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皇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他们也是在被元军追赶着,是冒着被困在太庙里的危险杀进去解救他们天平军。
看着元军不断地涌现在街道上,吕玉文眼眶愈发红润,嘴唇微微抖了抖。
天罡军、庐州守备军还有临安府守备军这是为解救他的天平军而甘愿将自己陷入到这“险地”当中。
太庙周边除去南面,其余三面皆是山水环绕,几乎是死路。眼下被困在这里,唯有从南方正面突围才能摆脱困境。
吕玉文看向文起,豁然道:“文总都统,我率人挡住这些元军!你带着弟兄们去正面冲开元军的阻击吧!”
文起却是摇摇头,道:“你天平军的弟兄能撑到现在不容易,接下来就交给我们吧!我都已经安排好了!”
说完他对着旁边的亲兵点了点头。
亲兵从怀中掏出令箭来,点燃。
红色令箭升上高空,然后猛然在空中炸开,释放出耀眼的焰火。
文起又对着天罡军的弟兄们喊道:“弟兄们!给我把兄弟部队的后背给保护好了!咱们不倒下,就不能让任何人伤着他们!”
“是!”
天罡军将士们大声应诺。
这便是建康保卫处中各军之间的关系。兄弟部队,便是袍泽,既是袍泽,那便是能生死相依,肝胆相照的。
大宋每支军队都有军旗,三十六支天罡军每支军旗都不尽相同,但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它们的军旗都是鲜红的。
这是大宋的颜色。
一时间,刚刚从太庙冲出来的天罡军将士们,又将枪口齐齐对准了后面的元军。
在这刻,天罡军、天平军还有庐州守备军、临安府守备军紧紧地拧成了一股绳。
他们都将后背托付给了兄弟部队。
在看到令箭炸开的那瞬间,方垂贤和庐州府守备军总都统都下达命令,“弟兄们,给我杀出去!”
他们在跟着天罡军循着枪声到这太庙以后,文起主动担起进太庙替兄弟部队解围的任务,而庐州府和临安府两支守备军则是负责在太庙南门外围将一直死死咬着尾巴不放的元军给拦截下来,给天罡军争取时间。
现在,天平军已经被解救出来,接下来要做的当然是杀出条血路冲出去。
“冲!”
冲锋号声嘹亮响彻。
才是刚刚稳住阵脚的临安府守备军和庐州府守备军将士对着元军发起反扑。
没有谁知道前面到底有多少元军,但都清楚,只有闯出去才是生路。
这刻将士们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必然是可怕的,较之他们之前还要更为可怕。
然而,元军似乎也意识到这里是覆灭大宋将士的绝佳地方。整个开封府,很少有这样的“死地”。
偏僻的太庙,便像是个瓶子。走进了瓶口,再想出来就不容易。
从内城军营还有其余各处追击过来的元军将领应该是有碰面的,他们的抵挡似乎较之之前要有章法许多,也强硬许多。
而同时,刚刚被天罡军的冲锋弄得有些发懵的相国寺大营里的元军也渐渐回过神来。
他们到底是精锐,在意识到宋军外围还有自己的部队拦截以后,很是振奋。
从整的局势上看,这分明是他们和兄弟部队将这些宋军给团团包围起来了,而且是在太庙这个地理环境有些特殊的地方。
呵!
这些宋军哪里是来救人的,分明就是来送死的嘛!
在临安府守备军和庐州府守备军才刚刚对正前方的元军发起冲锋没多长时间的时候,天罡军的后方,相国寺军营里元军发起反扑。
这真正让大宋将士陷入到前有猛虎,后有饿狼的境地里。
元军仗着兵力的极大优势,大有要一口将临安府守备军、庐州府守备军以及天罡军、天平军全部吞下的意思。
这种压力,军中的将士都能感受得清清楚楚。
吕玉文并没有带着天平军将士歇息,而是和文起并肩抵挡着后面的相国寺军营元军。
因天平军剩余的将士已经不多,弹药也不多,就掺杂在天罡军里作战。
吕玉文在文起身边,恨恨往地上吐了口唾沫,道:“这些元贼他娘的胃口挺大啊,看这架势,是想把咱们全都给吞了!”
“哼!”
文起轻哼道:“也不怕崩掉他们的牙!”
他没有太多的话,只是用手中神龙铳射击着向这边压来的元军。在这刻,显得比吕玉文还要沉稳些。
两人的生长环境到底是有些不同的。
吕玉文跟着吕文焕虽是经历过襄阳苦战,但其后并没有吃太多的苦头。文起不同,跟着文天祥南征北战,可谓是吃苦无数。
特别是在赵洞庭还没穿越到这个世界的前面那几年,宋军未兴,几支部队独木难支。他和文天祥不知道遭遇过多少次困境,有些时候,甚至比眼下这种情形还更要让人绝望。
苦难经历得多了,是会有些麻木的。但同时,再经历什么苦难,心中也始终会存着希望的光芒。
文起没觉得自己会死在这里,除非是元军的神龙铳真顶到自己鼻子上。
然而
这回局面似乎真有渐渐朝恶劣方向发展的趋势。
午时过去大半。
许多将士们的肚子都已经呱呱作响,脸上也是布满疲惫,而前面,庐州府守备军和临安府守备军却仍未能冲破元军阻截。
1832.完全恶化
文起、吕玉文他们在后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相国寺军营里的元军从太庙外围都汇聚到这里来,兵力较之天罡军、天平军的总和都还要多不少。
只谁也没派人去问前面的庐州府守备军和临安府守备军是怎么回事。
他们心里都明白,此时方垂贤他们面临的压力不比这边小。
庐州府守备军和临安府守备军的兵力本来也不多,此时要应对的却是最精锐的内城军营元军,还有其余许多杂七杂八的元军。
之前内城军营虽是差点被攻破,元军折损不少,但此时加上那些杂七杂八的元军,可是占着不小的人数优势。
再加上他们以逸待劳,在街道上摆起炮阵,这就更填平不少双方之间的战斗力差距。
庐州府守备军和临安府守备军发起的几波突击都被元军猛烈的炮火给打下来。
而这个时候,天满军和天立军还在朱雀门处和太常寺军营里的元军苦战。
他们能听得到城内深处的枪炮声,也看得到那阵阵的黑烟。但想要杀进城去却是不容易。
太常寺军营里的元军也没有要放他们过去,然后来个瓮中捉鳖的意思。估计是怕放他们进去会引起城内局势发生变化。
宋军打仗都很强悍,这是哪支元军部队都不否认的。若是能够将宋军分散开,他们是绝不愿意宋军“整合”的。
此时,天满军和天立军可以说能够坚持自保都已经算是不错。
若非是想等候城内的天罡军等军出来,其实此刻撤退才是他们最为明智的选择。
城东区。
原本打算从新曹门出城的天英军将士在念佛桥遭遇元军阻击,总都统辛学文阵亡。其后改道,欲从新宋门出城去。
但这仍旧面临元军的为主堵截。
整个城东区的元军都渐渐运作起来,包括城东军营元军在内的主力,其目标就是要将天英军全部留在城内。
元中路军,主帅元屋企失踪、副帅巴根已经阵亡是不错,但各军营的主心骨还在。
而且随着后无忧、司兴渠等人的撤走,现在府衙也已经恢复和各军之间的联络。更重要的是,府衙内有人重掌大局。
元屋企的失踪只是在府衙内兴起片刻的慌乱,然后,整个府衙守军的调配权便都被府衙中一人拿到手里。
这人自然不是别人,而是开封府府尹兼任南京路总管的薛社。
元屋企失踪,他便是整个开封府中地位最高的人。即便之前不是军中将领,也该由他接元屋企的班。
在各军斥候相继到达府衙以后,薛社渐渐对开封府内情况掌握了大概。这点,他绝对比文起等人都还要清楚。
这样乱哄哄的场景里,被掺和进里面的文起等人是不可能完全弄得清楚局势的。只有薛社这样的“局外人”,才能看得分明。
他能够从元军各军的禀报中知道双方将士的动向。
自然而然,也就会为这些“动向”,而对下面的元军发号施令。
元屋企走了,帅印等信物却都还在房间里。薛社并不介意暂且用这些信物发号施令,这能免去不少麻烦。
在他的调动下,各城区的元军都不再如同无头苍蝇,只知道穷追猛打。那些比较散乱的部队也都逐渐被整合起来,形成战斗力。
这当然让得天英军还有天富军的形势都越来越不妙起来。
集结城东区、城西区的力量,分别对付他们两军,这中间的兵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毕竟打到现在,天英、天富两军的兵力都远远不足两千之众了。而城东、城西区的元军,少说也是有上万人的。
算上杂牌,甚至可能有两万。
也就是天满军早早的跑出城去,要不然这会儿处境只怕和天英、天富两军不会有什么差别。
未时。
形势更加恶化。
在薛社的调动下,北城区的许多元军由城北区赶往内城。
他们的目标相当的明确,那便是被围在太庙,现在还在奋勇突围的天罡军等军。
在东城区、西城区的天英军、天富军自身难保,朱雀门处天立、天满两军也构不成太大威胁。将开封府内局面看清楚个大概的薛社不出意外想要先把天罡军、天平军还有临安府守备军、庐州府守备军这股最大的宋军给吞下来。
在他想来,只要先将这股宋军吞掉,然后再吞掉东城、西城以及朱雀门的那些残余宋军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或许朱雀门的要难些,因为那里的宋军可以向城外突围。他在朱雀门外并没有兵力可以调动,但他也不在乎这些。
只要把太庙还有东城、西城区的宋军都留在城里,这场仗便是他们大获全胜了。跑掉些许宋军,也没什么可惜的。
此时的薛社,有种巨大的馅饼从天而降砸到自己身上的感觉。元屋企下落不明,巴根被刺,这莫大军功愣是落到他的头上。
如果不是因为巴根的遇刺以及军中真武境供奉的阵亡让他心中忌惮,迫切要拿下军功的他怕是会连府衙内守军都派出去。
太庙。
城北军营的元军赶在那些散乱部队之前赶到这里。
他们虽是整个开封府中战斗力最弱的部队,但到底有这么多人,出现在这,让正在和临安府守备军等军交锋的元军更是振奋。
整个城北军营的元军兵力是相当可观的,更莫说,还不断有元军在赶过来。
谁都觉得这些被困在里面的宋军在劫难逃,除非他们能长出翅膀还差不多。
不,长出翅膀也没有用。
有人看到,空中有热气球向着这边飞过来了。
之前始终没有动用的热气球在这会儿出现,显然是要对这些宋军实施毁灭性的打击。
大好的形势让这些元军也是生出勇气,紧守防线不退。
正门外百余米。
文起、吕玉文仍旧在和将士们抵挡着相国寺军营元军的进攻。
“热气球”
吕玉文抬头,看到了北边空中向这边飞过来的热气球。不多,仅有约莫两百之数,却是让他脸色大变。
虽然军中有携带冲天炮这种火器,但现在,却是难以掰开人手来对付这些热气球。
文起也抬头朝那些热气球往了眼,然后低头,却是从袖口中掏出了个小竹筒来。
1833.就地结阵
他喃喃道:“元军看起来已经缓过神来了”
“这是何物”
吕玉文偏头看他。
文起自顾自将竹筒拉开,扯出里面的信件,道:“苏帅交给我的,说若我遇到困境,便打开这封信。”
“哦!”
吕玉文点点头,虽然有些疑惑,但没多瞧,将注意力又放到前面进攻的元军身上去。
文起打开信,眉头很快皱起来。
信上内容很简单,“文起,以你秉性,打开此信必是遇到绝境,回营无望。若无生路,便向死而生,原地抗敌吧!”
但文起显然是不太明白苏泉荡这话里的意思。
向死而生,原地抗敌
是争取坚持更长的时间吗
可坚持再长时间又有什么作用
猛地,文起的眼中放出光亮来。随即回头对身边亲兵道:“传令!全军将士!就地结阵抗敌!”
亲兵微愣过后才反应过来,眼中满是疑惑,但还是点头,“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