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魏武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酒中狐
这是一个悲剧的女子,大时代背景下,无法处身事外的弱女子。
很多人都说这本书走的是地狱难度,是的,这是一个最不好写的开局,却是我多年的心愿。
也许是家庭原因,自小,听闻当年太爷那一代人的事迹,总是对着金戈铁马有着深深的向往。
许是骨子里的愤青性格……
我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它浸洒了祖先的血……
对于历史上的那些遗憾,只能在字里行间意淫了。
 
这是我的梦
说一下,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我这本走的是细腻的风格。
我想用一个普通人的视野,去讲述那个年代的事情,这样大局观呈现出来的过程就会很慢。
为了弥补,我加入了列国支线,牛姬这个人物,就是秦国剧情的串联者。
这是一个悲剧的女子,大时代背景下,无法处身事外的弱女子。
很多人都说这本书走的是地狱难度,是的,这是一个最不好写的开局,却是我多年的心愿。
也许是家庭原因,自小,听闻当年太爷那一代人的事迹,总是对着金戈铁马有着深深的向往。
许是骨子里的愤青性格……
我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它浸洒了祖先的血……
对于历史上的那些遗憾,只能在字里行间意淫了。
 
第两百九十五章:项藉(第三更,下一更晚一点)
后来,黄歇的赵国门客李园,带着妹妹李嫣嫣归来,李园将李嫣嫣送与黄歇为妾,未几,李嫣嫣就有了身孕。
李园连忙遂鼓动黄歇,暗中将有了身孕的李嫣嫣送入楚王宫,成了楚王夫人。
不久,得知李嫣嫣有了身孕,不知被戴了绿帽的芈完,顿时喜出望外,当即册封李嫣嫣为王后。
李嫣嫣生下的儿子,就是公子悍,史称熊悍。
考烈王芈完在位二十五年卒,太子悍继位,史称楚幽王。
李园为了怕悍的身世败露,在棘门内埋伏刺客,刺杀了黄歇。
然而,悍的身世,在楚都早已不成秘密,楚国贵族深知悍非楚王完的子嗣,都城里的暗流,一直不曾停歇了。
悍在位十年即身死,也没有留下子嗣,李嫣嫣所生的另一子,悍的同母兄弟芈犹,登基了,史称楚哀王。
楚哀王刚刚爬上王位两个月,他老子芈完的庶子——另一夫人生下的公子负刍,在贵族的支持下,以犹不是考烈王芈完亲生子嗣的名义,发起了政变,杀死了楚哀王芈犹。
但是各地支持楚哀王芈犹的贵族,却是不服从负刍,楚国爆发了内乱……
短短十年时间,楚国换了父子两代,四个王上,还爆发了一场叛乱,国势动荡不堪……
在原本的历史上,楚国也因此错过了救援魏国的时机,最终只得在魏亡之后,独自抗衡秦国,最终导致在两年后,负刍战败被杀……
不得不说:统一六国时期的秦国,宛如神助一般,六国破天荒的各有事务缠身……
自从十六年前赵、魏、韩、燕、楚五国联军,由赵将庞暖指挥攻秦,可惜因五国心不齐,在秦军袭楚军前,楚军自行撤退,最终导致第五次合纵再次破灭后……
东方列国再无齐手抗秦的举动,各国各自为战……
第五次合纵的十年后,韩国就被秦国灭亡,至此,六国就像是送人头一样,乖乖的按照秦国的想法,一个个湮灭灰散……
去岁,秦国王贲领军攻打楚国,楚国由于陷入王位更替的战乱之中,人心不齐,大败!
丢失城池十余座,失地近千里。
楚王负刍无奈,眼见内部叛军四起,外部秦军来势正猛,只得派遣使者,向秦王政提出拟献青阳以西土地来求和。
秦王不予可否,却是暗中传信要王贲珍惜士卒。
王贲心知肚明,这是秦王欲要让自己反身灭了魏国,拔除了这个钉在秦国东出道路上的拦路虎了!
王贲这便偃旗息鼓,停止攻略楚国,而后方不稳的楚军,见此,也选择了退兵罢战
未几,秦王的正式诏书果然来了,秦王征调了南郡、南阳郡的戍卒,要王贲带上这些新征发的士卒,攻略魏国。
这才有了大梁被围,青豚出城的一幕。
……
而此时,楚王负刍,终于平息了楚地的内乱,初步将各地整理妥当。
而在这场负刍掌权的斗争里,出了大力的项氏燕,便被负刍拜为上柱国。
此时,早已不是上柱国初设置时的那个地位了,这时候的上柱国,仅次于宰相令伊之下,乃是主掌军事的第一人,整个朝堂的第二人。
项燕被拜为上柱国,项氏族人大喜,寿春城内诺大的项府更是张灯结彩,广设宴席,大宴宾客,以庆祝项燕荣登上柱国高位。
寿春城
第两百九十六章:赐兵
见到两个爱孙的囧样,项燕大笑不止。
……
若论列国谁最浪漫,当是楚国无疑。
这楚国,乃是诗风盛行之地,后世流传的骚,就是楚人屈原所作。
在楚国,由于施行的是宽松的贵族政治,是以文人墨客无数,这项家又是大贵族,对于后人的教育,自然是上心的紧。
项家的儿郎们,都是特意被聘请了各方名师,花费大力气教育出来的。
这个时代,就连“人需”的儒家,也是崇尚君子六艺,推崇文武均衡发展,更别提以军功起家的项家了,是以,项家的儿郎们,却也绝对不会是中看不中用的草包,不敢说个个文武出众,但是,任何一个人,放到一方绝对会是中规中矩的收成人才。
……
三杯酒水下了肚,生性尚武的项藉便坐不住了。
“来人呐!”
项藉呼唤道。
家宰躬身进来:“大子,汝呼唤吾”
成书于三百年后的东汉《白虎通》,则说大夫的儿子称大子,士的儿子称冢子,但在《左传》中却没有找到实例,本书采用这一种说法。
项藉笑道:“大父高升,吾当为大父舞一曲以贺,家老当去取吾佩剑来!”
项庄眼珠一转,亦道:“家老速去,当帮吾将佩剑也取来,吾亦当为大父贺!”
正值家主项燕高升,整个项府其乐融融的时刻,这项府大管家,自然不会忤了诸位最受项燕看重的小主人的意,当即笑颠颠的跑去取来佩剑,就连项家族人项他的佩剑,也一并给取来了。
战国时代,世人受上古风俗影响很深,此时的当庭起舞可不是一个贬义词,不单单是士人,就连诸侯王公,也会亲自下场起舞助兴。
正因此,在五十余年前,秦赵渑池之会上,才有了秦王要赵王鼓瑟的故事。
当时因为这事本不是羞辱,心眼老实的赵王,才会欣然同意。
只是!没有想到心思诡异的秦王,当场命令史官写下了:“秦王命赵王鼓瑟”这句话,这才让赵王鼓瑟这事,有了羞辱的含义。
当时,机智的蔺相如,趁机请求献给秦王一个击打瓦缶的节目,待这厮近了秦王身边,蔺相如却要秦王击缶,秦王存了羞辱赵国的心思,怎肯敲击。
蔺相如便说:“吾与王上只有五步的距离,如若王上不击打,吾就死在汝面前,让鲜血溅汝一脸。”
秦王被蔺相如的无赖举动打败,只好随手敲击了一下瓦缶。
蔺相如则趁机对赵国的史官道:“诸位,赶紧记下来,渑池之会上,赵王命令秦王为赵王击了缶。”
赵王本想让史官记下自己能够命令赵王做事,以达到羞辱赵国的目的,哪知道被撒泼无赖不要命的蔺相如搅黄了……
从这件记载在史记里的故事,就能够知道,在这时代,当场起舞并不是一件带有羞辱性质的事情,此时的酒宴,贵族亲自下场助兴,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举动了。
三小子取了短剑,当即推开案几,跳入堂内,舞起剑来。
项燕端坐在案几之后,看着三个小大人卖力的挥舞着长剑。
身为将军,项燕自身的武艺并不差,其一眼就看出了,三人中武艺最好的便是项庄。
此子的剑势,已经摒弃了剑招的局限,一举一动暗合天道,当真是随心所欲,信手拈来。
此子以后当为当世剑豪!
项燕微笑着,在心中为项庄下了定语,其却是并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项庄的剑术,早已超出了万众瞩目的境界,当时的鸿门宴,项庄以军中剑术第一人的身份,亲自下场舞剑,意欲借机斩杀了刘邦。
哪里知道,其那位二货叔父项伯,竟然也下了场,每每在项庄欲要动手的时候,以身体相护刘邦。
……
最终,投靠了刘邦的项伯自己也没落了好,刘邦死后,被除了封地,后人也被贬为了庶人。
……
项燕的目光,拂又瞥向了重孙项他,项他虽然年岁最长,若是放到外面,当也当的是一位神童,但是,比起了项藉、项庄,项他可就黯淡无光的多了。
项他的一招一式,都是那么的规规矩矩,并没有形成自己对于剑招的理解,项燕心里顿时了然,这项他以后顶多能做一个都尉,若想独当一面,却是太难啊!
足了,足了!
 
第两百九十七章:抗秦三路
让家宰带着三个小子离开,项燕吩咐另一个家老,要其唤来自己的两个儿子。
未几,一身酒气的项梁、项伯三人走了进来。
“阿翁!汝唤吾等”
项燕的长子项渠死后,次子项梁就成了项家二代们的领袖。
“坐!”
项燕招呼两个儿子坐下。
家仆们上前,将方才三个小子吃过的酒席撤下,又有身着轻纱的妙龄少女,端着托盘鱼贯而入,再次摆上几桌酒菜。
待侍女们做完这一切,齐齐左手抓住托盘,右手盖在左手上面,然后将双手放到左边胯骨出,两条长腿并拢,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后,见到项燕轻轻点头,侍女们才娓娓退下。
眼见家主要议事,被得体的侍女领班,顺手关上了雕花大门。
项燕盯着自己的次子,道:“梁,汝且说说吾楚国当前的局势。”
项燕自顾自的倒了一爵酒,放下白玉酒壶,看着爵中酒面上的涟漪,等着项梁的回话。
“阿翁,男认为,咱大楚在王上的领导下,在阿翁的指挥若定下,哀王芈犹一系的乱臣贼子皆已伏法,此时吾大楚当的是海晏河清,国势必将蒸蒸日上!”
项燕皱着眉头,叱道:“少假大空!老三,汝说说!”
项梁发觉了父亲的不快,当即冲着项伯做了个鬼脸,眨眨眼睛,示意项伯换一个说辞。
项伯瞬间会意,开口道:“阿翁,此时吾楚国,虽然各地的叛乱,已被阿翁平息,但是,男认为吾楚国还当不得掉以轻心!”
“哦!”
项燕抬起头来,鼓励道:“继续说下去!”
得到了父亲的赞许,项伯暗中冲着项梁比了个手势,项梁手指微微在酒爵上敲了一下,两兄弟瞬间明白对方的意思这是说到了阿翁心中去了啊!
两人各自用眼神暗暗示意一下,项伯继续道:
“阿翁,为今天下,秦国一家独大,东方六国已经无力独自抗衡秦军,纵然是吾楚国,孩儿说句自卑的话语,也不是秦军的对手。”
项伯停下话头,胆怯的看着项燕,生怕自己这话语惹得项燕不快。
没有想到,项燕听闻自己三子的这番危言耸听,不但没有恼怒,反而露出笑意,赞许的点点头,道:“伯说的不错,继续说下去。”
项伯大喜,看了二兄项梁一眼,项梁做了个鼓励的手势,项伯会意,继续道:
“而今天下,除开秦楚,尚有齐、魏、燕、卫、代赵五国,卫国仅剩濮阳一城,当不得数。
齐国偏安,唯秦国马首是瞻,近几十年来,对于列国的战争从不参加,已经可以将其排除在外。
燕国新败,为了讨好秦军,太子丹也被燕王喜亲手斩杀,国民早已没了战心。
燕国与代赵合为一体,才能暂时抵挡住秦国偏军,因此,这天下,能够抗秦的诸国,已经可以算作三路了。“
项燕第一次来了兴趣,惊喜的问道:“哦,这说法倒是新颖,说说看,这三路又如何”
项伯道:“男时常与仲兄长谈,男与仲兄的意见早已一致。
男兄弟二人一致认为,从南向北,这天下抗秦的国家当为三路,最大一路便是最南方的吾楚国。
中间一路,也是最重要的一路,当是残破的魏国。
第三路就是残燕残赵。“
项燕看了二子项梁一眼,见到这两人正在私底下“眉目传情”,其徉怒道:“梁!莫以为孤不知道汝在搞什么鬼,汝也说说,这三路该当如何做,才能抗住秦军东出的大军。”
项梁缩缩脖子,三十多岁的人了,面对威严的父亲,总是难免心惊胆战的。
项燕一手将项家从一个普通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