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皇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洪无天在旁边只是抚须含笑。
他算是看出来,徐鹤心里其实是对白玉蟾中意得很。要不然,不会这么快就把话题扯到这份上。
估摸着,现在白玉蟾和徐青衣两人都还没想到这个关节上呢!
徐鹤又道:“那你们是打算何时成亲又打算在何处成亲呢”
白玉蟾和徐青衣两个人果然是你瞧着我,我瞧着你,瞠目结舌。应该算是才刚刚确定关系的两人,的确没想过这茬。
好在有洪无天在旁边圆场,道:“徐谷主你这未免也太心急了些,也该给他们些时间,让他们两商议商议嘛!”
徐鹤也自知不妥,点点头,对白玉蟾道:“这倒也不急,等你想好之后再告诉我吧!”
白玉蟾连忙答应。
说着便请辞。
徐青衣也跟着他离去。
徐鹤和洪无天仍然留在院子里下去。
徐青衣和白玉蟾刚走出院子就开始商量这事,徐青衣问道:“玉蟾,你觉得咱们的婚礼怎么安排合适”
白玉蟾道:“我现在长居皇城,便在皇城举办婚礼吧,你们红叶谷离着也不算太远,怎么样”
徐青衣轻轻点头。
白玉蟾又道:“我明天便给去邮局给我师父他们寄信,算算行程,两个月时间应该是充足了。”
徐青衣道:“你是说,咱们两个月后便成亲么”
白玉蟾道:“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徐青衣轻咬着唇,摇头。她只是觉得还有点像是做梦而已。
以前她并非是没有憧憬过爱情,只从来没想过,自己竟然会这么快坠入情网,而且,会这么快谈婚论嫁。
白玉蟾握着她的手,“走,去我府邸,我找个两个月左右以后的黄道吉日,便定做咱们的婚期了。再给你爹爹说过以后,你红叶谷那头的长辈亲人自有他去知会,我这边,除去我师父师叔师伯们,再有金丹道几个徒儿,倒也无需再知会他人,简单得很。”
徐青衣有些迟疑,“可婚礼,在哪办”
白玉蟾道:“当然是在皇宫里啊!”
“啊”
徐青衣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这可是皇宫,咱们在这里成亲,岂不是有违纲常”
毕竟,他们不是皇族。
妙书屋
1776.两兄弟
“这个无妨的。”
白玉蟾笑着道:“咱们又并不打算大肆操办,不会影响皇宫诸衙门正常运转的。”
徐青衣拽了拽他的手,“我说的是皇上虽然你和皇上关系极好,但这种事情还是逾越了吧”
“没事的。皇上才不会计较这些。”白玉蟾很是笃定地说道。
从雷州无量观相识到现在共计十余年时间,赵洞庭了解他,他也同样了解赵洞庭。
皇上从来都不是那般拘于旧俗的人。
只不过徐青衣出生民间,心里边难免还是没底,道:“你还是先去问问皇上的意思吧”
“好。”
白玉蟾觉得这也没什么,便点头答应。然后拽着有些娇羞的徐青衣向御书房方向去。
他在皇宫里面还是有些特权的,可以随时都前去觐见赵洞庭。这样的特权,整个朝廷里拥有的人并不多。
如果单从官阶上来论,和白玉蟾“天文台少卿”官阶相等的官员里,貌似也就他有这样的特权。
持着令牌直到御书房外边,白玉蟾对守在门口的两个太监问道:“两位公公,皇上可在御书房”
两个太监的年岁都不算小。
应该说现在皇宫里的太监年龄普遍偏大,很少有在二十岁以下的。因为新政以后,赵洞庭便废除了净身入宫的制度。
只那些没有去处的太监,才留在皇宫里沿用到现在。
“白少卿。”
两太监都对白玉蟾笑眯眯,随即左侧太监点头低声道:“在的。”
白玉蟾便又道:“那烦请公公代为通传,说白玉蟾携徐青衣求见。”
左侧太监道:“奴婢这就给您去通报。”
白玉蟾点点头,“有劳公公了。”
这太监便轻轻打开门,走到里面去。
赵洞庭的御书房并非是指单独的房间,其实很大,是整座宫殿。
这太监没走进赵洞庭办公的里屋,只在外边大堂里驻足,然后对着里面的张破虏招了招手。
平时有人求见,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静悄悄,这全然是怕打扰到赵洞庭处理国事。
张破虏很快走出来,从这太监嘴里得知白玉蟾求见的事。又走到赵洞庭旁边,低声跟赵洞庭说这事。
这也是小黄门在宫中吃香的因素之一。
要是不是白玉蟾来求见,而换成某个张破虏看不顺眼也不怕得罪的家伙,作为小黄门的他完全可以将觐见者晾在外面。
就算那家伙最后向赵洞庭告状都没有用。
因为张破虏完全可以解释说,看着皇上正专心致志,所以不敢打扰皇上。
只要赵洞庭不责怪张破虏,那谁都没办法说张破虏什么。难道,你觉得自己的事情,比皇上正处理的国事还要大
当然,这样的事情暂且还没有发生过。
赵洞庭听到是白玉蟾和徐青衣联袂来见,抬起头,不自禁露出笑容来,嘀咕道:“难道是这么快就要动真格的了”
然后对张破虏道:“宣吧!”
张破虏走到外边,让那太监将两人宣进来。
“行了。别装模作样了。”
白玉蟾和徐青衣很快出现在御书房里,到赵洞庭面前,刚要给赵洞庭行礼就被赵洞庭给拦住。
他对着白玉蟾摆摆手,在徐青衣的诧异眼神中又态度颇为温和的对徐青衣说:“你也不用多礼。”
白玉蟾讪讪笑两声。
徐青衣有些发愣。赵洞庭对白玉蟾这般亲密不见外的态度让她明白,皇上和玉蟾之间的关系绝对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更好。
赵洞庭眼尖,瞧见白玉蟾拽着徐青衣的手,以揶揄的眼神看着白玉蟾,笑问:“突然来见朕,莫不是来请朕喝喜酒的”
这下便连刘公公和张破虏两人也竖起了耳朵。因为他们两个和白玉蟾也是颇为熟悉的。
徐青衣俏脸微红。
白玉蟾则是有些害臊道:“我和青衣打算在两个月后成婚,想在宫里举办婚礼,请皇上恩准。”
赵洞庭闻言皱了皱眉,随即哈哈大笑:“这你也来求朕恩准怎么你难道还担心朕不让你在宫里完婚不成”
只又瞟了眼徐青衣,便什么都明白了,改口道:“准了准了。你两的婚事,朕让宗正寺去操办。”
“啊”
徐青衣不禁低呼。
赵洞庭能够允许他们在宫里成亲都已经颇为让她意外。没想到,竟然还会让宗正寺去办。
宗正寺可是专门为皇室服务的。皇室这完全是没有拿白玉蟾当外人啊!
白玉蟾自己倒是没什么惊讶的。
两兄弟,在心里。
在整个大宋,男子里边能够这般淡然接受赵洞庭“皇恩”的,大概也就他和吴阿淼两个人。
他们是仅有的两个能够在相处时让赵洞庭短暂忘却自己是皇帝的人。
紧接着,赵洞庭又说:“你师父又在雷州,算算时间,应该也就刚刚好能赶过来参加你的婚礼。看你这样子,肯定是已经去见过徐谷主了,但估摸着你没拿什么礼物吧”
白玉蟾挠挠头。
他以前过的都是清修生活,就差不食人间五谷。上门提亲送礼这种事,他还真不那么清楚。
赵洞庭见他这样,接着道:“那朕索性再给你当回媒人,给你赐个婚。你是朕兄弟,徐姑娘又是徐谷主爱女,咱们大宋美人榜上的花魁,成亲可不能草率了事。该有的礼数、排场,都得安排妥当了。传出去也好让江湖人都知道,是谁将他们心心念念的大花魁给娶走了,哈哈!”
说着,他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徐青衣又红了脸蛋。
她没少被人夸过,但还真没被皇上给夸过。
心里也充满喜悦。
真要能有场有排面的婚礼,大概没有女人会选择拒绝。毕竟这是一辈子中相当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白玉蟾没说什么。
赵洞庭也没打算给他回绝的机会,偏头对张破虏道:“破虏,你将国宝库的名册给朕拿过来。”
这些年南征北战,收复失地,皇宫里也有不少宝贝,都放在国宝库里,就像是收集武功秘籍的藏书阁那样。
1777.高国使者
不过赵洞庭没当着白玉蟾和徐青衣的面挑选国宝库的那些宝贝,当然也没跟两人说他打算安排怎样的“提亲礼”。
赐婚,其实和替白玉蟾提亲就是相同的意思。稍微有点脑袋的人都能领悟得到。
在张破虏把名册拿给赵洞庭的时候,白玉蟾和徐青衣两人也被赵洞庭给“赶”出御书房去。
走在外边,徐青衣忍不住感慨,“皇上对你真是好,连半点架子都没有。”
白玉蟾笑而不语。
他还记得那时候在无量观的竹林里边的生活,那时候的皇上,更不像是个皇上。
徐青衣偏头看看他,又说:“你说皇上会打算用什么去替你提亲”
她不是差那些宝贝,纯粹是出自好奇心理。红叶谷鼎立江湖这么多年,不会缺宝贝。
不过白玉蟾显然没法给她答案,只模糊道:“应该会是不错的宝贝吧”
翌日。
武鼎堂雷霆殿,徐鹤暂居的院子门槛处。
徐鹤和徐青衣都在院子里。因为这才是天色刚刚亮的时候,徐青衣都还没去找白玉蟾。
出现在门口的是张破虏,这个在皇宫里颇有名气的小黄门。
他提着嗓子喊道:“红叶谷谷主徐鹤、红叶谷徐青衣接旨”
徐鹤躬身,徐青衣跪倒在地上。美眸轻眨,有着些微期待之色。
张破虏接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卿天监天文台少卿白玉蟾”
洋洋洒洒,大概有几百个字的样子。先是夸白玉蟾,然后是夸徐青衣,意思很简单,就是要将徐青衣许配给白玉蟾。
当然话面意思并非是强制,赵洞庭摆足给白玉蟾提亲的语气。
张破虏念完,笑眯眯问徐鹤:“徐谷主,皇上这是给徐姑娘赐婚呢,这旨你看是接还是不接”
徐鹤直接将圣旨接到手里,道:“徐鹤谢过皇上。”
张破虏便对着后面太监摆摆下一封圣旨了。”
他又摊开一封圣旨,念将起来。
这圣旨上的内容让徐鹤和徐青衣都不禁微微张大嘴巴。
这张才是赵洞庭替白玉蟾下聘的。
上面的礼物,即便是徐鹤和徐青衣都是见识不俗,根基也同样不俗的人,仍是难免吃惊。
那些罕见珠宝不提,有两把曾经位于神兵榜的武器,还有当今江湖一门顶尖功法。这三件东西,摆到红叶谷去也绝对是重宝。
而且这门顶尖功法完全可以在红叶谷落叶生根,以后就成为红叶谷的东西。因为它曾经的拥有者已经烟消云散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站错了立场,而被马踏江湖的大宋禁军给灭了。
这事在宫里传得很快。
白少卿、徐青衣喜结连理,皇上亲自下旨赐婚,并且替白少卿下重聘。不知道多少人艳羡他们两人。
连徐鹤都被洪无天、齐武烈调侃。特别是齐武烈,都快得红眼病,说自己怎么就没有个漂亮女儿。
直到现在,他也就是让赵洞庭对他们紫荆山庄没有敌意而已,但亲近,算不上。
而徐鹤凭借着白玉蟾的关系,以后很可能让红叶谷和朝廷之间变得“亲密”起来。这比他苦心孤诣迎合赵洞庭实在要来得轻松多了,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高国国。
随着时间过去这么些天,郑益杭和莫里两人率军自是离着开京越来越近了。
郑益杭率军已经拿下安南,距离开京不到两百里。可以说他在这边开炮的声音,开上京里都已经能够听得到。
莫里稍远,这时候才率军在海岸边登岸。但高国国国境狭长,他们登岸以后到开京也不用多少时间。
开上京内前两日就已经不能用人人自危来形容,而是鸡飞狗跳了。
宋军和流求军的侵略速度都要比他们想象的快多了。
这完全就是秋风扫落叶的架势。
他们的高国**队压根没有抵抗的能力,差不多全都是刚触及溃。那些聪明些的,更是早早服软投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