坐在府衙内,青豚看着粮食告急的文书,只觉得头疼欲裂。

    这缺口太大了,就算是青豚早已聚拢了华阳郡府库的粮食,甚至在民间也征调了大量粮食,但是缺口依然很大。

    陈平的爰书上说的很是明白,初步估计,此次的受灾人数当在二十万到五十万之间。

    而华阳的粮草,只够三月的分量。

    就算是在冬种之前,疏通了洪水,种下冬麦,但是到明岁五月收割之前,还有七个月的时间。

    算上整个青豚部下的近十万大军,这粮食缺口大的吓人!

    一斤麦子六两面,就算是煮麦子使用,军士一天两斤麦,黔首一天一斤,这缺口也有五十万斤往上!

    不仅是青豚头疼,赶到沙海的陈平也是头疼地紧。

    这么多的饥民,这么大的受灾面积……

    匆匆赶来的陈平,第一次怀疑自己到底投靠青豚是不是正确的……

    “八十万石啊!”

    陈平低语一声。

    青豚浑身一个激灵,道:“恁说什么”

    “八十万!”

    青豚忍不住的怒了。

    老子计算出了五十万石,都已经觉得快要被吓死了,这厮竟然来了一句八十万石!

    真当豆包不是干粮啊!

    陈平并不知道青豚在腹诽什么,闻言,只是幽幽的叹息道:“是啊!最少也要八十万石!”

    青豚恨不得踹其一脚。

    八十万!

    你去抢好了!

    陈平解释道:“将军,汝看,口粮最少需要五十万石之上吧!

    “嗯。”

    青豚冷哼一声。

    “种子呢!这一次受灾面积那么大,粮食全部被冲毁了,一月之后的复耕,需要的种子可不是少数啊!

    这个最少需要十万石!“

    青豚道:”停停停,十万石,一亩地的粮种需要十斤左右,一石粮食一百二十斤,就是十二亩的量。

    汝说十万石粮食,可是一百多万亩的种子,这受灾面积有那么大吗“

    陈平忍不住的翻个白眼。

    感情将军在家就是不干农活的吧!

    “将军,一夫五口辖百田,随便一个村庄不是几十家人口,这就是几千亩了!”

    陈平道:“一个乡约有二三十个村子,这就是几万亩了。”

    陈平苦笑道:“将军可知道这一次受灾的有几个县吗”

    青豚摇头,这事可真的不知道。

    不仅如此,对于这时代一亩地需要多少种子,青豚也是不知道的。

    后世因为有化肥,地力足,因此每亩地的种子,使用的约为十七八斤的样子。

    这个时代因为只能依靠地力,肥田的手段太过落后,因此每亩地只需要十斤种子的事情,还是穿越后才知道的。

    陈平摇头道:“臣下统计出来了,完全被淹没的县,有三个,大半个县受灾的有六个,小部分受灾,可以自救的有十一个。”

    青豚皱眉道:“可是,这些受灾的地方,可不是全部都在华阳沙海这一代!”

    青豚的意思是,这些受灾的地方,并不全是都在其的范围内呢!

    陈平点头,苦笑道:“正是因为如此,吾预算的才是八十万石,将军莫要忘记了,牲口的水性比人好,百姓受灾死伤惨重,但是很多大牲口却是活了下来。

    喂养大牲口,可是也要粮食的,单单吃草,可不行,牲口会没力气干活的。

    这可都是财富,将军舍得宰杀么“

    青豚不语。

    陈平笑道:“将军若是舍得宰杀,那么不需要八十万石,只需要给臣下四十万石粮食,臣下保证支撑到明岁刈麦。”

    青豚苦笑,这怎么可能!

    若是宰杀了大牲口,会进一步的禁锢人口,以自己占据的这一点土地,在杀了那些替代人力的大牲口,可就是作茧自缚了。

    “各地的存粮共有多少”



第三百六十一章:范增出动
    青豚阴测测的笑道:“不给楚国一点甜头,楚王怎么会夺回南阳郡、南郡呢要知道,从那一片土地穿过去,可就是南阳郡了。”

    陈平瞬间醒悟,青豚这是要祸水东引了啊!

    南郡乃是楚国上一个国都,而南阳郡内,可是有着楚国最初的国都所在地啊!

    有了解决粮食不足的办法,青豚当即将缺粮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当即,青豚要士卒带着民夫、饥民一道,开始疏散河道。

    甚至,青豚有个打算,就在葫芦底那里,重新挖掘一条河道,将大河的水,引导到榆水之中。

    这个时候,中原大地气候湿润,雨水很足,大梁周边就像是后世的江南一样,河道纵横。

    若是完成的好,对于青豚之后的规划,也是起到了铺垫的作用的。

    青豚躲在沙海不回大梁,倒是让大梁的一杆王公大臣傻了眼。

    这打退了秦军,青豚乃是当之无谓的第一功臣,这青豚躲在沙海,忙着救援灾民,疏散洪水。

    这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这让一群等待着魏王赏赐的王公大臣该如何看待啊!

    要知道,唐雎的那个提议,不仅是军方人士,就连卿士们也是动心不已的啊!

    打退了秦军,又不全是军人的功劳,要知道文人们也是有着协助、统领之功的。

    一时间大梁城内的众多卿士,对于青豚的感官开始转变起来。

    汝高尚,忙着救援那些屁民们,可是也不要挡了咱们的财路啊!

    换做一个傻子都知道,魏王昭告天下,谁救了大梁,就给与封侯!封侯的的事情,就是板上钉钉的了。

    为了平衡军方,众多卿士可以肯定,不仅仅是将领们,这一次的分封,魏王为了平衡各方,必定会在宗室和卿士之间,也挑一些人出来,一起分封的。

    其等都是深居庙堂的大臣,这分封未必没有其等的一项。

    楚国。

    青豚借用大水,一举打退了王贲这事已经传回来了。

    这其实也有青豚的思量,为了激励六国抗衡秦国的心思,青豚特意对那些六国的探子网开一面。

    甚至,对于楚国的探子,青豚还授意军吏,可以让其等跟在大军后方观看。

    正是因为这样,楚国的探子们,第一次传回了详细的战报。

    项燕一手扶额,那青豚使用的——能够将石头抛飞数百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项燕摇摇头,实在是想不明白。

    “增,汝说说看,那青豚使用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空无一人的房间内,项燕忽然开口道。

    良久,阴影里传来一声沙哑的声音:

    “主上,魏国与韩国很近,那青豚又是魏武卒家族出身,谁也不敢保证,是不是这厮从韩国弩箭上得到了什么灵感。”

    项燕奇道:“汝的意思是”

    这一次倒是没有等待,只听那声音道:

    “主上,韩国床弩能够将几斤重的弩箭抛飞数里之外,未必代表砖石就不可以了。“

    项燕依然想不明白,道:“可是弩箭那么长,能够给弓弦受力的地方,这砖石不过是两扎长,弓弦的抛力,也加不上去啊!”

    阴影里没有了声响。

    过了一会却是有“淅淅索索”的声音响起。

    项燕正在诧异,这范增又在闹什么幺蛾子

    却听得“呼”的一声,有什么东西从后方飞来。

    项燕扭头去看,却险些被一个散发着臭味的鞋履砸到。

    项燕微微愠怒,这一贯稳重的范增怎么会如此毛躁

    却听范增再次说道:“主上明白了吗”

    项燕心中一动,附身捡起散发着臭味的鞋履,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响,紧皱的眉头忽然散开。

    “汝是说抛力”

    &nb



第三百六十二章:范增出使
    比如,霍乱楚国的李园,就是这么上位的。

    项燕派遣范增与青豚接洽,青豚并不知道这一切。

    不然,以青豚对范增的好感,怕是直接扣下范增的打算都有的。

    这个时代,能够让青豚真心觉得不值得的人物不多。

    不得霸王信任的范增,绝对算是一个。

    甚至,在青豚心中,范增乃是这个时代,其最惋惜的人了。

    这是一个大争之世。

    不仅仅是青豚明白这个道理,项燕自然也是知晓的。

    既然决定了要派遣范增前去与青豚商讨一番,用土地换取抛石机,项燕也不会在耽误。

    当即范增支取了钱财,乘着舟船出发了。

    寿春与大梁之间并没有直达的河流。

    换句话,也就是范增不能够乘着船一路到达大梁了。

    但是,魏国乃是四通之地,水运发达,因此,范增倒是决定以水路为主,赶往魏国了。

    三日后。

    一个商人走进了沙海城。

    这人满头青丝已经变得花白,看年岁约有六十来岁。

    却是生的精神抖擞,丝毫不显老态。

    “将军,有人自称是南方的行商,声言有大买卖要与将军做。”

    短兵走进府衙大堂,对埋首案牍的青豚说道。

    青豚头也不抬,道:“带其去找左车或者陈平。”

    短兵继续道:“将军,那人说其的买卖太大,唯有将军才能做主。”

    “哦”

    青豚失笑。
1...113114115116117...1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