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贤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条鞭
刘备见此,便问道:“陶刺史与糜将军之意我已知晓,然备乃无权之人,怎助于陶刺史”
“将军勿忧,陶刺史来此时已言明,若刘将军同意助徐州,刺史愿表刘将军为豫州牧,可暂屯下邳,刺史还可拨五千丹阳兵供刘将军驱使。”
刘备端茶的手颤了一下,面无表情地说道:“糜将军之意我已经知晓,还请将军先歇息一晚,我明日给将军答复。”
糜竺知道此时也不适合说了,便回道:“诺。”
待糜竺走后,刘备将简雍与关羽张飞三人叫来,说道:“今徐州牧陶谦欲使我助其阻曹操,不知尔等何意”
简雍问道:“陶刺史可给主公何条件”
刘备笑笑,说道:“陶刺史愿表我为豫州牧,领五千丹阳兵,暂屯下邳。”
“主公,豫州牧只是一个名头罢了,今袁术在侧,主公断难取豫州。然五千丹阳兵与下邳,才是重中之重。”
“宪和所言不假,今我虽附公孙瓒,但领兵之数不及五千之数。且今袁绍与公孙瓒势同水火,又有袁绍盟友曹操在侧,公孙瓒想取胜,实在难如登天。”
“既如此,还请主公早做打算。”
刘备走了一会,看向关羽与张飞,问道:“二位将军意下如何”
关羽与张飞对视一眼,说道:“但凭主公吩咐。”
刘备笑道:“好,尔等可先整点行李,我明日先去见田楷,再同糜将军一同前去徐州。”
翌日,早已醒来的糜竺前去寻找刘备,问其考虑的如何,刘备笑道:“陶刺史如此诚意,刘玄德断难拒绝,还请将军整点行李,我登稍后启程。”
糜竺大喜,说道:“多谢将军,将军以后若有事,但可吩咐糜竺。”
“如此便多谢糜将军了。”
太守府内,刘备与田楷二人对立,田楷问道:“不知玄德此来何意”
“田将军,今徐州牧陶谦受曹操威胁,公孙将军与陶谦乃是盟友,故前来求助于公孙将军,但其见公孙将军与田将军都无心顾徐,故前来求我,望我助于陶刺史。我此来是向将军辞行。”
田楷笑道:“将军此去,可有所求。”
“无他,只希望将军同意将我麾下兵马带走,如此才有一保之力。”
田楷愁道:“我也知将军之难,但将军也应知晓,今主公与袁绍对阵,将军若将麾下兵马带走,岂不是陷公孙将军于危难”
刘备也关切地说道:“田将军之意我岂不知但玄德实在是需要这些兵马,还请将军应允。”
田楷想了一会儿,说道:“不如将军只待一半,如此我也可向主公交待,玄德也有一保之力,且徐州牧陶谦定不会亏待于你,可好”
刘备见此,只好同意。出来太守府,关羽向刘备问道:“田将军可同意主公将麾下兵马带走”
刘备回道:“如我等所想,田楷只让带走一半兵马。”
关羽松了一口气:“总比我等先前所料结果要好。”
刘备骑上马,说道:“事已至此,还是快快启程为急。”刘备于是便与关羽张飞等人再校场点兵,挑出精锐之人,一同前往徐州。
十几日之后,几人便率领军队来到徐州,陶谦见到刘备,大喜,说道:“早已听闻刘玄德之名,今日一见,果不同凡响。”
刘备也回到:“陶刺史之名,备亦听闻,刺史体恤百姓,仁爱有加,实乃一方明主。”
“玄德,你我莫要在此做这无用之功,还是快快进屋,商议大事要紧。”
第三十章 视察(上)
兖州,泰山郡太守府,正在处理公务的陈容被工匠营的主事所打断,他告诉陈容,先前让造纸匠们所做之事已经完成。陈容大喜,连忙赶往一览。
来到工匠营的陈容看着造纸匠们造好的纸,拿手摸了一下,喜道:“将我前些日子刻的木板拿来。”
工匠们便拿来刻板,用刷子沾上墨水,在木板上刷了一遍,然后将纸铺了上去,再拿刷子轻轻的刷了几下,然后将其揭了下来。陈容看着眼前之物,大喜,因为他知道,这不仅是普及教育的东西,更是瓦解世家的第一步。
陈容命人封赏造纸的工匠,并下令告诉他们此事不能传出,否则按军法从事。众人不知有何深意,但他们知道面前这位太守是说一不二的主,不让做便是真的不能做,反正自己得到的封赏也不薄。
回到府内的陈容坐在椅子上,静静思考将来的步骤,时而自语,时而拿起笔写字。当然,看不懂陈容所写何物的许褚只知道自家兄弟又开始了。
不知不觉,陈容来到泰山也满了两年,其先前答应曹操之事也到了履行之人。曹操也定不会忘记此事,于是便率荀彧等人来到泰山,观陈容所为。众人皆知陈容来泰山前,曾与曹操相赌,今日便是揭晓结果之日。
进入泰山郡,曹操等人的速度便一路加快。路上,看到休理平整的土地,曹操说道:“耀邦先前多次所言,要想富先修路,今日一见,方知其所言有误。”
众人问道:“主公何意。”
荀彧笑着说道:“尔等观此路,试想,若是一支军队行于此路,行进速度会有多快。战机稍纵即逝,若我军行军速度加快,则战争主动权便握于我手。”
曹操也说道:“故耀邦所言富实在是不对。”
“主公言之有理。”
“此事非要事,你等且观这泰山郡,可还有所说”
这时,枣祇说道:“我观这土地与其他土地不同,地上似有一条条堆积之土,还有百姓手中动作,似乎与我等治下百姓不同。”
曹操大笑,问道:“诸位可知泰山郡产粮数为多少”
“还请主公名言。”
“泰山郡一年产量数接近尔等三郡之和。”
众人大惊,急忙问道:“主公所言为真”
曹操看向陈群,说道,尔等不信可为于长文。”
陈群便向众人说明,无一人敢信。曹操见此,也不多说,朝众人说道:“我知尔等心里疑问甚多,故莫要拖延,早早到达奉高,亲自问于耀邦。”
“诺。”众人于是便一路狂奔,恨不得长一双翅膀,只因陈容所为实在是大为诱人。
接到消息的陈容早早地便在奉高城下等候,见到远处有尘土飞扬,便知众人以来,于是便令人前往准备饭食。
众人见到陈容,来不及客套,一个接一个地问陈容,弄得陈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曹操见此,笑道:“我等此来时日不短,诸位可寻找机会自行前去询问,今日还是听耀邦的吩咐吧。”
众人此时也不好多说,便都退了下去。陈容见此,也笑道:“容听诸位将来,故命家中厨子备好饭食,诸位劳累一天,也该歇息一下。”
来到陈容家内,陈容便让厨子开始做饭,众人一开始都十分冷淡,只因心中有事所想,故心不在此。
陈容见此,说道:“主公,诸位同僚,容在泰山之时,闲来无事,便做了几种菜式,今日可得好好品尝一番。”
曹操此时说道:“耀邦所做之物,定要好好欣赏。只是不知这吃食能有何改变”
“主公莫急,还请主公稍候片刻,”陈容刚说完,便有人告诉陈容说可以上菜了,陈容于是便令人开始上菜。
众人刚开始心中甚是不屑,认为吃食再怎么好吃还能吃出花来,但当下人将一道道菜端上来之后,众人的喉咙便一直在动,待最后的馒头上来之后,陈容便说道:“诸位,请用吧。”
上到曹操荀彧,下到一郡从事,皆拿起筷子狼吞虎咽,陈容看到此景,便向陈群等人问道:“诸位,香否”
&n
第三十一章 视察(下)
翌日,陈容率众人前往农田,路上,枣祇等人就问道:“我等同主公来时便已发现陈太守此地耕作方法有所不同,且主公曾言泰山郡一郡所产粮食为其余三郡之和,还请陈太守为我等解惑。”
陈容看着此人,说道:“诸位,泰山郡产粮之高,不外乎三点。其一便是汝先前所说的耕作方法一事。吾曾游历各地,从中总结出了耕耙耱技术与垄作法;其二便是水利的利用:其三便是土地肥力的提高。”
“还请陈太守详细说说。”
陈容也不着急,便说道:“垄作法与耕耙耱诸位下田一观便可知道,水利的利用便是工匠们的功劳,其发明的水车等工具皆是利器,可将不宜灌溉的田引入水,诸位应皆知一块田有水无水的区别。至于肥力一事,还是诸位问于老农吧。”
这时枣祇说道:“陈太守所言不差,有水之田产量可达无水之田的二倍,甚至三倍。如此看来,泰山郡产量已然不低了,如太守所言方法也有利于产量,则天下再无饥民矣。”
陈容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陈容觉得枣祇所言太乐观,需知真正的百姓不愁吃还在两千年之后。
此时,曹操说道:“尔等也莫要在此多说,耀邦曾言,实践出真知,尔等还是下地一观才好。”
“诺。”众人于是便纷纷前往田野,询问老农,观其器械,自是十分感慨。
枣祇也向老农作揖问道:“太守曾言土地肥力一说,不知您可为我解惑”
“乡野老农,当不得您的大礼,”老农笑笑:“肥力也无甚不可说,就是我等平常人所排秽物。”
枣祇此时十分震惊,说道:“还请您言明。”
另一边,陈容与荀彧和曹操站在一起看着他们几人,此时曹操说道:“耀邦,你为何不告知他们肥力一事。”
“主公,此事对于他们来说便是天方夜谭,我十言不及老农一句,故我让他们向老农亲自询问,也好让他们对此有个了解。”
被老农详细地告知的枣祇等人,也不得不相信了,就看老农的表情便知不会是假。众人听完,也一个个回到曹操三人身边。曹操见此,问道:“诸位可还有疑惑”
“我等已无惑。”
“如此便好,尔等回去之后,便可下令让农户依此法种植。”
“诺。”
此时赵俨问道:“主公,我观老农所用,皆为铁器,不知能否供应全州”
曹操笑道:“尔等勿忧,耀邦已命工匠改进冶炼方法,待一些军队换装之后,便可为尔等打造。”
众人皆笑,心里甚是激动。
此时陈容说道:“诸位,接下来还请移驾军营一观。”
赵俨听到此话,说道:“可是耀邦所练精锐”
“正是。”
赵俨大喜,说道:“昔日一见耀邦所练之兵可是令我等大开眼界,今日不知耀邦会给我等何种惊喜”【!…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陈容也笑着说:“诸位一观便知。”
众人于是便随陈容前往军营,来到岱山脚下大营,众人便听见前方军营内的喊杀声。来到营门,众人下马,陈容此时说道:“诸位,莫要走丢,此乃军营,吾不敢保证尔等走丢之后会发生何事。”
众人听此,心里那个到处走走看看的想法便丢到九霄云外,只是跟着陈容
第三十章 密谈
翌日,曹操将陈容叫来,令许褚守好大门,接着说道:“耀邦,你我关系不用我多说,故我也不藏着掖着,便直言了。我出身不高,费尽气力才摆脱宦门之后,跻身于士人之中,然我与袁绍袁术等人相比,毫无半点胜算,故士人首选皆为他人,而并非是我。然成大业,爪牙必不可少,不知耀邦有何方法为我聚贤才”
陈容于是便向曹操问道:“主公认为您麾下几人为世家,几人为寒门。”
曹操大惑,问道:“耀邦何意”
陈容笑了笑,说道:“主公,世家终归只有几家,而寒门确有无数。今主公为何弃寒门而选世家”
“耀邦言明。”
“主公,您说您并非世家之后,又何故强求于世家。自光武帝以来,世家便日益强盛,从而造成如今的局面。世家之害,主公也应清楚,既然如此,主公何不借此乱世,用寒门而抑世家。”
曹操叹了一口气,说道:“吾也想这样,然世家之势非一日可破,且寒门又不知我心意,又如何助我。”
“主公,臣有一策。”
“耀邦快说。”
“主公难道忘了燕昭王筑黄金台一事今值此乱世,主公可效仿燕昭王,下招贤令,如此寒门便知主公心意,便会纷纷来投,主公再以缺人为由,堵世家之口,以积聚寒门实力。”
“你且仔细道来,我等商议一番。”
陈容于是便同曹操开始商量细节,二人时而眉头紧蹙,时而喜笑颜开,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将此事定了下来。曹操说道:“我回去之后,便依我等商讨之结果准备。到时只取有材之士,品德先放于一旁,如此,世家也不便多说。”
陈容此时向曹操说道:“容为主公计,主公可曾想过如何瓦解世家”
“耀邦何意”
陈容问道:“主公认为世家存在的根基是什么”
曹操想了一会儿,说道:“一是书籍垄断,文化断层,从而导致官吏大都为世家;二是土地,世家兼并土地,隐藏人口,以获便利。此两者乃是世家的根基。”
陈容此时令许褚将雕版与纸张拿了上来,然后亲手做给曹操观看。当曹操看到陈容将好几张白纸印上字之后,便知晓了陈容之意。【…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陈容说道:“今有此术在手,以书籍印之,到时天下之人皆有机会读书。几年之后,只需主公一道令,主公便可坐拥天下有才之士。且此法现在便可试行。”
曹操说道:“如此一来,天下百姓民智一开,耀邦可想过会怎样。到时天下之人便会纷纷论政,朝廷之威何在”
“主公,容试问主公,是世家之危大还是民智开启危大。今主公所治兖州,世家之势因战乱早已微弱不堪,而主公自治兖州以来,可有人叛乱只要主公施政正确,百姓安居乐业,民智一开又有何惧”
曹操接着问道:“耀邦所言不假,然耀邦如何保证今后施政皆为正确”
“主公,容问主公,主公治兖州以来之策是否都与诸位同僚讨论,更有容先前所提试点制,如此一来,朝廷诸公所议之策能有多大错,即使错了,待试点一行,自可查漏补缺。如此,当能确保施政为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