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宋朝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算是长沙社安局头几把交椅的钟飞英本来就是江湖人出身,对这种事情应该是深恶痛绝的。于是本身也就带着点愤怒。
”钟捕头!”
”钟捕头!”
当他带着下属的捕头、捕快们到案发地时候,已经有白马镇社安所的捕头在那等着。僻静林子里亮着几支火把。
见到钟飞英到,连忙给钟飞英行礼。
钟飞英淡淡点头。
因为已经是昨夜发生的案件,受害人也在白马镇内静养。在这案发现场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有用的线索。
但钟飞英还是吩咐道:”立即勘查现场!”
”是!”
他带过来的十余个人纷纷应诺,然后点亮火把呈圆形分散开去。
看着他们细细检查、推敲任何蛛丝马迹的模样,白马镇的捕快们眼中都是露出佩服之色来。
到底是钟捕头带出来的人,就是不简单。
只可惜的是。因为环境复杂,凶手应该又很不简单,最终还是没能发现有什么线索。
最近又没下雨,地面上也没留下什么足迹。
等众捕快在汇聚到钟飞英身边,说没有发现时,钟飞英微微蹙了蹙眉,”去白马镇!”
他要去见见那个被废掉修为的江湖人。
于是一行人持着火把出林子,又驰马向着白马镇去。
在路上。白马镇的捕头看着钟飞英,几度欲言又止。其实他是想和钟飞英说。那被害人其实也什么都不清楚。但最终还是没说。
在长沙这块儿的捕快,谁都知道钟飞英是个很严谨的人。他就算是说了,钟飞英也十有**还是会要亲自去询问的。
到白马镇的公属医馆。
这是由朝廷开办的医馆,不管是里面郎中的医术。还是其价格的低廉,都不是大多数私人医馆可以相提并论。
不过直到现在,大宋也不是每个镇都有公属医馆。白马镇能有,实属是占着离天子近的便宜而已。
受害者是个四十来岁的壮汉。长得很结实。
”我是长沙社安局的上品金花捕头钟飞英。”
钟飞英走进房间里便对受害人说,”现在想询问你些事情,希望你能够配合。”
他脸色仍然显得很淡漠。
本来壮汉有些不想搭理他,但在听到他是钟飞英以后,脸上便露出些许敬佩之色来,连连点头,”好、好!”
他竟是有些兴奋似的。
在被废掉修为之后还能露出这副模样看,看得出来他应该是比较崇拜钟飞英的那种人。这在长沙附近。并不算罕见。
钟飞英点点头,道:”你可有看到那害你之人的模样”
壮汉摇头。”没有。”
钟飞英又道:”那可有大体感觉到他的修为”
壮汉仍然是摇头,有些惭愧模样。
钟飞英微微皱了皱眉头。”你连半点察觉都没有就直接被他给打昏了”
壮汉满是无奈地点头。
钟飞英的瞳孔在这刹那有些微的收缩。
他已经从白马镇社安所递交的材料里知道这壮汉的修为,不仅仅不是庸才。反而是个高手。有实打实中元境后期的修为。
这在江湖上绝对已经算得上是高手。毕竟上元境高手是相当罕见的,能到这境界,都算得上是江湖名宿。
这壮汉距离江湖名宿只差那么一小截。
想他钟飞英,堂堂的上品金花捕头,也不过是上元境中期修为而已。
”走,去荷花镇!”
知道从壮汉这里问不出来什么线索的钟飞英没有半点要迟疑的意思,直接起身向着病房外走去。
在荷花镇那边被废掉修为的那个受害者修为更惊人,是堂堂的上元境初期。他现在迫切的想要查清楚到底是谁人行凶。
能够在神不知鬼不觉情况下就将中元境后期乃至上元境初期的高手打晕的,修为定然高得惊人。这样的人若是不及时将其捉拿归案,将会在江湖上兴起不小的波澜。
钟飞英也是憋着口气,想快些把案子给查出来。要不然,这个案子怕是又只能交给武鼎堂去办了。
这可是得被武鼎堂那些家伙给笑话。而他钟飞英,可是个要面子的人。
荷花镇离着白马镇十余里。
钟飞英带着手下捕快只数十分钟后就到荷花镇。
白马镇无白马,而荷花镇的确以荷花池多而出名。这里到处可见有布满荷花的池塘,只是这夜里当然看不清楚。
钟飞英也没心思看这些。在镇门口和荷花池的捕快们汇合后,便让他们带路匆匆往案发现场去。
同样是在僻静的地方下的手。
那凶手将上元境初期的目标轻而易举的打晕过去不说,竟然是在现场没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这让钟飞英大感棘手。
他带来的人在勘查现场方面都是很厉害的,不大可能会有什么遗漏。
不过,在随即进镇子询问那位倒霉的上元境初期高手时,钟飞英总算是得到些许有用的消息。
1759.连发凶案
这位在荆湖南路境内江湖算是颇有名气的强者说,他在被袭之前的瞬间有感应到那个凶手释放出意境。
虽然紧接着的瞬间,并没有防备的他就被打晕过去,但他可以肯定自己没有记错。也没有感觉错。
也既是说,凶手不管是不是已经到达真武境的境界,领悟有意境是肯定的。
这瞬间将嫌疑人的范围缩小许多。
钟飞英从这荷花镇的公属医馆出来时,神情较之刚进来的时候总算是要轻松许多。
毕竟在荆湖南路境内。领悟有意境的高手就那么高。甚至整个大宋也就那么多。
将这两天还在长沙附近的领悟有意境的高手找出来,这不算是大海捞针。
但驰马准备赶回长沙的钟飞英嘴里还是低估。”如果情报局的那些家伙也能像军情处、天网的那些家伙那么厉害就好了……”
社安部下辖同样有情报部门。其实也很不错,但可惜,较之军情处和天网要差些,尤其是在江湖层面上。
钟飞英又是个要面子的人,显然不愿意去借助军情处和天网的力量。
带着捕快们回到长沙城内社安局府衙,他做的头件事情便是将局里情报处的头儿给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虽然两人官衔相等,但钟飞英在局里地位较之情报处的头儿终归是要高些的。于是即便是夜里,情报处的头儿也应声赶来。
钟飞英说得很直接,让情报处以最快的速度将最近在皇城周围出现过的领悟有意境的高手调查出来。尽量不要有遗漏。
情报处的头儿也答应得很干脆。
而且他也确实在翌日就将这件事情给传达下去。
但单以情报处的能力,却是没能够做到在短短时间内就将最近在长沙附近出现过的有意境的高手调查出来。
这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因为江湖中有不少高手本来就不显山不漏水。而且。社安局寻常针对的普通案件多,设计江湖人的少,以至于对江湖并没有太深的了解。
在情报处还没有将名单交给钟飞英之前,就在情报处刚刚开始铺网调查的这天傍晚,又有同样的凶案发生。
这回既不是在白马镇,也不是在荷花镇。而是在离着荷花镇大概三十里的宁乡县。
凶手并没有固定呆在哪个地方,而是不断在行动着。
钟飞英是在夜里得到这个消息的。有宁乡县的捕快驰马跑到长沙城报的信。
这让钟飞英给气得不行。
凶手连续三日行凶,实在是太过猖獗。
于是他匆匆带着人向宁乡县而去。
在路上,钟飞英得知这回受害者同样是个江湖人,且也具备上元境初期的修为。不同的是。这上元境初期强者乃是宁乡本地人。
他是宁乡县内最具名望,也是修为最高的江湖高手。有奔雷手的花名。
但可惜,仍是没从那凶手手中走过一回合就被偷袭打晕。然后也是浑身修为都被废除掉了。
以后肯定不会再是”奔雷手”,和寻常的同龄老者不会有什么区别。
结合三位受害者的身份以及他们遇害的地方,钟飞英已经大概可以认定,凶手不是冲着寻仇来的。
起码前面两位受害者都说他们没有这种非得闹到废除修为不可地步的大敌。
而最后这位奔雷手,据说在宁乡县周围都是以乐善好施、义薄云天而著名,就更应该不会有什么大敌。
这让钟飞英心中更是凝重。
以他的经验。最好破的是那种有明显动机的案件,因为可以顺藤摸瓜。迟早能查清楚。最棘手的,就是这种看起来没有任何动机的。因为很难从受害者的身份上去追查到行凶者身上。
到乡宁县,钟飞英问奔雷手遇害前的许多经历。但是,并没有取得什么有用的消息。
奔雷手同样没能看到那行凶者的身影。因为他同样是被偷袭至晕过去的。
没什么收获的钟飞英连夜赶回长沙,甚至有去找天网、军情处帮忙的冲动。只最后还是强忍下来。
他怕这个案件又被武鼎堂给顺理成章地给要过去。社安局很长时间没有遇到过这种大案,他想借这个案子来证明社安局的实力。
于是钟飞英只是又找来情报处的头儿,要求他快些将名单给整理出来。
但是单凭社安局情报处。效率实在有限。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在长沙周围的县镇,又有两个江湖高手遇害。修为都不在中元境之下。
凶手稍微消停了些,但始终没有停手。
这让钟飞英气得不行,只得选择兵行险着。因为再不破案,这件案子他便压不下去了。
到这会儿,连社安局的主官都已经明里暗里对他表示不满,示意他能力不够就老老实实把案子给报上去。
……
皇宫里。
徐鹤、齐武烈、君天放他们的身体日益好转。徐青衣看着自己父亲好转。心情却是焦躁到不行。
因为这几天过来,白玉蟾竟然还没有回宫。而且连半点消息都没有。
她实在想不明白这家伙是搞什么鬼。如果是出宫又去研究那什么地理、气象,用得着连个交代都不给么
徐青衣暗暗想着。等这家伙回来,定然要给他好看。
……
高丽国。
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郑益杭和莫里两个人率军都是势如破竹。整个高丽国都是人心惶惶。
以船坚炮利的倭路守备军和流求军去打高丽国那些还持着冷兵器的军队,实在是”仗势欺人”。
高丽国各城的守军根本就没有抵抗的余地。在掷弹筒、轰天雷等物面前,他们连城墙都没法依赖。
高丽国主惶惶不可终日。
这几天,甚至已经有大臣向他建议,向大宋军投降。
为何选择大宋军而不是流求军,当然也是有考究的。流求军过处如狂风卷落叶,能拿的全都拿了,宋军的吃相到底要好看许多。
只高丽国主始终有些迟疑。因高丽是元朝属国,若投宋,那便是背信弃义。
现在据说宋国禁军已经没能再继续侵占元朝疆土,谁知道以后两国之间的战争到底会以孰胜孰负来结束
而且,可以想象,只要元朝稍微腾出手来,怕就会来收拾他这个就在卧榻之侧,且实力不强的曾经的”属国”。
1760.文武两派
开京城内皇宫。
五十余岁的高丽国主王昛在自己的王宫之内忧心忡忡。
其实他是想要抵抗大宋和流求联军的,且这种决心可以说是相当之坚定。
这和高丽、元朝的过往有关系。自高丽成为元朝附庸国以来,他们的继承人便都被送到元朝草原上长大,待继位时才会回国。
号为”忠烈王”的王昛便是在元朝草原上长大的。这让他和元朝人几乎没什么两样。他迎娶的也是忽必烈长女齐国大长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忽都鲁揭里迷失在高丽国内具有相当高的地位,甚至不在王昛之下。有她的主张,王昛死扛到底的决心就算是不坚定。也会变得很坚定。
只现在让王昛颇为头疼的是,朝中分为两派。文派主张投降。武派主张抗争到底。
这样的历史似曾相识。
以前面对元朝的时候,高丽国内就出现过这样的分化。最后是武派势力倒台,才导致高丽国向元朝俯首称臣。
甚至在俯首称臣后都仍有武派势力选择顽抗到底,只不过最终还是被元军消灭而已。
此时此刻,王昛和忽都鲁揭里迷失两人并排坐在皇宫内大殿里。在他们的下面,便是分化为文武两派的官员。
两帮人正是处于你来我往、据理力争、骂骂咧咧的阶段,就差没有大打出手。
王昛和忽都鲁揭里迷失脸上都满是不耐之色,尤其是看那些文派官员觉得不顺眼。但可惜,他们也不便于现在就强硬表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