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魏武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酒中狐
“然!”
范增道:“冢子从襄城大胜而归,常言,秦军如此顽强,不知君候是如何从一介小吏起家的,君候能够有如此成就,着实让人敬佩啊!”
青豚听闻自己后世最为崇拜的人,此时如此推崇自己,一时让青豚忘了形,当即便答应下来。
陈平早已看出其中的不对,范增在说这话的时候,目光稍有躲闪。
这让陈平顿时知道,范增提及联姻之事,怕是范增自作主张,那项藉必然没有如此说过的。
看着青豚得意忘形的样子,陈平也懒得揭穿。
对于陈平来说,事情的经过并不重要,与项家联姻,对新生的华国有利,这便足够了!
陈平并不知道自己一时的没有说破,给青豚个人带来了多大的苦楚。
当然,这是后话了!
范增此次过来,一是为了给青豚送来粮草,二是为了正式签订双方盟约。
青豚得到了魏国的承认,虽然占据的地盘很倒也算是一方诸侯了。
上国卿士宛若下国之君。
项燕乃是大国楚国的上柱国,在这个乱世,掌管兵权的上柱国,
第三百九十二章:秦国的短板
这股风波正在酝酿,并且越演越烈。
去华国,做大官的说法,正在朝着周边扩散着
至于华国新生,秦国威胁在侧,则自动被世人屏蔽了!
不趁着这时候华国国力幼小、士族不多,前去投靠,等人家站稳脚跟后,那里还看得上其等这些毫无名望的游士!
至于秦国的威胁
呵呵,士人就是来解决威胁的!
没有威胁在侧,士族怎能高居庙堂
没有威胁,其等这些没有门路的士族,也不能出人头地不是!
不提天下的士族,正在如何看待新生的华国。
青豚却是忙成了陀螺,其脚跟不着地,连轴转般的在华阳忙碌开了。
粮食的危机暂时解决了,虽然施粥的做法传开后,流民涌来的速度暴增,但是以目前的存粮,足够坚持到新麦收割之后了。
至于流民越来越多,粮食必然不足的威胁,被青豚自动放到了脑后。
这几日,每日从韩地、魏地涌来的流民,都数以万计,照这个趋势,要不了多久,此次受灾的人口,就会全部涌入华国。
到那时,青豚面临缺粮的危机,必然更为险峻。
车到山前必有路,对于这个青豚却是毫不在意,其正在忙碌的却是组建工程队的事情。
早前,周义奉命带着手下,正在袭扰韩地边境。
其打破秦国的封锁,让不满秦国统治的韩人逃入华地。
这也是流民增多的原因之一。
林被抽掉了出来,青豚让其带着没有一技之长的流民,成立了挖掘队,去挖掘市丘与韩地边境的那条汜水去了。
其眼前的,大多数都是懂得版筑的流民。
版筑乃是没有砖块之前,修建房屋的泥瓦工。
人们将泥土掺杂稻麦碎屑和成泥巴,然后打实地基,用两面木板夹起来,中间填上和好的泥巴。
然后用木锤锤实,待干涸之后,就成了墙壁。
然后在放上檩条、椽子,上面铺上高粱杆编制的席子,最上层放上茅草,这就成了一座房屋。
青豚到来时,左车正在训话,见到青豚到来,左车匆匆结束了讲话,小跑过来道:“君上,汝来了!”
青豚点点头,道:“工匠培训的如何了可能开始修建房屋了”
左车笑道:“君上放心,臣下已经培育出了数百名泥瓦工,只要让其等边干边带学徒,要不了几座房子的功夫,这熟练工匠就能翻番。”
青豚点点头。
这些工匠见到华侯到来,声浪早已沸翻了天,其等参差不齐的操着各色口音,向青豚问好。
青豚也不在意,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其与左车边走边说:“左少府,汝手头上的工作暂时放一放,先带着建筑队,沿着侑水、汜水两岸,修建围屋,且记住了,沿途的桥梁,暂时不要拆毁,但是,桥梁周围要密布围屋。”
左车点头,道:“君上,新郑怎么办,离咱们太近了,若是放任不管
臣下怕是下一次秦军会从新郑来袭,这把尖刀,可就是在吾等的心头上顶着啊!“
青豚看了左车一眼,道:“孤明白汝的意思,只是暂时不到时候,汝可知道孤让周义搅乱韩地边境的事情”
左车连连点头。
这厮身为少妇令,怎么能不知道这么大的事。
青豚道:“孤的意思是,韩地的秦军虽然之前被王贲招到魏国,被咱们消灭不少,但是此时韩地的秦卒,却是自保有余的。
孤打算让周义多袭扰几次,待韩地的秦军疲于奔命,然后在秦国下次大战之前,一举夺下新郑。“
左车瞪大了眼睛,仗还有这样打的
这厮并不知道十余年后,项羽建立起了强盛的楚国,然而在彭越扰楚的
疲楚政策下,
第三百九十三章:俘虏塬
青豚道:“孤预计着,再与秦军战过一场,吾等便可以夺了韩地,在洛邑修建一个新的‘函谷关’,将秦军堵在崤函古道内,然后……”
青豚的目光看向东方,那里有个国家可是要先夺取了,方有与秦国大战的资本啊!
……
塬是一个老秦人。
祖辈十八代皆是老秦人。
‘塬’本意乃是指关中黄土高原上的一种地貌,是由于水流冲刷而形成的高地。
这种高地顶部平坦,面积大,因为黄土附着力小当它受到雨水冲刷,慢慢的四周就会形成峭壁陡立的样子。
塬家就住在这样的一方高地上。
……
塬力气足,加上家族都居住在高原上,与外界交通不便,因此家族里谁家要是想盖房子,都是一家出个棒劳力,然后主家管两顿饭,左邻右舍给帮忙盖起来的。
大家都是一个老祖生下来的后人,今年你家要盖房子,我给你帮忙,明岁我家也要盖房子,你就得给我帮忙。
这一来二去的,塬倒是学会了版筑。
去岁,王上征召国人,进攻楚国。
生于高原上的塬,也被征召入伍。
虽然官府告知若是立得军功,必有赏赐送下。
但是塬却是不稀奇。
其家所在的塬上周围遍地都是野桑树,婆姨在家里养蚕,塬在田间劳作,小日子倒是并不差。
只是官府点中了他家所在的里,而塬则被抽调出来参战了。
去岁,塬跟随秦军大部一起攻打楚国。
倒是夺回了十余座城池,可惜,塬却是寸功未立,临行时家中婆姨让他带上的钱财也全部花了个精光。
这可是婆姨辛苦一年才攒下的啊。
没有功劳,就没有吧,毕竟那些战死者的尸体都堆积的像是小山一般。能够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攻楚结束后,塬本以为这就能返回秦国,自己只要辛苦一点,两年内倒是也能补上所花的钱财。
哪知道将军有令,从楚国折道,再次攻打魏国。
这样也好!
塬想来魏国国力弱小,指不定还能捞到一点军功。
毕竟若是能够得到一级爵位,官府也会赏赐一些钱财的。
至于允许扩建的宅子……
塬嗤笑一声,他家住在塬上,那片高原,只有他们家族居住,虽然土地贫稀,村里的地方却是宽敞的很,只要舍得管饭,要多大的宅基地弄不到啊!
哪里知道,就在塬怀着立功得爵,免除一人税收的时候,却被魏人俘虏了。
俘虏他的还是一个小小前屯长!
虽然那厮自封将军,但是塬在心底就是鄙夷这家伙。
一个没有得到王命的小屯长,就算麾下聚集了再多人,又有什么用
搁在秦国,这就是被行军法的命!
……
大战结束了,出乎塬的意料,那个小屯长不但没有被魏国君王治罪,反而还册封那家伙做了子侯!
子侯是多大的官,塬不知道,只是见那些进进出出的大人物,都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塬就知道这子侯必然不小!
没听那些平日张扬跋扈的大人物,都唤那厮做‘君上’啊!
塬家所在的地方虽然偏僻,但是也是有货郎行走的。
在那些货郎的口中,塬听说了什么“四君子”还是“五君子”的故事。
货郎可是说那些君子们的手下,都唤他们叫做“君上”。
塬知道,这个小屯长做了了不得大官!
天下这么大,才有那么四五个人做君上,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少年,竟然也跻身到了君子的行列里!
塬震骇了。
此次被俘虏的秦人有多少,塬并不知道,其只是听那些看管的魏军曾经说过一次,好像是有上万人的样子。
还好,当初魏人来挑会技术的俘虏的时候,塬站了出来。
塬是一个老实人,人家没有杀咱,还给饭吃,给人家干活也是应该的。
 
第三百九十四章:成了组长
塬朝说话的那几人看去,发现开口的都是长得五大三粗的汉子。
塬看看自己并不差的身材,心中却是火热,若是能够获得田地,然后悄悄的将家人接过来,倒也是一桩美事。
还没有被俘虏的时候,塬可是特意查看过了,这魏国的田地,可都是好田地!
随手捏一把,都是油潞潞的,这可比他家所在的那高原上的土地好多了啊!
甚至,比秦国大多数土地都要肥沃的多!
魏将训了几句话,然后便开始分派队列。
魏人将其等分成十人一组,然后随机任命一个作为小组长,要其领头干活。
终于到了塬这一个小组,那魏人随手指着自己,要自己做组长。
塬目瞪口呆!
自己朝上祖辈八代,都没有人当官,自己这就当官了
见塬傻乎乎的愣在那里,也不知道谢谢人家,塬旁边两个憨厚的男子,推了塬一下。
塬这才醒悟,慌忙弯腰拜谢。
那人笑呵呵的勉励塬一定要好好干,争取做出成绩,拿到奖励。
塬傻愣愣的道:“军爷,俺是秦人,这组长是不是让别人干更好啊!”
塬见那魏将轻轻皱眉,急忙道:“军爷放心,就算不是组长,俺吃了你们的饭,就一定卖力气干活,这点道理俺阿翁还是教过俺的。”
许是塬的憨厚打动了魏将,那一直板着脸的魏将忽然笑道:“就是汝了,一定要好好干,降卒怕什么汝怕是不知道,军中也有很多秦国降卒,吾的千将都是降卒出身呢!”
“呀!这也可以“
塬吃惊了,小君子真大方,降卒也能当千将
塬虽然不识字,但是也知道千将是多么大的官,搁在秦国,千将都能够当一郡军尉了呢!
魏将乐呵呵的一笑,拍了拍塬的肩膀,勉励他好好干活,别给自己丢脸,然后便继续指令下一组的组长了。
塬感动的眼眶都热了,他仰着头,努力不让眼中的泪水流出来,心底却是打定了主意,就算是再苦再累,也一定要好好干。
人家将军可是亲口勉励咱了,咱在不好好干活,对得起每天吃的这些稠粥吗
这可是白米啊!
很快,就有穿着盔甲的军士上前,领着其等开始离开。
塬跟着一行魏军,踏上了自己的目的地。
路上,塬粗略数了一下,负责押送其等的只有十人,想来领头的就是什长了。
而其等这些工匠们,可是都有五十人呢!
塬比那些工匠稍微好一点,因为自家婆姨在干养蚕织布的活,需要卖给商人们,为了防蔽被黑心的商人欺骗,因此,塬倒是跟人学会了识数。
这一群工匠,跟着军士们走了大半天时间,终于来到了一处河流边。
听带头的什长在路上曾经提到过,这里就是韩地的边境上的那条侑水了。
虽然对面不多远,就是秦国的领土范围了,但是塬也没有逃跑的心思,自己吃了人家这么久的饭,不卖力气还回来,总不是道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