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宋朝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他们两都是义军出身,不过曾有过累累战绩,消灭过不少元军。勇气和忠心,自然都是有的。
葛修鸿、葛立春兄弟俩要沉着些,本来还在想办法,见天猛军和天贵军已经往上冲,也没有办法,只得往上迎去。
大地震动。
两股军队蔓延数里,如同两道洪流般对撞而去。
葛修鸿他们军中各自有两千火铳骑兵,在离着元军铁骑还有数百米处便纷纷开枪。
元军前排的骑兵顿时有无数中枪摔落下马。
但这,并没能阻挡住元军铁骑的冲势。
元军铁骑能够名扬天下,远征欧洲,兵锋所向披靡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的骑兵真的很厉害。
以前的攻城战,他们的骑兵之盛不能够体现出来。可眼下是苍苍原野,却是让他们有极好发挥的余地。
在遭乱的枪响声中,两军骑兵很快冲杀到一起,混乱不堪。
前头数里,宋军匆匆赶路,疲惫不堪的步卒都能听到后头的枪响声和爆炸声。
元军追上来了。
很快有人向文天祥和张珏去禀报,而后,在后头又有斥候兵匆匆赶来。
文天祥和张珏两人得知元军追兵赶到,都是脸色极为凝重。
他们都知道元军铁骑的厉害,而且,伯颜和也速儿麾下,追出城的铁骑绝对不在少数。
昨夜他们赶路时,有让后头的骑兵在路上埋下雷阵。但没想,元军还是这么快追上来。
如果不是士卒众多,他们能够这么快就淌过雷阵么
两人对视眼神,都知道,后头的宋军骑兵危矣。
但是,眼下却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文天祥从决定撤出梧州的那刻起,就已经预料到,他们出城后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险境。
数万士卒不可能全部安然撤回到镡津去,因为元军绝对不好对付。
甚至,能否将这些步卒带回镡津,文天祥心里都没有底。
要知道,也速儿可还有数万大军没有露面。
两人沉默数分钟,张珏问道:“军机令,真的就任由后面的骑兵士卒们这般牺牲么”
他以前只是守夔州,很少做过这样壮士断腕的事。
文天祥眼中露出不忍之色,几番犹豫,但最终,还是点头。
其实,在让葛立春他们断后的那瞬间起,他就已经有牺牲他们保全大部队的想法。这谁都很清楚。
葛立春、葛修鸿、燕明领他们也都很清楚,但当时,并没有谁露出半点不满。
因为,眼下宋军只有他们才能完成断后的任务了。
难道,让被重创的天伤、天勇和天富军去断后不成
文天祥以前,在大宋境内各地和元军周旋,常常被撵着尾巴跑,这样的事情,做过不少。
这并非是他心狠,而是形势所迫。有时候,作为主帅,根本没得选择。
尽可能的保留兵力才是最重要的。起码文天祥是这样认为。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毅然要撤出梧州。
他其实心里也很痛苦,也很自责,但是,不能对谁说,只能自己忍受着。
文天祥至今其实还不过是四十五岁的年纪,可谓是正当壮年,可是,他看起来却如同有五六十岁那般沧桑。这就是因为他心头承受的东西太多了,说是心力交瘁并不为过。
他用力搓着自己的额头,咬牙道:“传令下去,让士卒们加快脚步!”
他不知道葛修鸿等人能不能够将元军全部挡住,如果有元军铁骑从两侧冲过来,他们将会很麻烦。
很快,这道命令被传下去,宋军大军行进的速度又快几分。
后头,葛修鸿、燕明领等人率骑兵和元军铁骑浴血厮杀。
元军果真有从两侧绕过去,追击宋军步卒的意图。但是,燕明领等人将士卒布置得极宽,将整条大道都牢牢挡住,将他们这种想法扼杀。
葛修鸿他们也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无疑同样想得到元军可能会有什么策略。
只是,他们将士卒布得太宽,无疑也有极大的弱点。
总共不到两万骑兵,拉的战线越宽,防线就越薄弱。他们人数不及元军,这样会更为危险。
如果不是要护住前面的步卒,他们应该团团聚集,组成尖刀阵形和元军厮杀才是最正确的战法。
说到底,此时都还是因为没得选择。
甚至,葛修鸿他们已经没有想着再活着回去。他们只想着,能够尽力拖延住元军就好。
有种极为苍凉的气氛,早就在他们的军中蔓延开来了。
断后的兵马,很少有好下场的,自古以来,多是如此。
战况极为的惨烈。
在这片被累日烘烤的炙热草地上,双方都不断有士卒被斩下马去,躺在杂草间再也没有动弹。地面上升腾起来的层层热浪,好似让得他们的面容变得有些模糊。
他们每个人的壮烈都能被称为史诗,可在这里,却显得稀疏平常。
他们都是无名的英雄。
这些战场厮杀的士卒,不论是宋军,还是元军,其实都是可敬的。
他们多数都是在为民族而战。虽然,他们中间可能有很多人都是麻木的,只是随波逐流,但他们抛洒的热血,无疑值得让人崇敬。
葛修鸿、个刘春、燕明领、刘勇等宋军大将冲在最前头,短短时间,就已经是浑身浴血。
如此壮大的战局,哪怕武艺再高,也只会渺小如蚂蚁。
大概过去十余分钟,天猛军阵中,大纛旗倒。
刘勇旁侧,那扛着大纛的猛将被数支冷箭齐齐射中胸口,嘴角溢血,摔下马去。
他本是中元境的高手,可扛着大纛的他,根本无暇抵挡住数十支射向他的冷箭。
而在大纛旗倒的瞬间,后头立刻有天猛军士卒下马捡起大纛,然后又紧跟着刘勇的步伐。
只不过又过数十秒,这扛起大纛的士卒,再度被冷箭射倒。
一个接一个的士卒冲上来,将大纛捡起。
刘勇浑身浴血,颤抖不停,通红着双眼,厮杀间根本没有章法,完全麻木了。
大纛,是军队的象征。军中不到绝境,大纛不倒。
279.战局剧变(四)
双方的铁骑已经完全交织起来,有许多人互相冲入对方的阵营里去。
燕明领、葛修鸿、葛立春三人旁边也是拱卫着无数士卒,接连将近前的元军铁骑砍倒在地。
相较来说,元军的折损无疑还是要大得多。
宋军后头的骑兵不断用神龙铳将混乱交战中的元军铁骑射倒在地。
只是,这场遭遇战,宋军想要胜利,仍旧是希望渺茫。
以两万士卒对五万元军,这本来就处于极大的劣势。而且,乱军之中,他们根本看不到元军主将所在。
元军的主将定然在军阵的最后头统筹指挥。
刘勇率军组成尖刀阵想要冲破元军大阵,可岂是那么的容易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让得他将自己陷入险境。
尖刀阵讲究的是破敌到底,可现在,他却被无数的元军给挡住,进退两难。
大纛不知道已经易手多少次,拱卫在他旁边的士卒也越来越少。
刘勇自己已经意识到不妙,但环首看去,自己这些人原来已经是陷入到元军重重的包围之中。
难道要死在这里么
他心中不禁兴起这样的想法。
而远处,燕明领、葛修鸿、葛立春等人都还并不知道刘勇的险境。便是知道,怕也鞭长莫及。
他们也都只是堪堪能稳住麾下兵马的局势而已。
天猛军的副都指挥使吴大牛在后头指挥天猛军剩余士卒,此时心焦如焚,几次组织人手想要冲进去元军的包围圈中营救刘勇,可都被打退。
元军后头有人统筹全局,这让得他们很是被动。
吴大牛只是莽汉出身,虽然武力超群,但并不懂兵法,心乱如麻。
随着时间的逐渐流逝,刘勇的情况无疑只会越来越危险。
枪响声不断地响彻在这片原野里。
夕阳渐渐向着山头落去。
地面上腾腾的热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去不少。
黄昏的晚霞将半边天都映得通红,真正是残阳如血。
而就在这如血的残阳下,远处山头,突然绕出来一支钢铁洪流。
这支钢铁洪流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有些晦暗,但却是来势汹汹,旗帜飘扬,马蹄滚滚。
待得近些,便可以看清楚他们的旗帜。
是宋军!
军前有天魁、天罡、天闲三军大纛高举。
在岑溪的岳鹏、苏泉荡和张红伟终于率军赶过来了。
他们在岑溪收到赵洞庭的命令后,苏泉荡大概估算过文天祥他们的速度,然后便率军连夜往这边赶来。前头有斥候探路十余里,果然,就在这附近看到正在和元军厮杀的宋军军马。
他们当下更是连连挥鞭,带着麾下骑兵士卒往这里赶来。
岳鹏墨甲银枪,冲在最前头。
苏泉荡坐镇中军,军中突然响起几声嘹亮的号角声,然后三支军马便都转向,向着元军后阵杀去。
他最为熟知兵法,岳鹏和张红伟两人都是推举让他作为此次驰援的总统帅。
刚刚的号角声,却也是军中的号令。旗令、号令,在骑兵大军冲锋时,旗令显然并不那么好用,在这种情况下,军中通常都会用号令,以不同的号角声来传达不同的军令。
号响三声,两场一短,那就是冲敌军后路。
元军铁骑后阵。
此时此刻,前面的士卒在浴血厮杀,但这后阵山坡上,却还拱卫着上前的骑兵。
有令旗兵、擂鼓兵还有号角兵都在这山坡上。
数个元军将领大马金刀的坐着,各自脸上都洋溢着些许微笑。
他们对麾下的铁骑是极有自信的。
虽然现在宋军拥有强力的火器,已经远远不像之前那般好对付,但两军骑兵交锋,他们认为他们大元铁骑仍旧能够所向披靡。而从眼下的情形来看,也的确是如此。
厮杀到现在,宋军已经逐渐露出疲软之态了。
直到有斥候匆匆前来禀报,在南面方向有支宋军骑兵向他们杀来,他们脸上的笑容才猛地敛去。
坐在最中间,如同被众星拱月的元将喝问道:“有多少人马”
斥候答道:“应该不到两万。”
“这么多人!”
这元将露出惊色,“定然是宋军驻扎在岑溪的人马。传令,让忽托雷率军挡住他们!”
“是!”
旁边立刻有传令兵持着令旗匆匆往厮杀的军阵后方而去。
然后很快,在前方正在向宋军逼上去的元军大军中便有上万士卒突然转向,杀向南面。
山坡上,有元将问刚刚发号施令的元将道:“乌蒙将军,忽托雷能挡得住他们”
乌蒙生得极为粗狂,满脸胡须,虎虎道:“我朝铁骑所向无敌,忽托雷骁勇善战,要挡住这些宋军有何难只待得我们将前面这支宋军骑兵围而歼之,哼,这支赶来送死的宋军也别想跑。”
旁边有元将轻笑。
刚刚说话的将领道:“那末将便在此先恭贺乌蒙将军了,立此大功,皇上必定会重重褒奖于您。”
乌蒙笑得有些得瑟。
他是也速儿麾下的头号副将,最以骁勇著称。以前,也速儿还常常念叨他不读兵书,永远都只能做个莽夫,但这回立下大功回去,也速儿副帅总不会再如此说了吧
不读书又如何
在乌蒙看来,两军交战,讲究的就是横冲直闯。狭路相逢勇者胜。
还别说,这种看似没有章法,不要命的打法,却是暗合兵法真谛,还真让他立下不少战功。
若不然,他也不能成为也速儿麾下名头最响的副将。
听着旁边的恭维声,无疑让得乌蒙很是受用。像他这样的英雄,在蒙古族中是很受崇敬的。
很快,苏泉荡他们便已驰到战圈外数百米处。
虽然他们并未直接冲击元军大阵,却仍是让得宋军的骑兵们大为振奋。
有人看到苏泉荡他们军中的旗帜,喜不自胜地大喊:“援军到了!援军到了!”
这样的呼喊声很快在宋军中蔓延开来。
原本逐渐被压制下去,战圈越缩越小的宋军骑兵如同打了剂强心针,在这刻士气猛地又高涨起来。
猜你喜欢