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魏武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酒中狐

    “减两个卡位,各自自由射击!”

    刘勤看着倒塌成一片废墟的城门楼,冷笑着下令。

    若是自己运气到位,这中牟的秦军主将在城门楼上指挥……

    刘勤内心止不住的火热,此次自己的这个“代”字必然会被取消的。

    ……

    城头上的秦军慌乱成一团。

    笼罩在城头的硝烟已经散去,其等朝着方才轰击声最为激烈的地方看去。

    秦卒们这才发下,方才还屹立在城头的城门楼,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砖石木瓦废墟……

    秦军彼此面面相觑……

    天啊!

    这城门楼内,可是聚集了秦军近乎一半的高级将领啊!

    完了!

    秦军顿时宛若失去了蜂后的蜂群,乱成了一团,有人朝着那城门楼废墟跑去,翻动着砖石、檩条,欲要将将领们找出来。

    有人四下奔跑着,俨然已经被方才的一幕给吓坏了。

    天啊!

    &nbs




第三百一十八章:各方反应
    不及三个时辰,夺下一座不亚于郡治的雄城,如此神速,说了出去,只怕是要惊掉列国贵族的大牙!

    此时的魏国,就像是一个四面漏风的草棚,各国的探子,那是实时的将魏国正在发生的一切,传递会自己的国度。

    对于这一切,秦军心知肚明,魏国亦晓得。

    魏国是自身难保,已经顾不上这些探子了。

    秦国则是打着攻心为上的算盘,放任列国探子在魏国打探消息。

    正是基于交战双方的秦魏,都没有下手清理这些暗探,中牟被半天而下的消息,迅速在天下传播着。

    其中最快得到消息的,就是楚国,其二便是卫国,至于燕代由于已经几乎合为一体了,因此倒是并列第三。

    就连不关心天下大势,一心抱紧秦国马腿的齐国,也在中牟之战七日之后,就得到了消息。

    只是,接收到消息的后胜,嘴角冷笑一声,伸手将探子冒死送回的布帛点燃了。

    后胜,齐王建的亲舅舅,长期担任齐国国相之职。

    其人生性贪婪,最是爱金,是以早早便被秦国拉拢了。

    有后胜这样执掌nbn的贵族当政,导致战国后期的四十年内,齐国从来不参与列国的战争。

    无形中就帮了秦国的大忙,其中出力最多的便是后胜的。

    秦国的远交近攻之策,成功的将这个方圆千里,渔盐无算,国富民强的齐国,忽悠成了瘸子、瞎子、聋子、傻子

    刀戈入库四十年,马放南山半甲子,此时的齐国,能征善战的将军能有多少呢

    此时的齐国,临阵可冲锋、遇战可杀敌,悍军强卒者,能有几何呢

    寿春。

    上柱国项府。

    项燕手执布帛,纵然是已经看了数次,情报上的内容,早已背的滚瓜烂熟,但是,项燕还是止不住的想要再看一遍。

    “阿翁,汝唤吾兄弟”

    项梁、项伯推门而入,恭敬地行礼问好。

    “这是中牟探子传回的消息,汝兄弟也看看!”

    项燕伸手将情报递给项梁。

    项梁看了一眼,眼睛便豁然瞪大,其又仔细看了一遍,发觉并没有看错,于是不确定的问道:“阿翁,此事可曾再探清楚”

    “仲兄,让吾看看。”

    项伯眼见仲兄吃惊的样子,却是没有丝毫的慌乱,想来这消息应当是好消息了。

    当即便不顾项燕还没有回答二兄的话,就抢下了情报。

    “吾已经传出了明令,要在魏地的探子,不惜一切代价,必要时可以表明身份,务必跟随在其等的后面,拿到第一手的战场资料。”

    就在项燕说话的当口,项伯已经看完了。

    这厮相比于自己的父兄,那算是差的天壤之别了。

    只是项燕唯有三子,虽然族中子侄,三代内的血亲,足有七个子侄之多。

    但是这幼子项伯,其却是很为疼惜的,更何况最为出众的长子项荣不幸英年早逝,是以,这项伯便被项燕,与次子项梁一视同仁来看待了。

    项家三子,能力最为出众的就是项羽的父亲项荣,可惜却是死的很早,于是,爱屋及乌之下年仅岁的项藉项羽,便被项燕当做了第三代的领袖来培养的。

    可惜的是,项家最善于掌握局势的项燕,在原本的历史上,不久后就战死了。

    接替家主之位的项梁,能力比起父亲项燕来说,还是差了很多,这项家第三代,其却是教导的都差强人意。

    力拔山兮的项羽,被其教导成了自傲自大,听不进劝言的固执己见者,项伯,又出卖了自己的族中最优秀最有可能定鼎天下的项羽,项他这个宰相之才,也在战败后,投靠了刘邦

    项伯惊讶的说道:“阿翁,这不可能吧!中牟城池,男虽然没有看到过,但是之前探子们的报告,可是说这中牟,乃是足以和郡治相提并论的雄城啊!

    &nb



第三百一十九章:代王的反应
    项燕收起心事,见到自己儿子考虑的如此周全,当即也是老怀大慰。

    “梁儿既然决定了,那么就去做吧!

    至于君王的调令,明日孤就给汝带回来!“

    “唯!”

    项梁长拜及地。

    “阿翁,吾也要去!”

    项伯眼见有了唾手可及的功劳拿,当即也嚷着要领军出征。

    “可。

    但是,汝一定要听从汝仲兄的指挥!”

    “唯!”

    项伯也学着仲兄的样子,长拜及地。

    “去吧,去吧!想必汝两个早就心急如焚了,去挑选几个家族子弟,即可积累功勋,又可磨练一番!”

    两人领命。

    ……

    代国。

    代王嘉本是赵悼襄王所立的太子。

    奈何当年未及王位的赵悼襄王赵偃,看中了一个已故臣子妾,不,准确的来说是倡妓,遂纳入后宅。

    待赵偃登基为王,倡女便大吹枕边风,鼓动赵悼襄王先后废掉了赵嘉生母的王后位、赵嘉的太子位,倡女自己则成了王后,其子赵迁成了太子。

    赵迁就是历史上的赵幽缪王,其母也得到了一个赵悼倡后的恶名。

    赵迁这人荒唐至极,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就是被这厮斩杀的。

    在赵迁为赵王的八年里,身负贤名的赵嘉,只得隐忍偷生。

    三年前,秦国攻破邯郸,俘虏了赵王迁。

    赵氏宗族以及大臣几百人,护拥着赵嘉,逃到了代地,并登基为王。

    按照这时代的命名规则,赵嘉成了代王。

    赵嘉深忧秦国势大,前年,燕国太子丹,命荆轲至咸阳刺秦王,失败后,引来秦国的大举报复。

    深明唇亡齿寒的道理,赵嘉在代国立足未闻,国内政局尚在混乱的情况下,悍然出兵,相助燕国。

    虽然最终燕代联军依然失败了,但是赵嘉不甘亡国的心思,却见一斑。

    ……

    时至深夜,赵嘉依然在伏案忙碌着。

    前岁,代国兵败于秦国,国内的根基不稳的矛盾,进一步激发了。

    纵然是赵嘉用心安抚了两年,这种暗涌却是依然没有消绝。

    赵嘉为此茶饭不思,每日里伤透了脑筋。

    赵氏宗嗣,岂能断绝与孤的手中……

    “大王,大喜啊!大喜!”

    侍者一路跌跌撞撞的进来,未及进门,报喜声就先传了进来。

    “进来吧!”

    赵嘉放下刀笔,从案牍之中抬起头来,淡然的道:“喜从何来”

    侍者惊喜的忘了行礼,当先举起一方布帛,道:”大王,大喜,大喜!魏国有救了!“

    “哦!”

    赵嘉迅速站起,满脸的不可思议。

    “魏国有救咋可能,孤曾数次推演,魏国必然是灭亡的结局……

    难道“

    赵嘉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满脸的喜色道:“难道是楚国出兵了”

    “并非是楚国出兵啊!”

    侍者这才想起手中刚刚得到的消息,急忙摊开布帛,铺在案几上,道:“大王请看!”

    赵嘉急忙低下头去。

    侍者继续道:“先前魏国豹公子,任命的那个青豚公大夫发威了!”

    赵嘉已经看完了,其满脸的震惊,嘴里呢喃道:“三时辰而下中牟!

    天啊!这太让人震惊了!

    这,这,简直是有若神助啊!“

    侍者亦大喜。

    “大王,这是天佑大赵啊!”

    “天佑大赵!”

    赵嘉重复一声,忽然仰天长笑。

    “哈哈!天不亡大赵,天不亡大赵……”

    赵嘉低下头来,侍者这才看到,大笑着的赵嘉,早已泪流满面。

    “大王,这是好事啊!大王为何哭了呢”

    侍者掏出手绢,就要替赵嘉擦去泪水。

    赵嘉随手一



第三百二十章:秦王
    闻言,侍者心中发狠,抱着事情一旦泄露,就独自承担媚上的恶果了。

    赵迁宠信奸逆,致使赵国灭亡,是以,赵嘉在代地重塑赵国之后,就制定了律法,对于胆敢擅自议论朝政的内侍,那是一律要严惩的。

    而代国大臣,都是从赵国逃亡而来,大部分都是在赵迁当政宠信奸邪时,被排挤的正直之人,对于赵嘉的这道律令,自然是发自内心的拥护。

    若是被大臣们得知,这个小内侍竟然在与赵嘉商讨国事,不论小侍者言语是否正确,胆敢抛开大臣的监督,私自献计大王,小侍者必然会被大臣们要求处死的!

    这不是矫枉过正,而是防微杜渐!

    毕竟,谁也不知道有了这一个小侍者专美在前,后面有没有别的侍者起了歪心,魅惑大王走了弯路

    小侍者打定了主意,赵嘉乃是难得的明主,大王想要听听民间的声音,就让吾以死来报答大王吧!

    内侍稽首及地,道:

    “大王,代地虽然不甚富庶,但是也有存粮,大王欲要以粮草相助魏国,此乃在代国损失最小的情况下,帮助魏国唯一的选择了!

    此计可行。

    只是,不知大王欲要助魏还是“

    小侍者拉长了语调,剩下的话语却是不敢说了。

    赵嘉疑惑道:“不将粮草送与魏国,还能给谁呢

    魏国被秦军糟蹋了将近半年,这农事自然是不成了,各地府库又被抢夺一空,战乱致使流民遍地

    难道不将粮食给魏国,还能直接发给黔首百姓啊!

    那样倒是直接帮助到位了,只是,如此一来,需要的人手就多了去了,咱代国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啊!“

    “不然!”

    内侍道:“大王,汝想,之前的魏国,那是一败涂地,唯有待公大夫青豚崛起之后,这才有了转败为胜的可能。“

    内侍提及一点,便闭口不言,这种涉及两国邦交的事情,若是真的泄露出去,内侍就真的必死无疑了。

    赵嘉一楞,道:“汝的意思是,魏国朝堂会贪墨掉这些”

    内侍低头不语,显然是默认了。

    赵嘉想了一会,道:“汝的意思可是将粮食送与青豚

    这样不太好吧!

    青豚乃是魏国官吏,孤王示好他国臣子,这不太好吧!“

    内侍道:“大王,外交之事,奴婢不懂。”

    赵嘉苦笑着摇头,自己这是病急乱投医了。

    “罢了,汝去寻来国相,诸国等卿士,就言孤有急事相商!”

    内侍领命,告辞离去。

    秦国。
1...9899100101102...1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