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哲夫当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顾首青弦

    仿佛丝毫没有抵御的可能一般,这让他有些不适。

    但,他不能表现出来。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掩饰与排除任何一个竞争者。

    顺利的,继承皇位,这是他从小便接受的东西。

    “无忧她……”秦皇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不禁有些怅然。

    最近,赢无忧自己耕种的消息已经为御史知道了,并且他也收到了弹劾。

    想想父女关系闹得这么僵,便也听之任之了。

    对于赢无忧,他也无可奈何。

    “虔儿,你可奇怪这次全是父皇主意,为何相邦替寡人接下了”

    赢无虔参政,也不是一天两天,他作为太子经常接触政务。

    对于这件事,他也知道。

    “相邦忠心为国……”

    “这话你自己可也信”还没说出来,就被顶了回去。

    对于帝王来说,所谓的忠臣是能为驱使,能用的顺手的臣子。

    只要不是庸主,多半都不会被臣子所左右,或者一直依靠着臣子的举措而作为。

    更多时候,正如这次这般,是由皇帝一言而定。

    采纳建议成功,是皇帝英明。采纳未果,则是臣子建议不当。

    皇帝的眼中,从来没有忠奸的区别,而在于能用与否。

    这些,都是秦皇赢华教给赢无虔的帝王心术。

    “儿臣”

    “好了,且不必再狡辩了。寡人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若他刚正不阿,若他连替朕抹去一些污点都做不到”

    “他,就做不了一个相邦”【!¥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秦皇寻了一个亭子,坐在凳子上,立刻有小宦官取来茶水。

    两个宫女走上前来,轻轻倒下,放在一旁。

    赢无虔站立着,没有坐下。

    秦皇示意,他才坐在了正对面的地方。

    “一个好臣子,少不了聪明睿智,以及能做诸事之外”

    “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在皇帝随时需要的时候,他能随时的迎合皇帝的意思。关键时候,还要为皇帝的‘尊严’做掩护”

    “这,才是真正的为臣之道”

    “所以,就算是将来史册有载,也是他建议之下的”

    “也许,朕没有孝帝那么英明神武。但,朕却有一个孝皇帝所没有的相邦”

    “虔儿你,可明白”

    ……

    范绌正说着的话,几与秦皇类似。

    不过,却没有温茶,只是跪坐在一处席塌之上。

    相邦范绌穿着黑色锦衣,一边闭目养神,一边缓缓说着。

    “为臣之道,真正英明的是君主,也只能是君主”

    “而昏聩的,则只能是臣子,也必须是臣子”

    成夏的疑惑,范绌已经替他解开。

    范绌早些反对,也仅仅是一个引子。

    秦皇从了,反而不美。

    明眼看的出来是秦国欲隐忍图强,就不算计谋。

    他的劝阻,不仅会给秦皇留下一种老成谋国的看法,也会促成诸国秦国外强中干只会恐吓的外表。

    尤其是,在被楚国攻打之下。

    楚国以与赵同盟,而使赵攻击秦国,秦国再议和诸国,则必定不会将秦国再当做强势的大秦而联合。

    就算麻痹不了赵楚,也可以让远方辽齐两国可以引为援助。

    一统天下,少不了远交近攻的先例。

    辽国一直有着与秦国联合的历史,拥有强大的邻居赵国与齐国,他不得不寻求外援。

    除非秦国有横推天下的能力,否则,辽国必定为秦国盟友。

    这,正如楚赵的关系一样。

    因此,范绌的智慧除了能够做一个好臣子外,还借势为秦国不成为众矢之的而做下铺垫。

    秦皇的所做,正好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鲜明的帝国,仍然是急需发展的国度。




第四十四章 召见
    成夏前脚刚走,帷幕中就走出来一人,来到范绌身后。

    这人,也是那日范绌召见的诸多幕僚之一,为人比较深沉。

    姓许,名子恒,地地道道的秦国士人。

    初由石溪先生教导,才华横溢而被举荐入了幕。

    与成夏被发现不同的是,他是自己入了相邦府邸,学习为人处世以方便为官吏的。

    他身长七尺,五官端正,温文尔雅。

    有一种君子的风度,也有一种策士的深沉,不苟言笑,也不将表情写在脸上。

    长得一撇八字胡,干净爽朗,举手投足皆有大家风范。

    出身世家,本就有家学渊源,为人也向来谦虚谨慎,与急于表现的成夏是不同的。

    每每问策,他一直默然,近乎没怎么说过话。

    这次,范绌给成夏上了一课是实践,给他的便是让他看着成夏的表现。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皆不如实实在在的做一天官吏的明白”

    “老师所言甚是,弟子受教”

    不料,他的恭敬并没有换来赞赏,反倒被问道“你知道你最大的缺点在什么吗”

    “这……”

    “太谦虚谨慎了!不露锋芒,这种人……很容易被人想做别有所图之辈”

    谦虚谨慎固然是好,不露锋芒也固然有利于暗中积蓄力量,怀拙藏志于胸中。

    可对当权者而言,这种人宁杀之也不会用。

    “说说你的看法”还未等他开口,范绌又道“搪塞老夫可是没用的”

    “是,弟子谨记”

    要说的,自然是成夏。

    “昔日华仲一朝被相邦看中,正为踌躇满志,志得意满的时候,自然急于表现”

    “以他诸般见识,且身有急智,或可分析的七八成,却永远忽略了权御之术”

    法家讲求权御,以权制人,以术御人。在诸国,都被当做帝王心术。

    实则作为官吏皆知道,这也是做官的道理。

    “老师以官许之,令其遭遇挫折,再将他委以重任,收心于他,或可激励他砥砺前行,在磨砺中有大进步、大突破”

    “届时,老师便又多得了一位门生,一位不同于政见一致的盟友,而是一位忠心顺从相邦意思的……”【……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范绌示意他停下,哈哈大笑一阵。

    指着许子恒道:“卿,国士之才耳”

    一句话,令许子恒冷汗连连。

    仿佛那日他听见的‘真相邦之才’,又再次响起在耳边似得。

    他突然发现,范绌那温和的眼神之中,仿佛藏着一只比狐狸还狡猾的心灵。

    并且,他永远也看不透范绌的真正用意。

    “苏湛号‘鬼狐’,不知子恒可比得过他”

    “廷尉甘南致曾向老夫抱怨,不该将本可消弭于无形之中的刺杀,搞得一塌糊涂”

    “老夫说,就算全缉捕了,还会有其他刺客来刺杀楚国使团,那匹夫他却不信”

    据闻风司当日消息,刺杀楚国使团的刺客并不止一批。

    可真正刺杀的,却只有那个剑客一行。

    “最后将这事落在了长安令的头上,非要给一个交代……”

    “老夫也是无人可用,只好拜托子恒了……”

    ……

    五天已到,理当是召见外使的日子,也是秦楚议和达成的最后一道顺序。

    觐见秦皇,便是最后的一个步骤。

    昨夜子时,三路骑士入长安,带来了北地重镇城阳为赵军围困的消息。

    赵军利用内部探子潜入秦军,策应赵军攻破渭滨,一举焚毁半数粮草。

    并且掌控焚寂关,断了秦军其他军队支援的道路,也阻止了围困秦军的突围。

    赵军北地增兵,已至十二万,全部用在围困城阳诸城。

    扶渠兴坚壁清野,分守城阳东西大营,又分兵驻守临近的绥德。

    北安、石河谷等城,则被他撤军而放弃。

    一路丢城,共十五座易手,秦国自东北



第四十五章 议定
    “外臣屈文谦(苏湛),拜见秦皇陛下”

    两人双手一辑,深深拜下,这是外臣的礼仪。

    秦皇穿着黑色衮服,戴着冠冕端庄而有威严。

    轻抬手掌,道了声“外臣不必多礼,速速请起”

    之后,宋显文便走了出来,将当日之话,近乎复述一遍。

    如今楚国已经基本稳定了局势,秦国大军南下作用和意义,也只有靠着骑兵来骚扰南郡。

    但北地已经狼烟四起,赵军围攻城阳,三大营也有军士北上防御。

    如果楚国坚持作战,秦国将面临两线作战的状况。

    不仅如此,西陲的这戎狄羌人也会趁机做乱。

    到时候,就难对付了。

    ……

    秦皇锐利的眼神一直盯着苏湛,好像是要找出点什么。

    待宋显文说完,范绌才走上前去提醒一声“陛下,议和一事细节可否”

    “啊”秦皇一愣,旋即很吃惊的道:“这便完了”

    “是,陛下”范绌应道。

    秦皇指着苏湛道“你可是苏湛那个名动天下的‘鬼狐’”

    “外臣是苏湛,至于说名动天下便是有名不属实了,也是说来惭愧!”苏湛不卑不亢的答道。

    镇定自若,没有一丝慌乱,很是平静。

    “那么,寡人有一个问题想求教,使者可否答复”

    “陛下请讲”

    诸臣也很好奇,这个时候秦皇会问什么。

    “寡人好奇,明明是楚国先动寡人的大秦,最后落得大败,为何寡人胜了还得不到一点好处,反而处处为楚国掣肘”

    “天下变幻,何日起胜者低眉顺眼,而败者却俨然一副胜者的姿态,还请使者解惑”

    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无不体现了一代枭雄的困惑。

    秦皇赢华的话,极具魅力,却又不容拒绝。

    苏湛微微失神,为这极具魄力的君主所叹服。

    说是询问,实则已经了然一切,不过是想给自己一个分析大势的机会而已。

    苏湛对秦皇一辑,接着又对着群臣也是一辑才道“湛以为,秦皇之惑,不外乎势也”

    “昔日韩申之法家,因势而动,讲求以势迫人。国之成败,执政者之得失,无势不可行,无势不以立”

    “度今日秦国,上庸汉中两处大战,皆占有绝对优势,但国势却不可为”

    “自数年前秦郑交战,本是占着优势,谁料崛起了一位不出世的英雄人物文昭”

    一直处于劣势的郑国,与一直图谋郑国的秦国因为文昭而变得异常复杂。

    尤其是,在文昭带领着郑军百战百胜的情况下,更让秦国觉得东进无望。

    这时候,有人献了一个纵敌与离间结合的计谋,引郑国大胜之后再离间。

    这法子很管用,使得本就国力衰微矛盾重重的郑国更加猜忌严重。

    最后,一举消灭了郑国。

    秦国也因打破了之前的六国僵局,而被深深忌惮。

    哪怕是利益上并没有独占,已经分给了诸国,诸国心里也难免这种思绪。

    最为深刻的,也是受利最大的楚赵两国。

    景鞠为千里奔袭的焦挺击败,更是让楚国内心不安。

    大势之下,秦国胜了战争,却失去了国势少了盟友。

    东进局面打开,秦国也为诸国所恐惧。

    “使得秦国东进策略被破坏,而陛下不甘,才有了诸侯分郑”
1...13141516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