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皇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离开府衙后,赵大、任伟等人各自驰马回到军中,开封府各军营内很快出现如火如荼的景象。
而在城外官道上,也有斥候在纵马奔驰。当然,军情处的情报渠道这会儿肯定也没闲着。
他们得以最快的速度把开封府这边的变局传到京兆府路和山东东路去。
就在这日,开封府以北延津、阳武、封丘等县,再有郭桥、陈桥等镇,皆有禁军将士火速赶回开封府。
其后,文天祥、岳鹏、赵大等人便率着大军将士分成数路从开封府南出城。往朱仙镇、陈留县等地而去。
开封府内百姓们面对这样的情形,竟是只有茫然。
自靖康元年开始,至今已经足足一百六十五年的光景。那时候的开封还叫做汴京。
一百六十年光景,虽宋仍然是宋,但在开封的百姓却已经不知道换过多少代。
六十年前,元军又合围汴京,金哀宗弃城难逃。饱经风霜的汴上京落入到元朝手中。
这数朝古都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的荣与衰。而其造成的结果,是城内的百姓早已经忘记自己血脉的根是宋。
哪怕是城内年数最大的老人,那也是在金朝的统治下长大的。他出生的时候,宋早已经偏居江南许多年了。
若非是元统治强势、不公,再加上大宋在赵洞庭到来以后以极快的速度强势崛起,只怕是没有太多人想着归根。
虽说文天祥率军在城内的时候严格要求将士,从不许他们在城里闹事。但这,显然不会成为百姓们求他们留在城里的理由。于开封府的百姓而言,只要不打仗,能够过安生生活便是最好的事情了。
他们到底不像是江南的百姓,在当初宋朝廷岌岌可危的时候,都仍然心心念念期盼着朝廷强大起来,并为此努力。甚至如果不是元朝实在不得人心,说不准,城内早有人将矛头方向对准大宋了,不会像是现在的局势这样,到处都有义军出现响应大宋禁军。x
四大藩国的军队是在大宋禁军出城以后,才陆续出现在开封府外。
看着城内空空如也,宋军连个兵丁都没有留下,这些四大藩国的将士无疑是有些疑惑的。
他们在新田镇盘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也不算太短。宋军没有半点动静,他们本以为,宋军是要强势抵抗的。
而现在才刚刚准备动真格的,宋军却是说退就退了。退得这么的让人意外。
按理说,宋军若是决定撤退的话,应该越早撤退越安全不是
但这些先跑到开封府的先锋军并没有敢轻举妄动。
大宋中路军毕竟有十余万人,他们也不敢轻易追上去。真追上去,可能怎么被灭的都不知道。
翌日。
四大藩国大军的大部队开始进城。
他们号称是二十万大军,但实际数量怕是在四十万还要往上。
四大藩国较之大宋真是差远了,他们虽然如今有了火器,但军队相对于大宋来说还是臃肿许多。
他们的将士打仗的便是打仗的,还有专门的类似于仆从的那种奴兵。一个精锐的士卒,往往会有几个“伺候”的。就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是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减员”了。x
这么浩浩荡荡数十万人涌进开封府内,当然是让得开封府内气氛相当的诡异。
街道上很热闹,马蹄声不断,但气氛,很压抑。
城内的百姓们生怕这些传说中会吃人的家伙会在城内行凶。
而让他们庆幸的是,四大藩国的大军并没有在开封府内做出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
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和元朝有什么协议。
他们若是在城内搞什么烧杀抢掠,只会让元朝的形势越来越不妙。
真金当初因为孔元洲的提点而弱化了民族歧视,好不容易境内不再是反声四起,要是四大藩国在开封府里闹腾起来,传出去,他之前的努力怕是全部都白费了。真金要是不向四大藩国强调这点,估计也没法在皇位上坐到现在。
喜欢重生之老子是皇帝请大家收藏:重生之老子是皇帝热门吧。
1888.真金赶到
府衙。
文天祥等人从府衙离开以后,城内百姓知道很快会有大军进城,怕引火上身便没敢到府衙里争抢东西。
这些四大藩国的将领们进府衙后,府衙里甚至是颇为清整的。只是值钱且容易搬运的东西自然都已经没了。
文天祥他们在开封府准备这么长的时间,没有理由不把开封府内的东西都搬走。
除去那些属于百姓们的东西以外,其余能搬的,诸如金银珠宝、古董瓷器、粮食等等,有的早就运到根据地腹地去了,且这会儿还在不断往南运送的途中。留下的,真正只是个如同空壳子般的开封府。
只那些四大藩国的将领并没有为这个生气,因为这都在意料之中。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军队,拿下这座城,想必都不会轻轻的来,又轻轻的走。
这年头,金银、粮食,那都是实打实的战略物资。
“哈哈!那宋军说是能征善战,现在看来,不过是胆小如鼠嘛!”
随着一声大笑声响起,有个草原打扮,带着毡帽,很是魁梧的大汉从外边走进府衙大堂里。
而此时大堂里已经坐着几个人,多是草原打扮。仅有两个不是的,却也是蒙古人模样。
其中一人是元宗王乃颜,另一人,也是元朝大臣。
乃颜当初奉命前往四大汗国和他们磋商、谈判,后又前去请他们发兵。其后,便直接跟着大军南下了。
在这里,他便是真金的代表。从名义上说,这支四大汗国的最高统帅其实是他。
四大汗国的国主在发兵前都已经答应大统领队的指挥权暂且交给他,但到底如何,自是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有数。
总之这刚刚进屋魁梧大汉便没给乃颜施礼,眼神环视过屋内众人后,便大剌剌在离着主位不远的地方坐下。
屋内有人隐晦冷笑。
乃颜表情倒是没什么变化,仍然是带着那抹淡淡的笑容。只他旁边那元官,表情似乎僵硬了那么一瞬间。
这魁梧大汉乃是窝阔台汗国的统兵大帅,乌尔刚。
在四大汗国里面,窝阔台汗国和元朝的关系是最僵硬的。是以这乌尔刚对乃颜的态度始终都不怎么友善。
至于和其余三个汗国之间,也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恩怨纠缠,向来都是扯不清的。
城府于乃颜这种,可以嘴里边说尽释前嫌,并且真的做到好似半点儿都不记仇了。但这乌尔刚,显然不是个太有城府的人,又或者说是那种狂妄的,故意装出这种态度的人。
“要真是胆小如鼠,他们早就走了。”
屋内又有声音响起,意味深长,“别是有些人自以为是才好。我看呐,那些宋军分明是想引我们去追击呢!”
“孛尔之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说我自以为是。”
乌尔刚拍着扶手站起身来,怒视着刚刚说话的将领。
孛尔之,察合台汗国的统兵主帅。
显然,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之间的关系也有点耐人寻味。虽说都是草原的根,但因利益结下的怨,早已经让他们忘记血脉中流淌着的共同的血液了。
孛尔之显然是不怕乌尔刚的,面对着他的怒目而视,只是轻笑,“我可没说你。是你自己应的。”
两国的其余几个将领见自家主帅争起来,也大多瞪起眼睛。
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的人则是满脸看热闹表情。
“咳咳!”
乃颜在这种情况下终究是轻轻咳嗽两声,道:“两位元帅稍安勿躁,眼下咱们还是说说战事吧!”
他的话还是有些用的,孛尔之和乌尔刚哼哼两声,都没再说话。乌尔刚又坐下去。x
到他们这个级别,当然清楚上面的交易。
这回率军来到元朝南疆,元朝许诺的在打败宋军以后的酬谢很丰盛。他们也不敢轻易就撂挑子。
虽说现在元朝已经给了些甜头,但真正的好处还在后面。要是这会儿撂挑子,他们承担不起罪责。
乃颜又说:“刚刚两位元帅分析的都有道理。”
说着眼神扫视过堂内众人,“不如诸位便就此分析分析宋军此时才撤退,到底是何意图”
屋内众人都是若有所思起来。
哪怕是乌尔刚,也微皱起眉头。他也察觉到不对劲。
若是宋军早有撤退的意思,那便没理由等到现在兵临城下才匆匆撤退。x
那也就是说,很可能是宋军原本打算死守,突然才改变主意撤退
又或者,是故意等到现在才装出匆匆撤退的样子,用以引诱他们这些草原上的勇士追击
若是前者,又为何突然改变主意呢莫非是宋国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显然并不是轻易就能够得出结论的事情。
屋内有片刻的沉默。
过去半晌,才有声音响起。紧接着便有声音出来反驳,渐渐热闹,甚至有要化为争吵的趋势。
乃颜对此已经见怪不怪。
四大汗国的主帅、将领们互相看不顺眼,谁也不服谁。以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没少争吵。
在这样的时候,谁都想说服对方,好显示自己有本事。
“依朕看,宋军这是想诱敌深入,然后和咱们进行大决战呢!”
屋外忽有个颇具磁性的声音响起。两个人,一前一后向着屋里走来。
奇怪的是那门口的守卫竟是没有任何动静,仿佛被人点了穴一般。
朕!
坐在主位上的乃颜蹭的站起身来,施礼道:“臣乃颜叩见皇上!”
然后又对着真金旁边的人喊道:“大师父。”
他旁边坐着的那官员也是连忙起身跪倒行礼。
来人正是真金和孔元洲两人。
两个人都穿着便服,若非是乃颜在这,乌尔刚他们怕是认不出来这会是真金。
“王叔请起吧!”
真金对着乃颜和那官员摆摆手,眼神扫视过众人,然后径直走到正上方主位上坐下。
孔元洲在旁边客座上坐着。
乌尔刚、孛尔之等四大汗国的将领脸上都是震惊之色,好半晌没缓过来。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人会是元朝君主。现今名义上草原之王最纯正的血脉。
真金其实在各国之间给人的印象都是很温和的。很难想象,他竟然会作出这种两个人赶赴开封府的事来。
现在开封府里可不是他们元朝的军队,而是四大汗国的军队。虽然都是草原上的,但区别可大得很。
若真是有人心怀不轨,真金很可能在这里就彻底失去他的人生自由。
不管四大汗国大军能不能打败宋军,他都极可能被掳到草原上去。
1889.一退一进
还是乃颜打破这尴尬的氛围。
他对真金道:“皇上您为何突然至此”
孛尔之等人也就顺势起身施礼。
不过敷衍之色谁都看得出来。
这些年元朝和四大汗国之间并不是表面上那么太平,天知道他们现在心里正在怎么腹诽真金。
屋外守卫以极为震惊之色看向屋里。
他们这会儿才回过神。之前都是被孔元洲的意境给摄住。
这意境竟是能做到润物细无声般的悄无声息,很难想象孔元洲的意境已经到达何等的程度。
或许单单从武道方面来说,他真是这世上之最。不管是空千古,亦是空善和尚,或许都和他有点儿差距。
空千古的意境当初也是强到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但看起来,也应该还没到这样的境界。
刚刚,屋内这些四大汗国的将领们可没察觉到孔元洲的意境。而他们中间,可是有上元境高手的。
“诸位大统领客气了。”
真金笑吟吟着摆手,“都请坐吧!”
孛尔之等人便又坐下。
乃颜很合时宜的又跑出话题道:“皇上刚刚为何笃定宋军是打算引诱我们深入”
真金轻笑,道:“宋国内部风平浪静,并未出现什么大乱,却到这时才撤,不是诱敌,又是什么”
其实这件事让他心里颇为不爽。
此前他在孔元洲的点拨下,意识到以前大理、蜀中、西夏等地的抗宋力量还可以利用,或多或少总可以给宋国造成些麻烦。于是他便让蛛网想方设法的拉拢、挑拨离间,各种方法都用尽了,但结果,却是收效甚微。x
军情处没和他们动真格的时候,看似蠢蠢欲动的人还不少。等萱雪动真格的,许多人便立马打了退堂鼓。
就这段时间,军情处挑出些典型出来动手杀了,那些摇鼓助威的人便全都偃旗息鼓了。
蛛网在各地的机构好似全面被军情处压制,还为此折损不少精锐。x
真金耐不住这样的局面,终止继续渗透的时候,心里边就已经再滴血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