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司刑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望平安

    李日知拱手笑道:“有劳大总管了,下官不知道大总管在这里




第三百三十六章 财主们见驾
    武皇后把这个话说得情深意切,语气真诚到了连她自己都感动的地步。

    皇帝也被她感动了,瞬间就点燃了感动的情绪,连连点头,也了握住了武皇后的手。

    本来皇帝并没有感动,他看到前面那棵大树,只是觉得这棵树的造型非常奇异,他以前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树,这次看了个新鲜,但要说到感动,那就不知从何而来了。

    皇帝顶多就是在想,这棵大树如果是秦始皇种下的,然后汉武帝也看过这棵大树,那么自己以后如果史书留名的话,会不会也成为秦始皇和汉武帝那样的人呢

    当然这种想法就算是他自己都不会相信的,也就是心念一转随便想想而已,还没等他想完呢,武皇后情深意切的话便出口了。

    武皇后实在太了解他了,该什么时候说话,还有说什么话,她都掌握得清清楚楚,所以他立刻就从秦皇汉武的展望当中,瞬间回到了现实,被武皇后感动的一塌糊涂。

    皇帝握着武皇后的手,说道:“是啊是啊,朕现在也是这么想的,这棵大树可不就是和咱们夫妻一样吗,树顶上的那个树冠可不就是可以为咱们的孩子遮风挡雨吗也可以为天下百姓遮风挡雨。”

    对于皇帝来讲,为天下百姓遮风挡雨,这个实在是有点太飘渺了,他对于天下百姓的生活只停留在奏章上面,而最近他连奏章都不怎么看了。

    可如果说到为孩子遮风挡雨,那他就很有感触了,这主要是因为太子李弘的关系,太子李弘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太子,就连皇帝本人也觉得如果太子以后当上了皇帝,那么肯定是要超过他自己的,可是李弘的身体又不好,不是一个很健康的少年,所以这就使得皇帝对太子很是挂心了。

    皇帝便又说道:“要是弘儿在这里就好了,让他也看一看这棵大树,这可是秦汉时代留下来的大树啊,让弘儿看了这棵大树,对他以后能做一个好皇帝也是很有帮助的。”

    武皇后却没有接着这个话往下说,也并没有提太子李弘,太子李弘此时留守长安,基本上就是如果皇帝出了意外,那么太子李弘就可以在长安登基,稳住朝政,毕竟国中不可一日无主,朝中不可一日无君。

    但是,这个话偏偏就是武皇后特别不愿意听的,武皇后现在位子还没坐稳呢,就算是替皇帝批阅奏章,还有那么多人反对,如果再加进来一个太子李弘和她抢位置,那她就更不稳了。

    此时,车架已经行驶到了小山丘下,如果再往上走的话,那么就要下车步行了,幸好小山丘并不高,而且还新修了台阶,台阶上面甚至还铺了红色的地毯,一直通往那棵大树下面。

    于是武皇后和皇帝两个人一起下了马车,两个人沿着台阶走上了小山丘,站到了那棵大树底下。

    皇帝和武皇后指着光秃秃的大树,不住地发着感慨,天底下竟然能有树长成这个样子,还真的是让他俩感觉到很新奇,自然要感慨一番。

    就当皇帝和武皇后发了一会感慨之后,大总管童贵奴便悄悄地走了上去,满脸都是微笑地站在旁边,很轻易地就让皇帝和武皇后都看到了他。

    武皇后见童贵奴很配合地站了过来,便说道:“你去给陛下拿一个手炉来,站在这里还有点冷呢!”

    童贵奴连忙答应一声,但是他自己并没有去,自然会有小宦官送上手炉来的。

    童贵奴说道:“陛下,娘娘,这棵大树乃是罕见的祥瑞,既然到此,那不如请陛下和娘娘移步到旁边的观祥台上,然后再找些文采出色之士,写下诗词来纪念此次观祥盛事吧!”

    这个建议提的实在是太应景儿了,当然这也是武皇后事先安



第三百三十七章 选拔县里的官吏
    皇帝和武皇后那边在吟诗作赋,李日知便没有往跟前凑合,他作诗的水平马马虎虎,要说做出一首诗来没什么困难,但要是像那几个大臣一样做出好诗来,基本上就不太可能了。

    而且李日知也清楚,那都是官样文章,那几个作诗的大臣都是武皇后事先安排好的,那些诗估计在长安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这种事情就是歌功颂德,他往跟前凑乎也没什么用处,皇帝和武皇后也不缺他的那点儿马屁。

    李日知看那些博城县的地主老财从石台上面走了下来,他便慢慢走过去,想要跟这些地主老财说说话。

    可是,这个时候偏偏有一个人拦住了他的去路,李日知抬头一看竟然是贺兰敏之。

    就见贺兰敏之横眉立目,满脸都是挑衅的表情,恶狠狠地瞪着李日知。

    贺兰敏之压低了声音,就算他的性子非常嚣张,可是这个时候也不敢大声叫喊,万一要是扰了石台上面皇帝和武皇后的兴致,那估计他就得挨揍了,这段时间武皇后对他并不是十分亲厚,他就更得注意言行举止了。

    贺兰敏之低声说道:“李日知,你可还认识某吗”

    看他的表情很明显还有很多话要对李日知讲,当然这些话就算是用猜的,也知道肯定都不是什么好话。

    李日知说道:“不认得!”

    很简单地说了三个字,然后他便绕过了贺兰敏之,继续向那些博城县的地主老财们走过去。

    贺兰敏之可万没想到李日知竟然会回答这三个字,他顿时就愣在了当地,时间太短,他的脑筋转得又不是十分的快,竟然没怎么反应过来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可一转身,发现李日知已经离他好远了,并且已经走进了人群,他要是再想过去找李日知,已经是不太合适了,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李日知走到了那些地主老财们的中间,找过了领头的那个中年财主,问道:“陛下问了你们什么”

    那中年财主此时脸色通红,兴奋之极,看他的样子实在是激动得快要晕过去了。

    中年财主说道:“陛下问我,是谁找到的这处祥瑞,我便回答是我找到的,陛下对我好一顿夸奖,皇后娘娘还赏了我一杯酒,酒当场喝了,这酒杯我拿出来了,要留作传家宝!”

    说着话,中年财主从袖子里面拿出了一只酒杯,像捧着珍宝似的捧在手里让别人看,而他周围的财主们无不发出羡慕的啊啊声,看他们的眼神,显然是对这个中年财主羡慕嫉妒恨,如果这是在人少的地方,说不定有胆子大的地主老财就敢上前去抢这个酒杯了。

    李日知看了一眼那只酒杯,皇家的酒杯自然是十分精致,如果能留作传家宝,倒也还算是值得的,只不过这只酒杯被拿走了,皇宫里面的那套酒具就不会成套了。

    李日知微笑着说道:“只有一个酒杯做传家宝的话,恐怕不太合适,要不然这样吧,本官认识宫里的大总管,等一会儿本官去向他把整套酒具都要来,送给你,这可是御用的酒具,留作传家宝,绝对是够用了,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儿孙。”

    中年财主听了这话,激动万分,比刚才还要激动,他双腿一软便跪在了李日知的跟前,对着李日知咣咣咣的,就磕了三个响头,激动得连话都说不顺溜了,只会说多谢监察使大人,多谢监察使大人。

    李日知微微笑了笑,伸手把这个中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封禅大典结束
    李日知见这些地主老财们如此欢乐,于是他便说道“用各位家里的子侄来填充县衙,这当然是好事,只不过以前那些官吏和差役,他们当中有些人难免会有怨言,这个却不知要如何处理了”

    地主老财们听到这个话,连忙表示,这根本就不叫个事儿,那些人也都是本地的,都不是什么有本事的,平常也都挺招人烦的,换掉了他们更好,至于什么怨言,这个请监察使大人尽管放心,这些人谁要是敢有怨言,完全可以交给他们去处理,不需要监察使大人操一点的心。

    在地主老财们当中,有些人是和原本博城县的那些官吏和差役有亲戚关系的,不过一来这些人毕竟是少数,二来他们也没有必要为一个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事情去挣扎,万一监察使大人一翻脸,那岂不是把他们自己也给搭进去了嘛,那就犯不上了,大不了这个亲戚家的子弟被刷掉了,那么换另一个亲戚家的子弟上去不也一样嘛,哪一个家族都不缺少子弟的,换一换,根本就不叫个事儿。

    李日知和地主老财们商量好了,等封禅大典结束以后,皇帝和皇后娘娘的圣驾离开了博城县,那么他就可以开始选拔官吏和差役了。

    到时候财主们一定要把自家出色的弟子推荐给李日知,反正择优录取嘛,能选上是最好,如果选不上的话,也没什么损失,至少还可以混个脸熟嘛。

    他们在这边商量好了事情,而那边吟诗作赋也告一段落了,并且还有史官,特意把这件事情记录了下来,用于给武皇后歌功颂德,当然这也是武皇后事先安排好的。

    武皇后对这次观看祥瑞很满意,算是完美地达到了她的政治目的,天气挺冷的,武皇后也不打算在这里多呆,皇帝的身体不好,万一冻着了更麻烦。

    可就在他们要摆驾离开的时候,忽然间天上飘起了小雪花,下雪了。

    虽然雪下得并不大,可是却是真真正正的雪。

    文武百官拍马屁的声音立刻轰然而起,瑞雪兆丰年,明年博城县这里肯定会有好收成的,尤其是在皇帝和皇后观看祥瑞的时候,下起了这场瑞雪,那么这就更算得上是祥瑞上面再加祥瑞,双重祥瑞,吉祥的不得了。

    于是那些会作诗的大臣们,赶快又做了一首关于雪的诗,而武皇后安排的那个史官赶快也把这个事情记录了下去,仿佛这场大雪是上天为武皇后下的一样,功劳通通都是武皇后的。

    武皇后心满意足地陪着皇帝下了观祥台,上了车驾,赶去了博城县的行宫。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完美。

    之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基本上就没有李日知什么事儿了,而且皇帝和武皇后也没有再召见过他,当然,这并不是李日知不招皇帝和武皇后的待见,而是因为武皇后实在太忙了,没有时间再和他聊聊家常什么的了。

    封禅大典,之所以叫大典,当然是非常盛大的,绝对不是皇帝和皇后跑到泰山来,然后爬上山去,在山顶上看个日出,对着上天祈祷一番,然后再看个日落,接着下山就算完事了,顶多在山上吃个便饭,野餐一把,封禅大典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事际上,封禅大典也是一场大唐帝国的政治秀,向天下各国展现大唐帝国实力的表演,为表示四海来朝,比如象是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统统到来,跟着皇帝和皇后的仪仗,到泰山来观看大典,当然,为了表示内外有别,也是为了突出大唐帝国的威严,所以这些使节是没有资格观



第三百三十九章 选拔
    皇帝和武皇后举行了封禅大典之后,便离开了乾封县,乾封县里恢复了平静。

    皇帝和武皇后前脚一走,李日知便立即开始整顿县衙里面的事物,他首先把县丞,县尉,主簿统统罢官,这些人事先都已经知道了结果,所以李日知一下命令他们也就走人了,算得上是好合好散,并没有找任何的麻烦。

    接着李日知便把傅贵宝任命为乾封县县丞,把成自在任命为乾封县的县尉,至于主簿的位置,便由陈英英代理,至于手续什么的,他已经和许敬宗打好了招呼,都已经办妥了。

    陈英英的手续比较麻烦一些,李日知向许敬宗说了这点,但是许敬宗并没有给他明确的答复,从表面态度来看,许敬宗什么态度都没有,而什么态度都没有,其实就等于是默认了。

    至于说到童贵奴那边,童贵奴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他还挺乐意让陈英英出来代理个小官儿呢!

    武皇后也知道了陈英英的事情,武皇后当然是持肯定态度的,本来她是很想明面上表示支持的,但是后来武皇后一想,这个时候刚刚进行完封禅大典,还是消停一点比较好,等回到长安之后,她把位置坐得稳了,能够正式对朝政进行干涉的时候,那么陈英英作为一个女子,当上一个县级的下属小官,在武皇后看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她甚至以后还想设立女官,让女官也成为朝廷中的要员。

    当然武皇后是这么想的,至于他回到长安之后,还能不能再想得起来陈英英了,那就再说了,如果她实在想不起来的话,李日知还可以通过童贵奴,对武皇后进行一下提醒。

    李日知对于选拔县衙里面的官吏,还是很认真的,他用的方法也就是现在最公平的方法,类似于科考一样。

    只不过他举行的这种县级的科考,考试的内容多以乾封县的民生为主,县里面有什么事儿,他就出什么题,然后让考生们去答题,谁答得最好,谁的名字就靠前,而名次靠前就意味着可以得到官职。

    地主老财们家里的子弟大多数都是识字的,念书当然肯定是念过的,但是念的好不好,从程度上来讲就参差不齐了。

    乾封县里面财主家子弟的教育水平,是和财主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关,当然也不只是乾封县这样,此时大唐的各个州县情况几乎都差不多,除了长安的教育水平能够高一些以外,越偏远的地方教学水平越差,教出来的学生水平当然也就越差。

    乾封县这里的教育水平应该属于中等里面的最高一层,当然和曲阜那边的教育水平是没法比的,可读书人的数量比别的地方却要多上不少。

    两百来家财主送来了大概一百名左右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的水平基本上属于中等,因为财主家里读书最好的子弟是要参加长安的科考,不可能把时间浪费在县衙里面,当个小官什么的,除非是科考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中,前途无望,那样的子弟才会进到县衙里面当小官儿,否则的话,还是要以长安的科考为主。

    另外,如果读书水平太差的子弟,反正也没办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无法当官,财主们也就不送过来了,也不丢这个人现这个眼了,还不如做做生意,得一个官商的名头,有了官府背景,做生意发财还是比较容易些的,这是看得见摸得着,最容易得到的实惠,财主们自然懂得取舍。



第三百四十章 黄财主的家事
    四月末五月初的乾封县,春意盎然,只要出城,视野所见之处皆是绿色,让人看着就特别的心情舒畅。

    黄财主出城收账,骑着一头黑驴,后跟着一个背包袱的小厮,黑驴蹄子踏在硬土的官道上面,发出得得的声音。

    黄财主心想:“这官道修得真好,估计就算是长安那边的官道,也就是这个样子吧,皇帝到这儿来一趟就是好啊,虽然花钱花得猛了些,但是事情确实都给办了呀,我们黄家日子是过得越来越好了!”

    黄财主家在乾封县所有的地主老财当中,他算是中等的一个,家里有七八百亩地,城里有宅院,城外还有一个小庄子,除了田地之外,他还有一座油坊,他把油坊的一半收入给女儿,算是给女儿的嫁妆。

    在乾封县的地主老财当中,黄财主算是很大方的一个,别的地主老财要是给女儿嫁妆,顶多也就是陪送个几十上百贯,或者再多一点,大方一些的,那就再给一些上好的家具,还有衣服首饰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给完。

    但是黄财主不是,他把一半油坊收入给了女儿,就等于女儿每年都有钱入账,这样在婆家的生活当然会好很多,这是黄财主特别疼爱女儿的一种表现。

    而且不但如此,黄财主当年在嫁女儿的时候,更是大大的给了好几套金银首饰,这些都不说了,上好的家俱就摆满了三个屋子,新衣服新鞋更是做了好几箱子,除此之外还有一百亩的上好水田。

    这份嫁妆当年可是在乾封县引起了轰动,当地百姓都说黄财主嫁女儿,这份嫁妆是最体面的,着实引起了无数人的羡慕。

    可惜好景不长,黄财主的女儿命运多舛,嫁到了夫家之后,只不过两年时间,她的丈夫便去世了,黄财主的女儿便就守了寡,到现在已经守寡守了四年了。

    黄财主找算命的给女儿算命,结果算命的说,她女儿是个好命之人,以后会儿孙满堂的,根据算命先生说的这个话,黄财主便觉得他的女儿应该再嫁一次。
1...108109110111112...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