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魏武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酒中狐
后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何年何月何日齐卒进入了魏地百里……
里面还夹了一张纸,原来是一份魏国后来的调查报告,来自于一个自称是受害者的供词,说其与要去魏国华侯封地进货,竟然被单父县令派遣军队追杀,一直追杀其等到了魏地,还是遇上了魏国的巡逻队,这才被魏人救了……
后胜阴沉着脸,这上面说的清清楚楚,连人物时间地点都讲述了,想来应当是真的了。
若想查清楚倒也简单,只需要召唤单父县令询问便知。
想通了关节,后胜也不耽误,当即便匆匆离去了。
待后胜离开后,齐国谋臣周子才说道:
“臣下早前在魏国借粮时就曾经说过:魏国缺粮,若是得不到缓解,秦国来年必定会攻击魏国。因此,不如答应借粮以使秦国退兵。
不借粮秦军就不会退,这样秦国的计谋就能实现,而齐、楚的计谋就失败。
而且魏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犹如屏障,就像嘴唇对于牙齿一样,嘴唇没有牙齿就寒冷。
今日魏国灭亡,明日祸患就轮到齐国和楚国。
正因为如此,所以楚国选择了救助魏国。
再说救魏的事情,就像捧着漏水的缸去救烧焦的锅一样急切。
救援魏国,是高扬道义,打退秦军,是显明声威。
以道义解救将亡的国家,以声威打退强大的秦军,不致力于此种大事而斤斤计较粮食,这样为国家作打算可就错了啊!“
听闻周子的这番
第五百一十五章:昏君亦有忠臣
即墨大夫苦笑道:“君上,战争并不是看人数的多寡的,要知道先前吴起可是以五万东平西凑的杂牌军队,大败秦国五十万精锐。
这一场战争,一看双方士卒的精锐程度,二看双方将领的指挥技巧,三者却是要看双方的道义在何方……“
“停停停!”
齐王建怒道:“汝的意思是吾齐国的士兵不如魏军精锐
汝的意思是吾齐国的将军,不如魏人睿智……“
即墨大夫摇头苦笑,道:“君上,那魏国虽然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但是自魏国建立以来,却是时常征战,因此,随便一个国民,都是有着很多临阵技巧的。
更何况是连胜秦国两次的悍卒呢!
在说将领,魏国有那以一己之力,两次大败秦国的华侯。
有那以弱旅困守大梁,而让秦国功亏一篑的周侯……
吾齐国又哪里有一名将领,经受过战争的考验呢!“
齐王建冷哼一声,却是不理会这个拆台的家伙。
“舅父,依汝之见,该当如何呢”
齐王建询问后胜道。
“君上,此事……”
后胜沉吟一番,不由得想起了昨晚上——
昨天晚上,有自称是来自西方的商贾,到了后胜的国相府上。
那商贾与后胜密议一番,留下了十几辆产自华国的大车。
后胜掀开大臣上遮盖的麻布,定睛一看,顿时喜出望外。
只见十几辆大车上,有一车上面放着的却是几个大箱子,里面全是崭新的华国五铢钱,更有一个箱子里面,放着的全部都是金币。
其他的大车上,有满车的华国茶叶,有纸张,有书籍……
后胜府上的管家粗略的统计了一番,这十几辆大车上面的财富,怕是不下千金。
贪婪的后胜,自然是高兴万分。
而那商贾,不过是拜托其在齐王面前诉说一句话罢了……
后胜收拢了心思,对着自己的外甥子齐王建道:“王上,臣下记得,当初伍子胥灭了楚国,就是楚侯亲自赴秦,向秦国求助,因而使得楚国得以复国的。”
有另一个封君开口道:“敢问相国,汝的意思可是要吾等求助秦国”
有人嗤笑道:“这怎么可能!
不说秦国方才新败,丢失了两郡半的土地,大军更是丧了二十多万。
且说魏国华侯堵死了崤函古道,那秦国就算是有心援助吾国,又从哪里出来呢“
有投靠了后胜的官吏反驳道:“莫说那华国在崤函古道出口处建了关卡,那一座还没有经历了战火的关卡,谁知道是不是绣花枕头呢!”
方才那封君反驳道:“莫非汝忘记了华国的围屋、华国的墨城
以如此善于筑城的华国,修建的雄关岂是那么好攻克的!“
这厮反驳道:“这就不对了,就算是华国的道路不通,难道秦国还不会从燕代过来啊!
秦国只需要派遣大军,在草原上绕一个圈,到了娄烦的地盘上,然后顺着燕国南下,其等这四国之围,必然会溃不成军!“
“休得胡言!”
即墨大夫怒斥道:“且不说那草原上道路不通,难以寻到出路,且说这一来一去何止万里,等到秦军赶到,怕是吾等早就成了被赶如海中的鱼虾了!”
是啊!
这一条计策虽然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看似秦国本来就想要灭了燕代,这一次燕代抽调空了国内,必然会给于燕代致命一击。
如此,四国合围齐国的计策便就荒废了。
只是,即墨大夫却是心知肚明,这个计策看似完美无缺——
实际上执行能力却是等于零!
草原上的狄夷们,素来狡诈,又敌视华夏。秦国这一番深入,怕是能够走出草原者,十不存一……
齐王建思索了一会,想到那后胜毕竟是自己的亲舅舅,又怎么会害自己呢!
“敢问舅舅,不知汝的意思是”
后胜对着几名犹自辩论不休的大臣,道:“诸位都别要争了。
某的意思并不是求助于秦国。
&
第五百一十六章 火药首秀
;
齐王建浑身大震,是啊,自己是齐国的君主,那魏王假是魏国的君主。
自己与其都是君主,自己这一次是以什么身份去大梁的呢
纵然是有错,自古常言君不见王,王不见君。
想当初秦国势大,赵国势小,秦国欲要谋夺赵国的和氏璧,秦王与赵王不还是选在渑池的见的面么!
若是自己去了大梁……
这可是只有被俘虏了的君王,才会踏入他国都城的啊!
田町眼见齐王建不语,继续道:“敢问大王,大王是为国家做的齐王啊,还是为自己做的齐王”
齐王建道:“为的国家。”
田町道:“既然是为国家做的齐王,那么为何又抛弃国家,要去大梁呢”
齐王建道:“诸国势大,若寡人不行,怕是齐国宗庙难保!”
田町道:“齐国土地方圆几千里,大军数十万。
楚、魏、燕、代四国都不愿意齐国替秦国谋利,这才有了这一次的灾难。
而今,在河北地五万燕代联军虎视眈眈,在巨野,八万魏军跃跃欲试。
在鲁地,十二万楚军跃马扬鞭。
大王若是与诸国联合,就有百万雄兵,如此,必然能够收复诸国被秦国强占的土地,还可以进攻秦国的函谷关。
甚至能够攻入关内,一举灭秦。
这样齐国的生死存亡就有了保障。
若是王上在秦国灭亡之前,袖手旁观,甚至暗地里资助秦国,这样齐国就有了长袖善舞,游走于列国之间的机会。
如此,齐国的威势就能够建立。
您舍弃称霸天下的机会,反倒是亲近秦国,吾认为这才是齐国招致灾难的根源。“
平心而论,这小吏的这番话说到了根底上。
但是,齐王建却没有听进去,其的脑海里想的却是自己一个堂堂大国之君,焉能弱了魏王一头。
当即,齐王建命令车驾返回城内,却是不去魏国道错了。
列国本来就是为了谋划齐地而来的,而给予齐王建的期限已经过去,却是丝毫不见齐王的身影。
不仅仅是齐王,就连齐国的大臣也是不见一个。
而且,探子早已他查清楚,齐国正在征召大军,欲要与诸国一决高下。
这一举动当即便惹恼了诸国,三方联军不约而同的对齐地发起了攻击。
八月二十六日,魏国方面军自单父攻入齐国境内一日之内连下三县,第二日拂又攻克五城,第三日更是分成了三拨,朝着齐国境内挺进。
楚国更是厉害,三日的时间已经连克十余城,占据了齐地两个大半郡。
至于河北地的齐国境内,亦是被燕代联军搅得一塌糊涂,河北地的齐国所属,已经失去了控制……
衮州。
此地乃是一座大城,亦是齐国雄城之一,端得是城高池深。
周义自告奋勇,带着华国方面军,欲要攻克此地。
这衮州左侧乃是东平湖,右侧乃是微山湖,侧前更是大野泽,端得是易守难攻之地。
若想攻克此地,需要从衮州西南的一片狭长陆地上进攻,如此易守难攻之地,自然是被魏国各方势力嫌弃的。
华侯的麾下自告奋勇攻克这里,不论是魏王还是其他的几位诸侯,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早上的时候,华国大军与齐队,在邾暇乡,也就是后世的济宁市,与齐军做了一场,齐国的军队已经四五十年不曾上过战场,哪里是究竟战争的华军的对手。
领军的大将丢下了一地的尸体,仓皇撤入了城内。
旋即,周义便紧随齐军之后,兵围衮州。
衮州靠着三个大湖,水源自然是不缺的,因此这护城河修建的很是宽大,河水更是深大一丈多。
周义一面派遣主力围住了衮州城池,另一面却是派遣军士四散而出,抓捕齐国百姓。
待到了第二日,军士们已经抓到了一万多人。
 
第五百一十七章 只要工匠
;
“快走!”
点燃了引线之后,道士们招呼着士卒朝后退去。
城墙上的齐国士卒口瞪目呆,这一群魏人在搞什么鬼
其等冒着箭矢,将十几辆大车推入城门洞内,然后也不撞击城门,就这样又跑了!
这尼玛……
送人头也不是这个送法啊!
城头上的齐军眨着迷茫的眼睛,却是不知道找死的魏人在干什么
却说城下的华军,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没命似得朝着后方跑去。
城门洞内,引线“嗤嗤的燃烧着。
渐渐地,引线烧到了口袋上。
“轰!”
一声震天巨响,震得城池前方的华军,耳朵嗡嗡的响。
周义亲眼看着一朵橘黄的火焰从城门洞内飙出,火焰冲上了高空,似乎比城门楼都还要高!
漫天的狼烟掩盖了城门楼,刺鼻的气息传递开来。
而那高达三层,重达万钧的城门楼,宛如巨人手中的玩具一般,被人狠狠的抛了起来,然后……
轰然倒塌!
甚至,周义脚下的土地,宛如地龙翻身一般,剧烈的摇晃着,让整齐列队的华军,整形大乱。
待硝烟散去——方才那巍峨的城门楼,早已成了一片废墟!
城墙上的齐军,则被震成了一滩烂泥……
周义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的攥了一把,心脏揪了起来。
其的耳朵一片轰鸣,四周仿佛都寂静起来,就连时光也似乎慢到了极致……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瞬间,也许是飘扬过来的刺鼻火药气息,刺激醒了周义。
“冲啊!”
周义大吼着,抽出了手中的长剑,朝坍塌的缺口冲去。
脑海里还是一片轰鸣的华军将士,早已呆滞一片,待见到周义率先冲锋,这才反应过来,纷纷跟着周义的脚步,朝城内冲去。
八月二十九日,衮州城下……
同日,楚国连克临沂、中丘、根牟、阳城。向城……
魏国诸军,则渡过了微山湖,朝着薛、藤两地开进……
燕代联军,燕国留下一部扫平齐国河北诸城,余下的大军则是渡过了大河,朝着徐关开进……
齐国的国土,已经五丧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