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贤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条鞭
汉末贤人
作者:一条鞭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第一章 大乱
    “今天就学到这,汝等要继续用功。尤其是容儿,莫要再乱写乱画了。”

    “侄儿谨记。”

    “容弟可是身体不适,为兄见你多次出神”陈登关切地问道。

    “无事,大兄莫要担心。”

    陈容本是广陵射阳人,属于陈氏旁支。机缘巧合之下来到陈家,却在那一日突然昏厥,身体却被后世的陈容阴差阳错之下所占。作为深受后世网文影响的陈容,并无太大心绪起伏,但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人物的推断,陈容推断他好像是在汉末,这使他最近颇为激动,故多次出神。

    “容弟,我想城外走走,你是否同我前去。”陈登说道。

    “却之不恭。”陈容应道,心想:现在应是光和六年了,明年就应该爆发黄巾起义了,自己既然身处乱世,首先先得活下去。虽然印象中此次黄巾之乱并未牵连陈家,但出去看看总归是好的。

    “大兄,你前几日前去拜访叔父友人,不知路上可有什么光景”陈容问道。

    “路上到无甚事,只是见有许多道士再用符水治病。为兄甚是好奇,故查问一番。不知怎的,为兄总觉得反常。”

    “哦,大兄有何疑惑,可否说与小弟一听”

    “为兄也并未深入打听,不好说,不好说。可能也是为兄多虑,贤弟也莫要多想。我等也出城以久,时辰不早,也该归家了。”

    刚回家中,便有管家叫道:“大公子,老爷让你二人即刻前往书房,似十分着急。”

    “如此,我等即刻前去。”

    两人刚进书房,便见陈应正读着一封信,且神情慌张,陈珪也一脸严肃,二人对视一眼,也变得郑重起来。

    “父亲(叔父)”

    “嗯,应儿,将信与你兄等一观”

    二人依次接过书信看后,陈登道:“父亲,如若真若信上所写一样,则我大汉危矣。”

    “大兄是否多虑,此等人可成事乎”

    “二弟之言欠妥。此等人虽势小,然则今大汉君不明,宦官专政。朝廷有识之士因党锢之祸而纷纷退隐。今虽有志士上书言及太平道人之事,然被置之不理,此乃明君之行也”陈登反驳道,“且陛下卖官鬻爵,大行商贾之事。奸佞之人纷纷买官,压迫百姓,民不聊生。如若太平道一举反旗,则天下响应之人必数不胜数。此不大祸”

    陈应也急忙道:“陈如大兄所言,大乱一起,朝廷之人必纷纷上言以解党锢,如此,天下有识之士必上报国恩,下慰黎民。如此,我大汉岂不中兴有望。”

    “应弟之言为兄也不敢苟同。陈如你所言,党锢一解,有识之士回归朝堂。如若陛下圣明,则定如你所言,然我观陛下,实非有道明君,昔日陛下临政之时,宦官外戚之势皆不足畏惧,陛下大可大刀阔斧以兴汉室,然其却陷于商贾之术,置大汉江山不顾。除非此乱可醒陛下之心,否中兴无望。”陈容言道。

    此时陈珪言:“尔等所言皆有理,然你等要谨记,我等为世家。”

    “我等知晓。”

    “好了,尔等先下去吧。”

    三人走后,陈珪执笔回信。写毕,心道:我陈家后继有人矣。

    陈容回到屋中,心道:真是成也世家,败也世家。乱世将启,我需早做打算。穿越而来,定不能负后世之人。大乱一起,盛世不在,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以至后世五胡之乱也。我无甚想法,只求我华夏不再多难也。

    -----------

    半年来每收到新的书信,陈珪总会把他们叫到书房,分析局势。现如今已是光和七年二月,不出意外,马上便会爆发起义。想到这里,陈容总有点惆怅,只因他年岁还小,仅十七岁。且大乱之际,陈珪定不会让他出府。所以无法让他领略这如此规模浩大的起义。

    &n



第二章 出游
    朝堂上,皇帝龙颜大悦,分封诸官。言道:“多亏诸位卿家同心协力,才有今日之大胜。卿等应再接再厉,上报国家。朕必不会亏待诸位。”

    众人起身道:“谢陛下,陛下圣明。”

    --------

    陈家,书房内,陈珪问道:“容儿可想好”

    “叔父,侄儿早有此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望叔父应允。”陈容说。

    “既如此,可有计划,”陈珪言道,“你虽六艺不曾落下,且自幼习武,但今大乱初定,怕你遭遇祸事。”

    “无妨,侄儿心中有数。”

    “也罢,你执意如此,我也不多说了。然你已年十八,虽未加冠,但事急从权,我便为你起字。你从小文采斐然,且有报国安民之心,不知耀邦可否。”

    “耀邦谢过叔父。”

    “嗯,你今日先准备一番,明日再启程。”

    “谨遵叔父安排。”

    -----------

    “耀邦,此次远行,多多保重,”陈登说着便拿出一个包裹,“此行路途遥远,花费毕不少。里面乃是一些财物,供你开销。父亲也写了几封信放于其中,途中路过,自可持信前去拜访。”

    “如此,多谢大兄,也替我谢谢叔父,”陈容上马,说道“大兄,应弟,欣弟,保重。”

    此时,文化中心当首推颖川。于是,陈容便先行前往颍川。陈容一路快马扬鞭,一月便已赶到陈留,行至此地,心想,此行或有一喜。

    进入己吾的的陈容脚步慢了下来,边走边打探,并未听到有关于典韦的消息,心里有些许落寞。正吃饭间,陈容突然一拍脑袋,找一个良家子不好找,找一个官还不好找吗。只要找到李永,典韦自会出现。怎现在才想起来,大过呀。

    陈容便问过掌柜,据他所言匆匆赶去。行至半途,发现前方十分拥挤,心里一惊:难道这么巧陈容牵马而来,故坐上马去,发现前面有一大汉手持武器,然对面几百人无一人敢上前。心道,必定无错。

    陈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情,赶紧出城,准备依之前计划行事。

    在城外等了半天的陈容终于见到了典韦,见他身后无人跟随,便知以脱困,便上前说道“兄弟,留步。”

    典韦手持武器,一脸警惕道,“何事。”

    “兄弟莫要紧张,”陈容知他心里所想,便笑道,“我乃是游历一学子,路过本县,听及县人议论,知你为义杀人。虽所杀之人为官,然我大汉民风如此,侠义为先,且兄弟实为悍勇,在下甚为钦佩。”

    “公子所言让小人惶恐,但…”

    “我知你定要亡命天涯,但你我相见便是有缘,此乃些许财物,你先用着。若非你身处危境,我定与你把酒言欢。”陈容见他面带犹豫,假责道,“莫要多言,赶快收下。或你不信我也”

    典韦心里甚是疑惑:我与此人非亲非故,何故于此。但也觉得此人无恶意,且今后确实需要这些,便道,“公子之恩,典韦日后再报。既如此,典韦去也。”

    “兄弟莫急,”说完,牵过马来,“我之脚力借你一用。”

    典韦道,“如此,多谢公子。”说罢,便骑马赶去。

    陈容看着远去的典韦,心道:我与他毫不相识,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最好了,不能再强求什么了,等下次再说。

    陈容之后便于城中购得一马,直奔颍川。一路纵马扬鞭,甚是欢喜。不出几日,便已到颍阴。

    行到荀家门前,拿出陈珪给的书信交于门童。不一会,便有一文士出来,笑道,“陈公子,久仰。在下荀衍。公子一路颠簸,当歇息一晚,我已命人备好客房,公子,请。”

    陈容道:“如此,多谢。请。”

    &



第三章 谯县
    翌日,荀彧带着陈容来到几人交流的地方。一进门,荀彧便笑道:“各位,今日我带来一友人,陈容陈耀邦。大家快来见过。”

    “前日才提及,不曾想今日便见到。久仰久仰,在下钟繇钟文常,添长几岁,还望贤弟莫要见外。”

    “善哉,陈容之名我等素有所闻,今日一见,果一表人才。”

    “是极是极。”于是几人都纷纷自报家门,除钟繇、陈群外,还有戏志才,杜袭,赵俨,郭图等人。

    陈容大喜,回道:“各位之名已早有耳闻,今陈容何德何能能与诸位共乐。”

    荀彧却说道:“耀邦莫要过谦,汝之文采我等皆有耳闻,你之诗词歌赋实乃一绝。”

    “谬赞,谬赞。”陈容嘴上说道,心里却一阵紧张。心想:平日无事所吟,怎么传到这些人耳中。莫要继续言及此事才好。

    “诸位,今日怎变的如此拘谨,我观耀邦也不是一迂腐之人,我等何不依旧”

    “志才兄言之有理。诸位照旧便可。”陈容赶忙回道。

    因钟繇最大,故道:“如此也好,诸位皆座。”

    “文常兄被三府征诏,即日赴任,可有想法。”刚刚坐下,陈群便问道。

    “能有何想法,理应上应君长,下安黎庶,报效国家,中兴大汉,不负大汉的恩遇!”荀彧说道。

    “文若之言,正是我之想法。只是可恨宦官当政,我等士子报国无门。”钟繇一脸悲痛道。

    “宦官当政,实为天下一大害,文常此去,切莫与宦官相联。否则你必如文若一般被论者所讥。”

    “志才之言,我已知晓,”钟繇道:“莫说这些,今日耀邦到访,我等理应以耀邦为主。耀邦一路从徐州而来,路上可有何光景”

    “唉,谈及此事,甚为悲痛。只因大乱初定,各地受黄巾军抄略,各地残败不堪。更有甚者人口十不存一,实乃令人惋惜。每每念及,总有一股悲愤之情。”

    “贤弟忧国忧民,实乃我士子楷模。我等理应加倍进学,上报国恩,下抚黎民!”

    “唉,今日不谈国事,只为把酒言欢,”戏志才言道,“诸位,当满饮此杯。”

    几人遂把酒言欢,诗词歌赋,嬉笑玩乐,自不在话下。

    一年来,陈容与荀彧等人时而进学,时而论道。上到治国安邦,下到家长里短,更有诗词歌赋,好不快活。陈容时不时的也将后世的一些看法提及,更是使几人大为欣喜,言道,耀邦之才,我等敬佩不已啊。自此,几人关系逐渐深厚,互为莫逆之交。而且因颍川为天下名士向往之地,来来往往,陈容陈耀邦之名也被人所知。

    一日,酒会过会,陈容站起身,言道:“多谢诸位一年来对在下的照顾,叨扰以久,贤弟也该走了。天下之大,贤弟我还想多看看。”

    “如此也罢,今日就当送别贤弟。诸位,我等满饮此杯。”荀彧道。

    “陈兄之言,也是我之所想,如若不嫌弃,可否带我一起”这时一年龄尚小之人说道。

    “我自无意见,但不知贤弟家中是否同意。”

    &nb



第四章 黄忠
    陈容二人刚刚进家,便听到外面有人大喊,“大兄快出来,今日我又猎得一些,当饱餐一顿。”

    许定笑道:“仲康不识礼数,公子莫见怪。”

    “无妨。我听此声十分雄厚,许壮士必一猛士矣。”

    此时许褚也已走进家中,看到二人,问道:“你二人是谁”

    “仲康,不得无礼。”

    “无碍。是我等罪过,尚未自报家门,我乃广陵陈容陈耀邦。这位是颍川郭嘉。”

    “你二人所来何事。”

    “啊,无甚大事,”陈容笑道:“我二人路过此地,听人谈及许褚之事,不禁敬佩,故特来拜访。”

    “哦,不知外人如何说我”

    “许壮士不知,我等路过客栈,变听有人说道,此地有一豪杰姓许名褚字仲康,率领壮丁抵御贼寇,更是用计在粮食用尽时取得粮食,而且力大无比,曾生生拉回一头牛。实乃有勇有谋。”

    “听君一席话,我欢喜得很。我观你二人也定是聪慧之人,与我不在话下。尔等叫我仲康便好,莫见外。”

    这时,只听一旁的郭嘉轻笑一声。许褚问道:“你因何发笑”

    陈容当下便着急,我先哄他高兴了,之后在诱骗,可不敢惹他不高兴,于是抢先答道:“无他,定是耻笑那等中计的贼人。”说完便看了郭嘉一眼。

    “耀邦兄所说无错,我正是此意,”郭嘉回道。

    几人于是大笑,这时许定说道:“今日天色已晚,二位不如先住在家中,明日在回城。”

    “恭敬不如从命。”

    “如此,我去准备饭食,仲康,你且配与二位。”

    “我观壮士之武艺天下无出其右者,何不前去从军,上报国家,也好博一个高官,光耀门楣。”

    “公子如不嫌弃,你我表之相称即可,壮士之名听着颇为不舒服。”

    “如此也好。”

    “耀邦不知,我也曾想从军。只是听同乡人说现在的上官丝毫不顾将士死活。克扣军饷,更是不用说。既如此我为何从军。”

    “仲康所言也不为错。只是我十分痛惜你此等勇武却无用武之地,就如同前几日我所遇的典韦典壮士也,二位之勇实乃我平生所见。”

    “耀邦所说典韦可是前日为友报仇,独自一人冲出重围之人。”

    “然也,我惜其勇武,又是为义杀人,故赠予盘缠,除此之外,我也别无他法。”

    “你便是那义赠之人,如此,恕我之前无礼。”许褚说我变向陈容一拜。

    陈容急忙道:“何故如此,快快请起。”

    “耀邦兄有所不知,典韦逃亡之后,为天下豪杰所赏识。问及过程,典韦多次提及你名,于是天下豪杰变纷纷对你敬佩不已。”

    “哈哈,没想到我陈容竟以此为豪杰所赏识,当浮一大白!”
1234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